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受之父母的上一句,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下一句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流传着不少俗语,像“饱暖思淫欲,饥寒起盗心”,“借三不借两,救急不救穷",这些俗语都饱含着古人的生活智慧,和对人生的感悟。而大家耳熟能详的一句俗语:“母在不庆生,父在不留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流传着不少俗语,像“饱暖思淫欲,饥寒起盗心”,“借三不借两,救急不救穷",这些俗语都饱含着古人的生活智慧,和对人生的感悟。

什么受之父母的上一句

而大家耳熟能详的一句俗语: “母在不庆生,父在不留须” 又是什么意思呢?

母在不庆生

“母在不庆生" 字面意思是说母亲在世时,孩子不应该庆祝自己的生日。

因为古代医疗条件落后,女人生孩子难产的概率很高,相当于去鬼门关走一遭,所以才有了“儿的生日,娘的苦日”的说法,古人认为不能在母亲受苦日这天,来庆祝自己的生日!

什么受之父母的上一句

像古代的梁元帝萧绎, 在每年生日之时,就以吃素讲经的方式来度过。隋文帝也因为感恩父母,所以在每年自己生日那天,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下一句,要求全国人民断屠吃素,以敬自己的父母双亲。

像古代的梁元帝萧绎, 在每年生日之时,就以吃素讲经的方式来度过。隋文帝也因为感恩父母,所以在每年自己生日那天,要求全国人民断屠吃素,以敬自己的父母双亲。

其中”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是一句谚语。这句话意思是身上的一切都是父母给的,绝不能有丝毫的损伤,指爱护身体如同敬爱父母。

从这个时候起,就有了纪念生日的意识了,只是这时候的生日不是庆祝自己来到这个世界,而是感恩父母对自己的生养之情,表达的是一种孝道。

做子女的平日里更应该常回家看看,多陪陪父母,千万不要等到 “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那一天,再后悔莫及。

“发肤,受之父母”整句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意思是身上的一切都是父母给的,绝不能有丝毫的损伤,指爱护身体如同敬爱父母。来源于《孝经·开宗明义》。原文: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

父在不留须

父在不留须,字面意思是父亲在世时,不要留胡须。

其实在古代,男人都是喜欢留胡须的,还有"男子无须不成相”的说法,而且把胡须修得精美还可以体现男人的阳刚之美,像三国时期的关羽,胡须长达两尺,人称美髯公。

什么受之父母的上一句

《孝经》里也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 古人的胡子和头发除了日常修剪和梳理外,不能随意破坏。

前半句是身体发肤。原句出自于先秦孔子的《孝经》。原文: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

那 “父在不留须”的俗语,又是怎么来的呢?

孔子说的。这句话是收录在孝经里。开宗明义章第一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 仲尼居,曾子持。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训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子曰:「夫。

其实“父在不留须”的这个习俗是在辛亥革命时兴起的,当时为了改变国人落后的封建思想,开始主张割掉辫子,剃掉胡须。后来又演变成了一种习俗,就是父亲在世时,儿子不蓄胡子,以示对父亲的一种尊重。

而父母过世后,儿子蓄胡子也成了对父母的一种纪念,通常在父亲去世后,儿子要留上唇的胡须,母亲去世后,要留下巴上的胡子,而双亲都去世了,则要留全胡须。

鲁迅先生的照片,几乎都留有上唇胡须,也是他为了纪念去世的父亲而留的。

不过到了现代社会,胡须已经没有那么多的说法了,大家的审美也是五花八门,都按照各自的习惯来选择胡须的去留了。

但“母在不庆生,父在不留须”说的始终都是一个孝道。

最近疫情,看到很多儿女们每天不离左右地照顾着病榻上的父母,期盼着他们快点好起来,看了让人心酸。大家平时也要多陪陪父母,在他们身体还好的时候,让他们多享受天伦之乐,把我们的孝道传承下去。

上一篇 2023年05月03 13:54
下一篇 2023年04月13 15:38

相关推荐

  •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下一句,女朋友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失望并不可怕》失望并不可怕。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下一句是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其中,决定这个社会性质的是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生产力

    2023年05月02 268
  • 认真学习的诗句

    1.神童诗(宋·汪洙)少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2.神童诗(宋·汪洙)让我们认真学习的诗句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盛年不重来,一日难

    2023年04月13 237
  • 赞美白玉兰的诗句,赞美白玉兰的千古名句

    -1-莫拟轻舟去沅湘,春来殊爱雪枝香。东阑柳絮颠狂甚,总向阶前赚谢娘。——唐代:张乔《玉兰花》-2-初如春笋露织妖,拆似式莲白羽摇。亭下吟翁步明月,玉人虚度可娄膏。1、《咏玉兰》——明代文征明绰约新妆

    2023年04月19 249
  • 春宵一刻值千金的下一句,一肖一刻值千金的下一句

    电视剧尤其是古装剧中,成亲入洞房之时,常有这样一句台词“春宵一刻值千金”。可以说很小的时候就听过这句话了,然而却一直不知它的出处。“春宵一刻值千金”的下一句是:花有清香月有阴。此句出自宋代诗人苏轼写的

    2023年04月23 221
  • 百善孝为先下一句,百善孝为先的经典事例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所有损伤,为始之于孝。立身于行而扬于后,名扬之时,以显其父母,此孝之终。百善孝为先,孝之事亲父母,而后忠于君,再则立于身。事亲之孝,亦为孝之开始,有孝方善,若对亲不尚不得孝,百

    2023年05月20 312
  • 白露诗句,白露节气诗句

    白露微寒,人间惊秋。折一支蒹葭,携一份苍茫。待白露为霜,寄伊人相思。相思相忆,尤在水一方。想把美好分享给你,带你看看这日升月落的温柔,所以你要好好再爱一次人间。最适合白露读的30个诗句,最适合秋天读!

    2023年05月31 215
  • 蜻蜓诗句,写蜻蜓最著名的诗句

    -1-碧玉眼睛云母翅,轻于粉蝶瘦于蜂。坐来迎拂波光久,岂是殷勤为蓼丛。——唐代:韩偓《蜻蜓》-2-野池水满连秋堤,菱花结实蒲叶齐。川口雨晴风复止,蜻蜓上下鱼东西。——唐代:王建《野池》-3-朝回日日典

    2023年05月20 268
  • 关于辣椒的诗句,辣椒的七律诗

    七律·九里香简介:九里香又称:石辣椒、九秋香、九树香、七里香、千里香、万里香、过山香、黄金桂、山黄皮、千只眼、月橘。芸香科、九里香属常绿灌木,有时可长成小乔木样,株姿优美,枝叶秀丽,花香浓郁。根、茎、

    2023年05月03 302
  • 早有蜻蜓立上头全诗,早有蜻蜓立在头是什么诗

    夏天夏天悄悄来临,今天复习一首关于夏天的诗。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今江西吉水人,南宋文学家、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政治上主张抗金,正直敢言。因奸相当权,辞官退居,终忧

    2023年05月11 258
  • 二全唐诗全宋词全元曲,全唐诗全宋词检索

    你知道唐诗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字是什么?你知道唐诗中描写最多的季节是哪一个?你知道唐诗描写最多的感情是哪一种?唐诗、宋词、元曲又有哪些区别呢?今天,诗词君带着这些问题。通过基于人工智能的语义分析技术。对《

    2023年04月11 289
  • 清风明月共天涯下一句,清风明月共天涯是哪首诗

    夏夜追凉,如果正好赶上清风与明月。一定是件极奢侈的乐事。怀念那些与你心有灵犀的朝朝暮暮,浴火涅槃,期待与你再世的重逢,惟求清风明月共天涯。2.王者荣耀情感语录,有多少要多少个人整理的。心怀不惧,才能翱

    2023年05月20 258
  • 元曲名篇60首,宋词元曲大全600首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唐诗偏重体之势,宋词注重律之美,元曲追求韵之致,是我国文学发展史上的三座高峰。如果说,唐诗是“京东大鼓”,宋词是“江南丝竹”,宋词元曲大全600首,那元曲则是以羌笛为伴音、触动人们心

    2023年04月18 257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