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一去不复返的全诗,《登黄鹤楼》王之涣

说到武汉,就不能不提到黄鹤楼。相传黄鹤楼始建于三国,到唐代时已具规模,后来更屡遭战火销毁,数次重修重建,到如今更是有了“天下江山第一楼”的美誉。而说到黄鹤楼,唐人崔颢写下的一首流传千古的《黄鹤楼》则必

说到武汉,就不能不提到黄鹤楼。相传黄鹤楼始建于三国,到唐代时已具规模,后来更屡遭战火销毁,数次重修重建,到如今更是有了“天下江山第一楼”的美誉。

而说到黄鹤楼,唐人崔颢写下的一首流传千古的《黄鹤楼》则必然无法绕过。

崔颢生在盛唐,早年间的诗作浮艳轻薄,后来他漫游边塞,诗风也因此一改秾艳,而多了些许风骨。这首《黄鹤楼》据说便是他漫游到湖北武昌时所写。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唐代·崔颢《黄鹤楼 / 登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

这首诗开篇两联,便连用三个“黄鹤”,却非但不让人觉得重复,反而独具一种悠长韵味。颈联对仗工整,《登黄鹤楼》王之涣,以一代风流名士祢(mi)衡的典故,抒发世事无常、物非人非的空茫之感。

后人对这首诗的评价极高,如严羽就曾在《沧浪诗话》中毫不吝惜地赞美道:“唐人七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

黄鹤一去不复返的全诗

而关于崔颢的这首《黄鹤楼》还有后续的故事。据说,大诗人李白一次来到黄鹤楼,他登临台阁之上,望着远方壮阔辽远的景致,不由得诗兴大发,正准备挥毫泼墨一首,却蓦然见到了崔颢新题的《黄鹤楼》诗。

他不觉读了一遍又一遍,敬佩非常,不由得发出“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感慨,手中的笔再难落下。

但李白毕竟是李白,他又岂会轻易服输,定是要比个高下的。离开黄鹤楼不久,他便模仿崔颢的笔调,写下了一首《鹦鹉洲》。

鹦鹉来过吴江水,江上洲传鹦鹉名。

鹦鹉西飞陇山去,芳洲之树何青青。

烟开兰叶香风暖,岸夹桃花锦浪生。

迁客此时徒极目,长洲孤月向谁明。

“黄鹤一去不复反”出自唐代崔颢《黄鹤楼》。原文: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简介:《黄鹤楼》是唐代诗人崔颢。

然而他吟哦多遍,却始终觉得缺少新意,无法与崔颢抗衡。后来天宝年间,他在朝廷屡遭排挤,被玄宗赐金放还。离开长安后,他漫游金陵,突然触景生情,终于写下了一首震古烁今的名篇《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黄鹤一去不复返是出自于唐代诗人崔颢写的七言《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你!望采纳!谢谢!祝好!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凤凰台位于金陵凤凰山,古人以凤凰为祥瑞,所以凤凰台实质上便是王朝兴盛的一种象征。而今“凤去台空”,六朝繁华不再,唯有江水永不停息地流淌。

颔联,吴宫指的是三国时孙吴曾于金陵建都筑宫,晋代则指东晋,衣冠指的是东晋文学家郭璞的衣冠冢。“埋幽径”、“成古丘”,诗人感慨昔日繁华的荒芜,过往风流的消逝。

但诗人没有一意地沉浸在对历史的凭吊哀悼中,颈联他将目光再次投向风物自然。“三山”在金陵西南长江边上,三峰并列,在云雾中半隐半现;“二水”指白鹭洲将长江分割成两道。两句对仗工整,气势更是壮丽。

尾联是诗歌主旨,诗人从“怀古”中回归现实,开始“伤今”。浮云寄寓深意,陆贾《新语·慎微篇》中说:“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月也”,浮云蔽日便是暗喻皇帝被奸邪臣子包围。一句“不见长安”,满含报国无门的沉痛。

黄鹤一去不复返的全诗如下:黄鹤楼 【作者】崔颢【朝代】唐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译文:过去的仙人已经驾。

后世千百年来,关于这两首诗孰优孰劣的比较,从无确切定论,但主流的观点却有两种:一种即元朝诗论家方回《瀛奎律髓》所说的“格律气势,未易甲乙”,即两首诗不分高下;第二种则如清代学者沈德潜般对崔颢《黄鹤楼》倍加推崇,认为其“擅千古之奇”,李白的诗则无法比肩。

而此外却还有一种观点,则是认为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后来居上,成就超越了《黄鹤楼》诗。

持这种观点的一般认为:

其次,从思想性、艺术性以及律诗规范上看,李白的诗都要更高一筹。

艺术性:诗贵其“简”,古人常认为字惟其少,意惟其多,这才有了所谓炼字炼句。开头同样是描写景物,抒发台去楼空、世事无常的感慨,崔颢用了四句“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而李白仅用了两句“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便已将语意概括清楚,不可谓不惜字如金。

格律规范:作为近体诗,即律诗,格律是非常重要的一点。而崔诗前四句明显是古风句,没有格律可言,虽也可说是自然浑成,流水行云,但毕竟不及李诗的结构井然,独具一种气势。

此外诗歌结尾两联,崔诗整个的情调显得平淡凄清,而李诗却以其雄健笔力,将前文中的悲凉气氛一洗而空,尾联即便是抒发郁愤忧虑之情,也仍然不堕气势。

两首诗作为传唱千古的名作,后世的议论纷纷从不曾停息。

那么如果由你来评判,你会觉得哪一首更胜一筹呢?

在留言区告诉大家吧!

沙元伟.评崔颢《黄鹤楼》和李白《凤凰台》

易接道 甘久生.崔颢“黄鹤楼”诗与李白“凤凰台”诗比较谈

上一篇 2023年06月05 04:56
下一篇 2023年05月12 18:49

相关推荐

  • 写秋色的诗句,描写秋色的诗句有哪些的诗句

    季节交替,岁月轮回。酷暑渐渐远去,清秋缓缓归来。秋天有多美?飘落的红叶,盛开的菊花,赏心悦目。秋天的和风与落叶,诉说着草木的枯荣;秋天的明月与夜晚,诉说着亘古不变的思念佳话,明月千里寄相思,仲秋之夜,

    2023年05月29 270
  • 一代新人换旧人上一句,江山代有才人出,一代新人换旧人

    闲来无事问诸君,老人俗话可当真。君要不信不勉强,几句俗话当笑论。清君先看宴中酒,杯杯先敬权贵人。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先见春。人情似纸张张薄,友情如棋局局新。人情似水分贵贱,友情如云不见根。胜者王侯

    2023年05月24 279
  • 几处早莺争暖树下一句,几处早莺争暖树求下联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中的“新燕”指的是?这是蚂蚁庄园11月9号今日庄园小课堂的问题,很多用户还不知道答案,本文小编会为大家详细介绍11月9日今天蚂蚁庄园课堂小鸡饲料答案。蚂蚁庄园回答知识

    2023年05月02 269
  • 关汉卿和郑光祖元曲,元曲四大家是指关汉卿马致远

    郑光祖郑光祖,汉族,生卒年不详,字德辉,平阳襄陵(今山西襄汾)人。他是元代著名的杂剧家和散曲家,他的杂剧在当时“名闻天下,声振闺阁”。同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齐名,被后人称为为“元曲四大家”。除杂剧外,

    2023年04月17 241
  • 只恐双溪舴艋舟下一句,只恐双溪舴艨舟载不动许多愁

    她是传奇女词人。她的词被誉为“词家一大宗”。她也是柔情与豪气并重的千古第一才女。她,就是宋代著名的婉约派女词人--李清照。从秉承家学,琴瑟和弦到最终的颠离漂泊,她的一生跌宕起伏。婉约如她有“此情无计可

    2023年04月16 305
  • 关于生命之水的诗句,关于生命的古诗四句

    1.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王维《终南别业》2.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3.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白居易《白云泉》4.庭前落尽梧桐,水边开彻芙蓉。——

    2023年05月13 217
  • 有关杏花的古诗句,有关杏花的诗句古诗词

    ▲关注,让诗歌点亮生活杏花,比桃花少一点娇嫩,比梨花多一抹红晕,比梅花少一分高冷,比樱花多一股清新,杏花以独特的气质,成为春天里不可替代的一抹风景。思帝乡·春日游【唐代】韦庄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

    2023年04月12 241
  • 赞美老师的诗句,赞美老师的千古绝句

    1、经年累月,砂粒便成了一颗颗珍珠,光彩熠熠。2、新竹高于旧竹,全凭老干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万龙孙绕凤池。3、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4、轻盈数行字,浓抹一生人。用来赞美老师的诗句有如下

    2023年06月04 301
  • 赞美老师的诗句有哪些,用来赞美老师的诗句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教师节了,勿忘恩师,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在唐诗宋词里,你会发现直接赞美老师的诗歌是很少的,父亲和老师都是以严厉的形象出现。而今天流传下来的很多诗词,由于现代语意、语境

    2023年05月02 286
  • 清秋的诗句,含清秋寓意好的诗句

    秋,没有春的潋滟,没有夏的火热,更没有冬的苍凉。秋天是四季里最独特的一道风景,这里整理了60句关于秋天的诗词,含清秋寓意好的诗句,看看诗人笔下的万千秋色,哪一句打动了你?1、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2023年05月18 239
  • 霜的诗句,带霜的诗句100首

    有人说,雪是自然写人间的情书。岁月向晚,山河逢冬。当雪花一片一片落下的时候,许多人才会惊觉:冬天,真的来了啊!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唐·李白《静夜思》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唐·白居易《

    2023年05月04 227
  • 关于失恋的诗句,失恋的经典诗词

    失恋情到浓时,情转薄世有“热恋”,自然也有“失恋”失去的爱情宛若夹在日记本中的枫叶逐渐趋于黯淡最终碎成一片红尘现代人的失恋标配是酒,是倾诉,是朋友圈但是,对于古人来说失恋的标配,应该是缠绵的文字,缱绻

    2023年05月14 312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