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描写春雨的诗句,杜甫赞过的春雨的诗句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一生忧国忧民,人格高尚,是中国传统士大夫的典范,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律诗是唐代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一生忧国忧民,人格高尚,是中国传统士大夫的典范,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律诗是唐代的新型诗体,唐诗的成熟是以律诗的确立与完成为标志的,而这个历史任务正是由杜甫最终完成的,杜甫以其精湛的艺术修养和惊人的艺术才能在这方面作了重大的探索和努力,写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五律名篇和七律佳作。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此诗可见杜甫家国之忧。全诗对仗精巧,声情悲壮,是难得的佳作。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唐代: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译文 好雨似乎会挑选时辰,降临在万物萌生之春。伴随和风,悄悄进入夜幕。细细密密,滋润大地万物。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首诗写泰山,通过描绘泰山的巍峨和雄壮,赞美了泰山的气势,呕歌了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色。在诗的后半段,诗人由泰山而抒发了人生不断向上的感慨,“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已经成为励志的名句。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杜甫描写春雨的诗句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在诗中,杜甫将雨拟人化——“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在杜甫笔下,雨似乎是一个可人的小姑娘。此时的杜甫是喜悦的,他细致地描写了春雨的特点,赞美了滋润万物的春雨,意境清幽,是一首传神、知名的咏雨诗。

《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杜甫描写春雨的诗句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天宝十五载,杜甫被叛军禁在长安,想到在鄜州的妻子,他写下这首诗,表示想念。在诗中,他以妻子的口吻来写,抒发妻子对自己的想念,充满惆怅与悲伤。在尾联,诗人希望将来两人相聚时共同望月。将忧思寄于未来,也是很无奈了。

《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写下这首诗时,杜甫已经57岁了,进入了晚年,距离杜甫去世也只有两年时间。杜甫晚年,年老体衰、处境艰难,境遇十分凄惨。当他登上神往以久的岳阳楼时,望着浩渺的烟波,写下“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句子,形象生动地说明了自己的处境。

杜甫描写春雨的诗句例子如下 1、碧山晴又湿,白水雨偏多。——唐·杜甫《白水明府舅宅喜雨》译文:晴朗的青山再次被春雨打湿了,这一段时间白水县的春雨偏偏很多。2、湛湛长江去,冥冥细雨来。茅茨疏易湿,云雾密难开。

《旅夜书怀》

【唐】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1、唐·杜甫 《梅雨》原文选段:南京犀浦道,四月熟黄梅。湛湛长江去,冥冥细雨来。茅茨疏易湿,云雾密难开。竟日蛟龙喜,盘涡与岸回。释义:成都有个犀浦镇,他是一个十分繁荣,富强的大镇。我正巧在四月路经此这个地。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这首诗既写旅途风情,更感伤老年多病、漂泊无依的心境。首联写江夜近景,刻画了孤舟月夜的寂寞境界。诗人的名声因文章而显赫,告病辞官,皆是由于远大的政治抱负长期被压抑而不能施展,尾联诗人以沙鸥自比,转徙江湖,声声哀叹,感人至深。

《天末怀李白》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杜甫和李白作为我国最伟大的两位诗人,虽只见过三次面,却神交非常。杜甫写下很多诗篇表达对李白的思念与牵挂之情。在这首诗中,杜甫对李白的悲惨遭遇愤慨不平。全诗感情真挚,风格婉转沉郁。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全诗八句都对,句句押韵。金性尧以为“是杜诗中最能表现大气盘旋,悲凉沉郁之作。被誉为“七律之冠”。

《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杜甫描写春雨的诗句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咏怀古迹五首·其二》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赏析:诗人运用拟人手法,对春雨的描写,体物精微,细腻生动,绘声绘形。全诗意境淡雅,意蕴清幽,诗境与画境浑。

有人认为,杜甫之“怀宋玉,所以悼屈原;悼屈原者,所以自悼也”。全诗铸词溶典,精警切实。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因昭君村而哀叹其人的遭遇。诗人想到昭君生于名邦,殁于塞外,去国之怨,难以言表,于是借咏昭君村、怀念王昭君来抒写自己的怀抱。

《秋兴八首·其一》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上一篇 2023年05月23 01:50
下一篇 2023年05月29 08:57

相关推荐

  • 表示谦虚的诗句,表达谦虚低调的诗句

    一、劳谦君子,万民服也《象传》说:勤劳而谦恭的君子,必然会得到万民的敬仰和归服。二、令仪令色,小心翼翼出自《诗经·大雅·态民》。仪:仪表。色:面容。美好的仪表,和悦的面容,凡事小心谨慎。三、谦谦君子,

    2023年04月25 352
  • 形容带头做表率的诗句,发挥引领示范作用的古诗词

    1.要强化问题意识、时代意识、战略意识,树立“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进取精神,保持“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战略定力,秉持“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的高尚情操,增强“功成

    2023年04月30 327
  • 形容笛声的诗句,最美笛声的诗句

    一首婉转动听的笛声,诉说无限的思念,总有一种不知名的情愫。笛音悠悠,那是梦里的声音;绮叠萦散,飘零流转,穿过悠悠岁月,依然如昔……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

    2023年05月10 255
  • 抒发愤世的元曲,愤世的人

    元曲作家中留有姓名、曲作的共二百二十多人,流传至今的作品有四千五百多首(套、部),其中小令三千八百多首(含带过曲),套数四百七十余套,愤世的人,杂剧一百六十余部(本)。,|元·赵孟頫《窠木竹石图》元曲

    2023年04月11 248
  • 元曲鉴赏辞典电子版,元曲鉴赏辞典典藏版

    《元曲鉴赏辞典》(彩图珍藏本)蒋星煜主编齐森华叶长海副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曲词菁华,集中反映元曲的艺术成就元曲为元杂剧和元散曲的合称。两者都使用当时的北曲,其曲词都要按曲调撰写,都能合乐歌唱,因此有时散

    2023年04月10 284
  • 事在人为下一句是什么,事在人为上一句怎么接

    有人说你的缺点毛病,是让你开悟;有人伤害你,是在帮你消业。如果你有智慧,就可以从中转念。这是修忍辱的机会,也是修自他交换菩提心的机会,更是磨练自己锻炼自己的机会。你懒惰,你拖延,你堕落,以后要付出的就

    2023年05月19 350
  • 元曲的科是什么,元曲是什么和什么的总称

    元曲原本来自所谓的“蕃曲”、“胡乐”,首先在民间流传,被称为“街市小令”或“村坊小调”。随着元灭宋入驻中原,元曲是什么和什么的总称,它先后在大都(今北京)和临安(今杭州)为中心的南北广袤地区流传开来。

    2023年04月11 223
  • 关于桥的诗句古诗,有关桥的古诗四句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卞之琳《断章》与桥有关的诗歌诗句:1.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天净沙·秋

    2023年04月16 275
  • 和尚打伞下一句,和尚打伞的后面一句是什么

    扁担冇扎——两头打塌六月间的杉木——定了性(型)王木匠做猪槽——撬口不开(一言不发)钻子碰哒钉子——两个一样的尖(小气、厉害)肉包子(骨头)打狗——有去无回猫哭老鼠——假慈悲黄竹筒(黄鼠狼)给鸡年——

    2023年05月14 215
  • 祝福前程的诗句,寓意前程似锦的诗句

    寓意未来幸福美好的古诗词有哪些1、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2、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4、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5、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6、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7

    2023年05月24 297
  • 关于家人的诗句,关于家人亲情的诗句

    人到中年,站在生命长路的中途,前看后望皆是茫茫。前为渐已年迈的父母担忧,后为未成年的孩子操心。俗话说:养儿方知父母恩。待到自己生儿育女,方知父母的不易,此时,却已是中年人。是父母老了我们才真正懂得什么

    2023年05月13 268
  • 千里莺啼绿映红的下一句,千里莺啼绿映红后半句

    秦汉时期,江南属于不毛之地,经济不发达,也没有多少美景,但经过魏晋南北朝几个朝代的发展之后,江南已经大为改观,特别是南北朝时期,南朝几个朝代的皇帝对致力于发展江南。到了唐朝,虽然经济重心还没有南迁,但

    2023年05月31 274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