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窦娥冤介绍,简析窦娥冤中窦娥的形象

关汉卿是中国戏曲史上最早最伟大的作家。与马致远、白仁甫、郑光祖为“元曲四大家”,关汉卿是元杂剧的奠基人和前期剧坛领袖。关汉卿,以字行,号已斋叟。生卒年不祥,籍贯大都人或解州(今山西解县),祁州(今河北

关汉卿是中国戏曲史上最早最伟大的作家。与马致远、白仁甫、郑光祖为“元曲四大家”,关汉卿是元杂剧的奠基人和前期剧坛领袖。

关汉卿,以字行,号已斋叟。生卒年不祥,籍贯大都人或解州(今山西解县),祁州(今河北安国)伍仁村人。在大都,他在书会才人和杂剧艺人中交游极广,他与同时代的许多剧作家都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与青楼艺人关系尤为密切。篾视传统束缚、热爱自由的精神,是非常可贵的。当然,关汉卿绝不仅仅是一个风流浪子。他之所以伟大,更重要的在于他对现实的关注,对被压迫者的同情和赞颂。

关汉卿是元杂剧作家中创作最多的一个。他一生写了六十多种杂剧。作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公案剧,如《窦娥冤》;第二类是妇女生活剧,如《救风尘》、《谢天香》;第三类是历史剧,如《单刀会》。他善于刻画女性人物。

元曲窦娥冤介绍

《窦娥冤》全名《感天动地窦娥冤》,是关汉卿公案剧中最杰出的作品,也是元杂剧中最著名的悲剧。无疑是元代社会现实的客观反映。情节构成,简析窦娥冤中窦娥的形象,则借用了民间流传的“东海孝妇”的故事。,

《窦娥冤》的戏剧冲突十分尖锐激烈,其中展现的有窦娥与她的婆婆的冲突,有窦娥与无赖张驴儿的冲突,有窦娥与官府的冲突,一直发展到窦娥与整个的黑暗社会的冲突。这些戏剧冲突在剧中是逐步展开的。

楔子交代书生窦天章一贫如洗,带着7岁的女儿端云流落在楚州。无奈中,窦天章向当地放高利贷的寡妇蔡婆婆借了20两银子。一年后,连本带利共该还40两。窦天章无力偿还,蔡婆婆就要他的女儿端云做童养媳抵债。窦娥的悲剧命运就此开始。读书人的贫困,高利贷的盘剥,都是构成窦娥悲剧命运的社会因素。

《窦娥冤》 元●关汉卿作。写窦娥被无赖诬陷,又被官府错判斩刑的冤屈故事。全剧四折一楔子。剧情是:楚州贫儒窦天章因无钱进京赶考,无奈之下将幼女窦娥卖给蔡婆家为童养媳。窦娥婚后丈夫去世,婆媳相依为命。蔡婆外出讨债时。

第一折是13年后,蔡婆婆搬到了山阳县。端云改名窦娥,与蔡婆婆的儿子成亲不到两年就守了寡。蔡婆婆依旧放高利贷。她向赛卢医讨债,赛卢医把她骗到僻静地方要把她勒死,恰巧遇见泼皮无赖张驴儿父子把她救下。他们得知蔡婆家只有两个寡妇,就逼着要她们婆媳俩嫁给他们父子俩。蔡婆无奈,只好答应,但遭到窦娥的坚决反对。张驴儿父子却赖着住在了蔡家。“泼皮无赖”的横行无忌,也是社会黑暗的一个方面,是构成窦娥悲剧的一个因素。

元曲窦娥冤介绍

第二折写张驴儿趁蔡婆生病的机会,到赛卢医那里买了一副毒药,想害死蔡婆好逼窦娥成亲,但阴差阳错毒死了自己的父亲。张驴儿诬赖窦娥毒死了他老子,胁迫窦娥随顺了他,否则就去见官。窦娥没有屈服,和他去见官。楚州太守桃杌是个贪官酷吏,他听信张驴儿一面之词,严刑拷打窦娥,窦娥始终不屈。桃杌又要打蔡婆,窦娥为了免让婆婆受刑,才屈招了毒死公公。

《窦娥冤》写弱小寡妇窦娥,在无赖陷害、昏官毒打下,屈打成招,成为杀人凶手,被判斩首示众。临刑前,满腔悲愤的窦娥许下三桩誓愿: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大旱三年。果然,窦娥冤屈感天动地,三桩誓愿一一实现的故事。窦娥。

第三折是悲剧的高潮。窦娥被判斩首,押上刑场。她一腔冤屈化为怒火,指天骂地,强烈地控诉那个黑暗的社会。临刑她发下三桩誓愿:第一,将一丈二尺白练挂在旗枪上,刀过头落,一腔血没有半点洒在地上,全都飞溅在白练上。第二,当时正是三伏天,死后要天降三尺瑞雪遮掩尸首。第三,死后使山阳县大旱三年。她要用这三个誓言证明她的冤屈。由此,戏剧冲突发生了质的变化:由窦娥与具体的官府和官吏的矛盾,质变为与整个黑暗社会和黑暗制度的矛盾。“三桩誓愿”表现了窦娥不屈的反抗精神。

第四折是在窦娥死后三年,窦天章做了廉访使,随处审囚刷卷,检查贪官污吏。窦娥的冤魂向父亲诉说了事情的经过和自己的冤屈。窦天章为窦娥平反,张驴儿、赛卢医、贪官桃杌都受了惩罚。

《窦娥冤》全称《感天动地窦娥冤》,发生于元朝,是元朝关汉卿的杂剧代表作,它的故事渊源于《列女传》中的《东海孝妇》,是中国十大悲剧之一的传统剧目,是一出具有较高文化价值、广泛群众基础的名剧。《窦娥冤》作者介绍 。

《窦娥冤》对当时社会的揭露是广泛而深刻的。除了高利贷盘剥、恶霸横行、官府黑暗等元代社会突出的问题外,读书人的贫穷、封建道德观念的毒害等,也是造成窦娥悲剧的社会原因。

窦娥从小死了母亲,她父亲窦天章是一位穷书生,因为上京赶考缺少盘缠,便把年仅七岁的她卖给蔡婆婆家做童养媳。窦娥十七岁与蔡氏之子成婚,可成婚没两年,丈夫就生病死了,只剩下了窦娥和她婆婆两人相依为命。当地有个流氓。

我是,教育领域创作者,欢迎关注我,一起探讨教育问题,分享最新教育资讯。

上一篇 2023年04月18 20:26
下一篇 2023年06月04 12:50

相关推荐

  • 自嘲的诗句翻译,自嘲自己傻的诗句

    自嘲本是后山人。偶做前堂客。《卜算子·自嘲》全诗翻译:本是没见过世面的人,偶然的机会登上了大雅之堂;本是醉里看书只学了一点点知识就坐井观天说大话。纵然胸有大志却不屑功名利禄,用犹如大海广阔的胸襟来看到

    2023年05月02 237
  • 恩爱的诗句,夫妻恩爱长久的诗句

    唐诗有多美?从音律到文字,从寓意到内涵,可豪放,可含蓄,读之朗朗上口,意韵无穷。无论是春花秋月、对月思乡、驿站送别、隐居山林,还是欢宴酣饮、风霜边塞、落魄失意、缠绵悱恻……其中的场景和情感,即使隔了千

    2023年05月29 234
  • 蜂古诗的意思,罗隐的《蜂》的诗意

    蜂罗隐罗隐的《蜂》的意思是:无论是在平地,还是山顶,蜜蜂都占有了极其美丽的风光。蜜蜂采尽百花,酿成了花蜜,这到底是为谁付出辛苦,又想让谁品尝香甜?《蜂》是一首咏物诗,用“蜜蜂”象征“劳动者”,表达了诗

    2023年05月01 307
  • 元曲发展情况分析报告总结,情况分析报告

    从个人不长的元曲习作实践中,以及在学习前人元曲佳作的过程中,我认为,写作元曲,应该认识元曲的一些特点。才能在创作中,有章可循吧。下面,我就分别谈谈一些个人的看法。一、相比较而言,曲意单纯、简单、直白,

    2023年04月17 274
  • 品味元曲之美小报,品味年味的手抄报

    这个助理员可不寻常,他的座位在熊庆来办公室隔壁,熊庆来碰上难解的题目时,也往往朝着隔壁喊道:“华先生,品味年味的手抄报,你来一下,看看这个题怎样解呀……”他的论文也开始在国外著名的数学杂志陆续发表。同

    2023年04月18 253
  • 端午节有什么诗句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作为一个传统大节,中国历代著名诗人几乎都对它情有独钟,吟诗赋词,从而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华章佳句。端午佳节

    2023年05月03 243
  • 洪福齐天下一句是什么,洪福齐天押韵下一句

    早上好,我的朋友时间过得好快时光点点滴滴的溜走今天立秋了在这特殊有意义的一天送给你最温暖的祝福愿你每一天天天开心,一切安好清晨的第一声问候送给你上联:洪福齐天财源茂下联:福星高照福满门上联下联的区分:

    2023年05月15 323
  • 现代诗元曲乐府有哪些,元曲代表作

    有一个词叫诗语,意思是诗的语言。对于每一个诗词爱好者来说。了解这些“诗语”。可以让自己的诗词鉴赏能力。分辨能力,更上一层楼!【古体诗、近体诗、今体诗】都是指“格律诗”而言,主要分五绝、七绝、五律、七律

    2023年04月16 282
  • 人走茶凉下一句是什么,人走茶凉完整句

    人走茶凉,物是人非,简短的词语,道尽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人海茫茫,不论是一次偶然的擦肩而过,还是无意中的一次对视,人走茶凉完整句,抑或是人来人往中的一次相逢,都是一次难得的缘分,都应该珍惜。但当缘分过

    2023年05月12 237
  • 元曲白朴喜春来,元曲喜春来

    元·白朴《阳春曲·题情·从来好事天生俭》从来好事天生俭,自古瓜儿苦后甜。奶娘催逼紧拘钳,甚是严,越间阻越情忺。【注释】一个拍散晚烟,一个贪欢嫩蕊,那一个与祝英台梦里为期。——元代·赵岩《【中吕】喜春来

    2023年04月16 237
  • 北风吹雁雪纷纷上一句,北风春燕雪纷纷上一句

    01白鹿洞二首·其一唐·王贞白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02赠去婢唐·崔郊公子王孙逐后尘,绿珠垂泪滴罗巾。侯门一入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03绝句宋·夏元鼎崆峒访

    2023年05月23 278
  • 七律长征全诗的意思

    七律·长征毛泽东(一九三五年十月)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注释:[五岭]指横亘于湘、赣、粤、桂四

    2023年04月19 314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