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西湖,四季皆美。而一到夏天,这里的景色更为绚丽。
2017年暑期,和家人再次来到这里。
又是一年夏历六月。几湾荷花,竞相盛开,妍红碧绿,将西子湖装点得别有一番景象。
一天清晨,我和家人漫步苏堤,经北山路来到断桥旁。在一片荷花中,我们寻觅着杨万里与西湖的故事。
那是公元1187年夏天的一个清晨。雷峰塔南面的净慈寺,几分凉爽,几分宁静。
天色已明,一弯月亮还挂在天边。一位年约60岁的长者,与一位50多岁的壮年人,一同步出了净慈寺。
那位长者,就是时任南宋朝廷“副部级干部”(尚书省左司郎中)的杨万里。那位壮年人,毕竟西湖六月中全诗解释,就是时任皇帝秘书(直阁秘书)的林枅,字子方。
这两人,既是上下级,也是很要好的朋友。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这两句诗出自南宋诗人杨万里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该作品无比生动的描绘出了杭州西湖夏季时的不胜美景,是歌咏该景致的经典作品.全诗如下: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
杨万里得知,皇上准备安排林子方到福州任“副市长”(转运判官),想劝劝林子方继续留在京城杭州,于是就相约清晨湖畔散步。
净慈寺:全名净慈报恩光孝禅寺,与灵隐寺为杭州西湖南北山两大着名佛寺。林子方:作者的朋友,官居直阁秘书。 2、毕竟: 到底。六月中:六月中旬。 3、四时: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在这里指六月以外的其他时节。同:相同。 4、接天:像与天空。
涟漪轻漾,荡起阵阵凉风,驱散着知了声中的暑热。
他们俩从湖边南山路,踏上苏堤。苏堤两旁,荷花竞艳,柳条摇曳。来到北山路,杨万里即兴吟诗一首:
出得西湖月尚残。
出自:《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作品原文: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作品简介:该作品是一首描写西湖六月美丽景色的诗,这首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人在六月的西湖送别友人林子。
荷花荡里柳行间。
全诗描写西湖六月时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将要远行的友人的眷恋。《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宋代〕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注释 晓:太阳刚刚升起。无穷:无边无际。无穷。
红香世界清凉国。
行了南山却北山。
沿着北山路,他们俩一路北行,聊近日的诗文创作,聊西湖的景象变迁,聊荷花的清香纯美。其实,杨万里最想说的,是希望林子方不要去任职福州,继续与自己共事。于是,他望着湖畔荷花,稍许思索,又随口吟诗一首: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赏析]西湖美景历来是文人墨客描绘的对象,杨万里的这首以其独特的手法流传千古,值得细细品味.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
在一般人看来,杨万里的第二首诗,似乎喻意在权力中枢工作,优于其他地方。有“主要领导”的关照,就会“升迁机会”多多、“待遇好运”多多。于是,千方百计接近权力中枢、接近“主要领导”,多沾“阳光雨露”,就成了不少人的心计和期盼。
杨万里远离了朝廷,远离了权力中枢,远离了官府,心中有着自己的“西湖”、自己的“红日”!
我们在湖畔座椅上片刻休息。远远望去,断桥旁的一湾荷池,荷叶波痕凝碧,荷花娇红高洁。
杨万里刚正不阿的品行,如同眼前绮丽的景象:“映日荷花别样红”。
荷叶接天望不尽一片碧绿,阳光下荷花分外艳丽鲜红。原文: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创作背景:林子方与诗人志同道合、互视对方为知己。后来,林子方被调离皇帝身边,赴福州任职,职位。
文/图 马栏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