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火焚烧若等闲的上一句,烈火灼烧若等闲上一句

洪武三十一年,这年发生了一件大事,烈火灼烧若等闲上一句,明朝开国之君朱元璋崩于南京,一个时代终于画上句号。还发生了一件小事,在杭州钱塘县,一个孩子出生了,他就是于谦。大明王朝送走了一个开创者,却迎来了

洪武三十一年,这年发生了一件大事,烈火灼烧若等闲上一句,明朝开国之君朱元璋崩于南京,一个时代终于画上句号。还发生了一件小事,在杭州钱塘县,一个孩子出生了,他就是于谦。

大明王朝送走了一个开创者,却迎来了一个拯救者。

于谦出生于一个官宦世家,其曾祖父官至三品,祖父也曾是工部主事。他父亲可能是因为朱元璋的恐怖统治和政治高压,抑或是其本身淡泊名利,总之没有踏上仕途,但他父亲也是学问深厚,正直仁义的人。

烈火焚烧若等闲的上一句

这样浓郁的文化氛围和优渥的家庭环境给了于谦很好的教育条件和物质基础,他在这种环境的熏陶下自然是饱读诗书,经纶满腹。更难得的是于谦从小立志高远,并以文天祥为偶像,他还把这位偶像人物的画像挂在自己的书斋,画像边他题词:“殉国忘身,舍生取义。宁正而毙,不苟而全”。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译文:石灰是经过千万次锤打才从深山里开采出来,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就算粉身碎骨都不怕,因为要一身清白留在人间.石灰吟:石灰赞。

他可能不会料到,数十年后自己真有机会罹逢危难,在国家倾覆之际,力挽狂澜,实现他此时的庄严承诺。

永乐十九年,二十三岁的于谦踌躇满志,已是举人的他正准备赴京赶考。在告别家人,遥望前路时,吟诗一首:

拔剑舞中庭,浩歌振林峦。

丈夫意如此,不学腐儒酸。

吟罢便踏上征途,从此开始了自己波澜壮阔的一生。

1、烈火焚烧若等闲上一句:千锤万凿出深山。2、原文:《石灰吟》【作者】于谦【朝代】明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3、翻译:(石灰石)只有经过千万次锤打才能从深山里开采出来。

在当年会试中,他一举及第。不过由于他的考试文章对国家大政方针多有批评,对当朝皇帝的言行不当之处也毫不保留的指出,政治方向不正确,所以他的科举名次比较靠后。

在注重考试成绩的明代,他自然没资格入翰林院(一甲前三名才行),也不能钦点庶吉士(二三甲的精英才行),于是他被下放到了地方当了一名监察御史。不过这份工作很对他耿介的脾气,他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经常弹劾不法行为 ,办事雷厉风行,政绩不错,所以很快就被调回中央任职。

宣德元年,蹩脚的阴谋家朱高煦,以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的决心,终于把阴谋搞成了阳谋。于谦跟着明宣宗亲往“巡视”,并很快平定了叛乱。为了让这位不见棺材不掉泪的叔叔心服口服,明宣宗派出了于谦对其进行呵斥,以期打垮这位阴谋家的心理防线。

于谦没有辜负皇帝的托付,面对这位王爷毫无惧色,他用洪亮的声音,严正的逻辑,再配上凶狠的面部表情把这位仁兄好好的数落了一番。朱高煦面对这位活阎王,他浑身发抖,伏地战栗,差点没晕过去。

皇帝看在眼里十分满意,认为于谦是个可造之材,于是回京后就让他巡按江西,挂职锻炼以历练此人。两年后,于谦圆满完成地方工作回京述职。在中央干了两年就升任兵部右侍郎,官居三品,简直就是坐上了官场直升机。

但是他在中央呆的时间不长,而是长期奔波在地方。在工作岗位上他经常亲访民情,为百姓切实解决了问题,史称:“谦所至问民疾苦,百弊咸饬”。这得到了上级领导内阁三杨的肯定,于是仕途一帆风顺。

在官场的惊涛骇浪中,不太可能一直波澜不惊,不出一点问题的,比如于谦的问题就是经济问题。倒不是于谦贪污,而是他不贪污,坚持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更难得是他不仅严于律己,还严格要求他人,这个人就是王振。

王振是一个有点文化的太监,由于他陪当今天子读书多年,与皇帝感情很好,深得信任。还因为当时皇帝小,所以他趁机获得了巨大的权力。而有权力的王振个人素质很有一些问题,每当地方官进京述职时,他都要向地方官勒索一笔孝敬费,雁过拔毛,绝对不放过一个。

但是于谦坚持不给,毕竟王振不是他爹,凭什么要自己孝敬这么个死太监,更何况于谦也没钱。于是不贪污的于谦和贪污的王振就结下了梁子,不久后王振随便造了一个借口把于谦关了起来,想要把他弄死在监狱里。

王振没有料到,上至王公,下至群臣都为于谦求情。王振看到这幅情景,思量再三,认为不能犯众怒,于是只好把于谦放了。

经历了这件事,有人劝于谦多少送一点,不要闹得太僵。但是于谦不为所动,还作了一首诗来回答:

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于谦《入京》

石灰吟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注释]若等闲:好像很平常。[简析]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作。

以此表明自己坚决不妥协的决心。此后他依旧清廉如故,两袖清风。

正统十三年,于谦终于结束了长达十九年的地方工作生活,回京担任了兵部左侍郎。前方正有惊天巨变正在等待着他。

于谦回京的第二年瓦剌就趁衅犯边。有明一代,北方蒙古一直是国家的重要外患。而在正统年间,蒙古杰出的领袖也先重新统一了蒙古,实力大增。为了谋求更大的利益,他将刀锋直指大明。得到这个消息,没有金刚钻却想揽瓷器活的王振,极力怂恿英宗皇帝御驾亲征,虽然于谦等人极力劝阻,但是年轻气盛的英宗皇帝一意孤行,而且军队仅仅准备了三天就仓促出发了。

出征途中,愚蠢的王振带领军队四处乱转,搞得军队疲惫不堪,结果在长城外,大军被绰罗斯·也先追上,疲惫的明军被蒙古铁骑一冲而散,成了一群待宰的羔羊,结果明军光高级文官武将就损失五十多人,辎重粮草士兵更是损失无算,更严重的是皇帝居然被俘。这就是著名的土木堡之变。京师精锐尽丧于此,形势已经不能再坏了。

兵败的消息传到京师,朝野震怖,人心惶惶。危难之际,于谦接替了前任的职务,成为了兵部尚书,也就是国防部长。但这种情况下升官不是一件好事,因为国家保不保得住都是一个问题,他这个官也可能是有今天没明天。

但他没有时间思考这些,他做出了三大决议:首先是力主抗战,驳回了徐有贞的南迁建议,并说:“宋南渡之事可鉴也,妄言当斩”。其次,立英宗的弟弟朱祁钰为皇帝,重构领导核心。其三就是令各地军队经通州火速勤王以拱卫京师。

做完这三件事后,再具体战术上,他下令实行军事连坐法,即“临阵将不顾军先退者,斩其将!军不顾将先退者,后队斩前队”!于是京师众志成城,三军用命,一举击溃了蒙古军队,终于保住了大本营,避免了明王朝提前两百年成为南明。

胜利后自然是大家都很高兴,皇帝高兴江山保住了,大臣高兴加官进爵的时候到了。当朱祁钰给于谦封赏时,于谦却保持宠辱不惊的作风,不愿接受任何东西,但在朱祁钰的一再坚持下,于谦接受了一个少保的虚衔,对其他一概不收。而于少保这个称呼就流传了下来,供万人传颂。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诗意:石头是通过千万次击打才从深山中开采出来,它把烈火焚烧自己看做平平常常的事,即使身体粉碎了,也不畏惧,要把洁白的石灰留在人间。这是一篇托。

似乎其一切都结束了,好像已经大团圆了,但并不是如此。因为外出“北巡”的英宗还没有回来。但所幸,一年后他就“光荣”的外出归来。但迎接他的不是群臣朝拜和重登大宝的庆典,而是囚禁生活。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石灰吟》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抒发自己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品质和不同流合污情。经过千万次锤打出深山,熊熊烈火焚烧也视平常。

他弟弟朱祁钰也是很执着,一下子就给他哥哥囚禁了七年之久。可以想见英宗对这位好弟弟的咬牙切齿程度。不过他不是唯一一个不满者,建议南逃的徐有贞事后被当做了狗熊看待,而于谦被当作了万众瞩目的英雄,所以他恨上了于谦和朱祁钰。

不久,于谦下狱,接着就被押往崇文门,在这个他曾经保卫过的城池前被斩首弃市,死时天下咸冤之。当锦衣卫按例抄家时,竟发现堂堂一品大员居然家无余财,搞的连这些抄家的人都肃然起敬。

他的一生诚如他的那首《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上一篇 2023年05月04 18:57
下一篇 2023年04月16 22:35

相关推荐

  • 清心寡欲的诗句,形容看破红尘清心寡欲的诗句

    (1)古之善书者多寿,心定故也。人能定其心,何事不可为。(2)书法亦就佛法,始于戒律,精于定慧,证于心源,妙于了悟,至于极也,亦非口手可传焉。(3)内典《金经》云:“非法非非法。”书家悟得此诀,何患食

    2023年06月05 282
  • 静字开头的诗句,静字开头的诗句浪漫五字

    01、不是向人情渐薄,病宜闲静老宜藏。——白居易《懒出》02、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03、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彀纹平。——苏轼《临江仙》04、纷纷坠叶飘香砌。夜

    2023年04月14 273
  • 描写春花的诗句古诗,描写春花的古诗30首诗

    春天是一个灿烂的季节,桃花、杏花、梨花争相开放,汇成一个花的世界。走出城市,走到郊外,走到大自然中,眼看着眼前红的、白的、紫的花,莫名心情就很好。也许,你还不能走到自然中,还好,我们有诗词。100句关

    2023年05月23 243
  • 元曲四大家口诀记忆游戏,元曲四大家记忆口诀

    记忆口诀:元曲四大家:白马观光元曲四大悲剧:吾儿喊冤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记忆口诀:关光白马)关汉卿:曲圣,《窦娥冤》、《拜月亭》、《单刀会》郑光祖:《倩女离魂》白朴:《墙头马上》

    2023年04月17 242
  • 家国情怀的诗句,我眼中的家国情怀心得

    为什么爱国?爱她有无数个理由。但相信每个中国人都有自己的答案。国。我们所拥有的一切。都来自于它。我们融于国。而国就是每一个我们。爱你,在今日,更在每日。愿我们,不负国望;愿国,因我们骄傲。今天,用20

    2023年04月10 225
  • 元曲中好听的句子,元曲中励志的句子

    元曲与唐诗宋词并列,为一代之文学。即使我们读元曲读得少,也背得一些经典的句子,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元曲雅俗共赏,一代代的作家们,

    2023年04月21 251
  • 《古艳歌》全诗,古代著名艳诗艳词

    所有的情感,在唐诗中,都能找到共情。是“春风得意马蹄疾”的欣喜。是“三春三月忆三巴”的思念。是“一寸相思一寸灰”的深情。亲手写一首格律诗,抒发心中的真实感受。《向上吧诗词》冠军杨强老师,教你学填词。杨

    2023年05月21 223
  • 只有香如故的上一句,这盛世如你所愿惊艳语段

    驿:驿站,供驿马或官吏中途休息。著:同“着”,遭受,承受。《卜算子·咏梅》(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译文驿亭之外,

    2023年05月31 240
  • 秋风秋雨秋夜凉下一句,秋风秋雨秋天凉下一句对联

    文/在海一方秋山秋水秋天爽,秋风秋雨秋夜凉。秋夜秋凉秋凝霜,秋诗秋词秋乐章。秋鸿秋雁秋飞南,秋思秋念秋愁肠。秋枝秋叶秋草黄,秋菊秋花秋思网。秋蝉秋鸣秋衰亡,秋分秋收秋满仓。秋年秋岁秋沧桑,秋星秋月秋思

    2023年04月18 245
  • 重阳节的诗句有哪些,重阳节的古诗10首

    今天是九月初九,重阳节。转眼已到深秋,常常在时间的静默中,我们唏嘘感伤,等回过神来,人间山河早已变了模样。重阳节,是一个登高的节日,也是一个感恩的节日。最适合重阳读的30个诗句,今天发朋友圈最合适!1

    2023年05月19 236
  • 安慰朋友的诗句,用古诗词安慰朋友低落的心情

    欢迎大家阅读“景德镇南河公安”头条号。如果您喜欢本头条号发布的文章,还可点击左上角关注我的头条号,每天都有精彩文章推荐。何必为部分生活而哭泣,君不见全部的人生,都让人潸然泪下。——塞内加20世纪90年

    2023年04月24 275
  • 绿杨烟外晓寒轻下一句,绿杨烟外晓寒青杏枝头春意闹

    译典2022.4.11第628期玉楼春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代〕宋祁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

    2023年05月01 264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