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错不改下一句,讽刺人知错不改的句子

大家好,感谢您持续关注《道德经》系列连载。今天,我们将继续第62章《道无善恶》第三段的分享。第三段即:“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yé)?故为天下贵”。现在我们进入第三段的结论部分,

大家好,感谢您持续关注《道德经》系列连载。

今天,我们将继续第62章《道无善恶》第三段的分享。

第三段即:“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yé)?故为天下贵”。

现在我们进入第三段的结论部分,也是分三个层面来阐述:

第一层面,本段最后部分是呼应第一段的论点:自古以来,人们为什么把道看成如此的珍贵?

因为,善的人就会得到道的保护,有罪过之人也可以得于宽恕,所以不管是地位高低,所有人都会珍惜“道”。

首先,这一句“求以得、有罪以免邪”表示什么呢?

从“道”的本源上,人不管犯了多大的过错,如果知错就改,是不会被“道”抛弃的。

用“道”的眼光来看,恶人的经历也是一种自身特定条件下的生命经历与人生体验,这并不代表“坏人”就不能做好人。

知错不改下一句

道就像母亲的胸怀,只要浪子愿意回头,作为母亲一样的道,高兴还来不及,这是正常人性的表现。

所以,要得到“有罪以免邪”的保全前提是:能够知错就改——这与“不善人之所保”是遥相呼应的。

知错不改,害人亦可能大焉!1.《左传》这句话源自一个历史故事.春秋时,晋灵公无道,滥杀无辜,臣下士季对他进谏.灵公当即表示:“我知过了,一定要改”士季很高兴地对他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遗憾的。

所以,对于不善之人,也不要轻易地舍弃“道”。因为“道”是每个人最终的依靠,道从来不会舍弃任何人,可以让人“求以得,有罪以免邪”;因为一切来自“道”,又回归于“道”。

其次,所谓的“有罪以免”表示什么呢?

这里的“罪”,只是指不正确的思想意识、不正确的情绪情感、不正确的语言行为。

当您把自己融入大道后,您的智慧就显现出来了,您就能看透自己思想意识中的纰漏与错误,看透自己情绪情感中的纠结与失衡,看透自己语言与行为中的偏差与异常。

这样,您在以后就可以少犯错误,让自己处于一种自然而又自在的状态。

当然,也有母亲亲自将自己孩子绳子以法的,原因在于孩子真的是知错不改,离经叛道而不可救药了……

此两者都是以“道”作为最后的皈依,但生命展示的面貌却完全不同了。

第二层面,这一句“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从另一角度来阐述,为什么不说要求得就可以得到,讽刺人知错不改的句子,但要免罪就可以免?许多求道者都会这个问题上发生两重错误!,

首先,以有求之心求清静无为之果,这本身就是背道而驰、痴心妄想。

佛教的最高经典之一的《金刚经》上教人说:“因无所求、无所住,而生其心”。

知错不改下一句

释迦佛在《金刚经》中说的内容是:凡是外求,如果说有求必有应、有求就有得,那就是邪道啊。

是的,如若到心外去寻找道,永远无法见正道啊!

因为,道不是向外面求来的!

正所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我们要学会正视自己的错误,因为知错能改也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生活的态度。犯了错误而能改正,没有比这更好的事了。

道是一个人自己内在本来的,道是要从自己里头找出来的;道是要自己心中一无所求,清净无为到极点的时候,当我们在亮化品质、启动自己天性的时候,您内在原本有的财富智慧、幸福快乐就升腾起来了。

所以说,道是充满在这个宇宙之间,道是无所不在,道也是在我们心中。

您就是道,道就是您,为什么不相信自己?

天下的真理只有一个,到达的方法可以不同——不同的邦国、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表达方式等,但真理是没有不同的!

如果真理有两个的话,那就不是真理了!

现在如果您拼命到外面去求,您就不是道了,不是那个至高无上的道了。

后一句为: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原句应为: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出自:春秋左丘明《晋灵公不君》(《左传》宣公二年),原文选段:曰: “吾知所过矣,将改之。”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

所以,“道”不可以求得,不是向外求的!人人有道,关键是我们要自己去悟道、行道、合于道。

其次,关于“有罪以免邪”。

求,没有错,关键是不是有效?

试想,这样的上帝和佛菩萨,与那些世俗中的同污合流又有什么区别呢!

天下哪有求他就免罪,不求他就降罪的道理呢?

我们世俗中做人也不可以这样胡作非为,更何况是上帝和佛菩萨了?

可是,老子说“有罪可以免”,那如何来免呢?

这份恩典不是外面来的,而是我们自己心中的力量被激活了。

道在我们心中,我们要想免自己罪,就要把罪恶反省,把罪恶清理干净。

只有自己真正站起来了,建立自己完美的天性人格,建立自己的“善人之宝”——做一个真正的善人,做一个有道之人,不是一个外在的神佛、或外来的力量给您免掉的。

如果说有一种外在的力量高兴给您免就免,不高兴给您免就不免,那成何体统?那不就是魔.鬼.的行为了吗?

第三层面,“故为天下贵”。

知错改错不算错,知错不改错中错。知错能改进步快,满不在乎才真坏。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身。知错改错不算错,知错不改错中错。这句话指错误谁都难免,及时改正就可以 原谅,固执下去就是错上加错。出处:吴。

这个“道“为什么是天下之贵?因为,它借不到,抢不到,买不到,但是悟得到、觉得到、修得到。

首先,从“道”的层面上来说,要想收获必须有付出。

而且,这个收获必须是符合“道”的付出;必须是切实地按照“道”的方法去付出,那还有什么是“求”而不能得呢?

人世间很多人都喜欢金钱、洋房、豪车这些财富,喜欢这些财富的本身并不是什么坏事。

人的生命需要财富支持,需要有经济来源,需要有事业,需要有工作。有的人只注重灵修,这同样很危险!

但幸福、快乐、自在的生命旅程,不是仅有物质财富就能满足的。人要想让生命健康、成功,只有一条路:就是从符合道的付出开始。

企业回了解先人生前意愿,领取死亡文件,选择殡葬公墓(选九天陵园),决定出殡方式,殡葬仪式各项细节,通知亲友出席葬礼,出殡日期,后续事宜火葬领取骨灰。 上海九天一对一专业服务,导购墓穴专业咨询,礼仪流程专业操办,随葬礼品专业指导。欢迎电话。

“道”会帮助我们知道:如何在事业上获得成功?

人类生命从开始的旅程到结束的过程中,如何去发现您的生命、您的道路?

整个地球就是一个道场,如果我们不完成我们生命的意义和任务,我们还会再次来到这里。如果完成了自己的功课,我们就可以跳脱这个模式。

“道”会帮助我们知道:人生愿景目标的重要性!

人必须要有自己生命的愿景目标,不然人的生命就会走向腐朽。

愿景目标,就是您来到这个星球的计划是什么?不然您就会像一片枯叶,随风飘落在地上。有愿景目标的人生就像一支箭,一下子就能射中目标。

“道”会帮助我们知道:生命就是关系,没有关系,就不会有生命。

没有好的关系,我们就会在关系中受苦,特别是与父母的关系、伴侣的关系、孩子的关系、朋友的关系。如果有好关系的付出,我们的生命状态就会提升。

修道就是真实地做到,然后让好的结果自然呈现。道践行的永恒主题就是“道德、和谐、安平泰”,这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人生最伟大的实现!

知错不改下一句

其次,自古以来的人们都尊崇大道。

这是因为:修道之人,不说是为了达到修炼的最高境界——成圣成道、明心见性、证悟大道,只是说为了使自我免遭疾患之罪。

所以,大道才被天下人视为宝贵!

当然,这些境界不可能人人达到,但是只要潜心修炼,“有罪以免”是人人可以实现的。

因为,所有的“罪”都是违背了“道”的宇宙根本规律而产生的。

一旦有“罪”,只要明白“罪”的来源,真心忏悔,永不再犯;并对以往所犯的“罪”,积极以合道的方式来补偿,就能从根子上消除“罪”,这才是道的“免罪”之法。

当然,每个人都是带着原罪,也就是自己的因果业力来到这个世界的。

现在我们学用《道德经》的过程,就是不断亮化神性品质:人来到这个星球,就是为了报恩社会、报恩大众、报恩父母、报恩我们这一世的身体而来。

总结一下:

尊崇大道的人,就是让自己成为快乐的人;

您是快乐的人,您就给您身边的人带来快乐!

尊崇大道的人,心中就会充满光明;充满光明,就会有道的恩典流经!

今天的分享先到这里。

明天,我们将开始第63章《小事做起》第一段《》的分享。

欢迎您持续跟随《道德经》的分享,我们明天再见哦。

更多有趣内容:

道德经与打坐~第01章:

道德经与打坐~第23章:

道德经与打坐~第22章:

知错就改善莫大焉,知错不改,害人亦可能大焉!是说人都有可能犯错误,犯了猎误,只要改正了仍是最好的人 出自《左传·宣公二年》.大意是谁能不犯错误呢?犯了错误而能改正,没有比这更好的事情了.《左传》这句话源自一。

道德经与打坐~第21章:

道德经与打坐~第18章:

道德经与打坐~第17章:

道德经与打坐~第16章:

道德经与打坐~第15章:

道德经与打坐~第14章:

上一篇 2023年05月10 17:31
下一篇 2023年05月18 04:38

相关推荐

  • 劝君更尽一杯酒的下一句,一杯浊酒敬故人下一句

    渭城曲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别诗是古诗中常见的一种诗歌的题材。王维的《渭城曲》,历来评价极高。宋代刘辰翁《王孟诗评》:更万首绝句,亦无复近,古今第一矣。

    2023年04月22 262
  • 夜来风雨声全诗,夜来风雨声的下一句是什

    《春晴》【唐】王驾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春晴音频:00:0003:42▲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主播杏儿朗读诗词译文下雨前还见到花间露出的新蕊;雨过天晴,叶子底下一

    2023年05月19 261
  • 秋天的山林诗句,秋天的山林是什么样的

    季节交替,岁月轮回。酷暑渐渐远去,清秋缓缓归来。秋天有多美?飘落的红叶,盛开的菊花,赏心悦目。秋天风凄凄,百花都凋蔽。15.《诗经·小雅·四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2.描写山里秋天景色的诗句《山

    2023年05月08 301
  • 花诗句,花的诗句飞花令

    1.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宋之问《有所思》)2.南陌青楼十二重,春风桃李为谁容。(贺之章《望人家桃李花》)3.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然。(王维《辋川别业》)4.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

    2023年05月26 230
  • 跟荷花有关的诗句,关于荷花的诗句100首

    炎炎夏日,最美不过那一池荷花盛开。随着天气逐渐炎热,各地的荷花正悄然绽放。美丽的荷花随风摇曳。与阳光辉映,美不胜收。夏意盎然,生如荷花,清醒独立,诗意隽永,不放浪形骸,不随波逐流,一朵荷花,就绽放了整

    2023年04月19 234
  • 如何评价宋词元曲,如何评价元曲

    1.既然有些事情无法改变不可强求,莫如浅斟低唱!骤雨打新荷元好问绿叶阴浓,遍池亭水阁,偏趁凉多。海榴初绽,朵朵簇红罗。其一,从史学角度考证诗文,即从历史的层面对古诗文进行周密的考订、辨误和解说;其二,

    2023年04月14 271
  • 落红不是无情物下一句是什么,落花落红不是无情物的下一句

    落花落红不是无情物的下一句,叶子的离去,不是树的不挽留,也不是风的追求,而是命运的安排,生于春季,凋于秋季,情深缘浅,有缘无分。有些错过并不意味着结束,而是另一种开始,有些爱而不得也是为了成全。叶子说

    2023年04月10 214
  • 形容女子美丽的诗句,赞美女人漂亮经典古诗

    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驻足在诗词中的女子。总是比别人多一份诗意的气质自然中的一草一木。都有情趣。生活中的喜乐哀愁。都能化作美丽的诗句。倾吐出来。时光流转。掩藏不了她们的气质;人事变迁。也遮挡不住他们

    2023年05月25 235
  • 形容箫声的诗句,箫声意境

    《忆秦娥》【唐】李白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上述李白《忆秦娥》的头两句记述的是《列仙传》中的一个故事:“萧史,秦

    2023年05月29 306
  • 中秋节相关诗句,1~3年级中秋节古诗

    编者按:中秋节,又称月夕、仲秋节、拜月节等,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古往今来,文人墨客纷纷寄情于中秋佳节,产生无数的佳作名篇。在2022年中秋节即将来临之际,我们选取了12首著名的中秋诗词,与网友共

    2023年05月22 278
  • 表达相聚开心的诗句,形容朋友相会的诗句

    在人世间,总有离别与相聚。我们始终相信,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在诗人的世界里,亦是如此。诗人们与友人重逢,是怎样一种景象呢?《云阳馆与韩绅宿别》【唐】司空曙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乍见翻疑

    2023年04月24 299
  • 关于落日的诗句,落日夕阳的现代诗

    在古代诗词中,写夕阳(落日、斜阳、残阳)的也有很多首,通常多给人以凄凉、失落、沧桑之感,常与游子、思妇、思乡、怀古等相关。下面这十首写夕阳的诗词,请君品鉴。一、《登乐游原》(唐·李商隐)诗人所处的时代

    2023年05月23 268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