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这首诗的意思,蝉这首歌的意思跟我读出来

今天分享的是虞世南的《蝉》。这首托物寓意的诗,是唐人咏蝉诗中时代最早的一首。要说虞世南的诗,就不得不说说虞世南了。虞世南字伯施,越州余姚人。他虽然从小瘦弱,却刚毅要强,执着好学,常年浸润在文墨之中,文

今天分享的是虞世南的《蝉》。这首托物寓意的诗,是唐人咏蝉诗中时代最早的一首。

要说虞世南的诗,就不得不说说虞世南了。虞世南字伯施,越州余姚人。他虽然从小瘦弱,却刚毅要强,执着好学,常年浸润在文墨之中,文学素养之深,常人难以企及。虞世南一生有多重身份,他是一位八面玲珑的政治家,也是一位惊才绝艳的书法家,更是一个文采斐然的诗人。《蝉》就是他传世之作之一。

要说虞世南的诗,就不得不说说虞世南了。虞世南字伯施,越州余姚人。他虽然从小瘦弱,却刚毅要强,执着好学,常年浸润在文墨之中,文学素养之深,常人难以企及。虞世南一生有多重身份,他是一位八面玲珑的政治家,也是一位惊才绝艳的书法家,更是一个文采斐然的诗人。《蝉》就是他传世之作之一。

虞世南《蝉》这首古诗的意思是萧疏梧桐之上,蝉儿低饮清露,蝉声清脆响亮,回荡树林之间。身居高枝之上,可以傲视群虫,不用借助秋风,传声依然遥远。《蝉》是唐代诗人虞世南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作者托物寓意,一、二句以。

诗作原文:“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蝉》是唐代诗人虞世南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是首托物寓意的诗。作者托物寓意,一、二句以蝉的栖高饮露、蝉声远传暗喻人的清朗俊秀、高标逸韵;三、四句分别用一“自”字、“非”字,正反相生,充满张力,表达出对人的。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意思: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声音从挺拔疏朗的梧桐树枝间传出。蝉声远传是因为蝉居在高树上,而不是依靠秋风。原文: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蝉》是唐代诗人虞世。

蝉在喝水的时候,会垂下像人类帽带一样的触角,利用触角它们就能够成功吸允到甘甜清澈的露水,在稀疏挺拔的梧桐树丛之间传出来的丝丝声响,就是蝉在喝水之时发出的声音。由于蝉爬到了梧桐树的高处,这样在它们喝水之时,才会将这声音传的很远。不用借助秋风的力量,就能够传声遥远。

蝉这首诗的意思

唐朝官员的画像,他们头上所带的帽子上的垂下的冠缨,就如同蝉在喝水之时,它们下垂的触须一般

这首诗的意思是:蝉垂下像蝉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声音从挺拔疏朗的梧桐树枝间传出。蝉声远传是因为蝉居住在高树上,而不是依靠秋风。全诗为:垂穗饮清露,流香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那我们来看看第一句的“垂緌”,暗指代那些身居要职,官威显赫的官吏,因为蝉下垂的触须,就像是显宦(即古代的贵族阶级)头上戴的帽子上的冠缨一般。可是在普通百姓的心中,达官贵族与“清”这个形容词是不对等的,但是在《蝉》的第一句“垂緌饮清露”,就将显宦与“清”画上了等号,这样的形容手法特别且巧妙。此外,这个“清”字其实也写尽了虞世南的一生,虽然深得帝王的敬重,在这高位之上,虞世南也没有趋炎附势,反倒是清廉刚正,不畏权贵。而且在这首诗中的蝉,是刚刚经历了初秋的秋蝉,因为到了深秋时节,气温下降,蝉也被这寒意吓得不叫了。

蝉这首诗的意思

在此处,虞世南是想告诉世人,因为“居高”,因此才能够“致远”,但是这种“致远”首先是需要修身养性的,假如说没有高尚的品格的话,那么也是不能够达到这种境界的。像诗中的《蝉》一样,它饮的是清露,就不会沾染上俗世的欲望,因此它才不需要借助外在的力量,这就和做人一样,假如品行端正,清正廉洁,那么自是不用需要外在的某种凭借,要么是权力,要么是财富,就可以使自己声名远扬。在虞世南的这首《蝉》中,诗人所想要强调的是人格的力量,在后两句中,一个“非”字,一个“自”字,其实就已经完美地诉说了诗人对于高尚人格的赞赏。

虞世南

虞世南《蝉》这首古诗的意思是萧疏梧桐之上,蝉儿低饮清露,蝉声清脆响亮,回荡树林之间。身居高枝之上,可以傲视群虫,不用借助秋风,传声依然遥远。《蝉》是唐代诗人虞世南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作者托物寓意,一、二句以。

蝉这首诗的意思

在虞世南的一生中,他也的确做到了如蝉一般,虽然身居高处,但是却一世清廉,在他的任职期间,他的哥哥因为抵不住世俗物质的诱惑,贪污腐败,可是虞世南却没有,他为人性情刚烈,面见帝王之时也是有什么说什么,丝毫不惧怕后果,他的直言敢谏也得到了唐太宗李世民的欣赏,正是唐朝有着这般忠臣的存在,才开创了一个又一个的盛世气象,唐太宗还对他的臣子这样说过,假如你们一个个都如虞世南一般忠烈的话,那么天下就无忧了!这也是为什么唐太宗将他称作是“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五绝,在虞世南去世之后,帝王还未他加诸封号,这样的恩典是极为难得的,可见在唐太宗的心中,虞世南真的是一位尽忠职守的臣子,帮助他将大唐的江山变得更好。

上一篇 2023年05月03 07:26
下一篇 2023年04月20 19:58

相关推荐

  • 诗宗是谁,100个诗人的称号

    100个诗人的称号,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因皇帝宋光宗赵惇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绍兴二十四年(1154)中进士,历任赣州司户

    2023年04月17 244
  • 男人三十一枝花下一句,男人三十一枝花

    《单身时代》玫瑰著下一句:男人三十一枝花,女人三十豆腐渣。看到过一句话,男人三十是精品,女人三十是积压品。虽说纯属戏言,可也从某个方面说明,在三十岁这道坎上,男人和女人存在着的巨大差别。男人三十,需举

    2023年05月08 295
  • 关于名胜古迹的诗句

    美景难觅、佳作难寻。美景与绝美诗词碰撞出的火花灿烂过那么多个世纪,美至今夏。今天一起寻找诗词中的那些名胜古迹:鹳雀楼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峨眉山峨眉山月歌唐

    2023年05月14 249
  • 描写金秋的诗句,金色秋天的诗句

    有一个成语叫“伤春悲秋”。春天,百花盛开,金色秋天的诗句,还是高兴的事居多,可是,到了秋天,世人似乎就自动陷入悲愁状态。一年快到头了,叶子落了,都是让人伤感的。但是,刘禹锡却说“我言秋日胜春朝”,杨万

    2023年05月09 227
  • 一片孤城万仞山的上一句是什么,落霞与孤傲齐飞

    出塞王之涣01一片孤城万仞山的上一句是:黄河远上白云间。原文:《凉州词二首·其一》唐代,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02译文一黄河好像从。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

    2023年05月08 309
  • 八千里路云和月上一句,八千里路云和月的全诗

    满江红,词牌名,又名《上江虹》、《念良游》、《伤春曲》。唐人小说《冥音录》载曲名《上江虹》,后更名《满江红》。宋以来始填此词调。《钦定词谱》以柳永“暮雨初收”词为正格。满江红·写怀宋代:岳飞怒发冲冠,

    2023年05月10 307
  • 江南春中怀古的诗句,江南春怀古的诗句是哪两句

    欢迎大家阅读“景德镇南河公安”头条号。如果您喜欢本头条号发布的文章,还可点击左上角关注我的头条号,每天都有精彩文章推荐。怀古诗,主要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

    2023年04月24 294
  • 大学语文元曲四大悲剧,元曲四大悲剧四大喜剧

    中国古代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文学代表作,以唐诗宋词元曲最为杰出,在元朝时期出现很多优秀的戏曲作品,这些戏曲作品因结局不同也分为悲剧和喜剧。今天公考通为大家总结了元杂剧的四大悲剧考点,希望对大家备考常识模

    2023年04月21 278
  • 宁可高傲的发霉下一句

    你一天的爱心可能带来别人一生的感谢。感动是心灵深处的震撼,感动是情感神经的高压触电。很多人伤心不过是自找的,虽然不喜欢伤心的感觉,却偏偏去寻找伤心。三生有幸爱上你,一生一世曲未央。如果敌人让你生气,那

    2023年05月15 239
  • 宁死不屈的诗句,宁死不屈有骨气的诗句

    苏武(前140—前60年),字子卿,汉族,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中国西汉大臣。武帝时为郎。天汉元年(前100年)奉命以中郎将持节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贵族多次威胁利诱,欲使其投降;后将他迁到北海(

    2023年05月10 218
  • 燕子的诗句,描写春燕的诗句

    -1-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衔泥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着人。——唐代:杜甫《绝句漫兴》-2-不知大厦许栖无,频已衔泥到座隅。曾与佳人并头语,几回抛却绣工夫。——唐代:秦韬玉《燕子》-3-画堂

    2023年05月10 227
  • 成长的诗句和名言,关于成长的名言或格言

    小时候读过很多绘本,但随着年龄慢慢长大,手里的书文字越来越多,关于成长的名言或格言,绘画越来越少。所以看到耿小闹的《我赶紧捂住了眼》时,我的第一想法是:“这难道不是童书?”也许刚翻开书页的时候,我还有

    2023年05月02 288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