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使愿无违上一句,但使愿无违有几层意思

“勤靡余劳,心有常闲”出自陶渊明的《自祭文》,意译“勤靡余劳”是一辈子勤勤恳恳,不遗余力。“心有常闲”却与“勤靡余劳”相对,意思是心灵保持悠闲。梁启超在《陶渊明之文艺及其品格》一文中将“勤靡余劳,但使

“勤靡余劳,心有常闲”出自陶渊明的《自祭文》,意译“勤靡余劳”是一辈子勤勤恳恳,不遗余力。“心有常闲”却与“勤靡余劳”相对,意思是心灵保持悠闲。梁启超在《陶渊明之文艺及其品格》一文中将“勤靡余劳,但使愿无违有几层意思,心有常闲。乐天委分,以至百年”十六个字作为陶渊明“人格的总赞”,是对陶渊明精神特征的总体概括,这是很得要领的论断。

但使愿无违上一句

这两句话为什么能作为陶渊明“人格的总赞”呢?从其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关系的角度思考,关键是其精义与《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血脉贯通。据高亨《周易大传今注》,“天行健”的“行”有两解,一是用作动词,有运行之义,一是名词,指道,且以“道”解为长。因此“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是指上天运行遵循大道,刚健不已,君子也应效法上天自强不息;“地势坤”的“坤”是顺之意,顺什么呢?顺天顺道,因此“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是指地顺承天道,君子应效法地,厚德载物,兼容并包。如此,“勤靡余劳”就是陶渊明化的“自强不息”,“心有常闲”就是陶渊明化的“厚德载物”。“心有常闲”不是指简单的闲逸,这种闲逸应是在“厚德载物”基础上的,也就是说一个人只有像地一样敞开自己的胸怀,容纳万物,与万物融为一体,这时遇到事情才不会为其堵塞抑郁,能从各种负面的情绪摆脱出来,从而保持“心有余闲”。所以,陶渊明的“勤靡余劳”“心有常闲”和《周易》中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息息相通,血脉相承的。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我们对陶渊明一般的理解是他很飘逸,但是我们仔细阅读陶诗,会发现他的生活是沉重的,“勤靡余劳”“自强不息”是他人生的一个底色。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三云:“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这首诗被认为是一首写得很飘逸和平淡的田园诗,人们把审美眼光更多地集中在“带月荷锄归”一句中,锄完地回家,把月亮带回家,月亮走我也走,这是多么飘逸和美丽的生活,但是我们也不可忽视了“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和“晨兴理荒秽”,陶渊明晚年归田后还有五个男孩子需要抚养,如果不去种地——他又不愿意为五斗米折腰,他从哪儿去获得钱财养家糊口呢?所以说他必须去种地,因此41岁归隐后,他有22年的躬耕生活。作为一个养家糊口的父亲,发现地荒了当然会焦虑,一大早就去锄地,勤勤恳恳地劳作一天,肯定很疲累,但也化解了焦虑,心灵暂时得以安顿,这时候才能有一种“带月荷锄归”的感觉。因此沈德潜《古诗源》卷九评陶《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说:“《移居》诗曰:‘衣食终须纪,力耕不吾欺。’此云:‘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又云‘贫居依稼穑’,自勉勉人,每在耕稼,陶公异于晋人如此。”从内心接纳辛勤劳作是陶渊明超越同时代贵族之处。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义,但是它们仍不是中国传统文化精义中最高的境界。最高的境界是什么呢?最高的境界当是“天人合一”的境界。也就是我们在解读《周易》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时,都往往容易忽视的前面六个字“天行健”“地势坤”。“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是有根本、有依据的,它的根本和依据是天、地、自然,“天人合一”的“天”也代指自然,它类似用西方的话语所解释的人类面对的客体,但是中国古人理解的“天”不单单是一个客体,而是应该敬畏和效仿的最高存在,与人的精神是合一的。在陶渊明,这个合一的境界就是“乐天委分,以至百年”,修身俟命,委运乘化,顺应自然以至于“托体同山阿”。

正是有了“心有常闲”这样一种心境,陶渊明才能在日常生活中发现诗、发现美,感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情景交融的意境,体会“天人合一”的境界。在这个境界里,人生的各种烦恼、矛盾便像“厚德载物”一样容纳在他的胸怀之中,整个身心处在自由、自然、和谐之中。这种境界的获得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过了艰难的自强不息和勤靡余劳的努力。此一底色在他这首最飘逸的诗里也隐约存在。这就是“结庐在人境”的“结”,什么是“结”?“结”就像蜘蛛织网一样,非常辛勤地去劳动,“结”可以看作一种劳动,你住的房子要去“结”,要去建造,而不应一伸手就轻而易举地得到,甚至通过不正当的手段去占有。陶渊明建造的房屋不单单是一个房屋,在“结”的同时,他带着自己的情感体验和理想憧憬。这里的“结”实际上就是“勤靡余劳”、自强不息在诗中留下的一个动作性符号。它是这首诗能够进入情景交融、天人合一境界的一个前提,没有这个前提,诗境会像飘浮在天上的气球,失去了拿在手里的线绳,会破裂的。另外,要注意陶诗当中有烟火气息,那便是“人境”,“人境”这两个字也非常重要,他“结庐”为什么要结在“人境”,这也是“勤靡余劳”的底色。中国传统主流文化理想的境界不在天上,不在未来,就在人间,就在当下,最幸福的生活就是人间的幸福。所以,《桃花源记》描绘的幸福生活有劳作,有人间烟火气息。这桃源的“往来种作”就是“结庐在人境”中的“结”,“设酒杀鸡作食”就是“结庐在人境”的“人境”。所以说,“结”和“人境”在此处奠定了这首诗的根基,它的文化基因就在于“勤靡余劳”、自强不息,因为你只有将这些筑稳了,你的心才能稳稳当当地“闲”,没有外在、外物束缚的真正的“闲”。反之,总担心哪一天会东窗事发,如何像陶渊明一样住得很安稳自在?

企业回江苏大直(张家港)律师事务所,拥有专业的刑事辩护专业律师团队,多年承办各类公诉、自诉等重大案件;服务领域包括:律师会见、取保候审、不起诉、缓刑、无罪、二审改判、减刑假释和死刑复核等。 案件代理期间,主任律师对每个案件办案思路、证。

中国传统文化最高的境界是天人合一,真正以诗歌这样一种形式、用心灵去感悟到这样一种境界的人是陶渊明,也就是说中国诗歌之所以有天人合一这样一种境界、意境,中国诗歌真正能建立起个性化的诗歌意境,是从陶渊明开始的。

《光明日报》( 2022年07月02日11版)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原文:归园田居·其三 作者: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赏析:这首“种豆南山下”八句短章,在普普通。

上一篇 2023年05月15 17:04
下一篇 2023年06月03 19:07

相关推荐

  • 梅花有关的诗句,十首著名的梅花诗

    梅花,十首著名的梅花诗,是冬天最美的花。在寒冷的冬天,大雪覆盖了整个大地,千万朵梅花冰霜雪地中绽放着自己的`美丽。梅花,超凡脱俗,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梅花香自苦寒来,十首观梅的诗词,

    2023年04月16 255
  • 元曲的自然体现在哪里,体现了什么在自然中的和谐

    不久前,新版京剧《大唐贵妃》在上海大剧院上演。华美的舞台、美丽的贵妃、多情的皇帝,还有经典的唱腔……这一切都让人着迷。杨贵妃与唐明皇的爱情故事千百年来被人津津乐道,不同时代的人都有不同的解读和演绎,体

    2023年04月20 293
  • 描写宫廷繁华的元曲,描写宫廷奢华的诗句

    《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找到一首杜甫的《阿房宫赋》,第二段是描述古代宫廷女子奢华生活【作者】杜牧杜牧(803-852),字牧之,唐朝万年人(今西安),晚唐杰出的诗人、

    2023年04月20 270
  • 送给老师的诗句祝福语,送给老师的祝福语

    明天(9月10日)我们将迎来教师节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对于老师的辛苦付出我们感恩在心他们将大好年华付与三尺讲台1、《己亥杂诗》【清】龚自珍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

    2023年04月12 245
  • 写母亲的诗句,冰心《母爱》现代诗

    1、《游子吟》唐·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2、《诗经·邶风·凯风》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凯风自南,吹彼棘薪。母氏圣善,我无令人。爰

    2023年05月09 231
  • 万字开头的诗句,含万字的寓意好的词

    人间罕闻万字诗,世上少见长征情-------读王克老先生《长征》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山东淄博国承新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听说1946年参加革命,现年95岁的老革命王克先生在他88岁时写过一首以

    2023年04月14 217
  • 元曲三百首题目及答案,西游记题目及答案填空题

    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有时专指杂剧。杂剧,宋代以滑稽搞笑为特点的一种表演形式,元代发展成戏曲形式。每本以四折为主,在开头或折间另加楔子,每折用同宫调同韵的北曲套曲和宾白组成

    2023年04月12 304
  • 人迹板桥霜上一句,人迹板桥霜出自哪首诗

    苏武庙苏武魂销汉使前。1、人迹板桥霜上一句:鸡声茅店月。2、出自出自唐代温庭筠的《商山早行》。3、含义:鸡声嘹亮,茅草店沐浴着晓月的余晖;板桥弥漫清霜,先行客人足迹行行。4、这首诗准确写作年代已不可考

    2023年06月04 292
  • 红豆相思的诗句,古诗《红豆》王维

    欢迎大家阅读“景德镇南河公安”头条号。如果您喜欢本头条号发布的文章,还可点击左上角关注我的头条号,每天都有精彩文章推荐。红豆,又名相思子。红豆相思的诗句,内容如下:《相思》唐·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

    2023年04月17 217
  • 沙暖睡鸳鸯的上一句,古诗绝句沙暖睡鸳鸯

    和孩子一起读诗春有百花好时节,春天也是读诗天~央广新闻公号和娱乐广播《睡前故事》节目共同推出一档新栏目——和孩子一起读诗。每天一首诗词,古诗绝句沙暖睡鸳鸯,让孩子的枕边有更辽阔的世界~,《绝句二首·其

    2023年04月12 268
  • 国破山河在下一句,国破家还在下一句

    文|诗词君《虞美人》之后,再无李煜。南唐后主李煜,实在是一位传奇人物!三十八岁之前,他当皇帝,混后宫,风花雪月,纨绔浪荡,几乎没干过什么有价值的事,除了写写词。而在三十八岁之后,国破家还在下一句,他除

    2023年05月29 279
  • 关于窗的诗句,跟窗有关的诗句

    跟窗有关的诗句,&34;。自古以来云就是文人墨客吟的对象,歌咏云的文赋不胜枚举,多有精粹之作。或是&34;的物是人非,或是&34;的情有独钟,或是&34;的满怀豪情,云带给我们的不只是轻盈飘逸的美感,

    2023年05月04 272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