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天津方言元曲词语解释,北方方言词汇

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史的巅峰,诗词本是一种文体,表现形式。很多人会把元曲认为是现今的戏曲,其实总体来说没有错误,但是元曲主要指的是散曲,散曲被誉为中国的最后一种韵文形式。一、何为散曲:散曲,元人又称为“

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史的巅峰,诗词本是一种文体,表现形式。很多人会把元曲认为是现今的戏曲,其实总体来说没有错误,但是元曲主要指的是散曲,散曲被誉为中国的最后一种韵文形式。

一、何为散曲:

散曲,元人又称为“乐府”或“今乐府”,是元代韵文家族中的新成员,是继诗、词之后的出现的新诗体。它只所以被称为“散”,是相对于元杂剧的整套曲目而言的。元杂剧中使用的曲,粘连着科白和情节。而散曲只是纯以曲体抒情,与科白和情节无关,是一种可以独立存在的文体。

二、元散曲的兴起:

散曲能在元代兴起,既与当时韵文体发展的现状密切相关,又与音乐和语言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诗词创作在唐宋时期达到创作高峰,但到了南宋后期,由于片面追求文词的工丽和音律的妍美,越来越脱离音乐而向纯书面文学发展,在表情达意方面,越来越失去其优越性。而在当时民间流行的长短句歌词,经过长期酝酿,到了宋金对峙时期,又吸收了一些少数民间的音乐曲牌和语言风格,便逐渐形成一种新的抒情文体,这就是散曲。关于散曲兴起的这种状况,明代的王世贞在《曲藻•序》中有明确说明,他说:“自金元入主中国,所用胡乐,嘈杂凄紧,缓急之间,词不能按,乃更为新声以媚之。”徐渭在《南词叙录》中也有明确的总结,他说:“今之北曲,盖辽金北鄙杀伐之音,状伟狠戾,武夫马上之歌,流入中原,遂为民间之日用。宋词既不能被管弦,世人亦遂尚此,上下风靡。”

元曲继承了诗词的清丽婉转;一方面,元代社会使读书人位于“八娼九儒十丐”的地位,政治专权,社会黑暗,因而使元曲放射出极为夺目的战斗的光彩,透出反抗的情绪;锋芒直指社会弊端,直斥“不读书最高,不识字最好,不晓事倒有人夸俏”的社会。

三、元代散曲的体制特点:

河北天津方言元曲词语解释

散曲的体制主要有小令、套数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带过曲等几种形式:

熬鹰:比喻整夜不让睡觉般地折腾。掰哧:解释。拌蒜:碰到事情做不好,抓瞎。

1、关于小令:又称“叶儿”,是散曲的基本体制单元。其名称来源于唐代的酒令。它通常以一只曲子(即用一个曲牌)为一首,单片只曲,调短字少是其最基本的特征。除单片只曲外,还存在一种联章体,又称重头小令,它是由同调同题的数支小令组成,最多可达百支,用以合咏一事或分咏数事。联章体虽以同调同题的组曲形式出现,在内容上互有联系,但其中的各支曲子仍是完整独立的小令形态,故仍属小令的范畴。

2、关于套数:又称“套曲”、“散套”、“大令”,是由唐宋大曲、宋金诸宫调发展而来。在体式上,它呈现出三个方面的显著特征:一是它由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连缀而成,套数中间的曲调可以根据内容的需要在同一宫调内选用,调数也可多可少,有些曲子还可以任意增加字数;二是套数中的各曲必须押同一个韵;三是在套数的结尾部分通常有尾声。

3、关于带过曲:是介于小令和套数之间的一种散曲体式。就是作者在写完一曲之后,意犹未尽,还可以再写另外一个曲调,只有两个曲调音律衔接,又押同一个韵,就可以合算作一首。如王实甫的〔中吕〕〔十二月过尧民歌〕、刘时中的〔双调〕〔雁儿落带得胜令〕。带过曲属小型组曲,与套数相比,其容量要小得多,并且没有尾声。

唐诗:工整韵律;宋词:豪迈奔放;元曲:曲折煽情;

四、元代散曲的艺术特点:

散曲作为继诗、词之后出现的新诗体,在它身上既流动着诗、词等韵文文体的血脉,又有着不同于传统诗、词的鲜明独特的艺术个性和表现手法,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散曲有着灵活多变伸缩自如的句式:在诗词创作中,对于每句字数的规定是十分严格的,不能随意增损。而到散曲创作中,由于“衬字”方式的采用,散曲的句子则可长可短,句子的伸缩变化很大。所谓衬字,指的是散曲句子中本格以外的字。如〔正宫•塞鸿秋〕一曲,其末句依格本是七个字,但贯云石的《塞鸿秋•代人作》,末句作“今日个病恹恹,刚写下两个相思字,”就变为14字了。本格之外增加的字,就是衬字。但具体那些字算是衬字,则无明确所指。衬字方式的采用,就使得曲调的字数可以随着旋律的往复而自由地伸缩递减,不但较好地解决了字数的死板和乐律的灵活之间的矛盾,而且能使散曲语言在口语话、通俗话的基础上,较好的发挥其诙谐活泼、穷形尽相的表现风格。

哎(ai二声):天津人常用的发语词,尤多见于争吵,有京剧叫板的功效,如:哎你介人恁么不讲理呢?挠(nao二声)鳔(biao四声):如:介小子没事就跟我这儿熬鳔。白豁(huo轻声,有时也读“he”):北京叫山侃、侃大山。.

2、散曲具有以俗为尚和口语化、散文化的语言风格:传统的诗词语言以典雅为尚,讲究语言的庄雅工整和精婺细腻,一般来讲,是排斥通俗的。而对散曲来说,则在创作中使用了大量的俗语、蛮语(少数民族之语)、謔语(戏謔调侃之语)、嗑语(唠叨琐屑之语)、市语(行话、隐语、谜语)、方言等不同的语言形式。这些语言的使用,不仅使读者一下子沉浸近浓郁的生活气息中,并且使散曲语言呈现出明显的口语化和散文化的语言风格。关于这点,许多学者都曾给予深刻揭示,如清代的黄周星在《制曲枝语》中说:“曲之体无他,不过八字尽之,曰:少引圣籍,多发天然而已。”

形容词类 捧硬:硬而平直。不见儿的:“有一些”的意思,多用来形容味道。伏贴:事情处理的平稳严密,亦说“伏伏贴贴”。或促:含羞、举动不自然的样子。煞好的:很好的。乌突:水温热而不烫。

3、散曲具有明快显豁自然酣畅的审美倾向:传统诗词在审美倾向上讲究的是含蓄蕴籍,对此,散曲也不排斥,如在小令一体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但总的倾向来看,它崇尚的却是明快显豁、自然酣畅的审美风格。任讷在《词曲通议》中有明确概括,他说:“曲以说的急切透辟、极情尽致为尚,不但不宽弛、不含蓄,且多冲口而出,若不能待者;用意则全然暴露于辞面,用比兴者并所比所兴亦说明无隐。此其态度为迫切、为坦率、恰与词处相反地位。”散曲往往非但不含蓄其意,蕴籍其情,反而惟恐其意不显,其情不畅,直待极情尽致酣畅淋漓而后止。同时,散曲多借用“赋”的形式、可以自由增加衬字、可以采用顶针、叠字、短柱对、鼎足对等的表现方式,也对其这一审美倾向产生了积极影响。

疙(ga轻声)瘩(da轻声):①老天津话,衣服上的纽扣。北京叫纽子。②凸起的大包。例:“妈,你看我撞(zuang四声)介大疙瘩”或者“我介身上起了好多大疙瘩”。③也当最小的孩子。例:这是我最小的孩子,天津话说:“介是我们家老疙瘩。

上一篇 2023年04月19 19:56
下一篇 2023年04月13 05:08

相关推荐

  • 描写月亮的诗句,描写月亮的唯美诗句

    明月,自古以来就是文人们诗词中的经典意象。李白《静夜思》里,“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明月总能勾起游子浓浓的思乡情绪;古诗十九首《明月何皎皎》里,“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明月照彻了思妇的寂寞;谢

    2023年04月25 296
  • 赞美菊的诗句,赞美菊花的优美诗词

    深秋初冬时节,百花凋谢,唯独菊花傲然开放。陈毅元帅有诗赞曰:“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在这个寒冬来临的时候,愿傲霜斗雪的菊花能带给你几分靓丽,驱散那些心中的阴霾。赏菊宋-杨万

    2023年05月18 214
  • 思念之情的诗句,相思入骨的诗句

    念一个人,可以安静着不语。没有消息时,也只是坐在暗夜里。不问年华几许,不问寒凉几许。当夜晚的风吹过后。便会听见,有相思散落了一地。相思,是诗人爱写的题材之一,许多诗人都写过相思的佳作。那抓人的情感,让

    2023年05月20 313
  • 五十岁最美的诗句,人过五十的打油诗

    当一个人忘记年龄时,他便做到了永远年轻。因为,年龄从不是评判一个人是否老去的标准。人生的老去不在于外在,而在于心灵。只要心灵永远年轻,又何惧岁月老去呢?笑舞狂歌五十年,花中行乐月中眠。漫劳海内传名字,

    2023年04月20 263
  • 莲花古诗句,莲花的古诗词8首诗

    荷花,被称之为高洁的象征,它代表了一个人的品质和高尚情操,我们常常会用出淤泥而不染来形容一个人品质高洁,的确,荷花它根茎分明,莲花的古诗词8首诗,错落有致,是不少咏物诗中最为常见的意象,很值得人去欣赏

    2023年04月11 237
  • 杜甫爱国诗句,杜甫表达爱国的诗

    爱国情怀,自古有之这是每个人心中最真挚的情感从屈原投江到岳飞抗金从林则徐虎门销烟到五四爱国运动总有英雄的故事万古流传总有不朽的诗篇隽永千年让我们重温那些慷慨激昂的诗句激励我们的拳拳之心屈原《离骚》:长

    2023年04月24 234
  • 关于坚持的诗句,坚持的正反面事例素材

    范仲淹,是一个苦命的孩子。两岁时,父亲去世,母亲谢夫人抱着他改嫁长山人朱文翰。后来,得知身世,他更加刻苦学习。4.关于坚持的诗句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出处】李白(唐)《行路难》【释义】

    2023年05月02 286
  • 夜静春山空的上一句是什么,叶落春山空的上一句是什么

    王维:(693或694或701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永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画家。五言绝句,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叶落春山空的上一句是什么,简称五绝,就是指

    2023年05月09 258
  • 冷眼看世界下一句,冷眼看世界的上半句

    冷眼看世界之五世间乐土现在单位的同事大部分熟识,有原来的同事,邻居,同行等,兜兜转转的又聚到一个单位,情真意浓的友谊,亲人般的感觉。这里的人都是干工作的人,冷眼看世界的上半句,这里的官不象官,这里没有

    2023年05月14 293
  • 宋词元曲品茶下一句,唐诗宋词和元曲下一句

    自古以来,文人雅士爱茶的都很多,他们爱茶至深,还把茶写进了诗里,被人传诵。《一七令·茶》唐·元稹茶。香叶,嫩芽。慕诗客,爱僧家。碾雕白玉,罗织红纱。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夜后邀陪明月,晨前独对朝霞。

    2023年04月11 229
  • 为谁辛苦为谁甜上一句,不知辛苦为谁甜上一句

    人这一生,总会遇到几件奇葩事。苏轼也不例外。在黄州时,苏轼的风湿病发了,右眼又受到了影响,于是,几个月闭门不出。一个谣言传起来:苏轼去世了。什么,苏轼死了?皇帝听了,问苏轼的一个亲戚,回答语焉不详。皇

    2023年05月18 223
  • 失去胎儿的痛苦的诗句

    阅读更多《义门村的故事》,请点击“关注”哦!七律·怀念母亲十月怀胎忘我人,一朝分娩爱得深。千针万线残灯夜,九夏三冬慈母心。形容失去孩子难受的诗句:1、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宋·贺铸《鹧鸪

    2023年05月18 301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