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缅怀先烈的七言绝句,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是一个追思先人的传统节日,其民俗文化内涵丰富。历代诗人对清明也情有独钟,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佳作。
1.扫墓缅怀
1、《滨江抒怀》誓志为国不为家,涉江渡海走天涯。男儿岂是全都好,女子缘何分外差?一世忠贞兴故国,满腔热血沃中华。白山黑水除敌寇,笑看旌旗红似花。2、《就义诗》满天风雪满天愁,革命何须怕断头。留得子胥豪气在。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离别处。”(唐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清明扫墓,祭祀缅怀先人的景象历历在目。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南宋高翥《清明》)
1.关于缅怀先烈的诗句 我从古诗还有现代诗两个方面为你奉上相关的诗歌,请你参考! 1:古诗 壮别天涯未许愁, 尽将离恨付东流。 何当痛饮黄龙府, 高筑神州风雨楼。 就义诗 满天风雪满天愁, 革命何须怕断头? 留得子胥豪气在, 三年。
郊野祭扫,悼念亡人的情形如在眼前。
2.踏青游春
“卫女红妆薄,王孙白马肥。相将踏青去,不解惜罗衣。”(唐李嘉祐《春日淇上作》)
诗人以欢快的笔调,描写了青年男女在花红柳绿、莺歌燕舞的清明时节相伴踏青的画面。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南宋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
春光明媚,踏青游春的景象扑面而来。
3.郊游玩乐
“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唐王维《寒食城东即事》)
清明节缅怀先烈的诗 篇1 一、《身上征衣杂酒痕》 身上征衣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 此生合是忘家客,风雨登轮出国门。 二、《就义诗》 满天风雪满天愁,革命何须怕断头。 留得子胥豪气在,三年归报楚王仇! 三、《就义诗》 。
在美妙的春光里,人们或蹴鞠,或荡秋千,尽情欢愉。
缅怀先烈的诗句如下:夏明翰《就义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邓恩铭《诀别》卅一年华转瞬间,壮志未酬奈何天。不惜惟我身先死,后继频频慰九泉。恽代英《狱中诗》浪迹江湖忆旧游,故人生死各。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清高鼎《村居》)
一群活泼的孩子在大好的春光里放风筝,为美好的春光平添了几分生机和乐趣。
4.遥祝亲人
“自叹清明在远方,桐花覆水葛溪长。家人定是持新火,点做孤灯照洞房。”(唐权德舆《清明弋阳》)
哀婉的诗句,写出了游子清明盼归的心声,流露了几许淡淡的惆怅。
“白下有山皆绕郭,清明无客不思家。”(明高启《清明呈馆中诸公》)
“无客不思家”道出了万千游子清明思归的心绪。
5.关心疾苦
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狱中诗 恽代英 浪迹江湖忆旧游,故人生死各千秋,已摈忧患寻常事,留得豪情作楚囚。自誓诗 车耀先 喜见东方瑞气升,不问收获问耕耘,愿以我血献后土,换得神州永太平。带镣行 刘伯坚 。
“耕夫召募逐楼船,春草青青万顷田。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唐张继《阊门即事》)
清明本是春耕生产的大忙时节,农夫却被“召募”去服劳役,倾诉了对统治者的强烈不满。
战事不绝,祸乱四起,人烟萧疏,民不聊生,忧国忧民的情怀自不待言。
6.人生无常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北宋黄庭坚《清明》)
“汉寝唐陵无麦饭,山溪野泾有梨花。一樽竟藉青苔卧,莫管城头奏暮笳。”(南宋赵鼎《寒食书事》)
权贵生前虽然喧嚣一时,但死后若干年却落得坟前冷落,无人祭扫,反不如黎民百姓,生前平淡,但死后却祭拜不断,人情如旧。
7.悼亡愁绪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唐杜牧《清明》)
清明时节,细雨纷纷,行人吊念逝去的亲人,悲思愁绪,伤心欲绝。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北宋杨万里《寒食上冢》)
诗人行走在扫墓的路上,睹物伤怀,把千言万语归结为一个“愁”字,表现出一种莫名的哀伤心境。
8.韶华易逝
8. 缅怀革命先烈的诗句多句 1、七律·纪念抗战女英雄 生逢乱世历风霜,铁马冰河为救亡。 玉手纤纤枪杆握,丹心烁烁我旗扬。 豪情万里驱倭寇,功德千秋忆羽裳。 璧碎山河铭国耻,汗青巾zhidao帼字生香。 2、出塞 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倭。
“向谁夸丽景,只是叹流年。不得高飞便,回头望纸鸢。”(唐罗隐《寒食日早出城东》)
在热闹的寒食节日场景里,诗人看到高飞的风筝,不禁生出韶华易逝功业无成的惆怅情绪。
“节序太无情,不肯留停,留春不住送春行。忘却罗衣都湿透,花下和笙。”(清郑燮《浪淘沙·暮春》)
9.思妇闺怨
“消息未归来,寒食梨花谢。无处说相思,背面秋千下。”(北宋晏几道《生查子》)
闺门女子天天盼,月月盼,寒食节过去了,梨花开了又谢了,一次次地等待,始终没有等到丈夫的音信,随之而来的,只是一次次失望!只能在秋千架下,默默地承受相思之苦,无处诉说,也不想诉说。
“行坐深闺里,懒更妆梳,自知新来憔悴。”(北宋杜安世《鹤冲天》)
10.抒发悲情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北宋王禹偁《清明》)
即使在清明节,也没有像平常人那样外出踏青,去欣赏山花烂漫的春景,更没有邀约友朋饮酒作乐,反而过着山野僧人般的清苦生活。凄苦之情痛彻肺腑。
“故国江山徒梦寐,中华人物又销沉。龙蛇四海归无所,寒食年年怆客心。”(清屈大均《壬戌清明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