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的也么哥是什么意思,兀的不闹煞人也么哥是什么意思

元曲是一种特殊的文学样式,它的出现或许是与当时的统治阶级有关,又或许是与汉语的语言发展演变有关。它的写作语言特的不同于宋词,不同于唐诗,更与生涩难懂的上古汉语有着莫大的区别,它是一种语言上的过渡形式。

元曲是一种特殊的文学样式,它的出现或许是与当时的统治阶级有关,又或许是与汉语的语言发展演变有关。它的写作语言特的不同于宋词,不同于唐诗,更与生涩难懂的上古汉语有着莫大的区别,它是一种语言上的过渡形式。

写此文章的目的就是为了探讨元曲中白话文、俗语及方言的出现,兀的不闹煞人也么哥是什么意思,经过收集和查阅相关材料表明,元曲的文字书写中有重要的突破和价值。

中国文化起源早,最久远的暂且不说,我们都知道,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都是一个时代精神的文艺特征。可怜《元曲》文学史仅做粗略提及,最著名的的元曲家也不曾在正史中有个略传。从前读过一点的《古文观止》,实在料不到编者是如何作想的,在整本书中对元朝的文艺作品只字未提,还有就是号称包罗古今的《四库全书》,除了几种元人的小令套数以外,对于元曲的记载也未曾做记录。

由此可见,元曲的环境挺恶劣的。

元曲写作中的雅文字

(一)写情的语言文字特色

1、爱情

早在《诗经》的十五国风中人们就开始歌唱爱情,唐宋时期诗词中对爱情的描写更是丰富细腻,甚至词的&34;也着重体现为&34;与&34;,然则元曲中写青年男女之间爱情的文字,远比诗词的描写俏皮大方得多。诗过谨,词过艳,读起来似乎给人一种&34;的距离感,而元曲对爱情的描写则贴己得多。

正如贺昌群在《元曲概论》一书中说&39;情&34;,也的确是这样呢。

意思是:真是气死人了啊! 懂元曲的朋友进来元曲中的衬字有没有 衬字是增强语势和凑足音节的,有点像文言中的“之乎者也”,一般都加在一句之末,但这些衬字得真实存在,比如“老了人也么哥”。有的衬字也需加在固定位置,这就要看。

读这一首小令:

兀的:怎么,表感叹。闷杀:闷死。也么哥:戏曲中的衬词,无意义。这句话相当于说“这怎么不把人闷死呢”。此话出桃花扇,描述待字闺中的怀春少女,生活无聊寂寞的场景。直译就是:这不是要闷死人了么?

《双调•潘妃曲》&34;。

在这里有月夜、星星、纱窗、荼蘼架等美好的意象,让人觉得更美的是这个女子内心情感的起伏,先是担着&34;等心上人,正直想念的时候&34;,心甚欢喜&34;,喜出门相迎时,却是&34;,毫不纠结毫不失落的一场意外。

正 元曲[正宫][端正好]一套中,有一个曲牌叫做[叨叨令]。这个曲牌中,有一个固定的重句,就是“……也么哥,……也么哥”: “枉将他气杀也么哥,枉将他气杀也么 例如元曲〔正宫〕〔端正好〕一套中,有一个曲牌叫做〔叨叨令〕。

另外还有这样一首情意浓浓的小令:

《仙吕•一半儿•题情》:&34;。

在元曲的描写中,人们习惯称自己的心上人为&34;,而在此前的艺术作品中对心上人的称呼有&34;、&34;、&34;、&34;,这些称呼带有一些尊敬的含义,在爱情中显得规矩,拘谨,但爱情中的青年男女往往是打情骂俏来得多,此&34;才是对另一伴贴切到位的昵称了。

2.相思

写与相思之情的句子也很美,如这首:

&34;(《中吕•十二月过尧民歌•别情》)。

此曲韵律和谐,风格优雅,运用了对仗、重复、排比等手法,在形式技巧上极具匠心。此曲六句皆对,这种多句相对的形式,朱权在《太和正音谱》中称为&34;,曲中一二句与三四句各成对偶,也是句内对,即每句内亦可构成对偶,如&34;对&34;,&34;对&34;,&34;对&34;,,全篇对偶,工整奇特。曲中频用叠词,使得情意绵绵,忧郁婉转的特殊格调。&34;、&34;&34;、&34;、&34;、&34;,此景此情,皆在这几个词中潇洒体现。

3.离愁

离别在即,此刻&34;,但一转身便&34;,你走后的场景是&34;,比起&34;,不得说不说别有另一份伤感在里面。&39;好去者望前程万里!",就算我对你有千般不舍,但我仍然祝福你前程万里,这里多了几分豁达与洒脱。

(二)写景的语言文字特色

我记得是元曲里常用的啊.“也么哥”是明代戏曲里面常用的句末语气词,无实义,通常用两遍。例:兀的不气杀人也么哥?兀的不气杀人也么哥?意思是:真是气死人了啊!

再如《双调•沉醉东风•秋景》:&34;,《双调•落梅风•秋景》:&34;,《双调•落梅风》:&34;。这些写景的小令意境也很漂亮,元曲作家们善于用典,将情与景很好的融在一起。

元曲写作中的俗文字

元曲写作中的语言形式相当丰富也相当复杂,由于外来语言的融入,使汉语的体系及风格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元曲吸收了不少蒙古语的词汇。今人隋树森所编的《全元散曲》及明人张禄所编著的《词林摘艳》等为例,目前确定有&34;、&34;、&34;、&34;、&34;、&34;等蒙古语,这些看似不符合汉语规则的词出现在元曲的书写中,一定程度上俗化元曲。

另外元曲中还大量运用了方言及口语化的词语,少数作品中还存在一些俚语,在作品中显得泼辣,幽默搞笑,使得元曲高雅不起来,由此沦为俗列。

(一)外来语的语言文字特色

1、兀的

不少元曲作家都运用到了这个外来的词汇。如马致远《双调•蟾宫曲》:&34;刘时中《南吕•一枝花•罗帕传情》:&34;,张可久《仙吕•锦橙梅》:&34;。

&34;一词在散曲和杂剧中出现的频率最高,它翻译过来的意思是作&34;、&34;、&34;讲。然而,若在曲中将&34;直接换成汉字&34;、&34;,其独特的味道便失去了,虽说俗了点,但它在这样的语境中却是另一种美的体现。

2、也么哥

&34;一词在元曲中使用得频繁,如周文质《正宫•叨叨令•自叹•其二》:&34;,曾瑞《正宫•端正好•自序》:&34;。

元曲的也么哥是什么意思

&34;在元曲中通常是虚词用,无实在意义,也可用作&34;来讲,如同《楚辞》中的&34;字的用法。外来语的使用使得元曲的语言更为活泼和生动。

(二)口语方言及俚语的使用

1、口语

“也么哥”是明代戏曲里面常用的句末语气词,无实义,通常用两遍。例:兀的不气杀人也么哥?兀的不气杀人也么哥?意思是:真是气死人了啊!《窦娥冤》、《西厢记》还有其他戏曲里面都应该有的吧。

以关汉卿的《南吕•一枝花•不伏老》为例:

&34;。

2、方言

方言在元曲中的使用非常普遍,《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34;

这几句话里就用了五个方言词,第一个&34;指的是一大队人马,第二个&34;意如&34;&34;&34;,第三个&34;句:指月旗。第四个&34;是个合音词,&34;的合音,即圆圈。第五个&34;,在方言里指玉兔,红曲连&34;曲连&34;圈"的合音,即红圈。

3、俚语

马致远的《般步调•耍孩儿•借马》中有这么三句话运用了俚语:&39;他人弓莫挽,他人马休骑。&34;。&34;。&34;。

这里的&34;、&34;和&34;皆是俚语。俚语(lǐyǔ),是指民间非正式、较口语的语句,是百姓在日常生活中总结出来的通俗易懂顺口的具有地方色彩的词语。地域性强,较生活化。

郑骞的&34;一句描述得极佳。的确也是这样,读词给人一种高雅柔婉的体验,而读曲则给人一种痞子似的调侃似的霸道的欣赏与乐趣。

上一篇 2023年04月11 12:22
下一篇 2023年04月09 19:13

相关推荐

  • 形容润玉的诗句,原文描写润玉外貌

    “温柔”可能是一个最暖的句子。谁不渴望有一个人,温柔的对待自己呢?他性格是温和的,说话是轻柔的,每一句话入耳,都让人无比舒服。这样的人难找,可这样的诗词却很多。下面这30句温柔且浪漫的诗词句子,有没有

    2023年05月04 217
  •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下一句,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幽默说说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为期四天的考察,虽短暂却给福建人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他动情地说着:“这里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我深有感情。”让福建人民倍感亲切与感动。他还意味深长地说到:“健康是幸福生活最重要的指标

    2023年05月02 317
  • 元曲中的宫调只运用一段嘛,元曲中的宫调和曲牌

    第十二讲;曲之增损、曲之用韵;介绍散套《南吕·一枝花》《双调·新水令》今天的主题是:曲之增、损。及曲之用韵,介绍散套两曲牌;《南吕·一枝花》《双调·新水令》在学习新的内容之前,我们复习下上节课学习的内

    2023年04月20 244
  • 每逢佳节倍思亲的上一句,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全诗

    农历八月十五,中国传统佳节中秋节,是游子归乡、全家欢聚、团圆美满的好日子,已然成为我们心中的一个文化符号,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全诗,让人心驰神往!,年年中秋,岁岁月明。天上人间,共此良辰。中秋,是中国民间

    2023年04月18 228
  • 书到用时方恨少的下一句,书到用时方恨少的原诗作者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我是八十年代初期参加工作的,我们单位是进出口公司,凡是全县的进出口业务都要经过我们公司承办。当时出口项目主要以土畜厂,书到用时方恨少的原诗作者,粮油,工矿为主。由于

    2023年04月12 299
  • 范仲淹的远大抱负诗句,关于范仲淹远大抱负的诗句

    作为蜚声古今的政治家和文学家,范仲淹在当时是安邦济世、勇于革新的能臣干吏,他不仅以拳拳报国之忠让人景仰有加,而且以发奋苦读的经历令人敬佩不已,比如“划粥断齑”的故事,便是对他学习精神的现身说法,告诉了

    2023年05月04 218
  • 关于橘子的诗句,关于橘子的古诗100首

    《浣溪沙·咏橘》【宋】苏轼菊暗荷枯一夜霜。新苞绿叶照林光。竹篱茅舍出青黄。香雾噀人惊半破,清泉流齿怯初尝。吴姬三日手犹香。译文3.描写橘子的诗句1、《早春以橘子寄鲁望》唐代:皮日休原文:个个和枝叶捧鲜

    2023年06月06 291
  • 今朝有酒今朝醉全诗,一烟一酒一人生,半醉半醒半红尘

    1、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苏轼《浣溪沙》出自晚唐罗隐的《自遣》原文: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译文:一有机会便唱否则即罢休,愁恨全然

    2023年05月03 259
  • 元曲名句摘抄作文素材简短,简短的名人名句摘抄

    平时我们在阅读中国传统文学的时候,简短的名人名句摘抄,可能更多的是看唐诗和宋词,说起元曲,我们通常会想起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其实

    2023年04月19 235
  • 寒露节气诗句,寒露节气的古诗四句诗

    萧疏桐叶上,月白露初团。《2021年中国天文年历》显示,北京时间10月8日9时39分将迎来“寒露”节气。此时节,荷败蝉噤,桐残叶黄,千里霜铺,鸿雁南归,寒露节气的古诗四句诗,呈现出一派深秋景象。,寒露

    2023年05月13 262
  • 形容天空蓝干净的诗句,形容天空很蓝很美古诗

    春游是观赏春天美丽景色的好机会。走在公园里,海棠花开,走在郊外的小路上,油菜花绚烂。春风吹来,每一棵小草都摇曳着身姿,诉说着内心的欢喜。站在大自然中间,自由地呼吸着空气,看着绚丽的春日美景,开心,就是

    2023年05月22 303
  • 凉药苦口利于病下一句,良药苦口利于病后面的一句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引自《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从小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是说有病就要吃药,而吃药就不能怕苦。苦味虽不受人欢迎,只要对身

    2023年05月10 250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