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看红湿处下一句,晓看红湿处下一句是什么古诗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晓看红湿处下一句是什么古诗,群莺乱飞。春天,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歌咏最多的主题之一。人们盼春爱春,也惜春伤春,多姿多彩的春天配合着人们的情怀,在文人笔下呈现出无限风光。不过,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晓看红湿处下一句是什么古诗,群莺乱飞。春天,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歌咏最多的主题之一。人们盼春爱春,也惜春伤春,多姿多彩的春天配合着人们的情怀,在文人笔下呈现出无限风光。不过,也有一些看似不那么起眼、不那么典型的春景,也成为诗歌中的独特风景流传千年。本文选取两处“不起眼”的春景来谈一谈。

晓看红湿处下一句:花重锦官城 [作者] 杜甫 [全文]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春夜喜雨》写的是夜里的雨。夜雨和白天的雨不一样,它看不见。尤其是在古代没有照明、夜里漆黑一片的乡村,去看那“细无声”的蒙蒙细雨,更是难上加难。所以在中国古代,夜雨一般无人去看,也一般无人用视觉去描写夜雨。夜雨入诗的很多,但几乎都是以听觉写雨的声音。“小楼一夜听春雨”“夜阑卧听风吹雨”“少年听雨歌楼上”“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等,无不是听到的夜雨。孟浩然的《春晓》也写到了夜雨,全篇也是只有听觉,诗人早上在“处处闻啼鸟”中醒来,由听觉的苏醒联想到“夜来风雨声”的听觉记忆,进一步想到了夜雨中的落花。春天早晨的闲适和惬意,睡足后醒来时似有似无的一点淡淡的怅然,便都跃然纸上,遂成千古名篇。

但是杜甫这首诗和我们熟悉的关于夜雨的名篇名句都不同。他不像孟浩然那么淡然闲适,能一夜好睡,春晓方醒;杜甫是一位会因为喜雨而兴奋到一夜不睡的诗人。对那细微到几乎不可捉摸的春夜之雨,他不仅用心去听,还特意出门去看。当这“知时节”的好雨“随风潜入夜”后,听觉上的“润物细无声”似乎还不足以让诗人确认雨是不是真的在下,诗人一面欢喜,一面又生怕这雨来得不够真实,于是不由得出去张望,甚至走上了乡间小道去看雨。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夜间的毛毛细雨在黑暗中很难看见,但对着路灯看的话就容易看清楚一些,因为雨丝会在灯的光晕中显现出来。杜甫所处的环境,夜晚的天是黑的,云是黑的,野径也都是黑的,都无法让他看见雨丝。怎么办呢?他在黑处不断地寻找,终于望见了江上的一点亮光,而借着那亮光,杜甫看见了他一直想看见、想确认的雨!所以五、六两句固然是写所见之景,但这景色的主体不是野径,不是云,不是江船,不是渔火,而是“雨”——所有的景色都是为“看雨”而生的。是黑暗中的一点光,让杜甫确切知道了雨在飘落,这是多么令诗人喜悦啊。再结合最后两句“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来看,杜甫看雨竟似是看了一夜,直到天明看到饱含雨水的沉甸甸的花朵格外红艳,他再次确认的还是“雨”。

晓看红湿处的下一句:花重锦官城 作品原文:春夜喜雨作者:杜甫 (唐代)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白话译文 好雨似乎会挑选时辰,降临在。

据萧涤非先生考证,唐肃宗宝应元年(762)成都春旱,《春夜喜雨》这首诗正是在旱中逢春雨这一背景下写成。杜甫写雨的诗很多,也常常“喜雨”,因为雨水关系着天下民生之大计。他在《大雨》一诗中写过“敢辞茅苇漏,已喜黍豆高”,只要雨水能让万物生长、带来丰年,自家茅屋漏雨又算什么呢——这就是杜甫的伟大。所以《春夜喜雨》这首诗的第五、六两句,如此平凡的景色也因杜甫的“喜雨”而进入了诗歌,当我们理解了这景色是为了看“雨”而存在,我们才能进一步理解杜甫的胸怀。

晓看红湿处下一句

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也是进入了语文课本的名篇: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晓看红湿处下一句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唐诗到了韩愈的时代,已经越来越难写了。凡事“盛极难继”,盛唐诗歌无论在诗歌的形式、体裁、结构上,还是在兴象、风骨、声律上,或是在意象的创造和内容的开拓上,都已经达到了巅峰。然而,盛唐诗人总还有些遗漏的物象不曾入诗,中唐诗人们若愿意搜剔小遗,也还能找到一些不曾被盛唐人写过的新鲜的“诗原质”,例如韩愈的这初春小雨中的草色。

春天的“春草”是常见之景,也容易入诗,盛唐诗人当然早就写过大量名篇。“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燃”“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上有无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但是,盛唐诗人都写的是“萋萋”的、“绿”的、“深”的草,这种将绿未绿的初春之草,盛唐诗人似乎确实还没有发现它们的美,或者说认为它们不够美,不堪入诗。

晓看红湿处下一句

但是韩愈发现了它。早春的小雨“润如酥”,雨中万物生发,但时节尚早,还未到王维诗中所写的“雨中草色绿堪染”的时节。所以在一场早春之雨过后,枯黄的草中发出了新芽,露出了些许新绿。但这绿尚浅也尚少,所以远看是绿的,近看还是枯黄的。“草色遥看近却无”的发现确实非常新颖,不过,似乎说不上有多美。然而韩愈却对自己的发现十分高调,他说“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认为这将绿未绿的春草恰是春天最好之处,比满城烟柳的春色还要好。

这就又产生了一个疑问,“一年春好处”应该有很多,莺飞草长、梅柳渡江、早莺新燕、春江水暖,皆是。韩愈为什么要把“草色遥看近却无”作为最好,而且为什么一定要和“烟柳满皇都”进行比较呢?

笔者以为,这种“远看有,近看无”的早春之绿,在中唐之前就已经被诗人们发现并频繁写入了诗歌的,其实是“烟柳”。民间谚语说“五九六九,沿河望柳”,人们似乎已经习惯于先从远望的杨柳色中得到春天来临的消息。柳树远望时有如烟的嫩绿,近看则柳枝上尚是嫩芽,绿叶还未长成,这是常见的早春的典型图景,也是从汉魏六朝到初盛唐诗歌中反复咏叹过的“柳色”。“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池南柳色半青青”“带雪梅初暖,含烟柳尚青”,盛唐诗人的春天里少不了柳色这一笔。而韩愈不愿意再步盛唐之后尘,对诗歌中描写早春的现成的意象,也就是前人常用的“如烟的柳色”默默较劲,终于,他发现了另一种“遥看有,近却无”的可以和烟柳相抗衡的意象:“草色”。这是一种新鲜的审美体验,带着尖新,带着早人一步发现春天的一点小小的得意,更带着诗人胜过了盛唐人的暗自喜悦:春天最美好的就是这种草色,绝对胜过了前人常常入诗的烟柳。

虽然从诗歌艺术上说,诗的后两句似乎有蛇足之感,也似乎对自己的感觉自信得过了头,但是作为盛唐巅峰阴影下的中唐诗人,能发现一个新的诗歌意象实属不易,这点志得意满也就可以理解了。

《光明日报》( 2022年05月02日06版)

唐代诗人杜甫的《春夜喜雨》一诗中“晓看红湿处”的下一句是?1.言师采药去 2.花重锦官城 正确答案:花重锦官城春夜喜雨作者:杜甫朝代:唐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

上一篇 2023年05月16 07:14
下一篇 2023年04月18 20:24

相关推荐

  • 古筝的诗句,古筝意境唯美的诗词

    中国是一个礼乐之邦,音乐文明源远流长。数千年的音乐文化陶醉了一代代中国人,同时也留下了较为完备的音乐理论,如三分损益法等理论的出现早于其他国家和地区,古筝意境唯美的诗词,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这是中国文

    2023年05月18 249
  • 带有竹的诗句,竹子清雅脱俗的诗句

    最是虚心留劲节,久经风雨不知寒。竹,枝杆挺拔,修长,四季青翠,傲雪凌霜,倍,自古有“节节高升”、“宁折不屈”的象征。竹与梅、兰、菊并称为“花中四君子”,与梅、松并称为“岁寒三友”,受中国人喜爱。从古至

    2023年05月19 286
  • 百毒不侵下一句是什么,一个女人说她百毒不侵

    1、我本百毒不侵,你却万毒俱全。2、择其所爱,爱其所择,前四个字是前半生,后四个字,便是余下的岁月。你以为我刀枪不入,我以为你百毒不侵。译文如下:我的心是孤独的,希望拥有亲近的感情,毫无保留的信任无需

    2023年05月25 261
  • 写农历正月初一的诗句,农历正月初一

    俗话说百节年为首,过年,可以说是最具中国特色的一个文化标识。今天,家家户户都换上了崭新的春联大人和孩子穿上一身新衣,走街串巷说着吉祥话儿。庆祝着新年的到来。小编也在这里,用诗词给您拜年啦!许你岁岁平安

    2023年05月11 275
  • 表达对未来美好的诗句,对未来美好憧憬的诗句

    图片|郭小天昨天从佑民寺回来之后,突然想到关于祈福的事情。祝福,代表着人们心中最真挚淳朴的愿望,希望自己或者亲友能在未来的时间越来越好。美好的祝福不外是身体健康,家庭幸福美满,常伴身侧,长长久久……等

    2023年05月15 270
  • 小鬼难缠的上一句是什么,小鬼难缠心得体会太原

    大家好,我是君君,每日一篇老人言。带你领悟老祖宗的智慧,品味不一样的人生,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每天带你长知识。1、“小鬼难缠”的上一句是“阎王好见”,这是来自民间的一句俗语,比喻求一些态度很不好的工作入

    2023年04月26 303
  • 端午节有什么诗句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作为一个传统大节,中国历代著名诗人几乎都对它情有独钟,吟诗赋词,从而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华章佳句。端午佳节

    2023年05月03 243
  • 奉献诗句,为人民甘愿奉献的诗句

    英雄礼赞诗组(六首)七律,中华通韵戴生岐投稿一、赞祁发宝沟深氧薄雪峰寒。英伟张臂似虎钳。丹寸永铭家国事。劲足长伫地球巅。祛狼铁壁援兵筑。正气凛然冰谷岩。缠布鬓豺终败退,①江河无恙万民安。二、怀陈红军自

    2023年05月19 262
  • 女主唐诗教元曲,元曲宋词唐诗诗经后面有什么

    《落梅风·人初静》【元】马致远人初静,月正明。纱窗外玉梅斜映。梅花笑人偏弄影,月沉时一般孤零。落梅风·人初静音频:00:0004:27▲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主播杏儿朗读诗词译文人刚刚静下来,月色正皎洁明

    2023年04月11 309
  • 读书万卷下一句是什么

    从甲骨金石到竹简绢帛再到纸质书本,知识载体、阅读媒介在向着更便捷、成本更低的方向不断演进。而进入数字时代,人们享受着“一屏万卷”的全新阅读体验。从随身携带的电子屏幕上读书成为获取新知的重要途径,这催生

    2023年05月23 234
  • 关于诗的名言,和诗有关的名言四年级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增广贤文》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臧克家《有的人》关于诗歌的名言1、诗是迷醉心怀慧。——

    2023年05月19 283
  • 赞美牡丹的诗句古诗词,十首最有霸气的牡丹诗

    牡丹在中国被称为“花之富贵者也”。它花大色艳、雍容华贵、富丽端庄、芳香浓郁,素有“国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称。在唐代时,牡丹更是为人所追捧。据说在唐代时,牡丹花开,全城的人倾巢出动去观赏。而文人墨

    2023年04月12 246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