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从今夜白(中国画) 耿红彦
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今天,艺术创作走向和时代担当值得我们深思。作品《露从今夜白》完成于2018年9月。在创作这幅作品时,我致力于深挖传统描绘家乡。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创作期间,我对中国画的传统继承和当代审美变化等进行了一番思考,特别是对如何在传统绘画中融入当代意识做了一定的探索和尝试。“青绿山水”是中国画中的一个分科,是有着悠久历史渊源的独立画种,自晋始,山水画已具雏形。经几代画家发展传承,形成了一种独特且具有装饰效果的表现方法,主要表现色泽艳丽的丘壑林泉,寓情于景,色彩多变,不拘泥于固定模式,给人眼前一新的感觉。深挖传统、植根传统,是艺术创作者永恒的职责与使命。
“露从今夜白”的下一句是“月是故乡明”。原文出自《月夜忆舍弟》,原文如下: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译文:戍楼上的更鼓声隔断了。
如何将传统的元素进行组合嫁接来表现我心中的美丽家园。中国画,可以说是中国哲学的美学呈现。它可以凭方寸可见的天地表现意境深远的千丈重峦,让我们集中体味中国画的意境和气韵。然而,在今天,如何让传统中国绘画具有新的表现意义、新的表现形式,如何让传统中国画焕发出新的精神面貌,就成了我经常思考的问题。我采用的方式是对传统绘画中的各类元素进行不断的组合、拼接与移植,让元素在组合嫁接中产生奇妙的“化学变化” 。
“路从今夜白”应为“露从今夜白”,其下一句是月是故乡明。原诗: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译文:戍楼上的更鼓声断绝了人行,秋夜。
在《露从今夜白》的创作中,我对几种不同画种中的基础元素进行组合、移植,有意融入了青绿山水、纱幔、马等传统绘画元素,构建了一个似曾相识又略显陌生的场面,搭建了一个视野开阔、意蕴丰富的舞台。让作品表达当下艺术工作者对传统中国画的理解和感悟,让绘画呈现出不断的创新与变革意识。
“露从今夜白”的下一句是:月是故乡明 出处:《月夜忆舍弟》作者:杜甫 朝代:唐朝 原文: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避,况乃未休兵。赏析:诗一起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