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咏橘》
【宋】苏轼
菊暗荷枯一夜霜。新苞绿叶照林光。
竹篱茅舍出青黄。
香雾噀人惊半破,清泉流齿怯初尝。
吴姬三日手犹香。
译文
3.描写橘子的诗句 1、《早春以橘子寄鲁望》唐代:皮日休 原文:个个和枝叶捧鲜,彩凝犹带洞庭烟。不为韩嫣金丸重, 直是周王玉果圆。译文:每一个橘子在枝头都非常新鲜,好像凝结着洞庭烟气。不会比韩嫣的金丸重,也。
经过一夜霜冻,关于橘子的古诗100首,菊花凋残,荷叶枯萎。透过树林的阳光,照着待霜滋润的新橘与绿叶,相互映衬,光亮照眼。竹篱与茅舍,掩映在青黄相间的橘林之间。
剥开橘子,橘汁如香雾般喷溅,香气逼人;丢入口中初尝,橘汁就在齿舌间,如泉水般流淌。吴地女子的纤手,三日后仍然还留有橘子的香味。
注释
一夜霜:橘经霜之后,颜色开始变黄而味道也更美。
新苞:指新橘。
1、《早春以橘子寄鲁望》唐代:皮日休 原文: 个个和枝叶捧鲜,彩凝犹带洞庭烟。 不为韩嫣金丸重, 直是周王玉果圆。 译文:每一个橘子在枝头都非常新鲜,好像凝结着洞庭烟气。不会比韩嫣的金丸重,也没有周王的玉果圆。 2、《占贮橘。
青黄:指橘子,橘子成熟时,果皮由青色逐渐变成金黄色。
噀(xùn):喷。
半破:指刚刚剥开橘皮。
吴姬:吴地美女。
赏析
这是宋代词人苏轼的一首咏橘词。
“菊暗荷枯一夜霜,新苞绿叶照林光。竹篱茅舍出青黄。”上阕是说,经过一夜霜冻,菊花凋残,荷叶枯萎。透过树林的阳光,照着待霜滋润的新橘与绿叶,相互映衬,光亮照眼。竹篱与茅舍,掩映在青黄相间的橘林之间。这是写“新橘之耐寒”。
早春以橘子寄鲁望 (唐)皮日休个个和枝叶捧鲜,彩凝犹带洞庭烟。 不为韩嫣金丸重,直是周王玉果圆。剖似日魂初破后,弄如星髓未销前。 知君多病仍中圣,尽送寒苞向枕边。又射覆橘子 (唐)无名氏圆似珠,色如丹。 傥能擘破同分。
菊花荷叶,经霜之后,都失去了昔日的光彩。反观橘子,却正鲜艳夺目,挂在林梢,精彩照人。就连竹篱茅舍,也因之而增辉,变得诗意盎然。“新苞绿叶照林光”与周围凋零的万物,形成了巨大的反差,透出了深秋初冬之际,新橘的耐寒与可爱。它点缀在萧瑟的寒风中,成了一道独特靓丽的风景。
“香雾噀人惊半破,清泉流齿怯初尝。吴姬三日手犹香。”下阕是说,刚刚剥开橘子,橘汁如香雾般喷溅,香气逼人;丢入口中初尝,橘汁就在齿舌间,如泉水般流淌。吴地女子的纤手,三日后仍然还留有橘子的香味。这是写“新橘之味美”。
“香雾噀人”,言橘子汁水多,喷人的描写极其形象,每个人都有过被橘汁喷脸的经历。这样的细节描写,一下子把读者带到剥橘子现场,令人垂涎三尺。一个“惊”字,也从侧面渲染了橘子汁水之多。“清泉流齿”,是初尝之后的体验。与上句“香雾噀人”汁多相呼应。一个“怯”字,活画出女子尝橘时的娇态,同时也交代了橘子的味道偏酸、偏冷。“吴姬三日手犹香”,则通过夸张手法,从侧面描写了橘子的香味持久,让人尝过留香,难以忘怀。
1. 关于描写桔子的诗词 浣溪沙 咏橘 作者:苏轼 菊暗荷枯一夜霜。 新苞绿叶照林光。竹篱茅舍出青黄。 香雾噀人惊半破,清泉流齿怯初尝。吴姬三日手犹香。 早春以橘子寄鲁望 (唐)皮日休 个个和枝叶捧鲜,彩凝犹带洞庭烟。 不为韩。
赏析来源公众号:古诗词日历,作者:严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