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的诗句,带蓝字的优美诗句

在古人的世界里。每一种颜色都被赋予了诗意的内涵。且看这些颜色的名字。都充满了诗意。妃红、绛紫、姜黄、果灰、花青含有蓝字的诗句有:1、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2、人未老,蓝桥谩促

在古人的世界里。

每一种颜色都被赋予了诗意的内涵。

且看这些颜色的名字。

都充满了诗意。

妃红、绛紫、姜黄、果灰、花青

含有蓝字的诗句有:1、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2、人未老,蓝桥谩促霜砧捣。——李之仪《千秋岁》3、蓝溪之水厌生人,身死千年恨溪水。——李贺《老夫采玉歌》4、衫经雨故,骢马卧霜羸。

品红、月白、鹅黄、杏黄、琥珀

葱绿、朱砂、青莲、紫檀、甘青

丁香色、藕荷色、海棠红、松花色

在古代中国,最重要的颜色有五种。

分别是:黄、青、白、赤、黑。

老子说:“目迷五色”。

在时间的长河中。

当“五色”融入诗词,诗意无限。

红:帛赤白色。本意指浅赤色的帛,后世常用来指大红绸子。

《贺筵占赠营妓》有诗句:一曲高歌红一匹,两头娘子谢夫人。其中的“红”,指的是大红绸子。

《江城子·春兴》

南宋·刘辰翁

一年春事几何空。杏花红。海棠红。

看取枝头,无语怨天公。

幸自一晴晴太暖,三日雨,五更风。

山中长自忆城中。到城中。望水东。

说尽闲情,无日不匆匆。

昨日也同花下饮,终有恨,不曾浓。

《渔家傲》

宋·欧阳修

粉蕊丹青描不得。金针线线功难敌。

谁傍暗香轻采摘。风淅淅。船头触散双鸂鶒。

夜雨染成天水碧。朝阳借出胭脂色。

欲落又开人共惜。秋气逼。盘中已见新荷的。

《庆全庵桃花》

宋·谢枋得

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

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在中国有“黄生阴阳”的说法,把黄色奉为彩色之主,是居中位的正统颜色,为中和之色,居于诸色之上,被认为是最美的颜色。

《南歌子·香墨弯弯画》

宋·秦观

香墨弯弯画,燕脂淡淡匀。

揉蓝衫子杏黄裙,独倚玉阑无语点檀唇。

人去空流水,花飞半掩门。

乱山何处觅行云?又是一钩新月照黄昏。

《赠刘景文》

1. 关于蓝的诗句古诗 关于蓝的诗句古诗 1. 关于兰的诗句古诗 华岩《兰》 云壑固聿曼,幽芬清且修。 凉风动夙夜,佳人惠然求。 高凤翰《题郑板桥画兰陈溉夫画松》 溉夫画松松支离,板桥画兰兰离披。 兰离披,兰有香,松枝拂之松。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客中行》

唐·李白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酬李六醉后见寄口号》

唐·元稹

顿愈关风疾,因吟口号诗。

文章纷似绣,珠玉布如棋。

关于“蓝”字的诗句如下: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人未老,蓝桥谩促霜砧捣。——李之仪《千秋岁》蓝溪之水厌生人,身死千年恨溪水。——李贺《老夫采玉歌》衫经雨故,骢马卧霜羸。——白居。

健羡觥飞酒,苍黄日映篱。

蓝水色似蓝,日夜长潺潺。(游悟真寺诗一百三十韵 白居易 ) 蓝桥春雪君归日,秦岭秋风我去时。(初贬官过望秦岭 自此后诗江州路上作 白居易 ) 蓝舆辞鞍马,缁徒换友朋。(山居 白居易 ) 玄晏舞狂乌帽落,蓝田醉倒玉山颓。(蓝田刘。

命童寒色倦,抚稚晚啼饥。

潦倒惭相识,平生颇自奇。

明公将有问,林下是灵龟。

《诗经·郑风·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蓝的诗句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青出蓝诗》

唐·吕温

物有无穷好,蓝青又出青。

朱研未比德,白受始成形。

袍袭宜从政,衿垂可问经。

当时不采撷,作色几飘零。

《忆江南·江南好》

唐代·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南朝·梁绎《玄览赋》

《僧院影堂》

唐·许浑

香销云凝旧僧家,僧刹残灯壁半斜。

日暮松烟空漠漠,秋风吹破妙莲华。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雁门太守行》

唐·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白”字在《说文解字》中解释:“白,西方色也。阴用事,物色白。”白的叫法有白、素、缟、皓。

《东栏梨花》

宋·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戏赠》

宋·陆游

帘幕阴阴昼漏迟,鹅黄雪白络新丝。

只应笑杀东邻女,不见秋千到拆时。

《残花》

唐·韩偓

余霞残雪几多在,蔫香冶态犹无穷。

黄昏月下惆怅白,清明雨后寥梢红。

树底草齐千片净,墙头风急数枝空。

西园此日伤心处,一曲高歌水向东。

《画堂春·外湖莲子长参差》

宋·张先

外湖莲子长参差,霁山青处鸥飞。

水天溶漾画桡迟,人影鉴中移。

桃叶浅声双唱,杏红深色轻衣。

小荷障面避斜晖,分得翠阴归。

青砖黛瓦,青色烟雨,朦朦胧胧的极致美,天然水墨画般的风景,保持着生机盎然且纯净的诗意。

赤、黄、青……每种颜色都被赋予了美好的寓意,渲染着中国的山河岁月,千百年来惊艳如初。

上一篇 2023年05月13 23:50
下一篇 2023年04月18 02:48

相关推荐

  • 清明热得早的下一句,清明热得早下一句谚语

    清明假期的出游人次有望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旅游业都期盼着借此推进行业复苏进程。不过,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形势下,短时间内释放的巨大需求又对旅游业的方方面面形成不小压力,清明热得早下一句谚语,有关方

    2023年06月04 295
  • 人间三月天的诗句,赞美五月的优美诗句

    今日三月三,上巳节,也叫“重三”,这是一个纪念黄帝的节日,也是中国最浪漫最富有诗意的日子。春风吹拂,万物可期,时间悄然走过。三月三的原野,明媚绚烂,三月三的河水,清澈温暖。踏青,赏花,饮酒,赋诗,在这

    2023年05月30 230
  • 元曲中的讽刺诗有哪些作用,元曲中的俗曲

    元曲也有品格吗?来看看《醉中天·咏大蝴蝶》中的绝妙讽刺一、曲相弱于诗和词的地位中国的诗、词、曲这三种文体是完全不同的,虽都是体裁短小,其承载的内容却风格却完全不同。诗往往承载较多的社会内容,有“致君尧

    2023年04月12 277
  • 带有秋的诗句,含有秋字的诗词300首

    秋天,是一个冷冷清清的季节她凄凉、悲戚、肃穆秋天,又是一个可可爱爱的季节她好看、好吃、好玩你眼中的秋天是什么样子呢?来跟诗词君一起玩“飞花令”吧看看你能记住多少句带“秋”的诗词01、八月秋高风怒号,卷

    2023年05月04 238
  • 唐诗宋词元曲列举,唐诗宋词元曲

    想象一下:如果千年时间未改,这些才子仍在,那当是何等的盛景!宋词10大巅峰之作《暗香·梅》姜夔辛亥之冬,余载雪诣石湖。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作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使二妓肆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

    2023年04月13 238
  • 自扫门前雪的上一句,各人自扫门前雪前一句

    《增广贤文》中,人生哲理俯拾皆是,但也不乏消极的糟粕。“各人自扫门前雪,各人自扫门前雪前一句,莫管他人瓦上霜”,这句来自于《增广贤文》的民谚,就被太多的人解读为“莫管闲事”,换言之便是“冷漠”。若果真

    2023年05月02 254
  • 美字开头的诗句,美开头七言诗句

    与你双向奔赴的《夜读》上线!3248+1776位读者的点赞心意,自是不可辜负的。先来奉上25句绝美诗词,带你游走汉字雕砌而成的大美:美在惊为天人的运笔,美在心有戚戚的共鸣,美在吞吐日月的境界,美在系马

    2023年05月12 283
  • 描写儿童放风筝的诗句

    在古诗词里赏万紫千红的春天,怡心怡情;读绵绵不绝的相思,思绪万千;看天真烂漫的孩童,心中会生出许多温柔,会嘴角含笑,仿佛重拾了那段并不遥远的时光。舟过安仁宋杨万里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

    2023年04月23 373
  • 海上日出的诗句,赞美海上日出朝霞的诗句

    红日初升在东方,其大道满霞光。日出是自然界中最雄伟壮丽的景色,千百年来,被无数文人骚客赞颂。日出的美,说不完,道不尽,藏在古诗词里,惊艳绝伦!日出藏在江边情郎的歌声里《竹枝词二首·其一》唐·刘禹锡杨柳

    2023年06月06 239
  • 民族团结诗句,民族团结的古诗10首

    [创作谈]建党百年之际,总想写点东西,恰巧大顶山诗社发起了由省诗词协会副会长张应志领做的《中国精神百咏》活动,便主动参与其中。从2021年1月14日开始至3月31日,历时77天,民族团结的古诗10首,

    2023年05月29 221
  • 天王盖地虎下一句,天王盖地虎下一句搞笑

    话说,现在人人都说《智取威虎山》里有许多江湖黑话,可道上的,天王盖地虎下一句搞笑,自然不会说“黑话”二字,当年您要是看多了武侠小说,自是知道金庸笔下把它写作“切口”,比如《鹿鼎记》里,韦小宝进天地会,

    2023年05月16 253
  • 天公不作美的下一句,天公不作美怎么幽默回复

    雷峰塔倒,西湖水干,此情不消一、我叫白素贞海底修炼五百年,那是我第一次来到人间。我喜欢热闹喧嚣的人间,我喜欢嬉笑怒骂的市井。我躲在树上,探出头看着繁华世间。有一和尚持钵而来,来到树下纳凉,临走前,向上

    2023年05月13 218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