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中的戏曲艺术特点,中国戏曲的艺术特点

元曲、唐诗和宋词鼎足并举,是我国文学史上三座重要的里程碑。那么元曲有哪些文学特点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以其独特的审美特征而独秀文坛,以其不同于唐诗宋词的美学风采而成为中国外

元曲、唐诗和宋词鼎足并举,是我国文学史上三座重要的里程碑。那么元曲有哪些文学特点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以其独特的审美特征而独秀文坛,以其不同于唐诗宋词的美学风采而成为中国外呢学宝库中别具一格的体裁,它淋漓酣畅、泼辣直白、诙谐风趣、热烈尖锐、富于动感,以俗破雅,以俗成趣,语言自由活泼,充满活力。

描绘和书写的对象不限美丑雅俗,表现力丰富宽广,备受文人青睐,成为元代文学成绩最高的体裁之一。

1、民间性:元曲是人民群众的戏曲,与圣殿神曲、宫廷诗剧不同,它是市民和农人的艺术。2、广泛性:元曲题材极为广泛,绝不局限于朝政权位、贵胄家事之类,涉及士农工商,妇幼老弱各种人间生活。3、深刻性:元曲反映各种社会。

元曲的特点,前人之述备矣!归纳起来,一共有四:

民间性

元曲中的戏曲艺术特点

元曲是人民群众的戏曲,它与圣殿神曲、宫廷诗剧不同,是市民和农人的艺术;其题材极为广泛,绝不局限于朝政权位、贵胄家事之类,涉及士农工商,妇幼老弱各种人间生活。

纵观《元曲三百首》,就是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白朴、郑光祖、马致远)的作品,也充满着乡土气息。

1、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为元代儒客文人智慧精髓,包括杂剧和散曲,有时专指杂剧。杂剧,宋代以滑稽搞笑为特点的一种表演形式,元代发展成戏曲形式。每本以四折为主,在开头或折间另加楔子,每折用同宫调同。

白朴的《天净沙》春、夏、秋、冬,皆明丽可喜;尤其【双调•沉醉东风】渔父,可谓是“黄芦岸白苹渡口,绿杨堤红蓼滩头。虽无刎颈交,却有忘机友。点秋红白鹭沙鸥。傲煞人间万户侯,中国戏曲的艺术特点,不识字烟波钓叟”。,

白朴的《天净沙》春、夏、秋、冬,皆明丽可喜;尤其【双调•沉醉东风】渔父,可谓是“黄芦岸白苹渡口,绿杨堤红蓼滩头。虽无刎颈交,却有忘机友。点秋红白鹭沙鸥。傲煞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

元曲的六大特点 1、民间性.元曲是人民群众的戏曲,与圣殿神曲、宫廷诗剧不同,它是市民和农人的艺术;2、广泛性.元曲题材极为广泛,绝不局限于朝政权位、贵胄家事之类,涉及士农工商,妇幼老弱各种人间生活;3、深刻性.元曲反。

关汉卿则是民间戏剧的倡导者、实践者,史载他“躬践排场,面傅粉墨,以为我家生活“。

深刻性

在某种意义上讲,总共四千多首套曲、小令,犹如四千多面镜子,将元朝社会境况反映的淋漓尽致。恰恰是“万花丛里马(致远)神仙”,“人间宠辱都参破”。

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有时专指杂剧。杂剧,宋代以滑稽搞笑为特点的一种表演形式。元代发展成戏曲形式,每本以四折为主,在开头或折间另加楔子。每折用同宫调同韵的北曲套曲和宾白组成。如。

例如《窦娥冤》,关汉卿没有局限在传统故事里,紧紧扣住当时的社会现实,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元蒙统治下中国社会极端黑暗、极端残酷、极端混乱的悲剧时代。成功地塑造了“窦娥”这个悲剧主人公形象,使其成为元代被压迫、被剥削、被损害的妇女的代表,成为元代社会底层善良、坚强而走向反抗的妇女的典型。

曲折性

元曲有大悲剧,也有大喜剧,悲与喜相互转换、涵融,追求团圆结局。

元杂剧的四大悲剧是指:《窦娥冤》、《汉宫秋》、《梧桐雨》、《赵氏孤儿》。

《窦娥冤》全名《感天动地窦娥冤》;《汉宫秋》全名《破幽梦孤雁汉宫秋》;《梧桐雨》全名《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赵氏孤儿》全名《冤报冤赵氏孤儿》或《赵氏孤儿大报仇》。

纪君祥的《赵氏孤儿》,故事采自《左传》、《史记•赵世家》和刘向《新序•节士》、《说苑•复思》等书,作者作了提炼、改造和虚构。故事是说春秋时晋国权臣屠岸贾谋害忠直大臣赵盾,使赵家三百余口满门抄斩,只赵盾之孙──襁褓中婴儿被义士程婴救出。

孤儿由程婴抚养成人,二十年后,赵氏孤儿手擒屠岸贾,报了血海深仇。这是一部优秀的悲剧,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戏剧冲突扣人心弦,气氛激越慷慨,鞭挞了阴险残暴行为,歌颂了崇高正义精神。

艺术性

元曲的特点:1、民间性。元曲是人民群众的戏曲;2、广泛性。元曲题材极为广泛;3、深刻性。元曲反映各种社会矛盾深刻而直白;4、典型性。元曲塑造的人物形象,是生活的典型,又有人间理想;5、曲折性。元曲有大悲剧,也有大。

元曲以唱、做、念、打等艺术硬功将歌、话、舞、斗紧密结合,虚拟与实演相生,形态与神理兼备。

可以这样说,元剧是现代戏曲的前身,小令是现代歌曲的雏形。元曲在中国文学史上有其不可替代的地位与作用。

上一篇 2023年04月10 14:21
下一篇 2023年05月13 20:57

相关推荐

  • 形容困难的诗句,古人对困难的描述

    近来由于疫情,大家宅在家情绪难免会焦虑不安不妨从诗词中向古人学习达观面对坎坷,坦然迎接逆境将柴米油盐过成诗江村唐·杜甫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

    2023年05月04 248
  • 杜甫又见朋友的诗句,杜甫的朋友们

    携手江村。梅雪飘裙。情何限,处处消魂。故人不见,旧曲重闻。向望湖楼,孤山寺,涌金门。寻常行处,题诗千首,绣罗衫,与拂红尘。别来相忆,知是何人。有湖中月,江边柳,陇头云。苏轼是一个无友不欢的人,他喜欢热

    2023年05月30 231
  • 亲情的诗句,描写浓浓亲情的诗句

    《红楼梦》里有一副很妙的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意思并不难懂,说的是,人情世故处处都有学问。在日常生活中,亲人之间、朋友之间、爱人之间,子女之间等等各种关系,都包含了许许多多的人情世故。

    2023年05月29 279
  • 岂能长少年上一句,感怀青春逝去的诗句

    盛夏时节清华园内众秀荷芳清华园即将喜迎来一批新主人他们将成为清华大学110周年校庆之后首届“一字班”新生清华招生将陆续推出优秀清华“一字班”同学的成长经历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原文出自孟郊的《劝学》

    2023年05月15 275
  • 带胡字的唯美诗句,带胡字和说字的诗句或词句

    前言:岁月终归太过年轻,读不懂风雨弥漫里,写下的缕缕深情,亦不会明了烟雨红尘中,切切的等候。迷蒙烟雨中,想念一个人,怀念一段情,相思在左,尘缘若梦;幸福在右,一切随风,一诉衷情……《诉衷情·当年万里觅

    2023年05月24 242
  • 仲春的诗句,描写仲春景色的诗句

    农历二月,已是仲春。晋陶渊明在《拟古》诗之三中说:“仲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仲春之月,描写仲春景色的诗句,大地春暖,草长莺飞,万物生机盎然,自古以来不少文人墨客在这样一个美好的时节,留下了美妙的诗

    2023年05月09 215
  • 关于坚守的诗句,关于坚守的诗句或名言

    1.奋不顾身,临时守节。——宋·苏轼《乞擢用刘季孙状》。临时:到关键时刻。节:节操。这两句大意是:奋勇拼搏,不考虑个人安危,到了关键时刻,能够坚守自己的节操。可用于赞扬勇于对敌斗争,能够坚持气节的人。

    2023年04月10 250
  • 烟雨蒙蒙的诗句,描写烟雨蒙蒙的诗句

    欢迎大家阅读“景德镇南河公安”头条号。如果您喜欢本头条号发布的文章,还可点击左上角关注我的头条号,每天都有精彩文章推荐。周杰伦有一句很美的歌词: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一个“等”字,让人温暖,有人在

    2023年05月21 212
  • 落叶的诗句,遍地落叶的唯美诗词

    1西宫南苑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长恨歌》白居易2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三五七言/秋风》李白3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寄全椒山中道士》韦应物4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

    2023年05月09 272
  • 知足称君子下一句,知足者常乐下一句

    俗语,又称俗话,指约定俗成,言简意赅,并在人们口头频繁使用,具有口语性和通俗性的定型语言单位。“俗语”一词,早在西汉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中就有使用,历史悠久,包罗繁多,经常指代和囊括民谚、俗谚、村

    2023年05月24 242
  • 一个人需要隐藏多少秘密全诗注解,一个人要像一支队伍原诗

    灵童出世仓央嘉措是西藏格鲁派第六世达赖喇嘛。1863年,他出生在西藏门隅邬坚林附近的一户农民家庭。出生时,天象异常,乡邻都说,这孩子一定不是个凡人。他出生的那年,五世达赖喇嘛过世了,西藏需要寻找转世灵

    2023年06月05 235
  • 送别李叔同全诗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社会变幻,导致许幻园家中的百万资财和家业荡然无存。一个大雪纷飞的冬日,许幻园站在门外喊出李叔同和叶子小姐,说:"叔同兄,我家破产了,咱们后会有期。"说完,挥泪而别,连好友的家门也没

    2023年04月17 219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