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受之父母的上一句,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下一句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流传着不少俗语,像“饱暖思淫欲,饥寒起盗心”,“借三不借两,救急不救穷",这些俗语都饱含着古人的生活智慧,和对人生的感悟。而大家耳熟能详的一句俗语:“母在不庆生,父在不留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流传着不少俗语,像“饱暖思淫欲,饥寒起盗心”,“借三不借两,救急不救穷",这些俗语都饱含着古人的生活智慧,和对人生的感悟。

什么受之父母的上一句

而大家耳熟能详的一句俗语: “母在不庆生,父在不留须” 又是什么意思呢?

母在不庆生

“母在不庆生" 字面意思是说母亲在世时,孩子不应该庆祝自己的生日。

因为古代医疗条件落后,女人生孩子难产的概率很高,相当于去鬼门关走一遭,所以才有了“儿的生日,娘的苦日”的说法,古人认为不能在母亲受苦日这天,来庆祝自己的生日!

什么受之父母的上一句

像古代的梁元帝萧绎, 在每年生日之时,就以吃素讲经的方式来度过。隋文帝也因为感恩父母,所以在每年自己生日那天,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下一句,要求全国人民断屠吃素,以敬自己的父母双亲。

像古代的梁元帝萧绎, 在每年生日之时,就以吃素讲经的方式来度过。隋文帝也因为感恩父母,所以在每年自己生日那天,要求全国人民断屠吃素,以敬自己的父母双亲。

其中”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是一句谚语。这句话意思是身上的一切都是父母给的,绝不能有丝毫的损伤,指爱护身体如同敬爱父母。

从这个时候起,就有了纪念生日的意识了,只是这时候的生日不是庆祝自己来到这个世界,而是感恩父母对自己的生养之情,表达的是一种孝道。

做子女的平日里更应该常回家看看,多陪陪父母,千万不要等到 “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那一天,再后悔莫及。

“发肤,受之父母”整句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意思是身上的一切都是父母给的,绝不能有丝毫的损伤,指爱护身体如同敬爱父母。来源于《孝经·开宗明义》。原文: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

父在不留须

父在不留须,字面意思是父亲在世时,不要留胡须。

其实在古代,男人都是喜欢留胡须的,还有"男子无须不成相”的说法,而且把胡须修得精美还可以体现男人的阳刚之美,像三国时期的关羽,胡须长达两尺,人称美髯公。

什么受之父母的上一句

《孝经》里也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 古人的胡子和头发除了日常修剪和梳理外,不能随意破坏。

前半句是身体发肤。原句出自于先秦孔子的《孝经》。原文: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

那 “父在不留须”的俗语,又是怎么来的呢?

孔子说的。这句话是收录在孝经里。开宗明义章第一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 仲尼居,曾子持。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训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子曰:「夫。

其实“父在不留须”的这个习俗是在辛亥革命时兴起的,当时为了改变国人落后的封建思想,开始主张割掉辫子,剃掉胡须。后来又演变成了一种习俗,就是父亲在世时,儿子不蓄胡子,以示对父亲的一种尊重。

而父母过世后,儿子蓄胡子也成了对父母的一种纪念,通常在父亲去世后,儿子要留上唇的胡须,母亲去世后,要留下巴上的胡子,而双亲都去世了,则要留全胡须。

鲁迅先生的照片,几乎都留有上唇胡须,也是他为了纪念去世的父亲而留的。

不过到了现代社会,胡须已经没有那么多的说法了,大家的审美也是五花八门,都按照各自的习惯来选择胡须的去留了。

但“母在不庆生,父在不留须”说的始终都是一个孝道。

最近疫情,看到很多儿女们每天不离左右地照顾着病榻上的父母,期盼着他们快点好起来,看了让人心酸。大家平时也要多陪陪父母,在他们身体还好的时候,让他们多享受天伦之乐,把我们的孝道传承下去。

上一篇 2023年04月18 06:47
下一篇 2023年04月18 20:28

相关推荐

  • 一寸光阴一寸金下一句,一寸光阴一寸金全首诗

    一寸光阴一寸金下一句是什么?一寸光阴一寸金是网友们从小到大都会听到的一句话,一寸光阴一寸金全首诗,那么它的下一句是什么呢,下面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一寸光阴一寸金下一句一、俗语下一句是:寸金难买寸光阴

    2023年05月10 301
  • 宋词元曲明清什么,唐思宋词元曲明清

    9.《双调·蟾宫曲·春情》元朝·徐再思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身似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空一缕余香在此,盼千金游子何之。证候来时,正是何时?灯半昏时,月半明时。10.《一枝花·不伏老》元

    2023年04月10 260
  • 离别诗句,高情商的告别句子

    你经历过送别吗?别离之情是一种不同于其他情感的一种体会,它简单也复杂,欢喜更伤悲,离别时的每一句话语,每一个表情都是对于离人无限的眷恋,传达者诉说不尽的情谊,它们或许是和新人离别,或许是和朋友离别,高

    2023年05月21 216
  • 有约不来过夜半下一句,约好却失约的诗句

    约客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下一句是:闲敲棋子落灯花。原文: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译文:梅子黄时,家家都被笼罩在雨中,长满青草的池塘边上,传来阵

    2023年05月26 237
  • 写春天的诗句有哪些,写春天的绝美诗句

    春日里,无处不诗意。诗意是窗边啼叫的小鸟,叫醒了酣睡的孟浩然;诗意是那浅红的桃花,欢喜了散步的杜甫;诗意是山间的水月,惊艳了游玩的于良史。儿歌里唱道: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小朋友的眼睛里。可诗词君要说:诗

    2023年05月04 242
  • 最好听的10首元曲,元曲最著名的是哪一首

    10:灯半昏时,月半明时《双调·蟾宫曲》春情·徐再思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身以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空一缕余香在此,盼千金游子何之?证候来时,正是何时?灯半昏时,月半明时。只有时光荏苒

    2023年04月13 262
  • 悦己者容下一句,悦己及人后一句

    女人不花,何来貌美如花,再好的气质再清新脱俗的样貌也同样需要外在的衬托。都说女人有三大爱好,逛街、败家和剁手,几乎每一次败家后都暗自下定决定再买就剁手,可每一次败家的时候早把这个决定忘到九霄云外去了,

    2023年05月11 227
  • 井底之蛙歇后语下一句,井底之蛙

    寒假时长一个月,在此期间孩子们除了完成暑假作业以外,读两本名家著作也是极好的,一方面能够提高孩子的知识面,另一方面对写作水平的提高也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寒假或暑假期间对下学年的课程进行预习一直以来备

    2023年04月21 299
  • 元曲讲善恶,元曲

    秋思本是我国古典诗词的传统题目之一。长期以来,人们由这一题目生出的无数感慨,已使秋思的词义本身便凝聚着思索自然之秋和人生之秋的丰富内涵。而马致远《秋思》更是包孕弘深、独具一格。这一套曲将参透名利、离绝

    2023年04月19 300
  • 芙蓉的诗句,芙蓉花最有名的诗句

    芙蓉花最有名的诗句,宋人常将木芙蓉与菊花并称。菊,花之隐逸者也;芙蓉也同样成为高洁的象征。尽管木芙蓉也没有真正的勇毅进取,但比那些唯诺无言、因循守旧的桃李还是胜上一筹。它毕竟没有顺随东风,俯仰由人,任

    2023年05月01 227
  • 仗剑走天涯下一句,最有江湖意境的一句诗词

    临屏文/独来独往平生仗剑走天涯,漂泊江湖处处家。两鬓成霜心不改,依然潇洒度年华。临屏文/独来独往江湖风浪总难平,知己谁堪伴一程。寂寞偏多逢雪雨,豪歌依旧向前行。七律.梅红文/独来独往一人仗剑走天涯单骑

    2023年05月23 280
  • 有关于春天的诗句,有关于早春的诗句

    春光正好,每每到了这个时间描绘春景的作文命题就会出现在各种考试当中,如何将春景描绘的生动又充满诗意呢?大家可能常有这样的苦恼。不要担心,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对“春”情有独钟:白居易醉心于江南春色,《

    2023年05月31 299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