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元曲要断吗,西江月辛弃疾

元代,中国历史上少数民族执掌政权的朝代。这个朝代在历史上众说纷纭,褒贬不一。但今天咱们不谈政治,只讲文化。元代很短,但文化的话题不少。其中特别重要的,是涌现了一种辉煌的文化。这迟到的文化,就是中国的戏

元代,中国历史上少数民族执掌政权的朝代。这个朝代在历史上众说纷纭,褒贬不一。但今天咱们不谈政治,只讲文化。

元代很短,但文化的话题不少。其中特别重要的,是涌现了一种辉煌的文化。这迟到的文化,就是中国的戏剧。

“唐诗、宋词、元曲”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三座里程碑式的文化表现形式,其中元曲就是“迟到的文化”的具体的表现形式。

元曲的出现相对于世界戏剧史的发展进程实在是太迟了,这一迟多长?一千多年。

宋代灭亡后,蒙古人的马队占领全国。新的统治者不谙汉文,不喜汉人典籍,却喜欢观赏歌舞表演和小品表演。上行下效,戏剧的产生有了观众基础。

再则,戏剧本身不同于唐诗、宋词,它的内容必须包含比较激烈的矛盾对立和情节冲突,才能推动剧情的发展。这是戏剧的必要条件。

遗憾的是元代以前,君子要求“温良恭俭让”,要求“以和为贵”。这从根本上与戏剧是背道而驰的,它贬斥了戏剧冲突。而当冲突发生时,君子需要“中庸”、“节制”、“互敬”的方法解决冲突,这显然又和戏剧冲突所需要的尖锐、紧张分道扬镳。

而在元代,所有的君子秩序统统被打乱,新的统治者也不恭行儒家的礼仪。在蒙古政权残暴的统治下,在黑暗、混乱的年月中,民间劳苦阶层的生活水生火热,相对应的权贵阶层却奢侈腐朽。这种明显的两极分化造成的社会尖锐矛盾,如果放在元代以前,文化君子们好采用唐诗、宋词等形式在政治上对朝廷针砭时弊,以期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可是在元代的统治者看来这些诗词是既看不懂也不需要在乎的文化君子们的“牢骚话”。因此,元代的文人们亟需找到一种文学形式既能满足通俗易懂的需求,又能深入浅出的揭示这个病态社会的症结。

辛弃疾元曲要断吗

元朝贵族

元曲的表现形式恰好弥补了这方面的缺失。既可以在剧中制造强烈冲突,将观众带入其中;又辅以精炼而通俗易懂的语言让观众看了就明白表演的内容。

但并不是说,辛弃疾的所谓“以文为词”不再有音乐性的节奏。在大量使用散文句式、注意保持生动的语气的同时,他仍然能够用各种手段造成变化的节奏。如《水龙吟》中“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这种表现形式势必会在观众中引起共鸣。而这种共鸣来自于创作者对时代痛点的把握,来自于创作者对朝廷黑暗腐朽的唾弃,也来自于创作者对民间生活细节的熟悉。

王朗健笔夸翘楚。到如今、落霞孤鹜,竞传佳句。物换星移知几度,梦想珠歌翠舞。为徙倚栏干凝伫。目断平芜苍波晚,快江风、一瞬澄襟暑。谁共饮,有诗侣。

我们熟知的中国文化史上的大文豪、大诗人多是朝廷官员,再不济也是抑郁不得志的文人,他们都是中国文化滋养出来的的谦谦君子形象。他们的文化高度使他们很难“看到”民间阶层的生活状态,即使描写民间疾苦也是为了某种目的,或抨击政治对手,或宣讲自己的政治主张。

这些谦谦君子们通过含蓄而婉转的表达,或通过隐喻;或通过借古讽今,以期自己的政治主张能被重用。这是主人翁的情怀,灵魂的深处他们是认可自己文人身份的,是认可自己的朝廷的。这是“根”的文化。

注释 ①清平乐·村居:清平乐,词牌名。村居,这首词的题目。“乐”在此处读yuè。②茅檐:茅屋的屋檐 。③吴音:作者当时住在江西东部的上饶,这一带古时是吴国的领土,所以称这一带的方言为吴音。④相媚好:这里指互相。

辛弃疾

而元曲的这些成功作者和他们不一样。

元朝废止了科举制度,从源头上切断了文人们和这个新的朝廷沟通交流的渠道,这些饱读诗书的文化人缺少了施展抱负的平台。

其次,元代的身份等级制度又让汉文人们在身份上很难认同新朝代。你看纪君祥的《赵氏孤儿》,就让人直接联想到刚刚灭亡不久的赵宋王朝,而大家都可以称得上是 “赵氏孤儿”。

辛弃疾是南宋爱国词人,以词作闻名于世。他的作品属于宋词。“元曲”成为一门文学艺术、一种文学体裁,是元代的事情,比辛弃疾生活的年代晚很多,所以,辛弃疾没有元曲作品。

生活上更达不到元代之前的那些文人政客们达到的人生巅峰。

他们这群人只能苦寻出路,一部分有才情的人混迹于越来越火热的表演团体中,为他们打造话本维持生活。

这些文化人们混迹于底层,他们摈弃了前人们从政治上找寻对手的方法。因为,在他们看来如果把对手看成政敌,那是高看了他们。而现在这些高管们,政客们在他们看来就只是流氓、无赖。

并且他们也并没有高看自己,也当自己是顽童、泼皮。以泼皮的身份来对付流氓,门当户对,旗鼓相当。

关汉卿曾毫无惭色地自称:“我是个普天下的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 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

关汉卿

这是关汉卿的生命告示。他是元代戏剧学家的代表。他落拓不羁、口无遮拦,却蕴藏惊世才华。他就是要用夸张的话语、不留余地的表达方式向沉疴腐朽的黑暗宣战,他抨击的是整个无赖的王朝。

你看他的代表作《窦娥冤》,为什么能够感天动地?

一个民间底层只知平静度日的柔弱女子,没有任何理由就遭到迫害,滑稽的是这种迫害完全没有逻辑和动机,而这种迫害却真实发生了。以至于面对死刑时窦娥居然连一个“加害者”都找不到,只能责问天地:“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整部剧作就是在荒唐的氛围下进行,荒唐的张驴儿父子,要以“父子”娶“婆媳”;荒唐的赛卢医,太医出生,不知医死了多少人,何尝怕人告发;

关汉卿用这种的荒唐的剧情来揭示元蒙统治下的黑暗、混乱、残酷看似荒诞不羁,实则一点儿也不突兀,因为这些事情就有可能发生在他的身边,他只是用文学的形式将它呈现。

窦娥冤

要吟风味两家新。 辛弃疾的词太多了,选部分: 摸鱼儿(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恨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迷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

你再看他的《救风尘》。妓女宋引章嫁给了花花公子官二代周舍,本以为“一脚踏进富贵窝,此生再不愁钱财”。谁成想,婚后的宋引章是受尽了虐待还不能脱身。她把婚姻苦闷向同是妓女的好姐妹倾诉。赵盼儿用风月手段勾引作弄周舍,最后骗得了“休书”解救了宋引章。

辛弃疾是南宋爱国词人,他写的词属于宋词,元曲是指元代的一种文学体裁,著名的元曲四大家有,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关汉卿。

这个故事中美女用手段和智慧向权贵无赖下套,最终取得胜利。其中的语言和情节的设置让观众畅怀大笑。在观众的笑声中,关汉卿完成了对无赖王朝的胜利。

救风尘

这就是戏剧的魅力。就像低到尘埃里开出的花儿一样,虽然根植于底层民间文化,但难掩光华。

因此,戏剧在后来的地位越来越高。连最有文化等级的君子们,也不得不对它刮目相看。仅元代的《窦娥冤》、《西厢记》《赵氏孤儿》就已经让大批文人们自叹弗如了。

戏剧在中国完全站稳了脚跟。

上一篇 2023年04月20 02:14
下一篇 2023年05月19 20:27

相关推荐

  • 茉莉花的诗句

    十首描写兰花的诗词,谁把兰花写得最美?你读过几首?兰花韵宋-刘宰破除百卉发孤芳,造化工夫有抑扬。平易堂中无个事,一枝相对吐清香。1.求一首赞美茉莉花的古诗描写茉莉花的诗句,这些比较好1、玉骨冰肌耐暑天

    2023年06月06 270
  • 形容雨夜的诗句,形容春天晚上下雨的诗句

    夜色如墨,雨落敲窗婆娑起舞,风在肆意喧嚣着此刻的凉,好想,在每一个雨夜里,被你用爱包揽在怀,好想听你把每一滴夜雨,都吟成柔情蜜意。想你,在每一滴夜雨里,不是因为寂寞才想你,而是因为,形容春天晚上下雨的

    2023年05月14 236
  • 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全诗,梅花香自苦寒来,傲雪寒梅独自开

    纵观历史,不少文人墨客都有偏爱之物,如陶渊明爱菊,周敦颐喜莲,李白嗜酒等,他们热衷的事物大多与自身气节相合。万物有情,不过人为赋予。梅花香自苦寒来,傲雪寒梅独自开,而说起最具凌霜傲骨的,自然少不了梅花

    2023年05月09 227
  • 四大元曲家的是,元曲四大家指的是哪四个

    元曲四大家指的是哪四个,关汉卿以杂剧的成就最大,今知有67部,现存18部,最著名的是《窦娥冤》。散曲今存小令40多首、套数10多首。其塑造的“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的

    2023年04月12 282
  • 元曲格律中X是什么意思,我X是什么意思

    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有时专指杂剧。杂剧,宋代以滑稽搞笑为特点的一种表演形式,元代发展成戏曲形式。每本以四折为主,在开头或折间另加楔子,每折用同宫调同韵的北曲套曲和宾白组成

    2023年04月20 295
  • 杜牧赞美江南的诗句,杜牧赞美枫叶的诗句是哪一句

    前言:静品杜牧之诗,清丽俊逸又有卓越含蓄之姿,是以,最爱他笔下的江南烟雨,青山隐隐水迢迢,带来片刻的美好安宁。江南之外,杜牧赞美枫叶的诗句是哪一句,有哲理,有情深,无论哪一种都别有一番韵味,也永远不忘

    2023年05月26 297
  • 我劝天公重抖擞全诗,饮酒刘禹锡我劝天公重抖擞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179~1841)是清代思想家、文学家;字尔玉,号定庵,仁和(今浙江杭州)人。他38岁考取进士,前后在内阁中书做了20年无关紧要

    2023年04月23 286
  • 无案牍之劳形上一句,无案牍之劳形下一句是什么

    在这个世风日下,物欲横流的时代,很多人正渐渐迷失在物质享受的诱惑之中,距古人先贤之遗风已渐行渐远。不过,每于夜深人静之时,远离城市喧嚣之后,细细品读《陋室铭》,不仅顿觉神清气爽,且所有的功利之心、物欲

    2023年05月24 297
  • 可以为师矣上一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前一句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1.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一个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智者却是能不为眼前得失所羁绊,目光长远,判断敏锐。2.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的快乐,就像水一样,

    2023年05月11 212
  • 诗史是谁,诗史,诗圣,诗鬼,诗仙

    《咏史》【唐】高适尚有绨袍赠,应怜范叔寒。不知天下士,犹作布衣看。咏史音频:00:0004:51▲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主播杏儿朗读诗词译文像须贾这样的小人,尚且有赠送绨袍的举动,可见范雎的贫寒是多么惹人

    2023年06月01 275
  • 关于重阳节的诗句古诗,重阳节古诗20首

    重阳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在这一天。都会登高赋诗,赏菊饮宴。诗中,多写思念,思念故园的亲人。思念远方的旧友。重阳节,也被刻上了思念的主题。下面35首重阳诗词,哪一首,让你感动呢?《九日

    2023年05月30 250
  • 关于雁的诗句,含雁字的诗句100首

    白露天始冷,鸿雁南飞去。每年秋季鸿雁便开始南飞,含雁字的诗句100首,群雁飞行时常排成&34;或&34;字,雁字带去了北地的凉爽,也带走了浓浓的思念。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古诗词里的雁字,包含了多少的牵

    2023年05月03 258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