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复习这三个成语,再说几段他们之间关联的话。
一、防微杜渐
释义:微:微小;杜:堵住;渐:指事物的开端。比喻在坏事情坏思想萌芽的时候就加以制止,不让它发展。
上句:未雨绸缪 下句:防患未然 对句:防微杜渐 出句:未雨绸缪 对句:先秋而作 出句:未雨绸缪 诗词常用的对仗词副词对:还对再、就对将、偶尔对时常、方才对恰巧、必定对应当。 连词对:及对与、而对或。
二、未雨绸缪
释义:绸缪:紧密缠缚。天还没有下雨,先把门窗绑牢。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
未雨绸缪的下句是毋临渴而掘井。一、未雨绸缪释义 趁着天没下雨,先修缮房屋门窗。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预防意外的事发生。二、未雨绸缪引证 明朱柏庐《治家格言》:“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白话文:“应该。
三、亡羊补牢
“未雨绸缪”下一句如下:1、未雨绸缪,居安思危。2、未雨绸缪,不要做事后诸葛亮。3、未雨绸缪,防范于未然,生命之树才能常青。4、未雨绸缪,眼光放远,不继进步。5、未雨绸缪,平心静气地活在当下。6、未雨绸缪。
释义:亡:逃亡,未雨绸缪,运筹帷幄是什么意思,丢失;牢:关牲口的圈。羊逃跑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四、关联的几段话
三、“未雨绸缪”的下一句是:“毋临渴而掘井”。
四、“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通常是安全生产的宣传用语或口号。
五、“亡羊补牢”的故事:战国时代,楚国有一个大臣,名叫庄辛,有一天对楚襄王说: “你在宫里面的时候,左边是州侯,右边是夏侯;出去的时候,鄢陵君和寿跟君又总是随看 你。你和这四个人专门讲究奢侈淫乐,不管国家大事,郢一 定要危险啦!” 襄王听了,很不高与,气骂道:“你老糊涂了吗?故意说这些险恶的话惑乱人心吗?” 庄辛不慌不忙的回答说:“我实在感觉事情一定要到这个地步的,不敢故意说楚国有什 么不幸。如果你一直宠信这个人,楚国一定要灭亡的。你既然不信我的话,请允许我到赵国 躲一躲,看事情究竟会怎样。” 庄辛到赵国才住了五个月,秦国果然派兵侵楚,襄王被迫流亡到阳城。这才觉得庄辛的话不错,赶紧派人把庄辛找回来,问他有什么办法;庄辛很诚恳地说: “我听说过,看见兔子牙想起猎犬,这还不晚;羊跑掉了才补羊圈,也还不迟。……”。这是一则很有意义的故事,只知道享乐,不知道如何做事,其结果必然是遭到悲惨的失 败无疑。
六、张学良始则失地,今幸固守锦州,亡羊补牢,可称晚悟。 ——章炳麟《与孙思昉论时事书》二
七、“亡羊补牢”这句成语,表达处理事情发生错误以后, 如果赶紧去挽救,还不为迟的意思。例如一个事业家,因估计事情的发展犯了错误,轻举冒 进,陷入失败的境地。但他并不气馁,耐心地将事情再想了一遍,从这次的错误中吸取教 训,认为“亡羊补牢”,从头做起,还不算晚呢!
1、未雨绸缪下一句是有备无患。2、有备无患防患未然解释。绸缪:紧密缠缚。趁着天没下雨,先修缮房屋门窗,比喻事先做准备。3、出处《诗经·豳风·鸱号》:“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清代朱用纯《治家格言。
孙庆国:业余时间专注中高考30年,对中高考至今“不忘初心”、“痴心不改”、“死不改悔”、“顽固不化”、“一如既往”。
未雨绸缪的下句是毋临渴而掘井。一、未雨绸缪释义 趁着天没下雨,先修缮房屋门窗。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预防意外的事发生。二、未雨绸缪引证 明朱柏庐《治家格言》:“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白话文:“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