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七饭八酒十分下一句,茶七饭八酒满下一句

先说个苏轼被王安石怼的历史故事。当年,王安石与苏轼因分属不同政治营垒,常遭王安石排挤,最后实在玩不过王安石,被贬至湖北黄州。临走前,王安石对他说,“苏老兄,到时候回京城,帮带一桶长江中峡水可好”?东坡

先说个苏轼被王安石怼的历史故事。

当年,王安石与苏轼因分属不同政治营垒,常遭王安石排挤,最后实在玩不过王安石,被贬至湖北黄州。

临走前,王安石对他说,“苏老兄,到时候回京城,帮带一桶长江中峡水可好”?

东坡应允。

三年后,茶七饭八酒满下一句,东坡先生考绩回京城,特意到三峡取水,谁知被两岸景色所迷住,船过了中峡,才想起取水的事,可回头谈何容易?

三峡水一流而下,下峡水不是也从中峡来的吗?于是便耍了个小聪明,只取了下峡水就回了京。

他把水送去给王安石时,王安石很是高兴,留下他一起试皇上赐的蒙顶茶。

茶泡好,王安石给自己和苏东坡各倒了一杯,只有七分。

苏东坡心中想,此老如此吝惜,一杯茶也不肯倒满。

王安石端起茶,喝了一口,品评一番,皱起眉头说道:你这水是三峡水,可不是中峡水吧。

苏东坡吓了一跳,赶忙把情况说明。

苏东坡如醍醐灌顶,幡然醒悟。

你见老夫斟茶只有七分,心中一定在编排老夫的不是。

苏东坡被说中心事,忙说不敢。

王安石一笑,说:这长江水来之不易,你自己知晓,不消老夫饶舌。这蒙顶茶进贡,一年正贡365叶,陪茶20斤,皇上钦赐,也只有论钱而已,斟茶七分,表示茶叶的珍贵,也是表示对送礼人的尊敬;斟满杯让你驴饮,你能珍惜吗?

酒满敬人,茶满欺人 俗语有云:茶七饭八酒十分,就是说倒茶七分满,饭吃八分饱,敬酒要满杯。因为酒是冷的,主人双手奉上客人接手不会被烫,而茶是烫的,满了接手容易洒出这就会让客人之手被烫,有时候还会被烫。

苏东坡顿时清醒,一句也不敢回应,只能默默点头表示赞同。

茶七饭八酒十分

所谓“茶七饭八酒十分”,是指主人给客人倒茶、添饭、斟酒时,茶杯、饭碗、酒杯满到七、八、十分的程度。主若以茶待客,则以倒七分为敬,不宜过满。茶汤倒七分满首先不至于烫着客人或洒到桌子及衣物上。品普洱茶需要。

历史故事,口口相传上千年,几分真假不好判断,但民间茶只斟七分,避免“茶满欺人”的讲究却是实实在在的。这可不是对古人习惯的盲目继承,而是中国人待客礼数的体现。

因为茶是要趁热喝的,倒得太满,如烫着客人的手,茶水洒落到衣裤、桌子上,或因手受烫而致使茶杯掉下地打破了,会让人觉得尴尬而不自在;

若茶杯中只有七分茶水,不但方便拿取,茶水的面距离杯口就还会有一定空间,茶的清沁芳香就不容易失散,在饮茶前,能闻到浓郁的茶香。

“酒满敬人,茶满送人”待人接客有这么一讲儿:劝酒时要斟满,倒茶时不能满,满了就是在逐客。进一步的说法是:“茶七,饭八,酒十分。”茶倒到七分满的程度刚好;盛饭到八分满,过了叫“碰鼻梁”,对客人不尊重。

此外,“茶七”风俗还可以引申为:茶水倒得七分满,留得三分人情在。就如“君子之交淡如水”,只有一杯浅茶,在轻抿慢啜中方能悠悠地品出一番情谊来。

留下三分是人情。俗语“茶七、饭八、酒十分”,指的是在给客人倒茶的时候,要倒七分满,在给客人盛饭时,要八分满,而倒酒的时候就要倒满了。茶倒的太满的话会烫着客人的手,若因手受烫而致使茶杯掉下地被打破了。

七分,也是对生活的一种分寸上的把握。

行事把握分寸,说话留有余地,待人宽容之心,处世淡泊从容。

茶倒七分满似乎也在提醒人们,为人做事一定要虚心谨慎,不骄不躁,不可锋芒毕露,要谦和含蓄,正所谓满招损,谦受益。

PART B 饭八酒十分

与“茶满欺人”相应的是“酒满敬人”。

中国人请客讲究“无酒不成席”,酒,是待客的上乘之物。

茶七饭八酒十分下一句

但在气候寒冷的北方地区,人们也有“酒八分”的讲究,因为在冬天,北方许多地区是讲究喝温酒的。

此外,酒斟八分,对好酒之人还是一种提示(特别是长辈对小辈分):不要贪杯哦~

茶七饭八酒十分下一句

至于“饭八”,就很好理解了:如果客人没有特殊要求,主人在给客人添饭时,八分为宜。

少了,“饭都舍不得给人吃饱”,有小气之嫌;

太满以至“冒尖”了,吃起来掉了饭粒不雅观,夹的菜也没地方放,让人很不方便。

中国是礼仪之邦,举手投足、一言一行都有诸多讲究。

虽然细节繁琐,但这些老规矩可不是“陈规陋习”,它是我们的民族特色,是几千年来一代又一代人待人接物、为人处世积累下来的经验,是一种风度,一种品味,一种成熟,也是一种文化。

水木然新书《价值规律》正式上市!

茶七饭八酒十分下一句

这些年来我之所以坚持不做知识付费

就是不想让知识变成奢侈品

而是想让知识可以普罗大众

这本书很便宜(不到40块),但字字如金

感谢各位的支持

让我一直写到现在

2019年,让我们再出发!

有些规矩用俗语的形式表达出来,风趣幽默,更容易让大家记住。招待客人的时候有这么一句俗语:“茶七,饭八,酒十分”,招待客人要知道。这句话是招待客人的一种规矩,有时候大家可能不在意,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给客人斟茶。

请点击下方了解更多购买

上一篇 2023年06月03 18:34
下一篇 2023年04月16 09:59

相关推荐

  • 关于秋天的唯美诗句,形容秋色的唯美诗句

    秋花,形容秋色的唯美诗句,虽没有春花般繁盛,也没有夏花般热烈,但秋花在秋雨之后开放得更加光彩明艳。秋花有明黄的丝瓜花,猩红的鸡冠花,多彩的凤仙花,紫色的牵牛花,红红白白的扁豆花......开作秋花取意

    2023年06月04 273
  • 为有源头活水来的全诗,为有源头活水来寓意

    转载自“老笔头”(ID:oldbitou),原文首发于2019年7月13日,标题为《叹茶|75首你只知一句,却不知全文的经典古诗词(附释义)》为有源头活水来寓意,有缘千里来相会、不爱江山爱美人、百无一

    2023年04月13 242
  • 关于思乡之情的诗句,最经典的思乡古诗

    《乡思》宋代李觏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乡思是人类普遍共有的一种美好情感。落日黄昏,百鸟归巢,群鸦返林,最经典的思乡古诗,远在异乡的游子,触景生情,难免生发乡思

    2023年05月20 256
  • 元曲在韵律上的特点,元曲形式上的特点

    元曲是一种特殊的文学样式,它的出现或许是与当时的统治阶级有关,又或许是与汉语的语言发展演变有关。它的写作语言特的不同于宋词,不同于唐诗,更与生涩难懂的上古汉语有着莫大的区别,它是一种语言上的过渡形式。

    2023年04月20 262
  • 元曲名篇简析之四十四,元曲十大名篇

    元曲,亦称杂剧,是各种可入乐的乐曲,如汉大曲、唐宋大曲、民间小曲等的统称,元明以来甚为流行。故后世有元曲之称。元曲的每一个宫调都有各自的风格,或伤悲或雄壮,或缠绵或沉重。元曲继承了诗词的清丽婉转,因而

    2023年04月17 242
  • 范仲淹的诗句有哪些,描写范仲淹的诗句有哪些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是思念的季节。自古以来,无数文人墨客最爱吟诵的季节便是秋天。诗人们或思念,或感伤,不管是情人缱绻,描写范仲淹的诗句有哪些,还是英雄失意、羁旅愁肠,均可化作秋思。十首秋思诗词,哪一首

    2023年05月16 274
  • 表达快乐的诗句,表达人生就要开心快乐的诗句

    笑,是这个世间最美好的情态。当一个女孩对你笑,会让你心里开出花来。4.关于快乐的诗句有哪些1.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___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2.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___辛弃疾《西江

    2023年04月16 293
  • 元曲四大家题目,杂剧四大家和元曲四大家

    杂剧四大家和元曲四大家,元曲四大家指元代的剧作家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或王实甫)。关汉卿的《窦娥冤》为古代悲剧的杰作;白朴的《梧桐雨》与马致远的《汉宫秋》为当时历史剧的双璧;郑光祖的《倩女离魂

    2023年04月19 226
  • 浣溪沙中被誉为天然奇偶的诗句,浣溪沙千古奇偶

    专项复习(一)古诗文默写一、直接性默写1.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王绩《野望》)2.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王绩《野望》)3.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崔颢《黄鹤楼》)4.征蓬出汉塞,归雁

    2023年05月13 260
  • 元曲大德歌夏,关汉卿大德歌夏

    原文子规啼,不如归,道是春归人未归。几日添憔悴,虚飘飘柳絮飞。一春鱼雁无消息,则见双燕斗衔泥。译文及注释译文大德歌(作者:关汉卿)【原文】雪粉华,舞梨花,再不见烟村四五家。密洒堪图画,看疏林噪晚鸦。黄

    2023年04月11 285
  • 阡陌交通下一句,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下一句

    提问:一个地区时常经历洪、涝、旱、咸、坍、淤等灾害该如何发展农业、发展经济?一时间想不出好的解决办法……将时间倒退一百多年20世纪初在本就贫困落后还饱受以上六害的江苏南通启东地区却因为一项农田水利实践

    2023年05月18 257
  • 有关于夏天的诗句,夏天古诗15首简单的

    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随着天气越来越热,夏天的味道也越来越浓郁!火红的石榴、娇艳的荷花、阵阵蝉鸣、荷塘鸣蛙,蜻蜓,蝴蝶,夏天古诗15首简单的,形成了一幅美丽的夏日美景图。,夏天最美的景色,都

    2023年06月06 277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