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诗句,庐山最好的十首诗词

苏东坡的名字,想必大家都是耳熟能详。作为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写诗写词写文章都是一等一的水平,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如果把苏东坡比喻成明星,那么苏东坡就是天王巨星,明星中的大明星。可以说,在苏东坡活着的时候,

苏东坡的名字,想必大家都是耳熟能详。作为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写诗写词写文章都是一等一的水平,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如果把苏东坡比喻成明星,那么苏东坡就是天王巨星,明星中的大明星。可以说,在苏东坡活着的时候,他的诗文就流传海内,万种敬仰。所到之处,人们都给予苏东坡极高的礼遇。

而庐山自古是风景名胜,苏东坡与庐山之间又有什么缘分呢?我是真游泳的猫,一个喜欢诗词的读书人。关注我,一起看看苏东坡在庐山写下的5首古诗,第4首毁人清誉,第5首千古留名。

根据《苏东坡集》中的《记游庐山》一文,我们可以看到苏东坡第一次来到庐山,发现庐山风景优美,美景目不暇接,于是苏东坡决定不写诗,只欣赏美景。因为他怕写诗费脑子而忽略了看美景啊!

于是苏东坡就写下了第1首庐山诗,《初入庐山三首其一》:“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可怪深山里,人人识故侯。”

相信很多朋友都背过苏东坡的《定风波》:“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而这首庐山诗里同样出现了“芒鞋竹杖”的意象,体现了苏东坡那种逍遥人生、探寻美景的态度。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庐山瀑布 徐凝 瀑布瀑布千丈直, 雷奔入海不蹔息。 今古长如白练飞, 一条界破青山色。 江上送客游庐山 张继 楚客自相送, 沾裳春水边。 晚来风信好, 并发上江船。 花映新。

“自挂百钱游”,用了《晋书·阮修传》的典故:“常步行,以百钱挂杖头,至酒店,便独酣畅。”这是苏东坡用来形容自己不与俗人往来,悠然自得之意。

“可怪深山里,人人识故侯。”故侯,是指秦末汉初的召平,他原本是秦朝的东陵侯,秦朝灭亡后,他隐居长安城东,种瓜为业。苏东坡这里形容自己是“故侯”,是因为他曾经是朝官,却被贬官,几乎成为平民,所以以此自嘲。

写完这首诗后没多久,苏东坡忽然想到这种自夸的口吻实在不太对,觉得他不应该这么骄傲,不应该写自己而应该写庐山。

庐山诗句

于是苏东坡又写下了第2首古诗,《初入庐山三首其二》:“青山若无素,偃蹇不相亲。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

庐山诗句

偃蹇,是傲然耸立的意思。这首诗的意思是说:“如果我和青山没有昔日的缘分,那么眼前的青山一定会冷傲拒人,不会像现在那样亲近。虽然我和庐山是第一次见面,但其实我们以前就是故人,就是好朋友啦。

这首诗把庐山拟人化了,写出了庐山对苏东坡的那种亲近感。其实这是苏东坡把自己的情感赋予了庐山,反而凸显了苏东坡对于庐山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这首诗和前一首意思有点接近,还是在说苏东坡对庐山心仪已久,早就通过神游物外的方式认识了庐山,早就在梦里和庐山见面定交。而如今亲眼看到了庐山,真是分外惊喜。“真个” 两字,口语化的表达,将苏东坡的惊喜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同样在这一天,有人给苏东坡看了一本叫《庐山记》的文章。苏东坡发现里面提到了李白和徐凝写的庐山诗,于是心有感触,写下了第4首古诗:“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 惟 有谪仙词。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洗恶诗。”

这一首诗可以说毁人清誉,瞬间把唐代一个有名的诗人的名声给毁了。徐凝在后世的名声有点寥落,这其中与苏东坡也有一定的关系呢。

1、五老峰巅望,天涯在目前。湘潭浮夜雨,巴蜀暝寒烟。泰华根同峙,嵩衡脉共联。凭虚有仙骨,日月看推迁。——唐彦谦《登庐山》2、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

这里我稍微展开一下。苏东坡提到的李白庐山诗,乃是大名鼎鼎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而徐凝的庐山诗,是《庐山瀑布》:“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千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老实说,徐凝的诗自然比不上李白李谪仙的形象生动。李白这一首《望庐山瀑布》没有用什么技巧,仿佛只是白描,只是嘴边边说的话,但那种夸张的口吻却完全从心里面流出,让人觉得很有共鸣,自然比徐凝这种满篇修饰的诗歌好很多。

而苏东坡嘲笑徐凝说:“只有李白的庐山瀑布诗才是绝唱,瀑布日夜飞流,千万年水花乱溅,也不能够洗刷徐凝写的恶诗。”

我想苏东坡之所以对徐凝评价不高,可能在于李白的诗是大写意,而徐凝的诗是小格局。从自身文学审美来说,苏东坡更偏向于李白,于是便不自觉贬低了徐凝。

当然,苏东坡本身诗歌才华很高,眼界很高,所以他看不上徐凝,也是情有可原的。

苏东坡自己评价这首庐山诗:“仆庐山诗尽于此矣。”意思是“这首诗是我庐山诗的巅峰之作,已经把我所有对庐山的感悟都融汇其中了。”

这首《题西林壁》揭示了不同角度看问题有不同感悟的道理,也揭示了当局者迷的道理。鉴于小学生都会背这首千古名作,我这里就不仔细展开描述了。

43.庐山瀑布三千仞,画破青霄始落斜。——曹松《送僧入庐山》 44.庐山依旧,凄凉处、无限江南风物。——文天祥《酹江月·庐山依旧》 45.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苏轼《初入庐山三首》 46.庐山山南刷铜绿,黄金锯解纯苍玉。

不过在《记游庐山》一文中,苏东坡所写的诗句是:“横看成岭侧成峰,到处看山了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种版本的差异,也可以看出古人作品在流传过程中的变迁。

在娱乐化的大背景下,我每天写传统文化类的文章很不容易,希望大家多多关注我,多多分享我的文章哦。

上一篇 2023年05月09 10:24
下一篇 2023年05月18 14:39

相关推荐

  • 怀念先人的诗句,悼念已故亲人的古诗词

    有关清明节古诗词有哪些1.《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2.《寒食》(唐)韩翃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3.《

    2023年05月29 312
  • 民以板为室屋上一句,民以食为天的上一句

    “人生百年,所历之时,日居其半,夜居其半。”床,作为人们的“夜居”之所,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家具大件,其历史之久远、形制之丰富、制作之精巧、文化蕴含之丰厚,可称得上古典家具之大类。月洞式门罩架子床(明代

    2023年04月10 216
  • 带翊的诗句,翊的美好诗句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杜甫这首七绝《漫成》,大概写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晚春时节,翊的美好诗句,从云安(今重庆云阳)移家夔州(今重庆奉节)的路中。,1

    2023年06月03 302
  • 元曲和杂剧的人物不同,元杂剧和元曲的区别

    唐宋八大家唐宋八大家,又称唐宋古文八大家,是中国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欧阳修八位散文家的合称。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三苏等四人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

    2023年04月21 288
  • 赞颂兰花的诗句,描写兰花托物言志的古诗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罗丹生活就是一种艺术,你看,我们的生活如此美丽。烟雨笼罩下的花市浪漫而梦幻,见那一棚棚的鲜绿,一抹抹的绚丽,心情顿时欢畅起来。许久没逛花市了,有种久违的

    2023年05月18 222
  • 白朴元曲四大家之一,白朴与元好问的关系

    白朴(1226年-约1306年),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白朴与元好问的关系,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汴梁(今河南开封)人,晚岁寓居金陵(今江苏南京),终身未仕。白朴是元代著名的杂剧

    2023年04月17 228
  • 一寸光阴一寸金下一句,一寸光阴一寸金全首诗

    一寸光阴一寸金下一句是什么?一寸光阴一寸金是网友们从小到大都会听到的一句话,一寸光阴一寸金全首诗,那么它的下一句是什么呢,下面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一寸光阴一寸金下一句一、俗语下一句是:寸金难买寸光阴

    2023年05月10 301
  • 关于牵挂的诗句,形容思念牵挂的诗句唯美

    平安,简简单单的祝福却是最深的挂念最深情的关切,不过“平安”二字夕烽唐·杜甫夕烽来不近,每日报平安。塞上传光小,云边落点残。照秦通警急,过陇自艰难。闻道蓬莱殿,千门立马看。逢入京使唐·岑参故园东望路漫

    2023年04月23 277
  • 元曲精选图片排版文字,文字排版图片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汤显祖《牡丹亭》老夫惟有,醒来明月,醉后清风。——元好问《人月圆》原文地址:元曲精选作者:横芜山卖花声·怀古张可久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伤心秦汉,生

    2023年04月09 301
  • 中华诗祖是谁,被称为中华诗祖

    你知道“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被称为中华诗祖,那“诗魔”“诗鬼”“诗神”“诗佛”“诗狂”又是谁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诗词界17位顶级大家名人的雅号别称,看完绝对长知识!“诗神”——苏轼《饮湖上

    2023年05月20 221
  • 随心所欲下一句是什么,随心所欲的高级表达

    心似白云常自在,意如流水任东西。摘自《封神演义·第五回》解释:随心所欲,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意思,人心不为外物所拘,不以物喜,不以已悲,顺应自然。都说红尘多烦扰,其实我们被生活所困,是因为我们忽略了内

    2023年04月14 261
  • 形容缘分的诗句,表达有幸遇见的古诗词

    缘分,是什么?张爱玲说: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的问一声:哦,你也在这里吗?缘分来时,犹如花开

    2023年04月24 287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