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咏白海棠的诗句,红楼梦中的诗词佳句

文,高曰宝玉突然想起湘云,立逼着贾母将湘云接过来,湘云来后,一边报怨为什么不叫他,一边快速写了两首。其一:神仙昨日降都门,种得兰田玉一盆。自是霜娥偏爱冷,非关倩女亦离魂。秋阴捧出何方雪,雨漬添來隔宿痕

文,高曰

宝玉突然想起湘云,立逼着贾母将湘云接过来,湘云来后,一边报怨为什么不叫他,一边快速写了两首。

红楼梦中咏白海棠的诗句

其一:

神仙昨日降都门,种得兰田玉一盆。

自是霜娥偏爱冷,非关倩女亦离魂。

秋阴捧出何方雪,雨漬添來隔宿痕。

却喜诗人吟不倦,岂令寂寞度朝昏。

其二:

蘅芷阶通萝薜门,也宜墙角也宜盆。

花因喜洁难寻偶,人为悲秋易断魂。

玉烛滴干风里泪,晶帘隔破月中痕。

幽情欲向嫦娥诉,无奈虚廊夜色昏。

红楼梦中的诗词佳句,读这两首诗,应同第五回“第六支”关于湘云的《红楼梦新曲》〔乐中悲〕同看,它们都是曹頫顶测大清第八位帝王的。

第八帝是道光,湘云隐寓道光。

《红楼梦新曲》中,湘云一生,既有“英豪阔大”的一面,也有“云散高唐,水涸湘江”的一劫。

现实中,道光的一生,正是如此,既有虎门销烟的壮举,也有鸦片战争失败,签定《中英南京条约》的悲剧。

“神仙昨日降都门”

红楼梦中咏白海棠的诗句

“昨日”,指1616年正月初一。

“神仙”,指第五回中的警幻仙姑,即秦可卿,也即努尔哈赤。

“自是霜娥偏爱冷,非关倩女亦离魂。”

“霜娥”,指青女,青娥,神话中管冰霜的女神。

缟袂:苏轼曾用“缟袂”喻花,有《梅花》诗说:“月黑林间逢缟袂。”这里借喻白海棠。怨女:已到结婚年龄而无合适配偶的女子。【译文】半卷着竹帘半闭着屋门,碾碎冰霜当作泥土又用白玉做成花盆。偷来了梨花花蕊的三分。

湘云(道光)是康熙后裔,也像霜娥(黛玉)一样身处冰封的时代,湘去虽然与“倩娘”无关,可是却如同离魂之倩娘。

“离魂”,指巨大的灾难,鸦片战争失败,《中英南京条约》签定让道光丢魂失魄,六神无主。

“秋阴捧出何方雪,雨漬添來隔宿痕。”

道光时期,自己无所建树,只是沿袭着乾隆(宝钗)时代的规章制度。

“却喜诗人吟不倦,岂令寂寞度朝昏。”

“诗人”指湘云(道光),不甘心,总想自己要大干一番。

“蘅芷阶通萝薜门,也宜墙角也宜盆。”

蘅芷,萝薜都是是香草,既能入盆为树,也有可能移至墙角,暗示出另一种结局。

红楼梦中咏白海棠的诗句

“人为悲秋易断魂。”

1842年阴历8月29日,正是一个秋天,这一天签定了《中芵南京条约》,这是一个令人断魂的日子。

“玉烛滴干风里泪,晶帘隔破月中痕。”

当《中芵南京条约》送到道光手里时,道光连续几天彻夜不眠,泪流满面,真是“玉烛滴干风里泪”。

“幽情欲向嫦娥诉,无奈虚廊夜色昏。”

虚廊,太虚幻境的廊上,夜色已昏,喻“大清”国势衰微,毫无办法了。

湘云的两首诗,是作者对湘云(道光)一生的的预测。

曹頫在第五回的判词,舞曲中预测道光时将“云散高唐,水涸湘江”,意思是劫难将发生在南方某一地区。

风条舞绿水杨柳,两点飞红山海棠。——无名氏《春游》 月下看荼醾,烛下看海棠。——陆游《海棠》 洛下只知海棠会,岭南竞作荔枝图。——方蒙仲《和刘后村梅花百咏》 锦暖海棠欲睡,絮浓杨柳初眠。——李石《扇子诗》 一从梅粉褪。

《南京条约》,将中国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正发生在南方。

斜阳寒草带重门,苔翠盈铺雨后盆。玉是精神难比洁,雪为肌骨易销魂。芳心一点娇无力,倩影三更月有痕。莫谓缟仙能羽化,多情伴我咏黄昏。探春是诗社的发起人,探春这首诗也就是她本人的写照。“玉是精神难比洁”,正。

曹頫预测“大清”第八帝遭遇的准确性令人惊异。

曹寅生前有三首《浣溪沙》词,其中有一句:“一楼铜杵咒黄昏”,曹頫根据此词意化出咏白海棠诗,落脚点放在“黄昏”二字上。

” “ 冰雪魂 ” ,颈联 “ 淡极始知花更艳”指白海棠颜色如冰雪般洁白,也是宝钗性爱雅淡不爱艳装的自我写照。淡极更艳,实写自我安分随时,更显淑女之淡雅凝重。尾句“不语 “ 这诗有身份 ” 。)

第三十七回,探春起社,限“门”字韵,丫环随意捡出四个字:“盆、魂、痕、昏”。

这几个字,其实是作者精心挑选的,特别是“昏”字。此字字义狭窄,大都拘限在“黄昏”一词上。

黛玉(康熙)时:倦依西风夜已昏。

宝钗(乾隆)时:不语婷婷日又昏。

探春(嘉庆)时:多情伴我咏黄昏。

译文:梨花伸进庭院里,卷开竹帘,打开门,她把冰块当做泥土,把玉当做盆。她比梨花还要白了三分,又有梅花的一点傲骨。她像月宫中的嫦娥缝制的白色的舞衣,又像秋天闺房中哀怨的少女在擦拭泪痕。她倦倚昏夜西风之中,娇羞。

湘云(道光)时:无奈虚廊夜色昏。

宝玉(曹頫)则高唱:清砧怨笛送黄昏。

这显然是一篇《黄昏赋》了。

这是暗示“大清帝国”到探春(嘉庆)时代,湘云(道光)时代,衰落已开始,日薄西山,犹如进入黄昏。

上一篇 2023年05月01 05:36
下一篇 2023年06月01 10:44

相关推荐

  • 元曲白朴的代表作,元曲白朴的代表作及作品分类

    剧中的另一位主演,唐明皇的扮演者、国家一级演员钱振荣也表示了他对“陨玉”一折戏的喜爱,“还有最后一场‘听雨’,在杨贵妃死了以后,元曲白朴的代表作及作品分类,唐明皇终日深陷在失去杨贵妃的痛苦回忆中,不管

    2023年04月13 304
  • 形容拼搏的诗句,奋斗拼搏不负青春的诗句

    诗,是为了表达心志、抒发情志而存在的,即所谓“诗言志”。所以,读诗应先读励志诗,读出一份浩然之志、一份宏远之情。这10句励志诗词,读来豪气干云,奋斗拼搏不负青春的诗句,满满正能量!,莫等闲、白了少年头

    2023年05月02 258
  • 边塞风光的诗句,描写边塞奇丽风光的诗句

    1、《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描写边塞风光的诗句【1】1、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李颀《古从军行》2、风吹一夜满关山。3、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

    2023年06月01 231
  • 我最喜欢的一首诗元曲,元曲最著名的是哪一首

    唐诗、宋词、元曲,被视为一代之文学。唐诗宋词之美,诗词君已经“说倦了”,今天,来说一说元曲独特的美。关于元曲的诗词有1.《立斋挽诗》年代:宋作者:陆文圭少日增庭秀,暮年山泽胩。吟魂绕花竹,客咏渍江湖。

    2023年04月12 227
  • 包含花的诗句,包含花的诗句飞花令

    春天是一个灿烂的季节,桃花、杏花、梨花争相开放,汇成一个花的世界。走出城市,走到郊外,走到大自然中,眼看着眼前红的、白的、紫的花,莫名心情就很好。也许,你还不能走到自然中,还好,我们有诗词。100句关

    2023年06月05 287
  •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下一句,人人献出一点爱的全诗

    爱无处不在,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就会更美好。记得有一天早上,我去买饼吃,我来到店门口,等着买饼,人人献出一点爱的全诗,在我前面有一位老奶奶,老奶奶用苍老的声音说:“给我称一点饼。”说完,把两元钱

    2023年05月11 226
  • 烟村四五家全诗,唐诗《一去二三里》

    十字令,就是以1-10数字为开头,共10句,每句四、五字,依次排列,形式工整,亦庄亦谐。养生十字令一贯知足,二目远望,三餐有节。四季不懒,五谷皆食;六欲不张,七分忍让,八方交际。酒少烟断,十分坦荡。养

    2023年06月05 243
  • 桃子的诗句,赞美桃子的古诗词

    自古以来,许多美味和美丽的诗词都是密不可分的,让你的味蕾在受到极大的挑战之时又用美丽的诗词来将它升华,我是很喜欢吃桃子的,各种各样的桃子,尤其是毛桃,黄桃罐头之类所有的桃子,今天就让大家看看这些桃子制

    2023年05月12 258
  • 描写老人的诗句,和老人有关的诗句

    我们来人间一趟,最长不过百年,最短则几十年。走过无忧无虑的童年,有过热血激昂的青春,熬过忙碌奔波的中年,走入了闲适清净的暮年。不论是经历的大起大落,和老人有关的诗句,还是度过的平淡温馨,那些岁月和过往

    2023年04月11 270
  • 元曲之后是什么体裁,元曲是什么和什么的总称

    中国古代文学史是世界上最长久,并且其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载体了。可以从上古一直到1919年五四运动以前中华民族文学发展的历史。在世界民族文学之林,我国古代文学以自己无比辉煌的成就和无比鲜明的独特风貌

    2023年04月13 250
  • 安得广厦千万间下一句,安得广厦天下间下一句

    唐朝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巅峰时代,而盛唐则是巅峰中的巅峰。这一时期,三位大诗人占据了诗坛中最重要的位置,形成了各自不同的风格:“诗仙”李白的诗歌意境开阔、浪漫豪放,读来令人悠然神往;“诗佛”王维的诗歌空灵

    2023年04月21 310
  •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全诗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作者】常建【朝代】唐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3、翻译:大清早我走进这古老寺院,

    2023年05月30 264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