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远》
【唐】杜甫
7.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 唐 · 王维《画》释义:远看高山色彩明亮,走近一听水却没有声音。8.路修远以多艰兮,腾众车使径待 —— 先秦 · 屈原《离骚》释义:行程如此遥远,天路这般艰难,我叫随从的车队。
带甲满天地,胡为君远行!
亲朋尽一哭,鞍马去孤城。
草木岁月晚,关河霜雪清。
别离已昨日,因见古人情。
译文
天地之间,好像到处都是身披铠甲的将士,在这战火纷飞的年代,“我”为何要远行去蜀地。
亲朋好友都痛哭流涕,“我”骑着马离开孤城秦州。
草木凋零,又到一年岁暮时光;关河冷落,途中霜雪飘零,清冷异常。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 唐 ·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心远地自偏 —— 魏晋 · 陶渊明《饮酒·其五》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 宋 · 苏轼《题西林壁》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
别离虽已是昨日之事,今朝却因想起古人离别,又增添了无限感伤。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弃繻怀远志,封泥负壮情。朱颜含远日,翠色影长津。金风扇微凉,远烟凝翠晶。远烟笼碧树,陌上行人去。“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出自魏晋陶渊明的《饮酒·其五》。这首诗大约作于诗人归。
注释
带甲:全副武装的战士。
胡为:何为,为什么。
亲朋:亲戚朋友。
孤城:边远的孤立城寨或城镇。
关河:关山河川。
赏析
这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送别诗。
1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2心远地自偏 3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4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5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6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7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与其说这是一首送别诗,不如说是一首自送诗。因为要送走的人,正是诗人自己,所谓,带远的诗句寓意美好的,“不言所送,盖自送”(浦起龙)。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距“安史之乱”爆发,已过去四年,整个中原大地狼烟四起,战火纷飞,民不聊生。这一年,杜甫辞去了华州司功参军一职,在秦州(甘肃天水)稍作停留,十月赶往同谷(今甘肃成县)。十二月初,杜甫赶往成都,进入了较为稳定的十年草堂生活。这就是《送远》这首诗的写作背景。
“带甲满天地,胡为君远行!”首联是说,天地之间,好像到处都是身披铠甲的将士,在这战火纷飞的年代,“我”为何要远行去蜀地。这是写“远行之背景”。
“亲朋尽一哭,鞍马去孤城。”颔联是说,亲朋好友都痛哭流涕,“我”骑着马离开孤城秦州。这是写“分别之情景”。
1.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白居易《草》2.远送从此别,青山空复情。——杜甫《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3.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杜牧《旅宿》4.高树晓还密,远山晴更多。——许浑《早秋三首·其一》
一个“哭”字,将分别的伤感淋漓尽致展现出来了。这一别,不知何日才能相见。多年之后,杜甫还写了一句“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算是对这句远远作了一个交代。一个“孤”字,表面看是说古城孤独,实际上则是诗人内心孤独。“孤城遥望玉门关”,说的也是这种孤独之感。此处与李白,“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的诗境是一致的。
“草木岁月晚,关河霜雪清。”颈联是说,草木凋零,又到一年岁暮时光;关河冷落,途中霜雪飘零,清冷异常。这是写“远行之景色”。
此联为全诗最精彩之处。颔联言人孤独,城孤独,草木何尝不是如此呢?“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在战火连天中,诗人目光所至,一切景物皆呈现出孤独冷清之态。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正是如此。“岁月晚”,本该回家过年,却不得不出发,去离家更加遥远的地方,这就是加深了这种悲伤的气氛。
3. 远字打头的五言诗句 远字打头的五言诗句1、远芳侵古道---唐 白居易 《赋得古原草送别》2、远忆边城儿---唐 李白 《塞下曲六首》3、远树带行客---唐 王维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4、远送从此别---唐 。
“别离已昨日,因见古人情。”尾联是说,别离虽已是昨日之事,今朝却因想起古人离别,又增添了无限感伤。这是写“离别之伤感”。
赏析来源公众号:古诗词日历,作者:严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