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艺术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杂剧融合多种表演艺术形式,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主线清晰,人物鲜明;散曲产生于民歌俚谣,语言自由活泼,表现力丰富,雅俗共赏。元曲在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上独具特色,与唐诗、宋词鼎足而立,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灿烂花朵。
为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2014年12月1日,中国邮政发行了一套《元曲》特种邮票。《元曲》特种邮票一套6枚,内容分别选取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关汉卿的《窦娥冤》、白朴的《墙头马上》、纪君祥的《赵氏孤儿》和郑光祖的《倩女离魂》。
(6-1)T 秋思
《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邮票类:流通品交割品种:安徒生不干胶小版36元、感恩母亲小版135元、古镇小版75元、景泰蓝小版60元。感恩母亲系列:感恩母亲小版:141元、感恩母亲大版160元、感恩母亲方连23元,感恩母亲单枚2元。中国梦系列:中国梦大。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秋思》是元曲作家马致远创作的一首散曲。此曲以多种景物并置,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让天涯游子骑一匹瘦马出现在一派凄凉的背景上,从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调,抒发了一个飘泊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这首散曲句法别致,前三句全由名词性词组构成,一共列出九种景物,言简而意丰。全曲仅五句二十八字,语言极为凝练却容量巨大,意蕴深远,结构精巧,顿挫有致,被后人誉为“秋思之祖”。
(6-2)T 潼关怀古
《山坡羊·潼关怀古》
【元】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山坡羊·潼关怀古》是元曲作家张养浩创作的一首散曲。此曲抚今追昔,由历代王朝的兴衰引到人民百姓的苦难,一针见血地点出了封建统治者与人民的对立,表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思索和对人民的同情。全曲采用的是层层深入的方式,由写景而怀古,再引发议论,将苍茫的景色、深沉的情感和精辟的议论三者完美结合,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字里行间充满着历史的沧桑感和时代感,既有怀古诗的特色,又有与众不同的沉郁风格。
(6-3)T 窦娥冤
邮票方面:项目小全张21.5元,开幕胶21.5元,闭幕胶18.8元,奥运不干胶67元,福娃小片13.1元,吉祥物版票43元,会徽版票57.5元,鸟巢16.2元,火炬接力小全张15.5元,火炬接力不干胶19元,场馆胶19元,香港回归小全张23元,贺新禧一7.5元,恭。
《窦娥冤》是元代戏曲作家关汉卿创作的杂剧,刊行于明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
《窦娥冤》全名《感天动地窦娥冤》,写窦娥被无赖诬陷,又被官府错判斩刑的冤屈故事。《窦娥冤》是中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为关汉卿的代表作,全剧四折一楔子。
剧情:楚州贫儒窦天章因无钱进京赶考,无奈之下将幼女窦娥卖给蔡婆家为童养媳。窦娥婚后丈夫去世,婆媳相依为命。蔡婆外出讨债时遇到流氓张驴儿父子,被其胁迫。张驴儿企图霸占窦娥,见她不从便想毒死蔡婆以要挟窦娥,不料误毒其父。张驴儿诬告窦娥杀人,官府严刑逼讯婆媳二人,窦娥为救蔡婆自认杀人,被判斩刑。窦娥在临刑之时指天为誓,死后将血溅白绫、六月降雪、大旱三年,以明己冤,后来果然都应验。三年后窦天章任廉访使至楚州,见窦娥鬼魂出现,于是重审此案,为窦娥申冤。
34.2014-29 《元曲》35.特9 《中国首次落月成功纪念》36.《梦想起航》个性化邮票 37.《竹子》个性化邮票 38.《诚信》个性化邮票 39.《贺》个性化邮票 40.《婚禧》个性化邮票 41.SB50《马》小本票 42.SB51《大闹天。
这出戏展示了下层人民任人宰割,有苦无处诉的悲惨处境,控诉了贪官草菅人命的黑暗现实,生动刻画出窦娥这个女性形象。该剧同时体现了关汉卿的语言风格,言言曲尽人情,字字当行本色。作品在艺术上,体现出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风格的融合。作品用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设计超现实的情节,显示出正义的强大力量,寄托了作者鲜明的爱憎,反映了广大人民伸张正义、惩治邪恶的愿望。
(6-4)T 墙头马上
《墙头马上》全名《裴少俊墙头马上》,是元杂剧中的一部喜剧杰作,作者是元代戏曲作家白朴。白朴的《墙头马上》与关汉卿的《拜月亭》、王实甫的《西厢记》、郑光祖的《倩女离魂》合称为“元代四大爱情剧”。
剧情:李千金独居深闺,心里苦闷,于春暖花开的季节到花园中游玩,在墙头上看见品貌兼优的裴少俊坐在马上经过。两人一见倾心,私下结成夫妻,并生下了儿女。但裴少俊怕被父亲裴行俭知道,便把李千金及子女藏在自家花园之中,住了七年。后来被裴行俭发现,斥李千金为娼妓,把她赶走。裴少俊后来进士及第,去接她回来,她坚决不肯。这时裴行俭夫妻也去恳求,她也不肯。最后由于儿女的痛哭哀求,才夫妻团圆。
该剧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意义。裴少俊、李千金的自由结合反抗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礼教。他们不顾家长的压迫,坚贞不屈,表现了青年男女要求婚姻自由的坚强意志和对爱情的忠贞。
(6-5)T 赵氏孤儿
《赵氏孤儿》全名《赵氏孤儿冤报冤》或《赵氏孤儿大报仇》是元代戏曲作家纪君祥创作的杂剧,全剧五折一楔子。
剧情:春秋晋灵公时期,赵盾一家三百多口尽被武将屠岸贾谋害诛杀,仅一个刚出生的婴儿幸免遇难,即赵氏孤儿。为保存赵家唯一血脉,晋国公主即赵氏孤儿的母亲托付草泽医生程婴将孤儿带走,并自缢身死。程婴将赵氏孤儿藏在药箱中,欲带出宫门,可又偏遇到屠岸贾部下韩厥。韩厥深知此乃忠良之后,便放走程婴和赵氏孤儿,然后自杀身亡。
(6-6)T 倩女离魂
《中国集邮报》2015年11月20日全套邮票(不包括插册)标价340元。山西《集邮报》2015年12月30日“月末邮市”2014年年册标价380元。2014-29T 元曲 全套6枚,2014年12月1日发行。一至六枚分别为80分秋思、1.2元潼关怀。
剧情:书生王文举幼时父母给他与张倩女订下终身,但后来倩女母亲以“俺家三代不招白衣女婿”为由迫使文举赴考。王文举启程后,张倩女灵魂与躯壳脱离,身躯卧病在床,灵魂却赶上王文举并与之同居。王文举一举中第,带倩女的灵魂回来,倩女的灵魂、身躯合二为一,皆大欢喜。
倩女魂追王文举的行动说明了封建礼教可以桎梏人的肉体,却控制不了人的思想感情。作者正是通过对倩女离魂的描写,热情讴歌了青年男女为婚姻自由大胆冲破封建礼教藩篱的叛逆精神。曲词艳美动人,情节简单离奇,抒情写景,以景寄情,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