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人事听天命完整诗句,尽人事,听天命的下一句

人生,最重要的节点。是开始和结束。所谓生与死。一个眸子纯澈映满希望。一个回首望世事已沧桑。当这起点和终点连接在一起。人生的真谛刹那洞明。人生的滋味铺天盖地。小说。写的也是人生。最深的滋味也在开始和结束

人生,最重要的节点。

是开始和结束。

所谓生与死。

一个眸子纯澈映满希望。

一个回首望世事已沧桑。

当这起点和终点连接在一起。

人生的真谛刹那洞明。

人生的滋味铺天盖地。

小说。

写的也是人生。

最深的滋味也在开始和结束处。

四大名著用诗词开场和落幕。

这或许就是人生的诗意。

不论是喜乐还是哀悲。

红楼梦

风月情长,终究梦一场

红楼是一场梦,人生是一出戏。梦迷梦醒,戏里戏外,红楼的开篇和结尾诗词,意味也有这样的两重。

梦里是荒唐

从小说本身,红楼的开篇词就是那首《引子》。

开辟鸿蒙,谁为情种?

都只为风月情浓。

趁着这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

试遣愚衷。

因此上。

演出这怀金悼玉的红楼梦。

曹公说,红楼“大旨谈情”,红楼的梦里是一场情天恨海。世间之人,一个个都是情种,只是有真情和妄情,人情和欲情。流落在人间风月场上。

其中充斥的是什么呢?奈何,伤怀,寂寥,愚衷。纵然曾经金玉满堂,也终归是一场追怀和悲悼。人间风月,一场虚妄。

这就是人生的滋味。想想你的人生,已经有了多少了结和落幕?

为官的,家业凋零。

富贵的,金银散尽。

有恩的,死里逃生。

无情的,分明报应。

欠命的,命已还。

欠泪的,泪已尽。

冤冤相报实非轻。

分离聚合皆前定。

欲知命短问前生。

老来富贵也真侥幸。

看破的,遁入空门。

痴迷的,枉送了性命。

好一似食尽鸟投林。

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人生百态,人的欲望和路途也有千万种,可是结局却宿命般地奔向同一个——终究是白茫茫大地真干净。镜花水月一场空,梦幻泡影真如梦。

那么我们曾经又争什么、乐什么、哭什么、痛什么、挣扎什么,放不下什么?

也许,眼终究要看尽沧桑,心终究要味尽凄凉,有些事才能不再挂心上。这或许就是所谓道行。

在此之前,也许就只能该怎样还怎样。但至少,心中明了,总是好的。

戏外是荒凉

红楼,还有另一种开篇和结尾,那是作者的自况。更真实,也更残忍。

甲戌本第一回的回前诗说:

浮生着甚苦奔忙,盛席华筵终散场。

悲喜千般同幻渺,古今一梦尽荒唐。

漫言红袖啼痕重,更有情痴抱恨长。

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开篇诗又说: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结尾诗再说:

说到辛酸处,荒唐愈可悲。

由来同一梦,休笑世人痴!

从这自况看,对于这情天恨海,写故事的人依旧是放不下的,人生难免会有耿耿于怀。

尽管故事的开始,就告诉我们这是一场梦;故事的结束,也告诉我们终究是一场空。但那更多的,是作者的痴想,和向往。就如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桃花源。

张爱玲说:时代是这么的沉重,不容我们那么容易就大彻大悟。

还有一句话说:懂得了太多的道理,却依旧过不好这一生。这是人生最无可奈何的真相。

大彻大悟或许太奢侈了。可总算还能够把人生所历的所有苦痛哀乐,当作更通透一些的粮。

三国演义

心机,天机,契机

三国的故事,从开始到结束,其实是一场后果前因。你非要懂得了过程,看到了结局,才感悟得到最初。这或许就是所谓返本归元、返璞归真。

开始也是结束

三国的开篇,借用了明代大学问家杨慎的一首词:

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

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但起码我们能够由此知道:顿悟,是需要跳出来的,跳出人间种种利欲纠葛;就像我们作为局外人,看着三国中的是非成败转头空,历史中的浪花淘尽英雄,才能秋月春风笑谈中。可惜,世人争做的却是当局者。

如何跳出来呢?观心,观人,观世间,观自在。

三国,一开始就把最高处,轻轻而重重地搁放在我们眼前。

结束也是开始

三国的结尾,有一首长诗,尽说那个金戈铁马的英雄时代。最深彻的是最后一句:

纷纷世事无穷尽,天数茫茫不可逃。

鼎足三分已成梦,后人凭吊空牢骚。

这让我想到《三国志·诸葛亮传》里最后那句话:盖天命有归,不可以智力争也。

这就是天数。

于是我们就更能理解开篇那首词的意味——那样的旷达之人,不只是经历过、跳出看,就可以的;他还需要看到和明白“天数”这个东西。

“尽人事听天命”释义:尽最大的努力干这件事 但是事情的结果如何就不能控制的,听上天的安排。出自李汝珍·《镜花缘》第六回“尽人事以听天命”。《镜花缘》继承了《山海经》中的《海外西经》、《大荒西经》的一些材料,。

古人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天命不可违”,又告诉我们“尽人事,安天命”。人能做的,只是尽力而为,不能也不该对结果太过执着,太挂心上。

有时候,往往是这句话最管用:这就是命。由此,生命开始有所悟。

开始也是结束,结束也是开始,三国的故事如一个闭合的圆。人间争夺,本是这样循环不尽。

故事之中,是心机;故事之外,是天机。对于顿悟,是契机。

水浒传

尘归尘,土归土

水浒,大体说来就是一个义字当先、替天行道却毁于一旦的故事,扑面草莽英雄气,一场江湖侠义志,万千无语悲凉意。

所以开卷词才流露这样的气质:

试看书林隐处,几多俊逸儒流。

虚名薄利不关愁,裁冰及剪雪。

谈笑看吴钩。

评议前王并后帝,分真伪占据中州。

七雄扰扰乱春秋。

兴亡如脆柳,身世类虚舟。

见成名无数,图名无数。

更有那逃名无数。

霎时新月下长川,江湖变桑田古路。

讶求鱼缘木,拟穷猿择木。

恐伤弓远之曲木。

不如且覆掌中杯,再听取新声曲度。

仿佛笑傲江湖,似乎遗世独立。对于水浒故事,这真是完全看客的心思,像饮酒品茶听着评书唱曲。

而水泊梁山却是一个悲剧,比起红楼的悲剧,其中的现实更沉重,更真实。

该句没有下一句。“尽人事,听天命”,语出自李汝珍·《镜花缘》第六回“尽人事以听天命”。意思是人情事理;天命,自然规律,可变因素太多,结果无法预测。尽心尽力去做事,能否成功,还得听其自然。“尽人事”可以理解为,。

所以这开卷词中的潇洒与冷眼或许都是装出来的——什么看淡名利、隐迹书林、儒流俊逸,都分明是一种在现实面前的无奈和不得已。

这种情绪,在结尾处的几首诗中,终于明白流露出来。

先是说梁山108好汉:

天罡尽已归天界,地煞还应入地中。

千古为神皆庙食,万年青史播英雄。

看上去是众神归位,永受香火供奉,青史留名。可想起梁山英雄们的故事和结局,却多少带着些“尘归尘,土归土”的悲凉感。这是一种通透,也是一种奈何。

“尽人事听天命”完整诗句“时也命也,善始慎终,尽人事听天命”。是孔子晚年的三句话,意思是时势,时局,更是一个人的命数。要谨慎的选择,思考,调查,再去选择是不是开始。既然开始了,就要好好的完成,不能虎头蛇。

然后诗说:

莫把行藏怨老天,韩彭当日亦堪怜。

一心征腊摧锋日,百战擒辽破敌年。

煞曜罡星今已矣,谗臣贼相尚依然。

早知鸩毒埋黄垠,学取鸱夷泛钓船。

替天行道,建功立业,为国尽忠,可是“谗臣贼相尚依然”,有什么用呢?早知如此,不如学范蠡归隐江湖泛舟而去。这种无可奈何和心底的悲愤,更加重了。

最后诗说:

生当鼎食死封侯,男子平生志已酬。

铁马夜嘶山月暗,玄猿秋啸暮云稠。

不须出处求真迹,却喜忠良作话头。

千古蓼洼埋玉地,落花啼鸟总关愁。

这或许就是“尽人事,听天命”了,即使无用,终究已无愧于心。即使心中再多不甘,心上是萦绕不去的遗憾和悲哀,却已经无憾了。

人生的滋味,本是如此。

人生的玄机,本是难以捉摸。只好但求尽力而为,问心无愧。

西游记

始于慈悲,终于觉悟

《幽梦影》里说,西游是一部“悟书”。

比起上面三部,它的主题更直接,调子也更温情——四大名著里,只有西游是“喜剧”,虽然同样历经坎坷,却有着皆大欢喜、不复更求的结局。

这是一个关于佛家的故事。而佛家的主题只有两个:慈悲,和觉悟。西游记也同样如此。

开篇诗中说:

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

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

覆载群生仰至仁,发明万物皆成善。

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

从混沌鸿蒙、开天辟地开始,却落在仁善二字上,这就是西游的慈悲精神。老子言道德;德,即是人之道。

西游结尾时,有两首诗:

“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尽人事,听天命”不仅是一种自我勉励,更代表着一种辩证的奋斗心态,而努力尽自己的本分则是前提。

圣僧努力取经编,西宇周流十四年。

苦历程途遭患难,多经山水受迍邅。

功完八九还加九,行满三千及大千。

大觉妙文回上国,至今东土永留传。

一体真如转落尘,合和四相复修身。

五行论色空还寂,百怪虚名总莫论。

正果旃檀皈大觉,完成品职脱沉沦。

经传天下恩光阔,五圣高居不二门。

最后引用,是佛家回向偈: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做事在人,成事在天。在《致沅弟·成功得名不尽关人事》中,曾国藩说:“以余阅历多年,见事之成功与否,人之得名与否,盖有命焉,不尽关人事也。”意思是说,事情能否取得成功,人能否得到名声,都是有天命的,不是靠。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尽人事听天命完整诗句

在结束处,慈悲与觉悟的主题依旧在,而且道出了慈悲才能觉悟之理,这正是大乘佛教的精神。

尽人事听天命完整诗句

比起其他三部名著,西游的珍贵更在于:承受磨难的意志、战胜挫折的勇气、矢志不渝的坚韧,都来自慈悲之心、觉悟之求,而不是因了欲望和执念。

这就是不忘初心。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四大名著的故事和主题各有不同,但结局却不约而同地走向了空悟之境。这也是一种宿命。

人生始终是要觉悟的,梦再美也终究是梦,终究要醒。这是最后的选择与唯一的路途,人与人的差别,只在迷执的深和浅。

上一篇 2023年06月01 06:10
下一篇 2023年05月24 00:29

相关推荐

  • 残荷的诗句,残荷傲骨的诗句

    哈尔滨,已是初冬,寒风料峭,草木枯黄,满目萧瑟,大剧院湿地的池塘里只剩下残荷清骨,残荷傲骨的诗句,不由得令人感慨起生命的凋零,但残荷较之青荷却有着另一番凄美孤寂的意境。1《枯荷》宋许棐万柄绿荷衰飒尽。

    2023年04月09 301
  • 一年好景君须记下一句是什么,人间好景君须记下一句是什么

    by陈钧2022WINTER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一年好景君须记”的意思是: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记住。这句诗出自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赠刘景文》。全诗为:荷尽已无擎雨盖

    2023年05月19 276
  • 感恩老师的诗句

    9月10日教师节让我们向人民教师说一声你们辛苦了节日快乐!感恩老师的诗句古诗11、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吕不韦2、举世不师,故道益离。——柳宗元3、老师药卷不受偿4、老师身今七十六5、学贵得师

    2023年04月19 258
  • 无奈感叹的诗句,表示无奈叹息的诗句有哪些

    人生就像赶路,山一程,表示无奈叹息的诗句有哪些,水一程,一路风雨兼程,一路披荆斩棘。往前看,人生仿佛遥不可及,往后看,却又咫尺可量。回首来时的人,已经无法再相聚,抬头看前方的路,也充满了未知。久了之后

    2023年05月18 252
  • 寂寞空虚冷对应下一句,空虚寂寞冷对应搞笑回复

    鸟雀最知道什么是早晨了,每天五点左右,她们就互相卖弄歌喉,叽叽咋咋,空虚寂寞冷对应搞笑回复,提示人们又一个美好的日子开始了。,每日如此,刚睁开眼睛,不用看时间,只要听到外面的鸟雀欢叫,就知道是几点了。

    2023年04月11 240
  • 关于节约用水的诗句,节约用水的古诗10首

    《叹水别白二十二》【唐】刘禹锡水。至清,尽美。从一勺,至千里。手关于节约水诗句1.有关节水的古诗诗句【有关节水的古诗诗句】●兴家犹如针挑土,败家好似浪淘沙●成由勤俭破由奢●勤俭永不穷,坐食山也空●从俭

    2023年05月30 217
  • 夕阳的诗句,日落美景的诗句

    古代描写夕阳最著名的10首诗词,夕阳下断肠人在天涯在古代诗词中,日落美景的诗句,写夕阳(落日、斜阳、残阳)的也有很多首,通常多给人以凄凉、失落、沧桑之感,常与游子、思妇、思乡、怀古等相关。下面这十首写

    2023年04月23 215
  • 写家乡的诗句,赞美家乡的古诗

    想家是一种什么感受?李益说: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白说: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王维说: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想家是永恒的主题,当我们从家乡走向远方时,思乡的种子就在这一刻种

    2023年05月13 272
  • 为谁辛苦为谁甜上一句,不知辛苦为谁甜上一句

    人这一生,总会遇到几件奇葩事。苏轼也不例外。在黄州时,苏轼的风湿病发了,右眼又受到了影响,于是,几个月闭门不出。一个谣言传起来:苏轼去世了。什么,苏轼死了?皇帝听了,问苏轼的一个亲戚,回答语焉不详。皇

    2023年05月18 223
  • 什么受之父母的上一句,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下一句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流传着不少俗语,像“饱暖思淫欲,饥寒起盗心”,“借三不借两,救急不救穷",这些俗语都饱含着古人的生活智慧,和对人生的感悟。而大家耳熟能详的一句俗语:“母在不庆生,父在不留

    2023年05月21 252
  • 朋友诗句,写朋友深厚友情的诗句

    有人说,童年的朋友,如同童年的衣裳,长大后,不是不愿意穿,而是无可奈何了。很多时候也是这样,不是我们不想去经营友情,而是一旦我们被“我很忙,写朋友深厚友情的诗句,你走开”这样的潜台词击中,就只能灰溜溜

    2023年05月09 270
  • 带阳字的诗句,带阳字的寓意好的古诗

    1.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孔雀东南飞/佚名 (汉)2.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长歌行/佚名 (汉)3.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蒿里行/曹操4.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入若耶溪/王籍5.初景革绪风,新

    2023年05月01 273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