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受之父母的上一句,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下一句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流传着不少俗语,像“饱暖思淫欲,饥寒起盗心”,“借三不借两,救急不救穷",这些俗语都饱含着古人的生活智慧,和对人生的感悟。而大家耳熟能详的一句俗语:“母在不庆生,父在不留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流传着不少俗语,像“饱暖思淫欲,饥寒起盗心”,“借三不借两,救急不救穷",这些俗语都饱含着古人的生活智慧,和对人生的感悟。

什么受之父母的上一句

而大家耳熟能详的一句俗语: “母在不庆生,父在不留须” 又是什么意思呢?

母在不庆生

“母在不庆生" 字面意思是说母亲在世时,孩子不应该庆祝自己的生日。

因为古代医疗条件落后,女人生孩子难产的概率很高,相当于去鬼门关走一遭,所以才有了“儿的生日,娘的苦日”的说法,古人认为不能在母亲受苦日这天,来庆祝自己的生日!

什么受之父母的上一句

像古代的梁元帝萧绎, 在每年生日之时,就以吃素讲经的方式来度过。隋文帝也因为感恩父母,所以在每年自己生日那天,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下一句,要求全国人民断屠吃素,以敬自己的父母双亲。

像古代的梁元帝萧绎, 在每年生日之时,就以吃素讲经的方式来度过。隋文帝也因为感恩父母,所以在每年自己生日那天,要求全国人民断屠吃素,以敬自己的父母双亲。

其中”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是一句谚语。这句话意思是身上的一切都是父母给的,绝不能有丝毫的损伤,指爱护身体如同敬爱父母。

从这个时候起,就有了纪念生日的意识了,只是这时候的生日不是庆祝自己来到这个世界,而是感恩父母对自己的生养之情,表达的是一种孝道。

做子女的平日里更应该常回家看看,多陪陪父母,千万不要等到 “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那一天,再后悔莫及。

“发肤,受之父母”整句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意思是身上的一切都是父母给的,绝不能有丝毫的损伤,指爱护身体如同敬爱父母。来源于《孝经·开宗明义》。原文: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

父在不留须

父在不留须,字面意思是父亲在世时,不要留胡须。

其实在古代,男人都是喜欢留胡须的,还有"男子无须不成相”的说法,而且把胡须修得精美还可以体现男人的阳刚之美,像三国时期的关羽,胡须长达两尺,人称美髯公。

什么受之父母的上一句

《孝经》里也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 古人的胡子和头发除了日常修剪和梳理外,不能随意破坏。

前半句是身体发肤。原句出自于先秦孔子的《孝经》。原文: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

那 “父在不留须”的俗语,又是怎么来的呢?

孔子说的。这句话是收录在孝经里。开宗明义章第一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 仲尼居,曾子持。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训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子曰:「夫。

其实“父在不留须”的这个习俗是在辛亥革命时兴起的,当时为了改变国人落后的封建思想,开始主张割掉辫子,剃掉胡须。后来又演变成了一种习俗,就是父亲在世时,儿子不蓄胡子,以示对父亲的一种尊重。

而父母过世后,儿子蓄胡子也成了对父母的一种纪念,通常在父亲去世后,儿子要留上唇的胡须,母亲去世后,要留下巴上的胡子,而双亲都去世了,则要留全胡须。

鲁迅先生的照片,几乎都留有上唇胡须,也是他为了纪念去世的父亲而留的。

不过到了现代社会,胡须已经没有那么多的说法了,大家的审美也是五花八门,都按照各自的习惯来选择胡须的去留了。

但“母在不庆生,父在不留须”说的始终都是一个孝道。

最近疫情,看到很多儿女们每天不离左右地照顾着病榻上的父母,期盼着他们快点好起来,看了让人心酸。大家平时也要多陪陪父母,在他们身体还好的时候,让他们多享受天伦之乐,把我们的孝道传承下去。

上一篇 2023年04月13 23:12
下一篇 2023年04月30 23:56

相关推荐

  • 彼岸花开下一句是什么,彼岸花开对应下一句是

    这人世间的一切,皆是前生后世的因果,爱亦如此,恨也依然。前生,对你心生怨念之人,这辈子就只能和你结一段无果的孽缘;前生,与你真心相爱之人,彼岸花开对应下一句是,才能在今世里和你共续一段甜美的爱恋。,每

    2023年05月17 305
  • 何以解忧套路的下一句,何以解忧的下一句是啥

    抖音爆火的套路情话系列开更啦~不怕被打的话,行动起来吧~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何以解忧下一句何以解忧?惟有杜康。何以解忧下一句何以解忧下一句:惟有杜康短歌行【作者】曹操【朝代】魏晋对

    2023年04月23 218
  • 元曲关汉卿名篇佳句,关汉卿著名曲句有哪些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汤显祖《牡丹亭》老夫惟有,醒来明月,醉后清风。——元好问《人月圆》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徐再思《水仙子·夜雨》1、浮云世态纷纷变,秋草人情日日疏关汉卿2、事前要

    2023年04月20 224
  • 绿水青山的诗句,青山绿水的霸气诗句

    你是什么时候感觉到秋天来了呢?走过公园、走在路边,总有树叶飘荡而下,掉在地上,积成一片黄色的海洋。一阵风吹来,有点凉,拉了拉衣服,才恍然感觉,秋天真的来了。古人说:一叶落而知天下秋。还真是这么回事。落

    2023年05月18 248
  • 些小吾曹州县吏的下一句,些小吾曹州县吏是什么

    2014年5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兰考县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曾引用清代郑板桥的一首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意在说明为官一任,无论官职大小,都

    2023年04月21 282
  • 相遇的诗句,相遇的唯美诗句

    相遇的唯美诗句,人到了一定年纪,就会越来越怀念过去!怀念小时候的玩伴,怀念过去的美好的时光,怀念曾经想念的人,怀念过去的自己。走过的路,遇见的人,十首怀旧的诗词,怀念曾经的美好时光!重游练湖怀旧唐-许

    2023年05月30 294
  • 形容安逸生活的古诗句,描写生活安逸的古诗句

    中国古代的诗人们向来形象复杂,可以指斥江山激扬文字,可以游山玩水乐在其中,也可以退居田园怡然自得。想想也是,人性本来就是复杂的,作为诗人,写出种种风格不同的文字自然可以理解。因此闲适诗成了中国古诗词的

    2023年05月16 303
  • 无力回天的上一句,无力回天的出处

    谭嗣同(1865~1898)近代政治家、思想家、诗人。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谭嗣同少年时博览群书,喜欢词章,富于思想。青年时期曾六赴南北省试,因不喜科举时文,屡考不中。在此期间,他目睹了清王朝统

    2023年05月30 296
  • 描写雨后天晴的诗句,暴雨后天晴的诗句

    马天真/严新炎/彭宇昭/潘潇广/徐运民七律雨后彩虹文/马天真(青海)仲夏西平晨夕冱,午时溪畔暑微消。黄昏日落风狂舞。夜半云横雨放娇。雾敛霁峰朝旭艳,天晴雯华晚霞飘。倚栏觇视柳杨翠,仰望清空架彩桥。20

    2023年05月11 219
  • 关于芭蕉的诗句,古人赞美香蕉的诗句

    《咏芭蕉》【清】郑燮芭蕉叶叶为多情,一叶才舒一叶生。墙角芭蕉风瑟瑟,方伊遮掩窗儿黑。4.有关芭蕉的诗词.1、帘外芭蕉三两窠唐李煜《长相思·云一緺》2、笑指芭蕉林里住唐欧阳炯《南乡子·画舸停桡》3、绿了

    2023年05月20 266
  • 桂花香的诗句,桂花十里飘香诗句经典

    浓香满衣袂不觉桂花开!秋意渐浓,桂花已开。桂花在文人墨客的饱蘸浓墨的神笔下,桂花的神韵灵气风格情感姿态,一一展现成一幅美丽的水墨图。十五首桂花的诗词,桂花香,秋意浓!枕边瓶桂宋-黄庚岩桂花开风露天,一

    2023年06月05 304
  • 表达我爱你的诗句,只字不提爱,句句都是爱

    有一句外国的情诗,诗词君印象很深:我想和你一起生活。在某个小镇。共享无尽的黄昏。和绵绵不绝的钟声。诗如钟声一般,回味无穷,就像爱情敲击在心里,荡起层层的涟漪。更美的爱情,藏在诗词里。今天,诗词君整理了

    2023年05月04 270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