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随平野尽下一句,山随平野尽后面是什么

李白的《渡荆门送别》,大家都很熟悉,全诗气势恢宏,描写了楚地的壮阔绚丽景色。这一点毋庸置疑。但这首诗历来也有争论,就是题目“送别”两个字。诗中好像并没有写送别,也没有离情别绪,清朝文学家沈德潜也认为“

李白的《渡荆门送别》,大家都很熟悉,全诗气势恢宏,描写了楚地的壮阔绚丽景色。

这一点毋庸置疑。

但这首诗历来也有争论,就是题目“送别”两个字。

诗中好像并没有写送别,也没有离情别绪,清朝文学家沈德潜也认为“送别”二字“可删”。

这首诗果真没有送别吗?

当然不是,这首诗不仅有送别,而且送别之情至深至切。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山随平野尽后面是什么,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创作背景:

荆门山公园

1、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荆门,山名,位于今湖北省宜昌市宜都市西北长江南岸,地势险要,自古即有楚蜀咽喉之称。

这句话字面意思是:我乘舟渡江来到遥远的荆门外,来到战国时期楚国的境内游览。

前两句点明了以下几个内容:

出行方式,坐船;

企业回法穆兰,名士,尊达手表维修服务热线:400-185-6077,江苏省手表维修服务地址位于:南京市秦淮区汉中路1号新街口国际金融中心10楼H;苏州市工业园区苏州中心办公楼C座22层08室;无锡市梁溪区人民中路139号恒隆广场写字楼1座11层1104室。服务时间。

山随平野尽下一句

现在地点,荆门山;

目的地,楚国。

(1)这两句话还有其他隐含含义吗?

首先,先看“远”字。

这说明诗人已经坐了很长时间的船了。

我们知道,李白是一个对美景毫无抗拒力的人。

从家乡到荆门山这段路程中,有没有美景?比如三峡,这个路程中的风景也是美不胜收的。

那么,诗人为什么要写“荆门外”的景色,而不写路途其他的景色?

这里就有一个结论:在诗人的心中,“荆门内”就是家乡。

还有两个理由:

一、 “外”字也能说明,荆门山其实就是诗人心中家乡内和外的分界线。

二、荆门山被称为 “楚蜀咽喉”,过了荆门山,就到了楚国。

这个结论有什么用呢?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当然有用!

这就说明,荆门山才是诗人和家乡的告别之地。

我们来看下两句。

长江

2、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大荒,指广阔无际的田野。

这句话字面意思就是:高山渐渐隐去,平野慢慢舒展开,滔滔江水仿佛流进广阔的莽原。

这两句话是千古名句,古今读者评价都非常高,写出了楚地雄浑壮阔的风景。

但这两句也隐含有离别之意。

(1)首先看 “随”字。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译文 注释 乘船远行,路过荆门一带,来到楚国故地。青山渐渐消失,平野一望无边。长江滔滔奔涌,流入广袤荒原。月映江面,犹如明天飞镜;云变。

它有两层意思:

其一,说明山慢慢远去;

山随平野尽下一句

其二,说明诗人看的时间比较久。

诗人为什么要看着这些山,慢慢远去?

很明显就是不舍嘛!

这是什么山?这是家乡的山啊。

(2)再看“尽”字。

诗人从崇山峻岭一直看到平原。

这也写出了诗人的留恋和不舍。

我们又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山随平野尽”,是诗人在向家乡的山告别。

(3)再看“江入大荒流”。

江水浩浩荡荡,奔向广阔的平野,好一幅波澜壮阔的场面!

这句话写出了诗人欢快的心情,也暗示出诗人渴望大展拳脚,实现抱负的壮志。

这里还有一层含义: “江入大荒流”像是诗人对山的告别语,“不用担心我,我即将去实现我的抱负”。

诗人和山的告别,已经完成。

我们看下两句。

3、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这两句话的字面意思是:波中月影宛如天上飞来的明镜,空中彩云结成绮丽的海市蜃楼。

通过“飞天镜”我们可以看出,这已不是刚才的江入大荒流”的壮阔场面,江水已经恢复了平静。

那么,诗人在家乡能见到“水中月如明镜”、“云中天似海楼”的景色?

高山峻岭,水流肯定很急,不可能出现明镜一样的月亮,对吧?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江岸的原野与天际的稀星互成动势,原野因星垂而寥阔,稀星因野阔而低垂。「星垂」,一马平川,无遮无掩,地。

海楼就更能实现了,江面辽阔是海楼出现的前提条件,在蜀地肯定见不到。

也就是说,荆门山外的云和月,都和家乡不一样。

那我们问两个问题:

(1)诗人一个人出门在外,有人陪同吗?

没有,因为我们都知道李白是一个人出来的。

(2)退而求其次,那有没有熟悉的景物陪在身边呢?

李白想了想,山已经告别完了;

那么月呢?结果月和家乡的完全不一样啊;

那么云呢?云也不一样啊。

你们看,诗人的心中有一份深深的孤独感!

当他发现家乡的山、月、云都已经不在自己的身边,这份深深的孤独感便油然而生。

而这份孤独感,正是源于诗人对故乡深切的思念。

我们接着看后两句。

长江

4、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这句话字面意思就是:我仍然怜爱故乡的滔滔江水,它奔流不息陪伴着我万/里行舟。

这句话是紧承上一联的。

很显然,这是一种无奈的安慰。

我们对整首诗的脉络进行梳理。

5、整首诗脉络梳理

首先,诗人侧面写出了与家乡告别的地点,就是在荆门外;

其次,诗人委婉地写出了与家乡的山的告别;

然后,诗人与家乡的月和云完成了告别;

结尾,诗人找到了一丝安慰,家乡的水还在送着我。

你们看,真像清朝文学家沈德潜说的那样,这首诗没有离情别绪吗?

很显然不是。

这首诗并不是为了写楚地壮阔绚丽的景色,而是通过写他乡之景来反衬诗人内心的孤独。

“山随平野尽”的下一句是:江入大荒流。“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的意思是:山随着平坦的原野的出现逐渐消失,江水汇入在广阔无际的田野。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渡荆门送别》。《渡荆门送别》李白〔唐代〕渡远荆。

大家试想一下:如果前六句都没有写分别,那么后两句突然出现“仍怜故乡水”,是不是很莫名其妙?

山随平野尽下一句

如果没有前面的感情积蓄,就不可能会有后面的感情落脚点!

站在诗人的角度来读诗,我是沉于古诗,欢迎关注我,每天我都会为您解读至少一首古诗。

上一篇 2023年06月04 17:13
下一篇 2023年05月30 07:23

相关推荐

  • 爱你入骨下一句,特别深爱一个人的句子

    导语:真爱难忘,深情难舍,这是一颗永恒不变的心!入了心的人忘不了,动了心的情放不下,人的一生真爱只有一次,深爱的人永远都是心里的唯一,特别深爱一个人的句子,爱你情深入骨,想你牵肠挂肚,爱着想着,这份深

    2023年05月03 238
  • 表达不舍离别的诗句,表达依依不舍的诗句

    世间有聚就有散,聚的时候,固然是欢乐的,可离别的时候,总是让人感伤。欧阳修说: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这是人生常态。可诗词君还是喜欢李白的“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就要分别了,就让我们饮中杯中的酒,最

    2023年05月15 248
  • 元曲四大家位居榜首,杂剧四大家和元曲四大家

    本文系作者菊花聊时尚独家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关汉卿生活在十三世纪,那是一个灾难深重的时代。当时,游牧于长城以北沙漠地带的骠悍的蒙古人大举南侵,先并了女真族在北中国建立的金国,又渡长江灭掉了南宋建立了

    2023年04月18 242
  • 诗字五行属什么,五行缺什么最苦命

    想要起一个新颖又有内涵的好名字,就不能被限制,五行缺什么最苦命,要开发脑动力,一个人的力量有限,那么就让可爱来帮忙吧,请看下面的女孩新颖有涵养的名字。女孩起名技巧1、使用中性字来给女孩起名突出新颖感根

    2023年05月30 286
  • 守得云开见月明下一句

    盛夏七月,变异的奥密克戎突然袭击,新一轮疫情防控阻击战再次打响,兰大二院吹响了抗“疫”冲锋号。我立刻起身,一刻也不敢迟疑,收拾好东西准时来到行政楼前。由于这次是紧急集合,看到风尘仆仆赶来的同事们,我心

    2023年06月01 228
  • 关于家书的诗句,关于一封家书的诗句

    家书,关于一封家书的诗句,是古代中国远游在外的游子与家人互通来往的主要沟通方式,它不只是一张纸,它是一份乡愁,是维系亲情的重要纽带。所以在诗词作品中,家书也是常常会提及的题材,也因此流传下许多脍炙人口

    2023年04月12 266
  • 与战争有关的诗句,关于战争的古诗20首

    最近局势不稳,人心惶惶。政治与军事咱平头老百姓又看不明白。只知道哪里有利益哪里就有争夺。在这样的现实面前。不由感恩。生在一片和平的土地。爱与和平,一直是百姓心头的渴望。今日陈酿整理了关于战争与和平的诗

    2023年04月30 291
  • 描写相思的诗句,用古诗暗示我想你了

    相思是汉语词汇中极美的一个词。相思,是诗人爱写的题材之一,诗人作诗以寄相思,以唯美的意境抒发心中的伤感和惆怅,写就一首首动人的相思诗篇。这一相思,用古诗暗示我想你了,便相思了千年,相思了一生。只凭诗句

    2023年06月03 231
  •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的全诗,《忆江南》古诗全文

    忆江南【唐】白居易《忆江南三首·其一》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忆江南》共三首,系白居易元和元年(827)在洛阳时所作。白氏十四岁后为避藩镇之乱曾流寓江南

    2023年04月21 298
  • 描写山水的诗句王维,诗人王维描写山水的诗

    渭川田家王维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安逸自然的农家生活图景,由景抒情,抒发作者对农人生活

    2023年06月04 287
  • 高中有没有元曲课程啊知乎,高中网课知乎

    学习目标1、识记这两个单元出现的重点词语和文学文化常识。2、复习戏剧单元,了解元曲的一般知识;复习宋词单元,了解词的一般知识,了解一些宋词的一些大家。3、正确理解词意,学会"知人论世";品味诗歌意境,

    2023年04月21 290
  • 此情此景怎么配下一句,此情此景押韵下一句

    凉风至,白露生,寒蝉鸣。秋的画面,印染着金色的霞光。“一叶梧桐一报秋,稻花田里话丰收。”梧桐,便是秋的使者,她的叶儿牵着秋的手,仿佛融了音乐的旋律、和声、节奏,笑吟吟地,舞在天地间。梧叶报秋来此情此景

    2023年05月03 301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