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下之忧而忧下一句是什么,先天下之犹而犹的下一句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千古传颂的《岳阳楼记》,深切地表达了范仲淹忧国忧民的忧患意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千古传颂的《岳阳楼记》,深切地表达了范仲淹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所呈现出的胸襟抱负,早已成为历代文人士子安身立命的精神动力,这一忧乐思想也是范仲淹一生言行最精炼的总结。

一、以能建功

范仲淹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和教育家,他一生几度沉浮,但忧国忧民之心从未因一时的挫折而消减。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范仲淹都心系国运,情牵民生,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范仲淹任泰州西溪盐官时,发现每年秋季海水上涨的时候,黄海水汹涌澎湃滚滚而来,泰州、楚州、通州等州县民舍淹没,人畜死亡,土地盐化,百姓无以为生。范仲淹在江淮发运副使张纶的支持下,克服种种困难,筑堰捍海,解决了海潮之患,使百姓安居乐业,时人颂曰:“我思范公,水远堤长。” 他在苏州就任后又遇上大雨成灾,大水3个月不退,“民田不得耕”。

范仲淹提出了疏浚河道引太湖水入海的治水方案,并亲临一线指挥,仅用了两个多月的工夫,工程便全部顺利完成,从此解除了水灾之患,保障了江南四州农业生产的发展。范仲淹以“修围、浚河、置闸”为主的治水策略,泽被后世,自南宋一直至元、明的两浙职守,都依照这个模式去整治水患。

范仲淹的治理才能还体现在军事上。公元1040年,他奉调西北前线,担任边防主帅。针对西北地区地广人稀、山谷交错、地势险要的特点,范仲淹提出“积极防御”的守边方略,即在要害之地构筑城寨,修葺城池,建烽火墩,形成坚固的防御体系。他推行军事改革,取缔按官职带兵的旧制,改为根据敌情选择战将的应变战术;建立营田制,解决军需问题;精选将帅,大力提拔军队将领,使西北军中涌现出狄青、种世衡等一批名将。同时对沿边少数民族诚心团结,慷慨优惠,严立赏罚公约,使其安心归宋。这些军事策略,使西北军事防务形势发生根本性变化,边境局势大为改观,西北边境得以重获和平。

公元1043年春,宋与西夏议和告成,边境局势稍有缓和,范仲淹奉诏回京,升为参知政事。宋仁宗在天章阁召见他,询问关于国家兴革的大事。范仲淹对当时朝政的弊病极为痛心,于是认真总结其从政28年来的改革思想,提出“十事疏”,这就是著名的《答手诏条陈十事》,先天下之犹而犹的下一句,《宋史》中记载为“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长官、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推恩信、重命令、减徭役”。,

这十项改革,都是针对时弊的切实建议,主旨思想是通过廉政达到精兵简政,卸下朝廷背负的沉重政治经济包袱,进而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宋仁宗对范仲淹所提十项措施非常赞赏,当即颁布全国,付诸实施。新政虽只推行一年,却开北宋改革风气之先,成为王安石“熙宁变法”的前奏。

二、以廉名世

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6.中心思想:这篇文章叙述了事情的。

仁宗二十岁时,“垂帘听政”的刘太后让仁宗同百官一起,在前殿给她叩头庆寿,范仲淹坚决反对:“奉亲于内,自有家人礼,顾与百官同列,南面而朝之,不可为后世法。”认为这样做混淆了家礼与国礼,损害君主尊严,便上奏要求停止庆寿。

公元1035年,范仲淹因在苏州治水有功,又被调回京师,他看到时任宰相的吕夷简广开后门,滥用私人,范仲淹根据调查,绘制了一张“百官图”呈报给仁宗,并指着图中开列的众官调升情况,对吕夷简所用之人提出尖锐的批评。

范仲淹被贬为饶州知州后,在附近做县令的梅尧臣,写了一首《灵乌赋》给他,劝他从此拴紧舌头,锁住嘴唇,除了随意吃喝之外,只管翱翔。范仲淹立即回了一首同题《灵乌赋》,斩钉截铁地表示,不管人们怎样厌恶乌鸦的哑哑之声,我却“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先天下之忧而忧下一句:后天下之乐而乐。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

先天下之忧而忧下一句是什么

范仲淹一生勤于修身,严于律己,公而忘私。按宋朝的规定,大臣临终前要留《遗表》,内容多是向皇帝提出对自己对子女和家人的请求。而范仲淹在《遗表》中,先是谈了自己生平志愿,接着谈了自己做人的原则和忧国忧民的忠心,最后他请求皇帝要“上承天心,下徇人欲。

彰慎刑赏,而使之必当。精审号令,而期于必行。尊崇贤良,裁抑侥幸……”这份600多字的《遗表》,除了谈论国家大事、治国之道外,只字不谈个人和家庭之事。《孟子·尽心上》曰:“独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深”,范仲淹的一生不仅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凝练,更是“忧乐”观最好的诠释。

三、以德润身

范仲淹做人做官,时刻保持自省自律,时常说“不矜细行,终累大德”。

据记载,范仲淹从入仕至官居参知政事(副宰相),直至去世,身边未增加一名仆役。他一生奔波各地供职,长期居无定所。到了晚年,其子弟劝他也在洛阳置地修园,“为逸老地”。范仲淹坚决反对:“人苟有道义之乐……况居室乎?”“吾所患在位高而艰退,不患退而无居也。”他担心的不是退闲后有没有地方住,而是国事繁忙退不下来。

范仲淹是当时著名的文学家,他的文章简练,笔锋犀利,才华横溢,很受人崇拜。他一生给人写了很多碑铭、墓志、序文等,但一律拒收酬金,分文不取。

先天下之忧而忧下一句是什么

公元1046年,范雍去世,范仲淹给他写了墓志,称赞范雍是“邦之伟人”。范雍的儿子为了表达谢意,给范仲淹送去了非常贵重的礼物,他拒不接受。后来范雍之子又送去了父亲收藏多年的书画珍品,范仲淹仍然拒不接受。这一来范雍的儿子感到很为难,最后范仲淹只好留下了一本很普通的《道德经》。

先天下之忧而忧下一句是什么

范仲淹虽然自己清廉节俭,却乐善好施。他晚年回到了家乡姑苏为官,把所有收入和赏赐都捐献出来,设义田、建义学。在苏州首创“义庄”。一生为官的范仲淹至死身边几乎没有资财,“殁之日,身无以为敛,子无以为丧”,“而殓无新衣,友人醵资以奉葬。”虽贫穷至此,却为时人爱戴。

《宋史》载:“(范仲淹)死之日,四方闻者,皆为叹息。”数百位羌族部族的首领,“哭之如父,斋三日而去”。

宋代廉吏中,范仲淹为代表性人物。他既以能建功,又以廉为本,以德润身,集廉能于一体,是我国历史上“六廉”思想的忠实践行者。

范仲淹一生才堪大任,德匹其位,道德文章盖世。苏轼称其为“盖行求无愧于圣贤,学求有济于天下,古之所谓大儒者,有体有用,不过如此。”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出自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原句为: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意思就是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为祖国的前途、命运担忧分愁,为天底下的人民幸福出力。范仲淹(9。

尤其是他的“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所呈现出的政治理想、家国情怀和价值取向,为后世立下了一座精神丰碑,也理应成为所有为官为政者的价值追求!

上一篇 2023年04月11 17:25
下一篇 2023年05月04 14:02

相关推荐

  • 元曲第四首诗,四大元曲是哪四首

    教科书式品鉴诗词·第482首古诗词穿越时空的思念-【竹笛】来自唐诗宋词品鉴00:0002:08《大德歌·冬》关汉卿雪纷纷,掩重门,不由人不断魂,瘦损江梅韵。那里是清江江上村,香闺里冷落谁瞅问?好一个憔

    2023年04月17 225
  • 赞美少女美貌的诗句,形容女孩漂亮的古诗词

    60句赞美女性的古诗词,太美了。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用一篇篇华丽的赞歌,勾勒出中国女性的美貌与才情。以下是赞美女人的诗句60句,形容女孩漂亮的古诗词,欢迎阅读。,1、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

    2023年05月10 260
  • 书山有路勤为径下一句,书山有路勤为径

    编者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谈到自己的读书经历,并站在治国理政的高度反复强调读书学习的重要性,强调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他要求领导干部一定要把学

    2023年05月15 260
  • 飞入菜花无处寻上一句,飞入菜花无处寻

    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新绿一作:花落)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稀稀落落的篱笆旁,一条小路通向远方,路旁树上的花瓣纷纷飘落,新叶刚刚长出还未形成树荫。小孩子奔跑着追

    2023年05月04 245
  • 白云的诗句,赞美白云的诗句大全

    春江花月夜[唐]张若虚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1、《别董大二首》唐代: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

    2023年05月21 280
  • 潇潇的诗句,带有潇字藏有爱意的诗

    ——今日春雨淅沥,空旷的城市更显寂寥。打开心窗,让心绪飞翔。——题记龙抬头以后,雨水渐多,春天,真的醒过来了。你看,东风缓缓,牵着春雨越过千山万水,轻轻缈缈的降落人间。江城夜别潇潇雨,山槛晴归漠漠烟.

    2023年04月10 307
  • 宁死不屈的诗句,宁死不屈有骨气的诗句

    苏武(前140—前60年),字子卿,汉族,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中国西汉大臣。武帝时为郎。天汉元年(前100年)奉命以中郎将持节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贵族多次威胁利诱,欲使其投降;后将他迁到北海(

    2023年05月10 211
  • 经历生死后的感悟诗句,人生生死感悟的诗句

    没有人不害怕死亡,即使他是皇帝,英明神武的唐太宗,晚年也追求长生之术。每一个人,最终都会走向死亡。生物寿终而死,人生生死感悟的诗句,不一定是悲剧。那是自然的事情,回忆永远温暖心头。在这趟人生中能遇到它

    2023年04月17 291
  • 描写知青的诗句,知青赞歌之类诗词

    下面这首诗出自一位曾经的知青徐斌,他用诗的语言勾出一代人共同的青春回忆,看完的人无不动容:我,还有一个名字叫知青嗨!小伙,别光叫我“爷爷”。我,还有一个名字叫“知青”。在和你差不多一样大的时候。我们就

    2023年05月13 275
  • 法不责众下一句,法不责众上一句

    法不责众上一句,10月20日,北京南开往上海虹桥的G147次高铁上,老人先上车后补票,但只补到了天津南的座票。当车座主人劝老人让座时,老人却说什么也不肯让。列车员介入后,称为老人安排座位,并苦苦哀求“

    2023年06月04 308
  • 颐和园的诗句,颐和园写景作文500字

    颐和园之谐趣园记游(七律○仄起)王浴海绿砌澄堆柳挑鞭。楼台殿阁彩廊连。知鱼亭畔观红鲤。澹碧厅前赏翠钱。泉下琴鸣叠磴曲。鸟吟情动抱竹轩。臥桥萝径通幽苑。水魄山魂纳丽园。谐趣园:模仿无锡惠山寄畅园建造,原

    2023年05月14 245
  • 唯见江心秋月白上一句,唯见江心秋月白意思

    原文琵琶行【唐】白居易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

    2023年05月23 263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