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的相关论文,关于元曲的论文

元曲是一种特殊的文学样式,它的出现或许是与当时的统治阶级有关,又或许是与汉语的语言发展演变有关。它的写作语言特的不同于宋词,不同于唐诗,更与生涩难懂的上古汉语有着莫大的区别,它是一种语言上的过渡形式。

元曲是一种特殊的文学样式,它的出现或许是与当时的统治阶级有关,又或许是与汉语的语言发展演变有关。它的写作语言特的不同于宋词,不同于唐诗,更与生涩难懂的上古汉语有着莫大的区别,它是一种语言上的过渡形式。

关于元曲的论文,写此文章的目的就是为了探讨元曲中白话文、俗语及方言的出现,经过收集和查阅相关材料表明,元曲的文字书写中有重要的突破和价值。

中国文化起源早,最久远的暂且不说,我们都知道,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都是一个时代精神的文艺特征。可怜《元曲》文学史仅做粗略提及,最著名的的元曲家也不曾在正史中有个略传。从前读过一点的《古文观止》,实在料不到编者是如何作想的,在整本书中对元朝的文艺作品只字未提,还有就是号称包罗古今的《四库全书》,除了几种元人的小令套数以外,对于元曲的记载也未曾做记录。

由此可见,元曲的环境挺恶劣的。

但元曲有其自身不菲的价值,它在写作的语言形式多不同于其他的几种文体,它才是真正的雅俗共赏的典范,它还打破正统的语言形式,在元曲的写作中运用了大量的口语俗语,但这些正是其特色及价值的体现,现在的人们也越来越能接受这种语言形式。

当激进的自残手段做为宣传礼教思想的手法,如《忠义士豫让吞炭》杂剧中豫让为尽 家臣之忠报智伯之仇而「漆身吞炭」,或《伍伦全备记》为宣传孝道思想大写两个媳 妇竞相「割股疗亲」.这样的情节自然是作者有意安排,激进的。

元曲写作中的雅文字

(一)写情的语言文字特色

1、爱情

早在《诗经》的十五国风中人们就开始歌唱爱情,唐宋时期诗词中对爱情的描写更是丰富细腻,甚至词的&34;也着重体现为&34;与&34;,然则元曲中写青年男女之间爱情的文字,远比诗词的描写俏皮大方得多。诗过谨,词过艳,读起来似乎给人一种&34;的距离感,而元曲对爱情的描写则贴己得多。

正如贺昌群在《元曲概论》一书中说&39;情&34;,也的确是这样呢。

读这一首小令:

《双调•潘妃曲》&34;。

另外还有这样一首情意浓浓的小令:

8、《论“李杨爱情”张力性品格》,张勇敢,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9、《元曲四大家中“郑”之归属研究综述》,吴庆晏,四川戏剧,2007年05期 10、《白仁甫杂剧人物形象塑造深探》,田景丽,芒种,2012年

《仙吕•一半儿•题情》:&34;。

2.相思

写与相思之情的句子也很美,如这首:

&34;(《中吕•十二月过尧民歌•别情》)。

此曲韵律和谐,风格优雅,运用了对仗、重复、排比等手法,在形式技巧上极具匠心。此曲六句皆对,这种多句相对的形式,朱权在《太和正音谱》中称为&34;,曲中一二句与三四句各成对偶,也是句内对,即每句内亦可构成对偶,如&34;对&34;,&34;对&34;,&34;对&34;,,全篇对偶,工整奇特。曲中频用叠词,使得情意绵绵,忧郁婉转的特殊格调。&34;、&34;&34;、&34;、&34;、&34;,此景此情,皆在这几个词中潇洒体现。

3.离愁

再者就是离愁之情,词中写离愁的佳作要数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了,一句&34;把离别中各种复杂的情绪全然托出。元曲中有这样一首小令与《雨霖铃》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那便是关汉卿的《双调•沉醉东风》:&39;保重将息&39;好去者望前程万里!&34;。

离别在即,此刻&34;,但一转身便&34;,你走后的场景是&34;,比起&34;,不得说不说别有另一份伤感在里面。&39;好去者望前程万里!",就算我对你有千般不舍,但我仍然祝福你前程万里,这里多了几分豁达与洒脱。

(二)写景的语言文字特色

元曲中对景物的描写也是精湛得很。细读这样一些小令,也别有一番醉意,《双调•寿阳曲•远浦帆归》:&34;。这首小令描绘了一幅美景,短短三十多个字就把一副惬意的黄昏美景呈现在读者眼前,意境也不输于诗词。夕阳、宁静的酒家、晚归的船只、桥头的摊主、晚风、落花流水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一副黄昏美景。这首小令也合乎韵律,虽然只几个简单的句子,但也未失韵律,闲,岸,晚,散几个字巧用韵却不影响文意,不牵强,用得既准又美。

再如《双调•沉醉东风•秋景》:&34;,《双调•落梅风•秋景》:&34;,《双调•落梅风》:&34;。这些写景的小令意境也很漂亮,元曲作家们善于用典,将情与景很好的融在一起。

元曲的相关论文

元曲写作中的俗文字

1、《元曲大辞典》(参编,江苏古籍出版社1995年出版,本人任编委)1994年1、《马致远、张可久等散曲创作年代论考》(1993年于河北承德首届国际元曲学术讨论会上交流,载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出版之《国际元曲研讨会论文集》)。2、《中国哲理。

元曲写作中的语言形式相当丰富也相当复杂,由于外来语言的融入,使汉语的体系及风格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元曲吸收了不少蒙古语的词汇。今人隋树森所编的《全元散曲》及明人张禄所编著的《词林摘艳》等为例,目前确定有&34;、&34;、&34;、&34;、&34;、&34;等蒙古语,这些看似不符合汉语规则的词出现在元曲的书写中,一定程度上俗化元曲。

(一)外来语的语言文字特色

元曲的相关论文

1、兀的

不少元曲作家都运用到了这个外来的词汇。如马致远《双调•蟾宫曲》:&34;刘时中《南吕•一枝花•罗帕传情》:&34;,张可久《仙吕•锦橙梅》:&34;。

2、也么哥

&34;一词在元曲中使用得频繁,如周文质《正宫•叨叨令•自叹•其二》:&34;,曾瑞《正宫•端正好•自序》:&34;。

你去查查’吴梅‘这个国学大师的书。

&34;在元曲中通常是虚词用,无实在意义,也可用作&34;来讲,如同《楚辞》中的&34;字的用法。外来语的使用使得元曲的语言更为活泼和生动。

(二)口语方言及俚语的使用

1、口语

以关汉卿的《南吕•一枝花•不伏老》为例:

&34;。

这段文字堪称元曲中的经典,其文学艺术性暂且不说,单看其语言形式就足以惊煞读者,这段文字运用了连串排比句式和连环句式,还用了大量单个的动词,如:蒸、煮、锤、炒、锄、斫、落、歪、瘸、折等等。整篇通俗易懂,无华丽辞藻,大量使用口语,使得人物形象深刻鲜明,情绪表达淋漓尽致。

2、方言

方言在元曲中的使用非常普遍,《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34;

(3)南戏对“曲”体裁的开拓——论《琵琶记》这篇论文的要点:根据高则诚的《琵琶记》,分析元末南戏在元杂剧的基础上有何创新,它为何能传诵千古,它又为走入死胡同的元曲注入了哪些新鲜元素,它承前启后的过渡作用是。

这几句话里就用了五个方言词,第一个&34;指的是一大队人马,第二个&34;意如&34;&34;&34;,第三个&34;句:指月旗。第四个&34;是个合音词,&34;的合音,即圆圈。第五个&34;,在方言里指玉兔,红曲连&34;曲连&34;圈"的合音,即红圈。

3、俚语

马致远的《般步调•耍孩儿•借马》中有这么三句话运用了俚语:&39;他人弓莫挽,他人马休骑。&34;。&34;。&34;。

这里的&34;、&34;和&34;皆是俚语。俚语(lǐyǔ),是指民间非正式、较口语的语句,是百姓在日常生活中总结出来的通俗易懂顺口的具有地方色彩的词语。地域性强,较生活化。

元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它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都体现了独有的特色,和唐诗宋词鼎足并举,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三座重要的里程碑。元代是元曲的鼎盛时期。一般来说,元杂剧和散曲合称为元曲,两者都采用北曲。

郑骞的&34;一句描述得极佳。的确也是这样,读词给人一种高雅柔婉的体验,而读曲则给人一种痞子似的调侃似的霸道的欣赏与乐趣。

上一篇 2023年06月06 11:45
下一篇 2023年04月20 15:23

相关推荐

  • 厚积薄发的诗句,蓄势待发的诗句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韩非子》出自“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唐代苏东坡意思是说:要经过长时间有准备的积累即将大有可为,施展作为▲任何成功,都是厚积薄发,多年苦修换来的,不怕

    2023年04月22 230
  • 赞美夏雨的诗句,写夏雨的诗词

    在城市里待久了,越来越羡慕田园生活。乡野田间、白云飞鸟、鸡鸣虫叫、袅袅炊烟……时光不紧不慢,生活无聒无噪,这大概是最令人向往的生活了。也许,对你来说,田园生活还在远方,那么,不如来读一读诗词,在诗词中

    2023年04月18 242
  • 表达父爱的诗句,赞美父爱的千古诗句

    有一种爱,叫父爱如果说母爱如江,绵延流长那父爱就如山,宽厚沉稳高大巍峨,坚毅执着是我们人生坚实的基石1、父爱重如山,至情尘世间。2、父爱比山高,寒门独自劳。3、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4、父兮生我,母

    2023年05月21 281
  • 赞美荔枝的诗句,荔枝的诗词100首

    荔枝的诗词100首,日啖荔枝三百颗下一句是什么?这是支付宝中蚂蚁庄园玩法7月24日小课堂的问题,答对即可获得一份180g小鸡宝宝饲料作为奖励。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今日的正确答案吧!日啖荔枝三

    2023年06月06 227
  • 带草的诗句,含有草字的诗句100首飞花令

    小草,作为自然界中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弱小植物,没有高大上的身形,没有绮丽的外衣,没有芳香的气味,不但被人类踩在脚下,就是其它的小动物也可以随意践踏它柔弱的身躯。而“草”这个字,也常常和普通、弱势联系在

    2023年05月19 229
  • 青山隐隐水迢迢全诗,青山隐隐水迢迢的诗意

    出自唐代杜牧的《寄扬州韩绰判官》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青山隐隐水迢迢”全诗原文如下: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出自《寄

    2023年05月09 235
  • 荷叶罗裙一色裁的下一句,荷叶罗裙一色彩后一句

    采莲曲二首唐代:王昌龄吴姬越艳楚王妃,争弄莲舟水湿衣。来时浦口花迎入,采罢江头月送归。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全诗: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一、全诗的意思是

    2023年04月14 229
  • 羌笛何须怨杨柳下一句,羌笛何须怨杨柳啥意思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白话译文:纵目望去,黄河渐行渐远,好像奔流在缭绕的白云中间,就在黄河上游的万仞高山之中,一座孤城玉门关耸峙在那里,显得孤峭冷寂。何必用羌

    2023年04月16 276
  • 扬柳绿千里的下一句,一畦春韭绿的下一句是什么

    追风文/玉树临风(山东东营)平生素无封侯意,半百犹存济世心。单车追风轻胜马,诗海拾贝骑行人。江南春文/玉树临风(山东东营)又是花尽杏子青,饮酒赋诗江南行。惆怅城外一株雪,不负春色不负卿。秦淮八艳文/玉

    2023年05月26 306
  • 诗经中带楠字的诗句,带楠字的诗句情话

    高贵大方的2019年女宝宝名字大全:舒雅“舒”字来自诗句“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本义是指伸展、舒展的意思,在人名中具有无忧无虑,安然舒适之义,让人感到这个女孩非常文雅和从容;“雅”字则是雅

    2023年05月15 271
  • 白头偕老下一句,祝二人新婚的句子简短

    不离不弃,荣辱与共;风雨同舟,白头偕老。真正的爱情我觉得就应该是这样的,祝二人新婚的句子简短,而不是只玩嘴上功夫,天天卿卿我我,如泥似胶。爱情必须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更要经得起生活的考验,最终能不能不离

    2023年05月21 247
  • 诗书中华中的诗句,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全诗

    九歌·国殇先秦:屈原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

    2023年06月05 250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