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有押韵要求吗高中,高中口号霸气押韵

一、关于元杂剧1、元曲:杂剧+散曲。散曲=小令+套曲(又叫套数,由多支曲子连贯组成,可供配乐歌唱,是元杂剧的主体部分)2、元杂剧:①概念及产生:元代戏曲形式,语言以北方民间口语为基础,融歌曲、宾白、舞

一、关于元杂剧

1、元曲:杂剧+散曲。散曲=小令+套曲(又叫套数,由多支曲子连贯组成,可供配乐歌唱,是元杂剧的主体部分)

2、元杂剧:

①概念及产生:元代戏曲形式,语言以北方民间口语为基础,融歌曲、宾白、舞蹈、表演等于一体的综合性舞台艺术形式,金末元初产生于中国北方,高中口号霸气押韵,是在金院本基础上及诸宫调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

②结构特点:①一般每本四折,有时在开头或折间另加楔子。折是音乐组织的单元,故事情节发展的自然段落,不受时空限制,一折相当于话剧的一幕,大多包括较多场次,四折分别是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楔子一般篇幅短小,位置并不固定,一般加在幕前演出,介绍故事的由来,相当于序幕;也可在折间演出,类似后世的过场戏。

元曲有严密的格律定式,每一曲牌的句式、字数、平仄等都有固定的格式要求。虽有定格,但并不死板,允许在定格中加衬字,部分曲牌还可增句,押韵上允许平仄通押,与律诗绝句和宋词相比,有较大的灵活性。

②每折限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组成的同韵的北曲套曲和宾白组成。楔子只能用一二支小令,不能用套曲。

③剧本组成:

A)曲词:剧中人的唱词,杂剧的主体部分,是在诗词、民间说唱文学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新诗体,是按曲牌规定的字数、平仄、句法、韵脚等填写的唱词。除楔子可同由次要人物唱以外,一剧四折通常由主角一人唱到底,其他角色有白无唱。特点是:

a)有严格韵律,以符合演唱要求;

b)可衬字或增句,以利自由地表情达意;

c)语言通俗凝练;

d)每折唱词必须一韵到底,不能换韵。

B)宾白:指人物对白、独白、旁白、带白等,由白话或部分韵文组成,因杂剧以“唱为主,白为宾”故称“宾白”。

C)动作名称:科、介,是关于动作、表情和音响效果等的舞台说明。

D)角色名:旦(女角,正旦即指女主角,另有花旦、老旦、刀马旦等),末(男角,正末即指男主角,另有外末、副末、大末、小末等),净(俗称花脸,扮演性格刚烈或粗暴的男子),丑(滑稽角色),卜儿(扮演老年妇女),洁郎(扮演和尚)

元曲有严密的格律定式,每一曲牌的句式、字数、平仄等都有固定的格式要求。虽有定格,但并不死板,允许在定格中加衬字,部分曲牌还可增句,押韵上允许平仄通押,与律诗绝句和宋词相比,有较大的灵活性。所以读者可发现,同。

元杂剧正是通过曲词、宾白、演员的表演来推动剧情发展,刻画人物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主旨的。

二、元曲四大悲剧:

《窦娥冤》关汉卿

《梧桐雨》白朴

《汉宫秋》马致远

《赵氏孤儿》纪君祥

元曲四大爱情剧:

《拜月亭》关汉卿

《西厢记》王实甫

元曲有押韵要求吗高中

《墙头马上》白朴

《倩女离魂》郑光祖

三、元曲四大家

1、关汉卿

2、马致远

大都(今北京)人,马致远以字“千里”,晚年号“东篱”,以示效陶渊明之志。我国元代时著名大戏剧家、散曲家。代表作《汉宫秋》、《青衫泪》。

3、郑光祖

字德辉。他是元代著名的杂剧家和散曲家,所作杂剧在当时“名闻天下,声振闺阁”。所作杂剧可考者十八种,现存《周公摄政》、《王粲登楼》、《翰林风月》、《倩女离魂》、《无塩破连环》、《伊尹扶汤》、《老君堂》、《三战吕布》等八种;其中,《倩女离魂》最著名,后三种被质疑并非郑光祖作品。除杂剧外,郑光祖写散曲,有小令六首、套数二套流传。

4、白朴

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杂剧家。 代表作《墙头马上》。

四、元曲代表作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元曲虽有固定格格式,但并不生硬死板,在定格中加衬字,部分曲牌还可增句,押韵上允许平仄通押,与律诗绝句和宋词相比,有较大的灵活性。所以,同一首“曲牌”的两首有时字数不一样,就是这个缘故(同一曲牌中,字数最少的一首为标准定格)。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秋》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卖花声·怀古 》张可久

元曲有押韵要求吗高中

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

《窦娥冤(节选)》 关汉卿

【滚绣球】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南吕一枝花》 关汉卿

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槌不匾、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恁子弟每谁教你钻入他锄不断、斫不下、解不开、顿不脱、慢腾腾千层锦套头。我玩的是梁园月,饮的是东京酒,赏的是洛阳花,攀的是章台柳。我也会围棋、会蹴踘、会打围、会插科、会歌舞、会吹弹、会燕作、会吟诗、会双陆。你便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嘴,瘸了我腿,折了我手,天赐与我这几般儿歹症候,尚兀自不肯休。则除是阎王亲自唤,神鬼自来勾,三魂归地府,七魄丧冥幽,天哪,那其间才不向烟花路儿上走!

元曲有严密的格律定式,每一曲牌的句式、字数、平仄等都有固定的格式要求。虽有定格,但并不死板,允许在定格中加衬字,部分曲牌还可增句,押韵上允许平仄通押,与律诗绝句和宋词相比,有较大的灵活性。所以读者可发现,同。

上一篇 2023年04月09 20:12
下一篇 2023年05月23 15:03

相关推荐

  • 八月湖水平的下一句,八月湖水平的全诗

    欢迎大家阅读“景德镇南河公安”头条号。如果您喜欢本头条号发布的文章,还可点击左上角关注我的头条号,每天都有精彩文章推荐。公元733年的夏天,44岁的孟浩然再次走出了隐居多年的鹿门山,他要前往长安,为自

    2023年04月22 212
  • 北风的诗句,北风诗词五言绝句

    时令虽已过了立秋,但天气依然炎热,秋老虎的余威犹存,树上的秋蝉依旧烦躁着不停。或许是对生命的眷恋,亦或是对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的无奈,秋蝉的鸣叫带有几丝凄凉。正如明代吴从先在《小窗自纪》中记载:“声之凄

    2023年06月04 282
  • 关于竹子的诗句或成语,关于竹子的诗句古诗

    竹子和梅花、松树并称为岁寒三友,能在严寒的冬季生长,并且四季常青。竹又是“四君子——梅兰竹菊”之一,竹子还带有君子之气。古今文人墨客都喜欢将君子比作竹子,来表现其自我情怀和高洁品质。竹子的顽强生命力、

    2023年04月24 211
  • 关于百合花的诗句,赞美百合花的古诗

    诗:李存德画/图片:除注明外均来自网络1.关于百合花的诗句大全楼主您好;举例一些1、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唐王维《山居即事》2、当轩对尊酒,四面芙蓉开。唐王维《临湖亭》3、竹色溪不绿,荷花镜里香。唐李

    2023年06月05 265
  • 带荷花的诗句,十首著名的荷花诗

    夏天,是荷花盛开的季节。在炎炎夏日中,万物皆受炙烤,只有那池中的荷花,迎着烈日,开得正好。微风吹过,清香扑鼻,让烦躁的内心为之一爽。如今,已是夏天,暑热躁心,不如来读一读荷花的诗词,清爽整个夏天。《折

    2023年05月30 294
  • 哪个元曲暗含千字文,千字文多少字

    (来源:唐诗宋词元曲)《千字文》《千字文》乃四言长诗,首尾连贯,音韵谐美。以“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开头,“谓语助者,焉哉乎也”结尾。全文共250句,每四字一句,字不重复,句句押韵,前后贯通,内容有条不

    2023年04月11 262
  • 西湖歌舞几时休的上一句,西湖歌舞几时休表达了什么

    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南宋宁宗开禧三年(1207)秋,辛弃疾怀着满腔忧愤离开了人世。据说这位半生纵横南北、一心收复故国的爱国词人,西湖歌舞几时休表达了什么,临终之际,还

    2023年04月26 260
  • 元曲发展的高潮是什么时候

    神圣化的下一步,就是宗教化,然后大家都似乎找到信仰了,背弟子规的同时又背逍遥游,一边背还都一边高潮起来,觉得自己很爱国,很神圣,很努力,很纯洁,觉得从此少年强而中国强了,其实不过是落进了人家的圈套里,

    2023年04月21 234
  • 有关杜鹃的诗句古诗,关于杜鹃的诗句古诗词一句

    1、《宣城见杜鹃花/子规》李白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2、《鹧鸪天·陌上濛濛残絮飞》晏几道陌上濛濛残絮飞。杜鹃花里杜鹃啼。年年底事不归去,怨月愁烟长为谁。梅雨细

    2023年04月23 245
  • 祝福的诗句仓央嘉措,仓央嘉措最经典的诗句

    在那东山顶上在那东山顶上升起皎洁月亮母亲般情人的面容时时浮现我心上[诗解]此诗关键在对“玛吉阿玛”的理解。若理解为“少女”“未生娘”,则为情诗,面对皎月,心生温情,仓央嘉措最经典的诗句,由物及人,情人

    2023年06月04 285
  • 描写大自然美景的诗句,感叹大自然美景的诗句子

    不开心的时候。一定要读一读开心的诗词。742年。42岁的李白收到唐玄宗召他入京的诏书。兴奋得要跳起来。关于形容大自然美景的诗句整理如下: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白居易《大林寺桃花》寂寞空庭

    2023年05月20 271
  • 兔子不吃窝边草的下一句,兔子不吃窝边草下联怎么回答

    中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璀璨历史,兔子不吃窝边草下联怎么回答,文化博大精深,我们的祖先用他们的智慧,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宝贵的财富。比如俗语,有的俗语我们经常挂在嘴边,听起来通俗易懂,大多数是劳动人民生活实践

    2023年04月10 239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