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的结构一般是,元曲散曲的结构

《现代汉语》1.句子“咱们俩谁也别忘了谁。”属于句式中的()。【答案】主谓谓语句【解析】(主谓谓语句中)谓语里有复指大主语的复指成分,例如:①一个边防军人,‖他时刻准备着为边关奉献一切。②这孩子,‖我

《现代汉语》

1.句子“咱们俩谁也别忘了谁。”属于句式中的( )。

【答案】主谓谓语句

【解析】

(主谓谓语句中)谓语里有复指大主语的复指成分,例如:

①一个边防军人,‖他时刻准备着为边关奉献一切。

②这孩子,‖我也疼他。

③咱们俩‖谁也别忘了谁。

元曲又称夹心,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有时专指杂剧。 杂剧,宋代以滑稽搞笑为特点的一种表演形式,元代发展成戏曲形式。每本以四折为主,在开头或折间另加楔子,每折用同宫调同韵的北曲套曲和宾白。

【出处】黄廖版《现代汉语》增订六版,下册P91.

2.“把”字句中的谓语动词一般都有( ),就是动词对受事要有积极影响。因此,( )、能愿动词、判断动词、趋向动词和“有、没有”等不能用来作谓语动词。

【答案】处置性 不及物动词

【解析】(“把”字句中的)谓语动词一般都有处置性,就是动词对受事要有积极影响。因此,不及物动词、能愿动词、判断动词、趋向动词和“有、没有”等不能用来作谓语动词。没有处置性的动词比较少见,例如“一出门槛,便把慰问对象忘个一干二净”、“只把目录看了一遍”。

元曲的组成,包括两类文体:一是包括小令、带过曲和套数的散曲;二是由套数组成的曲文,间杂以宾白和科范,专为舞台上演出的杂剧。“散曲”是和“剧曲”相对存在的。剧曲是用于表演的剧本,写各种角色的唱词、道白、动作等。

【出处】黄廖版《现代汉语》增订六版,下册P92.

3.判断题:“把”字短语和动词之间一般不能加能愿动词、否定词,这些词只能置于“把”字后。

【答案】错

【解析】“把”字短语和动词之间一般不能加能愿动词、否定词,元曲散曲的结构,这些词只能置于“把”字前。例如不能说“他把青春愿意献给家乡的建设”、“我们把困难敢踩在脚下”、“我把衣服没有弄坏”、“为什么把这消息不告诉他”。不过熟语性句子有例外,例如“怎能把人不当人呢”。

【出处】黄廖版《现代汉语》增订六版,下册P92.

4.判断题:有时候,“把”的介引成分跟动词没有多少语义上的联系,而是跟动补短语有联系,整个短语用来说明使介引成分怎么样,例如“把眼睛哭肿了”、“我的故事把在座的朋友都讲哭了”。

【答案】对

元曲的结构一般是

【出处】黄廖版《现代汉语》增订六版,下册P93.

5.“怎么把罪犯跑了”“怎么把奶奶病了”,这些句子里“把”字的宾语不是( ),而是( )。

【答案】受事 施事

【解析】介词“把”还有“让、使”意义,用它构成的句子没有处置义,而有致使义,例如“怎么把罪犯跑了”、“怎么把奶奶病了”,这些句子里“把”字的宾语不是受事,而是施事。这种不属于表处置的“把”字句。

【出处】黄廖版《现代汉语》增订六版,下册P93.

元曲的结构一般是

《文化要略》

1.“郑国渠”是由( )时期的( )国水工( )修建的。

【答案】战国 韩国 郑国

【解析】战国时期韩国水工郑国修建的“郑国渠”,在现在陕西省泾阳县境内,全长300余里。

【出处】程裕祯《中国文化要略》第四版P291.

2.由秦将( )开凿的“灵渠”,在现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当时因两广交通不便,秦始皇为统一岭南,调动军队和军需,命他将湘、漓二水沟通,纳入( )和( )两大水系。

【答案】史禄 长江 珠江

【出处】程裕祯《中国文化要略》第四版P291.

3.( )是世界上规模最大、里程最长的内陆运河,它由( )于大业元年开始修建,至大业六年完成,部分地段利用春秋时期吴国开凿的( )和汉代( )。

戏曲是元曲中最长的,有的十二折一本,有的三十二折一本,更有的四十余折一本。如吴昌龄的《西游记》,王实甫的《破窑记》、《西厢记》等,各有二本或四本可证。 小令是很短很可爱的一种小调;略似宋词的一阕,至多。

【答案】大运河 隋炀帝 邗沟故道 汴渠

【解析】另一项闻名世界的大型水利工程就是贯通中国南北的“大运河”。它由隋炀帝于大业元年(605年)开始修建,至大业六年(610年)完成,部分地段利用春秋时期吴国开凿的邗沟(从今江苏省江都至淮安)故道和汉代汴渠,以河南洛阳为中心,北从荥阳过黄河,经临清直达北京;南面则向东开掘,到淮阴后折而向南,由扬州过长江,从江南的镇江经苏州到达杭州终点,全长2400余公里,是世界上规模最大、里程最长的内陆运河。

【出处】程裕祯《中国文化要略》第四版P291-292.

4.在3000的历史长河里,瑰丽奇特的( )是其开端,接着是《诗经》、《楚辞》、( ),而后是( )、魏晋诗文、唐诗、宋词、( )、明清小说,它们此起而彼伏,此隐而彼显,不断创造出与时代风貌相契合的文学奇观。

【答案】上古神话 诸子散文 汉赋 元曲

【解析】在3000的历史长河里,瑰丽奇特的上古神话是其开端,接着是《诗经》、《楚辞》、诸子散文,而后是汉赋、魏晋诗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它们此起而彼伏,此隐而彼显,不断创造出与时代风貌相契合的文学奇观。

【出处】程裕祯《中国文化要略》第四版P294.

5.《 》被鲁迅称为“无韵之《离骚》”。

【答案】史记

【出处】程裕祯《中国文化要略》第四版P295.

《对外汉语教学引论》

1.( )是产生于美国的第二语言教学法,强调通过反复的句型结构操练培养口语听说能力。

【答案】听说法

【出处】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P248.

晚唐出现歌行体,结构较散漫,演变成词,开始以乐曲韵律为基础编辑字数。元曲有严密的格律定式,每一曲牌的句式、字数、平仄等都有固定的格式要求。但虽有定格,又并不死板,允许在定格中加衬字,部分曲牌还可增,元曲将传统。

2. 听说法的语言学理论基础是( ),心理学理论基础是( )。

【答案】结构主义语言学 行为主义心理学

元曲由散曲和杂剧组成。元曲的曲文形式与词相近,用长短句,但格律较自由,多用口语,便于直率地表达感情,“元曲”得与唐待、宋词并称,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很高的地位。什么是散曲 散曲,元人称为“乐府”或“今乐府”。

【解析】听说法的语言学理论基础是主张对活的语言(口语)进行仔细的描写分析、不同语言间进行结构对比的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因而该法强调第二语言教学要从口语开始、从教说话开始,通过掌握语言结构学会目的语。其心理学理论基础是把人和动物的行为都纳入到刺激-反应轨道之中的行为主义心理学。特别是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认为言语行为是通过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并加以强化而形成习惯,强调第二语言教学要通过大量的模仿和反复操练养成新的语言习惯。

【出处】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P249.

以四折通常外加一段楔子为一本,表演一种剧目,少数剧目是多本的;楔子可以没有也可以用到两三个。一折意味着一个故事单元,四折之间大多表现出情节起承转合的变化。楔子指对剧情起交代连接的短小的开场戏或过场戏。

上一篇 2023年04月23 17:45
下一篇 2023年05月31 06:35

相关推荐

  • 无毒不丈夫下一句,无毒不丈夫完整诗句

    中华民族拥有者无数的灿烂的文化,在我们学习的过程中,接触到了很多很多的先哲的思想或者是经典名言,很多时候这里面都有大智慧,于是我们会在自己的日常行为中慢慢的潜移默化的将自己的行为变得好了起来,这是一种

    2023年04月18 303
  • 狗改不了屎的优雅诗句,狗改不了屎的文言表达

    庚子年中国文化届的最后一波高潮无疑是贾浅浅的创新之作了,狗改不了屎的文言表达,目前广大诗词爱好着盯着她的几首屎尿诗不依不饶,实在是被惊了眼,恶了心的义愤表现。无疑,做为先行者的贾老师火侯未到,因此尚未

    2023年04月17 318
  • 杂诗的意思,唐王维杂诗的意思

    杂诗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这首《杂诗》是王维流传至今的众多诗歌之一,唐王维杂诗的意思,古诗的意思也浅显易懂,大体是说,您从咱们故乡来,应该知道故乡发生的事吧?您来时我家的

    2023年04月11 213
  • 知我者莫若你下一句,高情商回复知我者

    文|饼子有时候,人与人之间的缘分早已命中注定。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流浪当《橄榄树》熟悉的旋律在耳边响起的时候,不禁让我想起了离世29载却仍旧活在人们心中的三毛。三毛是浪迹天

    2023年05月02 728
  • 岁月悠悠下一句是什么,岁月悠悠对应句子

    1,在书上看到过一句话:“要想得到一个人,你就去走近他;要想失去一个人,你就去无限度地走近他。”2,君子之交淡如水,所谓朋友相处,岁月悠悠对应句子,首先相互间有共同的价值取向,相近喜好,有难相助的情怀

    2023年04月26 223
  • 桃花的诗句,十里春风不如你,三里桃花不及卿

    01、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杜甫《曲江对酒》)02、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贾至《春思》)03、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春烟。(王维《田园》)04、凡桃俗李争芬芳,只有老梅心自常。

    2023年05月29 276
  • 描写月色的诗句,描写月色迷人的诗句

    人人都爱草长莺飞,人人都爱花红柳绿,踏青、赏花,让春天绽放出最亮丽的光彩。可是,你知道春天的夜晚是怎样的吗?在诗人笔下,春天的夜晚,没有阳光,看不到草长莺飞,却自有一番清灵之美。10首春夜诗词,有花,

    2023年04月22 299
  • 悼念朋友的诗句,友人突然去世诗句感慨

    -1-将命适于远京兮,遂旋反而北徂。济黄河以泛舟兮,经山阳之旧居。瞻旷野之萧条兮,息余驾乎城隅。践二子之遗迹兮,历穷巷之空庐。叹黍离之愍周兮,悲麦秀于殷墟。惟古昔以怀今兮,心徘徊以踌躇。栋宇存而弗毁兮

    2023年05月30 230
  • 带西的诗句,西字飞花令100首

    01、八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李白《长干行》02、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杜甫《登楼》03、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任好风。——李商隐《无题·凤尾香罗薄几重》04、壁上红旗飘落照,西风

    2023年05月11 290
  • 元曲门前冷落鞍马稀,门前冷落鞍马稀还是车马稀

    唐诗、宋词、元曲是中华文化最绚烂的文化瑰宝,代表着中国文化的最高水平,这些诗词好在哪里呢?让我们一起跟随《人民日报》,品评中国历史上高水平的40首诗词。《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

    2023年04月09 216
  • 元曲天净沙全诗

    《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首小令言简意赅、短小精悍,字里行间总给人一股萧瑟凄凉之感。它为何被称为“秋思之祖”?其中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和感受

    2023年04月14 224
  • 元曲一声梧叶一声秋,一声梧叶一声秋的下一句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汤显祖《牡丹亭》老夫惟有,醒来明月,醉后清风。——元好问《人月圆》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徐再思《水仙子·夜雨》一片闲云任卷舒,挂尽朝云暮雨。——胡祗遹《沉醉东风

    2023年04月21 245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