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2、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3、兼听之明,而无矜奋之容;有兼覆之厚,而无伐德之色。——《荀子·正名》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语出先秦·荀况《荀子·劝学》意思:君子学习广泛,而又能每天检查反省自己,那就会见识高明而行为不会犯错误了。原文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
4、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
先秦·荀况《荀子·劝学》:“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意思是说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经常把学到的东西拿来检查自己的言行,(遇到事情)就可以不糊涂,行为也就没有过失。
5、学不可以已。——《荀子·劝学》
6、君人者不可以不慎取臣,匹夫不可不慎取友。友者,所以相有也。——《荀子·大略》
7、凡流言、流说、流事、流谋、流誉、流愬,不官而衡至者,君子慎之。——《荀子·致士》
8、公生明,偏生闇。——《荀子·不苟》
9、通则骄而偏,穷则弃而儑。——《荀子·不苟》
10、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劝学》
11、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
12、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荀子·劝学》
13、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也辍行。——《荀子·天论》
14、身劳而心安,为之;利少而义多,为之。——《荀子·修身》
15、巧而好度,必节;勇而好同,必胜;知而好谦,必贤。——《荀子·仲尼》
你的回答完美的解决了我的问题,谢谢! 谢,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智明而行无过矣,2,则智明而行无过也,1,则知明而行无过矣,1,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故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0,
16、不诱于誉,不恐于诽。——《荀子·非十二子》
17、流丸止于瓯臾,流言止于知者。——《荀子·大略》
18、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荀子·荣辱》
19、知莫大乎弃疑,行莫大乎无过,事莫大乎无悔。——《荀子·议兵》
20、君子耳不听淫声,目不视邪色,口不出恶言。——《荀子·乐论》
企业回江苏大直(张家港)律师事务所,拥有专业的刑事辩护专业律师团队,多年承办各类公诉、自诉等重大案件;服务领域包括:律师会见、取保候审、不起诉、缓刑、无罪、二审改判、减刑假释和死刑复核等。 案件代理期间,主任律师对每个案件办案思路、证。
21、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荀子·修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