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中的散曲明朗活泼、自由灵活。
与诗词大不一样。
时值秋天,我们看看元曲中的秋天。
是否也如诗词般静美呢?
《平湖乐》
元·王恽
采菱人语隔秋烟,波静如横练。
入手风光莫流转,共留连。
画船一笑春风面。
江山信美,终非吾土,问何日是归年?
这首小令借江南水乡的美景抒客居异乡的乡愁。曲作的前半部分极尽写江南之美,江南好,能挽人衣袖,能让人滞留,能让人神往。
最后,诗人转折道:此处虽美,终究不是我的故乡。他乡再好,也终不及故乡。越是烘托渲染他乡的美,越是衬托乡愁的悲。因为,只有家乡才是让人心灵安顿的地方。
《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几乎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也因之而郁郁不得志,困窘潦倒。于是在独自漂泊的羁旅途中,他写下了这首《天净沙·秋思》。
《天净沙·秋》
元·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
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在这首元曲中,作者撷取十二种景物,描绘出一幅景色从萧瑟、寂寥到明朗、清丽的秋景图。写出了诗人由冷寂惆怅之感到开朗希望的情怀。
北风掠叶天变凉,凌晨忽闻新冠狂。无事别往外边跑,保暖别忘加衣裳。
《塞鸿秋·浔阳即景》
元·周德清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
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
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
1、《齐安郡晚秋》唐代·杜牧 柳岸风来影渐疏,使君家似野人居。云容水态还堪赏,啸志歌怀亦自如。雨暗残灯棋散后,酒醒孤枕雁来初。可怜赤壁争雄渡,唯有蓑翁坐钓鱼。2、《秋风辞》两汉·刘彻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
塞鸿一字来如线。
此曲写浔阳江边清秋晚景。全篇七句四十五字,分则一句一景,宛如七幅山水屏画,七个风景镜头,千姿百态,各放异彩;合则构成浔阳江山的立体壮观,好似一部名胜风景影片。
《天净沙·秋》
元·朱庭玉
庭前落尽梧桐,水边开彻芙蓉。
解与诗人意同。
辞柯霜叶,飞来就我题红。
庭院前落尽了梧桐的叶子,水中的荷花也早失去当日的风姿,仿佛是通晓诗人我的心思,一片经霜的红叶离开树枝,飞近身来让我题诗。
《清江引·秋怀》
元·张可久
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
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
芭蕉雨声秋梦里。
此小令为作者秋风中接到远自万里之外寄来的家信时,内心流露出的真情实感,令人深有同感。
西风送来万里之外的家书,问我何时归家?也许正遇上某些事,回乡无望,因而听着雨打芭蕉的声音,似乎只能籍着秋夜的清凉,做个好梦,梦回家乡探望亲人。
《清江引·秋居》
元·吴西逸
白雁乱飞秋似雪,清露生凉夜。
扫却石边云,醉踏松根月。
星斗满天人睡也。
全曲文字简洁,意境潇洒,色彩淡雅,格调清新,自雁、雪、云、月、星斗,组成一幅静谧清凉的 秋夜画面,素雅之色衬淡泊之情,深刻地表达了作者远离污浊的尘世,回到大自然的怀抱的追求,保持高雅的情操的向往。
《普天乐·秋怀》
元·张可久
为谁忙,莫非命。西风驿马。
落月书灯。青天蜀道难,红叶吴江冷。
两字功名频看镜,不饶人白发星星。
钓鱼子陵,思莼季鹰,笑我飘零。
1、大德歌.秋 作者:关汉卿 风飘飘,雨潇潇,便做陈抟也睡不着。懊恼伤怀抱,扑簌簌泪点抛。秋蝉儿噪罢寒蛩儿叫,淅零零细雨打芭蕉。2、天净沙.秋 作者: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
《沉醉东风·秋景》
元·卢挚
挂绝壁松枯倒倚,落残霞孤鹜齐飞。
四围不尽山,一望无穷水。
元曲写景的好办,马致远的秋思之祖《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球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3.写景的诗句 要求 唐诗 宋词 元曲 现代诗 各一个 唐诗:《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
散西风满天秋意,夜静云帆月影低。
载我在潇湘画里。
弯曲的枯松倒挂在悬崖绝壁上,残留的片片晚霞和孤零的野鸭在天上一齐飘飞。四周围是数不尽的青山,一无 际的碧水,西风箫箫,天地间一派浓浓的秋意。静静的夜里 皎洁的月影映照着高挂云帆的船儿,载着我行舟在湘江上,恍如置身在画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