江西文明网
4月26日10时,从江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传来喜讯:鄱阳县脱贫退出。鄱阳用行动和实效书写了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历史答卷:全县31个乡镇(街道、农科所)的162个“十三五”贫困村全部脱贫,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12.58%下降到2019年年底的2%以下。
凝聚脱贫合力
位于鄱阳湖东岸的鄱阳县,1986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贫困县,后被列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是江西省贫困人口最多、脱贫任务最重的县之一。“脱贫”是160万鄱阳人民多年来的夙愿,也是鄱阳县党委、政府的奋斗目标。
全县农村贫困人口16.88万人,农民人均纯收入4311元——这是2014年摆在县委、县政府面前的“家底”。从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身先士卒、靠前指挥、强化调度,到13个脱贫工作组成立;从实行单位包村、干部包户、产业包扶、政府包底、社会包助“五包”脱贫工作法,到坚持优先调配考核权重、优先充实扶贫力量、优先考虑提拔重用、优先安排评先晋级、优先落实帮扶经费“五个”优先原则;从172个县直单位和上级68个单位与贫困村定点结对,到12369名各级干部与建档立卡贫困户结对帮扶……421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春风一指千山绿下一句,脱贫攻坚思想共识和工作合力空前凝聚。,
全县农村贫困人口16.88万人,农民人均纯收入4311元——这是2014年摆在县委、县政府面前的“家底”。从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身先士卒、靠前指挥、强化调度,到13个脱贫工作组成立;从实行单位包村、干部包户、产业包扶、政府包底、社会包助“五包”脱贫工作法,到坚持优先调配考核权重、优先充实扶贫力量、优先考虑提拔重用、优先安排评先晋级、优先落实帮扶经费“五个”优先原则;从172个县直单位和上级68个单位与贫困村定点结对,到12369名各级干部与建档立卡贫困户结对帮扶……421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脱贫攻坚思想共识和工作合力空前凝聚。
“春风一拂千山绿”的下一句是南燕双归万户春。这是民间流传的对联。这句话的意思是春天到了,万物复苏,百草吐绿,南燕北归,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象。还有流传的对联例如:春风一拂千山绿,周弘赏识万户春。春风一拂千山绿。
优先调配考核权重,让脱贫攻坚工作“热起来”。县直部门、乡镇(街道)年度考核中,脱贫攻坚占到了年度考核分值的70%。
“春风一拂千山绿”的下一句是南燕双归万户春。出处:出自唐代民间流传的对联,作者无名氏。原文如下 杨柳绿千里,春风暖万家。黄莺鸣翠柳,紫燕剪春风。春风一拂千山绿,南燕双归万户春。释意:杨柳绿千里,风吹杨柳,悠扬。
优先充实扶贫力量,让脱贫攻坚队伍“强起来”。全面推行县乡村三级干部结对帮扶全覆盖,县级以上选派驻村干部501名,安排各级结对帮扶干部12369名。每村配备1名以上扶贫专干,每个乡镇(街道)配备不少于5名专职扶贫干部。
优先考虑提拔重用,让脱贫攻坚岗位“火起来”。2018年以来,全县提拔或进一步使用的干部中,有71.1%来自扶贫一线,极大激发了扶贫干部工作热情。
优先安排评先晋级,让脱贫攻坚干部“动起来”。对在结对帮扶目标管理考核中被评为“优秀”等次的党员干部,在评优晋级时享有优先权。
春风一拂千山绿的下一句是南燕双归万户春。这是民间流传的对联。对联又称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桃符、楹联(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等,是一种对偶文学,一说起源于桃符。另一来源是春贴,古人。
优先落实帮扶经费,让脱贫攻坚底气“足起来”。优先为结对帮扶单位统筹安排扶贫经费,并为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安排工作经费,按月给予基本补助。
焕发脱贫活力
扶贫最有力的武器是产业,最根本的途径是发展。有产业支撑,才能从源头上解决贫困问题、拔掉“穷根”。近年来,该县积极探索土地出租得租金、小额贷款筹本金、入社出工挣薪金、入股分红赚股金、产业发展获奖金的“五金”产业扶贫发展模式,让贫困户从产业发展中长期受益。该县建成以乐丰镇、饶丰镇为核心的3万亩稻虾、莲虾共作基地,以谢家滩镇为核心的2万亩中药材基地等一批规模化产业扶贫基地,实现了贫困户产业全覆盖。
同时,精心打造鄱阳湖龙虾节、鄱阳湖渔俗文化节、三庙前莲花节等特色文化节庆品牌,创作《鄱阳精神“五扶”三字经》,开展“倡导全民读书,打造书香鄱阳”等主题活动及鄱阳好人、脱贫之星等评选活动,引导贫困群众树立自强自立等美德,增强致富内生动力。
“脱贫退出只是‘毕业试’‘达标赛’,对照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今年还要让剩余的因病因残、弱劳、无劳等特殊贫困户一个不少全部脱贫!”鄱阳县委书记张祯祥说,对于鄱阳县而言,退出贫困县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吕玉玺)
1.春风一拂千山绿的下一句是南燕双归万户春。2.这是民间流传的对联。3.这句话的意思是春天到了,万物复苏,百草吐绿,南燕北归,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象。4.对联,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