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下一句,无规矩不成方圆,无制度不成体系

在中国可以不”讲究“,但不能没规矩。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祖辈千百年来留下的规矩,子孙一定要重视!规矩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智慧精华,即使没有读过多少书的农夫,也能说出不少传承下来

在中国可以不”讲究“,但不能没规矩。

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祖辈千百年来留下的规矩,子孙一定要重视!

规矩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智慧精华,即使没有读过多少书的农夫,也能说出不少传承下来的规矩。

民国国学大师李炳南老先生,曾把这些老祖宗的规矩教诲汇集成书,即《常礼举要》,无规矩不成方圆,无制度不成体系,我们将从居家、处世、聚餐、出门、旅行、庆吊六个方面,为大家分享。

(一)居家

长者与物,须两手奉接。

徐行后长,不疾行先长。

不在长者座前踱来踱去。

无规矩不成方圆的下一句是无五音难正六律。“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汉语词汇,形容没有规矩,就不会有规整的方圆。出自战国·邹·孟轲《孟子·离娄章句上》。这是孟子要求当政者实施仁政的呐喊。具体落实到两个方面。

食时不叹,不训斥子弟。

①长辈给的东西,晚辈要用双手恭恭敬敬去接

②和长辈一起走路,要走在长辈的身后,不要快步走在长辈前面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下一句

③不要在长辈面前不停地走来走去

④吃饭的时候不叹气,吃饭的时候不训斥晚辈

(二)处世

家庭之事,不可向外人言。

与残疾人会面,须格外恭敬。

于肩挑小贩苦力,莫讨便宜。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①自己家庭里的事,不要和家人以外的外人宣扬

②和残疾人见面,要更加尊重他们的感受

③世上有很多生活艰辛的劳动者,这类人的便宜不要占

④生活中一定要注意避嫌,瓜田里不弯腰提鞋,李树下不举手整理帽子

(三)聚餐

举箸匙,必请大家同举。

公食之器,不用己箸翻搅。

食勿响舌,咽勿鸣喉。

客食未毕,主人不先起。

①吃饭的时候,大家要一起动筷子

②公共餐具不要用自己的私筷犯搅

③吃饭不要吧唧嘴,不要发出异响

④客人没有吃完饭,主人不要先起身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下一句是“无五音难正六律。”出自于战国·邹·孟轲的《孟子·离娄上》:“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意思是像离娄那样精明的眼睛,公输般那样的巧匠,不凭任何的规和矩。

(四)出门

登高不呼,不指,不招呼。

1、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下一句应该是“无六律不正五音,无仁政不平治天下”。2、出自战国·邹·孟轲《孟子·离娄上》。3、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是句俗语,常强调做任何事都要有一定的规矩、规则、做法,否则无法成功。它。

路上不吸烟,不嚼食物,不歌唱。

不立在路上久谈。

一人不入古庙,两人不看深井。

①登山的时候不要大声呼叫,不要随便指划,不要大声喧哗

无规矩不成方圆的下一句是无五音难正六律。出处:战国·邹·孟轲《孟子·离娄上》:“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无五音难正六律。”意思是:“像从前离娄那样精明的眼睛,公输般那样的巧匠,不凭规。

②走路时不吸烟,不吃咀嚼东西,不唱歌

③不站在路上长时间地交谈

④一个人的时候不独自进入古庙,两个人的时候不靠近深井

(五)旅行

将远行,必辞亲友,祭祖辞亲。

归来必谒亲友,或略送土物。

入境问禁,入国问俗,入门问讳。

入国不驰,入村里必下车马。

①出远门前一定要和亲友辞行,祭祀祖先并告别双亲

②从远方归来一定要拜见亲友,简单送去一些远方的土特产

③去别的地方要知道当地的风土人情,风俗忌讳,不要违犯

④进入闹市不要开快车,进入村庄一定要慢慢行驶

(六)庆吊

参加吉礼,不谈衰丧话。

不戚容,不啼泣。

临丧不笑。

里有殡,不巷歌。

佩会葬徽章者。

礼终即卸去,不佩带他往。

①参加喜庆的事情不要说不吉利的话,不要面色难看,不要啼哭

②参加葬礼不要笑

③邻里有丧事,不再附近放声唱歌

④葬礼上佩戴的徽章配饰,葬礼结束后立马摘掉,不要戴着去别处

除了这些板上钉钉的规矩

还有一些口耳相传约定俗成的讲究

.吃饭时不要把筷子插碗中间

写信不用红笔写,不用红笔署名

过节送礼不送钟表(钟和终谐音)

有客人在,不打扫家里

晚辈不能直呼长辈姓名

不能用手指人、指神像、佛像

这些讲究和忌讳是民间约定俗成的规矩

和长辈一起走路,要走在长辈的后面,这就叫规矩。

遇见长辈,要主动打招呼,这就叫规矩。

聚餐的时候,要等长辈先动筷子,晚辈才能动,这就叫规矩。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不以仁政,不能平天下。无规矩不成方圆:拼音Wú guī jǔ bù chéng fāng yuán 释义:形容没有规矩,就不会有规整的方圆。出自战国·邹·孟轲《孟子·离娄上》:"离娄之明。

......

在中国可以不”讲究“,但不能没规矩。

时过境迁,现代社会中的年轻人懂“规矩”的越来越少,也有人把规矩视为过时的封建陋习。

规矩在传播中存在,在漠视中消亡。老规矩可以不遵守,但是不能被毁灭......

让我们一起,把一代一代薪火相传的”规矩“传递下去!

名言“无规矩不成方圆”的下一句是什么?A.无五音难正六律 B.无仁政不平天下 正确答案:A 战国·邹·孟轲《孟子·离娄上》:“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无五音难正六律。

上一篇 2023年04月19 12:14
下一篇 2023年05月01 13:23

相关推荐

  • 元曲这首诗是哪代谁写的,这首诗是谁写的哪个de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唐代盛行诗,宋代流行词。到了元代,产生了元曲。作为一种新的文学艺术形式。元曲大大丰富了元代人的精神生活。元曲包括杂剧和散曲。和宋词比较像的。我们见得最多的是散曲。今天,诗词君

    2023年04月10 229
  • 运用拟人手法的诗句,描写拟人的诗句大全

    袁枚在《随园诗话》中写道:“一切诗文,总需字立纸上,不可字卧纸上”。诗是语言的艺术,为了使诗歌语言更生动、形象,诗人经常借用一些修辞手法来处理。修辞手法的运用,使诗词语言具有了这种立体感,使各种形象更

    2023年05月11 243
  • 元曲精选头像情侣可爱卡通,卡通情侣头像

    第一部:《离婚这件小事》作者:板栗子简评:男主大学数学教授,沉迷数学无法自拔,只对女主暖,女主小学美术老师。男女主再小说的一开始就离婚了,但男女主只是因为性格不合,仍然相爱,后又复婚。男女主都是比较萌

    2023年04月20 249
  • 春风不度玉门关是谁的诗,春风不度玉门关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一.这首诗的作者,春风不度玉门关,在讲《登鹳雀楼》时已介绍过了,而且其中提到了这首《凉州词》。所以,这篇拙文主要讲讲这首诗所展现的广阔意

    2023年05月31 254
  • 人生如戏下一句,人生如戏的正能量句子

    人生如戏,聚散不由人。世上所有,都有自己来和去的时间。若是已经要走,强留也只是一时。若是注定失去,坦然接受会更好。不必为错过和失去,而感到惋惜。生活的一切,都是世间最好的安排。失去的,都会以另外一种形

    2023年04月12 234
  • 红楼梦好了歌是元曲吗,红楼梦好了歌解

    那首诗,那阙词,那支曲,穿越千年,与我们心意相通。它从未消失,蛰伏在我们心中,等待着某一天某一个时刻被唤醒。中国古典诗词名家叶嘉莹说:“我之喜爱和研读古典诗词,本不是出于追求学问知识的用心,而是出于古

    2023年04月20 218
  • 为人民服务的诗句,为人民奉献的古诗词

    毛泽东除了作为一名战略家、革命家而广为人知,他的诗词也是一绝。其诗词具有雄伟的气势和多变的风格。著名的诗人贺敬之称赞毛泽东的诗词是:“中国悠久诗史上风格绝殊的新形态的诗美。”为人民服务的诗句西风残照,

    2023年05月21 249
  • 小溪流向远方的下一句,小溪流向远方的比喻句

    小溪流向远方的比喻句,李南,1964年出生于青海。1983年开始写诗。出版诗集《时间松开了手》《妥协之歌》。曾获得首届昌耀诗歌奖、第四届徐志摩诗歌奖、首届孙犁文学奖、《十月》年度诗歌奖、《草堂》年度实

    2023年05月04 296
  • 你是人间四月天全诗,最美人间四月天全诗段句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林徽因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你是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新鲜初放芽的绿

    2023年05月01 276
  • 霞字开头的诗句,霞字开头唯美诗句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这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采莲曲》,描写采莲女子融入绿色的荷池。在荷塘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霞字开头唯美诗句,人花难辨,花人同类的生动画面。

    2023年05月30 266
  • 莫使金樽空对月全诗

    驾六龙,乘风而行。行四海外,路下之八邦。——三国·曹操《气出唱》乱世中挟天子以令诸侯,心有窃国之愿却从不称帝。在北方得以一统之后,海内升平,百姓安居,尽管如曹操这般沉着,也不免膨胀了起来,按道教至高三

    2023年05月10 227
  • 元曲四大家王实甫郑光祖,元曲四大家有王实甫吗

    元曲四大家指元代的剧作家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或王实甫)。关汉卿的《窦娥冤》为古代悲剧的杰作;白朴的《梧桐雨》与马致远的《汉宫秋》为当时历史剧的双璧;郑光祖的《倩女离魂》为爱情剧中的传奇;王实

    2023年04月11 313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