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火烧不尽的全诗,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全诗

他,号称“诗魔”,16岁凭一首诗名动京城;他,写诗力求通俗易懂,被称为“老妪能解”;他,忧国忧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是情痴,“老来多健忘,唯不忘相思”;他是挚友,“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

他,号称“诗魔”,16岁凭一首诗名动京城;

他,写诗力求通俗易懂,被称为“老妪能解”;

他,忧国忧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是情痴,“老来多健忘,唯不忘相思”;

他是挚友,“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他,就是苏东坡的偶像,被日本人奉为文殊菩萨,人称“长恨歌主”,泪湿青衫的“江州司马”——白居易。

读诗如读人。

今天,就来盘点一下白居易最经典的六首诗,品味惊艳千年的流彩华章之美~

最暖心的诗

《问刘十九》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白居易算得上唐代大诗人中在世时最为显达、仕途最为顺遂者,也因此成了一位大生活家。

寒冬腊月,暮色苍茫,风雪大作,家酒新熟、炉火已生,只待朋友早点到来。

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全诗,全诗寥寥二十字,没有深远寄托,没有华丽辞藻,字里行间却洋溢着热烈欢快的色调和温馨炽热的情谊,表现了温暖如春的诗情。

总有人会抱着一种乐观的心态来看世界,哪怕寒风彻骨,哪怕大雪将至。

彼时,有酒,有故事,围炉而坐,促膝而谈。即使天寒地冻,只觉温暖如春。

最励志的诗

《赋得古原草送别》

野火烧不尽的全诗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 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 萋萋满别情。

这首诗是白居易的成名作。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

&34;却作为一种&34;而有口皆碑,成为传之千古的绝唱。

狂风能折断一棵大树,却无法摧毁一株小草,它让我们回忆起自己血液中的坚强。

野火烧不尽爱与希望,随着春风吹来新的生机,每一棵平凡而又坚韧的小草,终将向上生长连接成茂盛的草原。

最清新的诗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这首诗就像一篇短小精悍的游记,也宛如一首饱含着自然融合之趣的优美诗歌。

最后,才意犹未尽地沿着白沙堤,在杨柳的绿阴底下,恋恋不舍地离去了。

时光流转,春亦匆匆。趁着这个最美好的春赏时节,当然要做最赏心愉悦的事,才不辜负好岁月。

最美好的诗

《忆江南三首·其一》

野火烧不尽的全诗为: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作者为白居易,题目为《赋得古原草送别》。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诗句“野火烧不尽。”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赋得古原草送别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赏。

江南,遍布着多少如诗如画的美景?江南,留存着多少文人的解药?

相信不少人对江南水乡最初的印象,就来自于白居易的《忆江南三首》。

白居易曾先后担任杭州刺史、苏州刺史,在青年时期曾漫游江南,旅居苏杭,应该说,他对江南有着相当的了解,故此江南在他的心目中留有深刻印象。

江南是隐隐青山,是迢迢碧水;是烟雨迷蒙的诗意,是小桥流水的精致;是文人气的园林,是青石板的老巷……

出自中唐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赏析 这是作者十六岁所作。本来只是练习应试的习作,但因作得好,便成了。

最有童趣的诗

《池上》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白居易擅长写长篇叙事诗,他的诗中小品,亦是十分杰出。

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踪迹,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的痕迹。

全诗有景有色,有行动描写,有心理刻画,细致逼真,富有情趣;而这个小主人公的天真幼稚、活泼淘气的可爱形象,也就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了。

“野火烧不尽”出自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全诗内容如下: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译文:原野上长满茂盛的青草,年年岁岁枯萎了又。

丰子恺说:唯有孩子,能让人忘却世间烦恼。看来,千古依然。

最缠绵的诗

《长恨歌》(节选)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野火烧不尽的全诗为: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赋得古原草送别》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成名作。此诗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长恨歌的“恨”,其实是恨相爱之人不能长相守,恨君王薄情不能忠于爱情。

可是,古往今来,谁的爱情故事里没有遗憾?白居易和初恋湘灵,也摆脱不了两两相望的宿命。

没有谁的人生是完美无瑕的,总有一些遗憾,那就随它去吧。

惟愿我们想得到的都拥有,得不到的都释怀。

白居易,字“乐天”,取自《周易》里的“乐天知命故不忧”。

如果说前半生的乐天,是命运眷顾,上天垂怜;后半生的乐天,就是纵有风波,依旧内心淡然。

林清玄说:“乐来欢喜,苦来甘愿。”

经历过寒冬,才懂得春日的可贵;经历了苦难的人,才更懂得珍惜平凡的幸福,迎来人生真正的快乐。

诗写得通透,不如人活得通透,白居易做到了。

上一篇 2023年04月10 14:22
下一篇 2023年04月21 07:36

相关推荐

  • 励志的古诗句,励志的古诗句霸气

    又到一年开学季,新学期、新生活、新目标,现在的你是充满斗志,还是暂时迷茫?不妨在古诗中寻找力量和启迪:无论是“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的勤奋刻苦,还是“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乐观坚

    2023年05月01 265
  • 桃李满天下的下一句,桃李满天后半句

    中秋节始于唐朝,兴于宋朝,而今已成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中秋节在文人雅士的传世诗情中延续,饱含着永恒的生命力。有时是细腻的——“忆对中秋丹桂丛。花在杯中,月在杯中。”有时是旷达的——“人有悲欢离

    2023年06月05 253
  • 一元曲线拟合原理,复杂曲线拟合的原理

    九尾狐甲鱼及其一起特异保存的盾皮鱼类化石标本照片(盖志琨摄)。中科院古脊椎所供图这一早期鱼类研究的重要成果论文,近日获知名学术期刊《国家科学评论》(NationalScienceReview)在线发表

    2023年04月17 300
  • 众里寻他千百度全首诗,纵然千里寻她千百度

    总有一句诗,让你久久回味。总有一句诗,让你黯然神伤。总有一句诗词,镌刻在你的心中。让你无法忘怀。有时,因为一句经典诗词。让人想背诵整首诗词。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白头吟》汉·卓文君皑如山上雪,皎若云

    2023年04月18 209
  • 造化钟神秀的下一句,造化钟神秀用来形容什么

    提起杜甫,我们眼前总是浮现出一个愁容满面的中年人。他会在战乱时痛呼:“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亦会在乱世慨叹:“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更会在茅屋憧憬:“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他在

    2023年05月14 242
  • 描写大海的诗句散文,描写大海的诗句有哪些

    大海落日如诗如画文/摄影戴启章在三亚旅游的日子里,我每天傍晚都去三亚湾海边散步。温柔的海风轻拂着脸颊,沿着海岸线踏浪前行,浪花俏皮的亲吻肌肤。啊,大海!我怀着愉悦的心情眺望天边,碧蓝的天空出现了一抹淡

    2023年05月08 235
  • 万里长城永不倒下一句,万里长城永不倒对对联

    据报道,本月1日早上,香港著名音乐人黎小田病逝。这对香港歌坛来说,是一个重大的损失。对于黎小田,很多人不是特别熟悉,可提起他的作品,我们一定会露出欣赏的笑容的。他的代表作有《大地恩情》、《天蚕变》、《

    2023年05月01 228
  • 强健体魄下一句,以强健之体魄

    西湖大队积极组织开展体能训练及考核为进一步增强大队民警的体能素质,打造关键时刻冲得上、打得赢得“四个铁一般”公安交警队伍,以强健之体魄,结合公安部在全国公安机关开展全警实战大练兵要求,根据市交管局关《

    2023年04月20 302
  • 250克康元曲奇饼干,黄油曲奇饼干配方200克黄油

    最近在阅读余斌先生的《南京味道》一书,发现虽然年纪相差不小,但是在吃的上面倒是很能引起共鸣。昨天看到先生写的万年青饼干,发现自己吃的饼干原来历史非常的长。最近一次吃万年青的饼干,应该是去年,安庆这座城

    2023年04月16 256
  • 李白忆秦娥全诗赏析,李白的忆秦娥表达了什么

    一李白和毛主席都填过《忆秦娥》这首词。一个是“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诗仙。一个是“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主席。千古相逢,又会演绎怎样的神奇?二《忆秦娥·箫声咽》相传为李白所作。四十六字,

    2023年05月18 307
  • 元曲表明贴近百姓生活,元曲的影响及地位

    喜欢传统诗词的朋友,都知道“唐诗宋词”,而元曲就知之甚少了。其实,相比唐诗的浓烈和宋词的淡雅,元曲则更有烟火气和生活情味。王和尚认为,如果唐诗是一碗烈酒,宋词就像一盏清茶,而元曲呢,则更像生活中的“大

    2023年04月16 288
  • 举头三尺有神明全诗

    了凡四训第一章立命之学余童年丧父,老母命弃举业学医,谓可以养生,可以济人,且习一艺以成名,尔父夙心也。后余在慈云寺,遇一老者,修髯伟貌,飘飘若仙,余敬礼之。语余曰:“子仕路中人也,明年即进学,何不读书

    2023年05月22 215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