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王孟二人是谁,唐代诗人中王孟二人指的是

滁州西涧唐代: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王孟韦柳,是盛唐王维、孟浩然、中唐韦应物、柳宗元的合称。为唐代继承陶渊明田园诗而发展成独特的唐代山水田园诗歌流派的代表

滁州西涧

唐代: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王孟韦柳,是盛唐王维、孟浩然、中唐韦应物、柳宗元的合称。为唐代继承陶渊明田园诗而发展成独特的唐代山水田园诗歌流派的代表。这四人的遭遇、诗风并非完全相同,但在山水田园诗歌创作上,都有较高的独特成就,并且在艺术风格上有某种相同或相近之处。王维是朝廷清贵,晚年山居消闲,诗的题材较广,有清华、典雅、壮健、平淡等多种风格;孟浩然是济世之心不遂,终于隐遁,比较集中地写山水田园诗;韦应物做地方官吏,比较关心民生,既有涉及社会方面的诗,也有写闲适境界的诗;柳宗元参加政治革新集团失败,长期被贬谪而死,其诗主要抒发愤激不平之情,也有一部分山水诗。

过去诗论家对四家诗意见不一致,如王世贞以为“摩诘才胜孟襄阳”(《艺苑卮言》),苏轼以为柳诗在“韦苏州上”(《东坡题跋》),王士禛又以为韦诗在“柳柳州上”(《分甘余话》)。但四家诗又都有继承陶渊明传统的一面,即内容写自然景物,风格清微淡远。陈师道以为王维学陶渊明,“得其自在”(《后山诗话》);吕本中以为孟诗“自然高远”(《童蒙诗训》);苏轼以为韦、柳“发纤秾于古简,寄至味于澹泊”(《书黄子思诗集后》),大致是一个意思。后来,王士禛主张神韵,就是以这一流派为宗尚的。

韦应物(737年-791年),字义博,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朝时期大臣、藏书家,右丞相韦待价曾孙,宣州司法参军韦銮第三子。

出身京兆韦氏逍遥公房,以门荫入仕,起家右千牛备身,出任栎阳县令,迁比部郎中,加朝散大夫。外放治理滁州、江州刺史,检校左司郎中、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韦左司”、“韦江州”。贞元八年,去世,时年五十五岁,葬于少陵原。

韦应物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个人作品六百余篇。今传《韦江州集》10卷、《韦苏州诗集》2卷、《韦苏州集》10卷。散文仅存1篇。

韦应物15岁起以三卫郎为唐玄宗近侍,出入宫闱,扈从游幸。早年豪纵不羁,横行乡里,乡人苦之。安史之乱起,玄宗奔蜀,流落失职,始立志读书,少食寡欲,常“焚香扫地而坐”。

代宗广德至德宗贞元间,先后为洛阳丞、京兆府功曹参军、鄠县令、比部员外郎 、滁州和江州刺史、左司郎中 、苏州刺史。

贞元七年退职。世称韦江州、韦左司或韦苏州。

从肃宗广德二年(764年)起到德宗贞元七年(791年),将近三十年间,韦应物大部分时间在作地方官吏,其中也有短期在长安故园闲居,或在长安任官。在地方官任上,韦应物勤于吏职,简政爱民,并时时反躬自责,常常因为自己没有尽到责任而空费俸禄自愧。"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这是韦应物晚年任苏州刺史时写给朋友的诗中一联。苏州刺史届满之后,韦应物没有得到新的任命,他一贫如洗,居然无川资回京候选(等待朝廷另派他职),寄居于苏州无定寺,不久就客死他乡,享年五十六。

韦应物是山水田园诗派诗人,后人每以王孟韦柳并称。其山水诗景致优美,感受深细,清新自然而饶有生意。而《西塞山》景象壮阔,则显示韦诗雄豪的一面。其田园诗实质渐为反映民间疾苦的政治诗。代表作有《观田家》。

此外,他还有一些感情慷慨悲愤之作。部分诗篇思想消极,孤寂低沉。韦诗各体俱长,七言歌行音调流美,“才丽之外,颇近兴讽”(白居易《与元九书》)。五律一气流转 ,情文相生,耐人寻味。五、七绝清韵秀朗,《滁州西涧》的“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句,写景如画,为后世称许。

韦诗以五古成就最高,风格冲淡闲远,语言简洁朴素,有“五言长城”之称。但亦有秾丽秀逸的一面。其五古以学陶渊明为主,但在山水写景等方面,受谢灵运、谢朓的影响。此外,他偶亦作小词。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做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韦应物的诗歌创作成就最大。其诗多写山水田园,清丽闲淡,和平之中时露幽愤之情。反映民间疾苦的诗,唐代诗人中王孟二人指的是,颇富于同情心。是中唐艺术成就较高的诗人。,

代表作有《观田家》。此外,他还有一些感情慷慨悲愤之作。部分诗篇思想消极,孤寂低沉。韦诗各体俱长,七言歌行音调流美,“才丽之外,颇近兴讽”(白居易《与元九书》)。五律一气流转 ,情文相生,耐人寻味。五、七绝清韵秀朗,《滁州西涧》的“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句,写景如画,为后世称许。韦诗以五古成就最高,风格冲淡闲远,语言简洁朴素。但亦有秾丽秀逸的一面。其五古以学陶渊明为主,但在山水写景等方面,受谢灵运、谢朓的影响。此外,他偶亦作小词。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

唐代诗人王孟二人是谁

后人每以王孟韦柳并称。其山水诗景致优美,感受深细,清新自然而饶有生意。而《西塞山》景象壮阔,则显示韦诗雄豪的一面。其田园诗实质渐为反映民间疾苦的政治诗。

韦应物实现了脱离官场,幽居山林,享受可爱的清流、茂树、云物的愿望,他感到心安理得,因而“自当安蹇劣,谁谓薄世荣”。“蹇劣,笨拙愚劣的意思;“薄世荣”,鄙薄世人对富贵荣华的追求。这里用了《魏志. 王粲传》的典故。《王粲传》中说到徐干,引了裴松之注说:徐干&34;。韦应物所说的与徐干有所不同,韦应物这二句的意思是:我本就是笨拙愚劣的人,过这种幽居生活自当心安理得,怎么能说我是那种鄙薄世上荣华富贵的高雅之士呢!对这两句,我们不能单纯理解为是诗人的解嘲,因为诗人并不是完全看破红尘而去归隐,他只是对官场的昏暗有所厌倦,想求得解脱,因而辞官幽居。一旦有机遇,他还是要进入仕途的。所以诗人只说自己的愚拙,不说自己的清高,把自己同真隐士区别开来。

韦应物的诗受陶渊明、谢灵运、王维、孟浩然等前辈诗人的影响很大。

韦应物是京兆万年人。韦氏家族主支自西汉时已迁入关中,定居京兆,自汉至唐,代有人物,衣冠鼎盛,为关中望姓之首。不但贵宦辈出,文学方面亦人才迭见。《旧唐书》论及韦氏家族说:“议者云自唐以来,氏族之盛,无逾于韦氏。其孝友词学,承庆、嗣立力量;明于音律,则万里为最;达于礼仪,则叔夏为最;史才博识,以述为最。”这些韦姓人物,还只说到中、盛唐以前。中唐前期的韦应物,则可以说是韦氏家族中作为诗人成就最大的一位。

关于韦应物的高祖韦挺,新、旧《唐书》皆有传,所载官职与墓志大体相同。

王孟指的是王维与孟浩然,两人均为盛唐时期杰出的田园山水派诗人。王维出身河东王氏,于开元十九年(731年)状元及第。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唐玄宗天宝年间,王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安禄山攻陷长安时,王维。

韦应物的曾祖韦待价,新旧《唐书》有传,武后时任宰相,与墓志所载相同。

王孟指王维和孟浩然两位诗人。王维,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原籍祁县,迁至蒲州,晚年居于蓝田辋川别墅,汉族。其诗、画成就都很高,苏轼赞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

韦应物的祖父韦令仪,《新唐》表四说曾为宗正少卿,《元和姓纂》则记为司门郎中。宗正少卿,从四品上;司门郎中属刑部,从五品上。

关于韦应物的排行。据《新唐》表四,韦銮只有应物一子。但据韦应物志文:“君司法之第三子也。”由此可以确知,韦应物在兄弟中排行老三,上面还有两个兄长。

王维与孟浩然并称为“王孟”。孟浩然出生于公元689年(武后永昌元年).是唐代一位不甘隐居,却以隐居终老的诗人.壮年时曾往吴越漫游,后又赴长安谋求官职,但以「当路无人」,只好还归故园.开元二十八年(七四零)诗人王昌龄。

据韦应物志文:“长女适大理评事杨凌。次女未笄,因父之丧同月而逝。”可知,杨凌是韦应物的女婿,未成年的二女儿与父同月而丧。韦应物曾几次赠诗给杨凌,并与杨凌互有唱和。其中一首是《送元锡杨凌》(见《全唐诗·韦应物四》),从诗意看,这首五言诗是杨凌结婚时所赠。韦诗中还有一首为后人所称道的五言诗《送杨氏女》,诗意表达父亲送女出嫁时难以别离的复杂心情。情真意切,读后令人感动。诗中自注:“幼女为杨氏女所抚育。”杨氏女乃韦应物长女,因嫁给杨凌,故称“杨氏女”。杨凌在当时就很有文名(《新唐书》卷一六○杨凭传:“与弟凝、凌皆有名,大历中,踵擢进士第,时号‘三杨’)。”傅璇琮先生据《柳河东集》考证,柳宗元是杨凌兄杨凭之婿。柳宗元对杨凌的文章也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全唐文》卷五七七柳宗元《大理评事杨君文集后序》:少以篇什著声于时,其炳耀尤异之词,讽诵于文人,盈满于江湖,达于京师。……学富识达,才涌未已,其雄杰老成之风,与时增加。由此可知,韦应物择婿,既重门第,又重才学。杨凌是弘农杨氏望族,又有文学才能,真可谓佳婿。

王孟指王维和孟浩然。王维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原籍祁,迁至蒲州,晚年居于蓝田辋川别墅。其诗、画成就都很高,苏轼赞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尤以山水诗成就。

韦夫人元苹,字佛力。昭成皇帝是北魏开国皇帝拓跋珪之祖拓跋什翼犍之后。父元挹,官尚书吏部员外郎,从六品下。元苹生于开元28年(740);天宝15年(756)出嫁,时16岁。大历11年(776)九月卒,享年仅36岁。

王维与孟浩然并称为“王孟”孟浩然(689~740) 唐代诗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

韦应物只有一子名庆复,乳名玉斧,贞元十七年(801)举进士及第,时以为宜。二十年会选,明·年以书词尤异,受集贤殿校书郎。顺宗皇帝元年,诏授京兆府渭南县主簿。元和二年,韦庆复为监察御史里行,跟随兵部尚书李鄘。元和四年以本官加绯,为河东节度判官,当年(809)七月病逝于渭南县灵岩寺,享年34岁。并于十一月二十一日,葬于“京兆府万年县凤栖乡少陵原苏州府君之墓之后”。

韦庆复子韦退之,为其母撰墓志时署衔“将仕郎、前监察御史里行”。将仕郎是品秩最低一级的文阶散官,从九品下。

主要作品诗歌:《秋夜寄邱员外》《答李瀚》《寄全椒山中道士》《淮上喜会梁州故人》《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长安遇冯著》《夕次盱眙县》《寺居独夜寄崔主簿》《东郊》《赋得暮雨送李胄》《寄李儋元锡》《滁州西涧》《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送杨氏女》《调啸词 二首》《长安道》《行路难》《横塘行》《贵游行》《酒肆行》《相逢行》《乌引雏》《鸢夺巢》《燕衔泥》《鼙鼓行》《古剑行》《金谷园歌》《温泉行》《学仙二首》《广陵行》《萼绿华歌》《王母歌》《马明生遇神女歌》《石鼓歌》《宝观主白鸲鹆歌》《弹棋歌》等。

王孟指:王维、孟浩然;王维:山水田园诗派 孟浩然:山水行旅派

上一篇 2023年05月09 23:11
下一篇 2023年04月19 03:31

相关推荐

  • 形容安静的诗句,形容环境清幽安静的诗句

    寻南溪常道士不遇刘长卿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白云依静渚,芳草闭闲门。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刘长卿去寻找一个唤作常道士的人,一路上走的都是无人走过的路,青苔上留下了自己鞋子的

    2023年05月09 245
  • 关于气节的诗句,形容人有气节的诗句

    1、《自嘲》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2、《无题》烟水寻常事,荒村一钓徒。深宵沉醉起,无处觅菰蒲。

    2023年04月14 269
  • 描写夏天的诗句有哪些,夏天的古诗30首

    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为夏天写下了动人诗篇。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夏天,是热烈而美好的静坐读诗就是非常好的消暑方式读完这100首夏日的诗词一定能让你清心净气,清凉一夏一起来看看吧《齐安郡后池绝句》

    2023年04月23 310
  • 遥看瀑布挂前川的上一句,谣看瀑布挂前川前一句

    谣看瀑布挂前川前一句,我们知道米芾写字似“刷”字,用笔善正侧齐发,极尽字势,或偃仰、向背,或转折、顿挫,将字意轻重急缓等情感诠释得淋漓尽致,写尽痛快与超迈之势。下面,特邀大家一起来欣赏米芾集字书法《望

    2023年06月01 215
  • 精忠报国的诗句,岳飞精忠报国的诗句

    岳飞,是家喻户晓的民族英雄。他的事迹我们都曾学过或者听说过,那他的诗词你可曾读过?岳飞所留的诗词作品不多,但是一片丹心、铮铮傲骨跃然纸上,字里行间尽是舍身报国的铁血热忱!壹《题青泥市萧寺壁》春望唐代:

    2023年06月01 224
  • 箭在弦上下一句是什么,又到箭在弦上时上句

    北京潭柘寺内弥勒佛旁有一幅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上可笑之人。”这幅对联强调的就是要容天下难容之事。在现实中,又到箭在弦上时上句,做领导的要宽容一般的事,还比较容易做到,遇到难

    2023年05月02 281
  • 描写三月桃花的诗句,十里春风不如你,三里桃花不及卿

    藏东南旅行偶咏初遇林芝惊目玄,满山桃树世外源。春坞桃花发,多将野客游。日西殊未散,看望酒缸头。描写三月桃花诗句摘抄31、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2、颠狂柳絮随风

    2023年05月23 261
  • 同是天涯沦落人上一句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其四》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2023年04月20 262
  • 优美的诗句摘抄,优美的段落摘抄带有诗句

    有些人,相处虽短,却影响深远;有些话,虽然简短,却意味深长;有些诗词,虽然短小,却让人念念不忘。1、他生莫作有情痴,人间无地著相思。——况周颐《减字浣溪沙》2、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2023年05月26 230
  • 形容硕果累累的诗句,关于果实满枝头的诗句

    九月,这些诗句值得摘回忆2020的前几个月,铺天盖地的疫情新闻让人心碎,但有一档节目陪伴着我们度过了那段日子,那就是已经播出了五季的《中国诗词大会》。诗词里的武汉是“一桥飞架南北,天堑编变通途”诗词里

    2023年05月13 234
  • 写庐山的诗句,庐山最好的十首诗词

    庐山行绝句二十首诗/平湖散人庐山远望庐山一点烟,葱茏直上九霄天。十分秀色来吴楚,万里长江绕碧川。牯岭街车行高路满烟霞,放眼风光斗物华。1、笑别庐山远,何烦过虎溪。——李白《别东林寺僧》2、不识庐山真面

    2023年06月04 220
  • 元曲四大家叫什么,杂剧四大家和元曲四大家

    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和白朴。元曲四大家与元曲四大悲剧和四大爱情剧的作者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元曲四大家是元代的4位杂剧作家,分别是关汉卿、白朴、和马致远。他们4位分属于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

    2023年04月16 266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