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染、荼白、落栗、薄柿、酡颜、踯躅、曙色、缁色、鸦青、胭脂、若草、缟、缃色、竹青、苏芳、缥色、天水碧、月白、远山如黛、青梅煮酒、桥下春波…
这些颜色的名字,是不是看着美极了?
梅染
梅染顾名思义,就是用梅花树作为染料的一种天然染色法,而造就的颜色也叫梅花染色,是谓梅染。
荼白
荼白是指如荼一般的白色。荼在古书中是一种苦菜,现在也有荼靡花开之白色。《周礼书·考工记·鲍人》有:“革,欲其荼白,而疾澣之,则坚;欲其柔滑,而腛脂之,则需。”
薄柿
薄柿是用柿漆染得的淡柿色。在日本江户时代中后期,薄柿色的帷子和白薄柿的足袋就十分流行。白居易在《杭州春望》中写到红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薄柿色就像是尚未成熟垂挂于枝头的柿,正等着谁家巧织女素手采摘做染料。
酡颜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短短酡颜两字便想到美人微醺,大量描写色彩的古诗词,一抹红霞飞上脸梢的神态。,
踯躅
鸦青
有关颜色的诗句:碧、红: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红: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黄:黄衫飞白马,日日青楼下.白日依山近,黄河入海流.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四月南风大发黄,枣花未落荫桐长.千里。
中国传统色彩名词,鸦羽的颜色。即黑而带有紫绿光的颜色。这种鸦青色细细看来也是极美的。
胭脂
胭脂色,也便是血色。经书日月,粉黛春秋,留下多少有关美人胭脂的诗词。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天水碧
天水碧,浅青色。古代丝帛染色名。相传为南唐后主李煜的姬妾所染。天水碧,染就一江秋色,鳌戴雪山龙起蛰,快风吹海立。数点烟鬟青滴,一杼霞绡红湿,白鸟明边帆影直,隔江闻夜笛。
苏芳
百草霜
据《本草纲目》记载,百草霜是从锅底刮下的余灰熬药喝的。这样一说大家会觉得疑惑,余灰怎么能熬药呢?其实,锅底灰,是上百种草烧完之后形成的一层跟霜一样轻柔的东西,于是就叫百草霜。
雨过天青
天青色是汝窑的代表色,传说需得在烟雨天气中烧制才可实现。雨过天青也就是雨霁,天空还略显阴青时呈现出的颜色了。雨过天青云破处,者般颜色作将来。
5.描写色彩的诗句有哪些 1、春来江水绿如蓝 唐 白居易 《忆江南·江南好》 2、风回小院庭芜绿 唐 李煜 《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 3、绿鬟堆枕香云拥 宋 欧阳修 《蝶恋花·海燕双来归画栋》 4、风吹细细绿筠香 宋 苏。
缃色
3. 关于春之色彩的5句诗句,要有出处 <;色彩>; 春日 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缃色作为色彩词至少在汉代就有,唐代以后多见,是浅黄色丝绸的颜色,多用于形容帛。南朝梁萧统有:词人才子,则名溢于缥囊;飞文染翰,则卷盈乎缃帙。缃帙也就是浅黄色书套,亦泛指书籍、书卷。
缁色
缁色是黑色的一种,为黑泥之色。缁色也是僧侣的常服颜色,沙门有”缁衣“之称。《考工记》钟氏染羽,以朱湛、丹秫,三月而炽之,淳而渍之。三入为纁,五入为緅,七入为缁。
含有颜色的诗句推荐:1、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贺知章《咏柳》。2、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春雪》。3、青山看不厌,流水趣何长。--唐钱起《陪考功王员外城东池亭宴》。。
月白
有关颜色的诗句:碧、红: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红: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黄:黄衫飞白马,日日青楼下.白日依山近,黄河入海流.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四月南风大发黄,枣花未落荫桐长.千里。
藕荷
藕荷色是一种颜色,泛指浅紫而略带粉红的颜色。比浅紫要暗些。淡淡的紫色,还带点粉色的样子。有深藕荷和浅藕荷,深藕荷比浅藕荷更加泛紫,下图即为浅藕荷。
竹月
竹月即是竹林中的月色,想象一下,是不是极为清冷寂寥?竹月也一般指深竹月色,多用于丝绸颜料当中。
再补几张传统颜色的壁纸。
钴色
蘆(lú)灰
纸棕
章丹
胭脂
辰砂
十样锦
妃红
雄黄
另附上一百种中国传统色。
素材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描述色彩的诗句包括:1、唐代杜牧《江南春》原文: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译文:江南大地鸟啼声声绿草红花相映,水边村寨山麓城郭处处酒旗飘动。南朝遗留下的四百八十多座古寺,无。
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