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庶进曹营歇后语下一句,歇后语徐庶进曹营的后半句

徐庶进曹营是一个非常经典的历史故事之一,更是留有一句歇后语“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那么历史的真相到底是怎样?让我们一起来解析一下徐庶进曹营的真相。徐庶是诸葛亮的密友,为寒门子弟。早年为人报仇,获救

徐庶进曹营是一个非常经典的历史故事之一,更是留有一句歇后语“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那么历史的真相到底是怎样?让我们一起来解析一下徐庶进曹营的真相。

徐庶是诸葛亮的密友,为寒门子弟。早年为人报仇,获救后改名徐庶,后来更名单福,拜师求道。他先于诸葛亮辅佐刘备。当徐庶投奔刘备后,二人相见甚欢,刘备任命徐庶做军师,当然徐庶的化名叫单福。徐庶辅佐刘备,每日操练人马,惊动了樊城守将曹仁。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曹仁就派降将吕旷、吕翔前去攻打,二吕自然丢盔弃甲,近儿自己一命呜呼,人马大部分死的死降的降。曹仁不服,领兵自来交战,李典苦劝不听。曹仁结果大败,逃命许都,前来曹操大营领罪。曹操便问是谁为刘备出的谋划的策,曹仁就说出了单福的名字。

据《三国演义》记载,徐庶进曹营是曹操的谋士程昱捣的鬼。程昱向曹操献计,将徐母赚至许昌,随后又骗取徐母笔迹,诈修家书。徐庶被骗中计,被迫赶往许昌见母,不得已留在曹营。但徐庶其身在曹营心在汉,歇后语“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即来源于《三国演义》的此段故事。

歇后语徐庶进曹营的后半句,徐庶是三国的大谋士之一,此人政治才华不比诸葛亮凤雏差,可惜最后不为曹操设一谋,成为一个才华顿时消失的人物。

书中第36回,徐庶在向刘备推荐诸葛亮后,恐孔明不肯出山辅之,于是亲自乘马直至卧龙冈下,入草庐见孔明。孔明问其来意。徐庶曰:“庶本欲事刘豫州,奈老母为曹操所囚,驰书来召,只得舍之而往。临行时,将公荐与玄德。玄德即日将来奉谒,望公勿推阻,即展平生之大才以辅之,幸甚!”孔明闻言作色曰:“君以我为享祭之牺牲乎!”说罢,拂袖而入。

而在书中第37回,司马徽找刘备,曰:“闻徐元直在此,特来一会。”玄德曰:“近因曹操囚其母,徐母遣人驰书,唤回许昌去矣。”司马徽说:“此中曹操之计矣!吾素闻徐母最贤,虽为操所囚,必不肯驰书召其子;此书必诈也。元直不去,其母尚存;今若去,母必死矣!”玄德惊问其故,司马徽说:“徐母高义,必羞见其子也。”

从上述两段描写来看,司马徽只是听刘备的述说就识破了曹操的诡计,而智谋出众的诸葛亮面对徐庶的讲述却无动于衷,没有在关键时刻挽救徐庶,实在让人不可理解。

徐庶进曹营的下一句是一言不发。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的缘由:徐庶是诸葛亮的密友,曾更名单福,先于诸葛亮辅佐刘备。据悉,曹操简洁害死了徐庶的母亲,庶虽然被迫加入曹操阵营,但是他答应母亲要做正直的人,所以立下誓言,。

为此,本人专门查询了史书《三国志》,在“诸葛亮传”中记载:

琮闻曹公来征,遣使请降。先主在樊闻之,率其众南行,亮与徐庶并从,为曹公所追破,获庶母。庶辞先主而指其心曰:“本欲与将军共图霸之业者,以此方寸之地也。今已失老母,方寸乱矣,无益于事,请从此别。遂诣曹公。”

“徐庶进军营”的下一句是:一言不发。这是一个歇后语:徐庶进曹营---言不发。类似的歇后语还有:1、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 2、关公赴会---单刀直入 3、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 4、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5。

徐庶进曹营歇后语下一句

从《三国志》查到了徐庶进曹营的真相,原来诸葛亮和徐庶曾一起辅佐过刘备。《三国演义》是在参照《三国志》以及相关杂记、平话、戏曲的基础上写成的,徐庶被骗进曹营的计谋是为了丑化曹操,但故事加工得尚不圆满,这也是本书的一点纰漏吧。

”于是便有了“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的歇后语。同是徐庶,其智慧技能展现与否在刘备处和曹操处大相径庭,这是由徐庶所具备的忠诚品质所决定的。忠诚作为道德范畴,规范着人们的言行,使之所言所行与内心所想相一致。

曹操并没有慢待徐庶的母亲,也对徐庶很客气。徐庶在曹操手下,虽然没有什么太大的建树,也做了不错的官职,后来做了右中郎将、御史中丞。

曹操死后,延康元年,徐庶曾以徐福的名义,与各位大臣劝曹丕改朝换代。黄初四年,被曹丕封为右中郎将、御史中丞。太和二年,诸葛亮在北伐时认为徐庶官职不高。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后没几年,徐庶病逝。严格来说,徐庶此时已经是完完全全的魏臣。

徐庶与群臣一起,写的劝进表有哪些具体内容呢?

群臣指出,天命有来有往,自古皇帝皆有禅让取代的说法。古有尧舜之事,其中尧知道天命所以不得不禅让,舜知道天命所以不敢不接受。不得不禅让,是尊重天时,不敢不受禅,是敬畏天命。汉朝虽然是建立在天下大乱并非受禅,但现在天子仍然敬畏天命遵循尧的做法,还愿意模仿他自己两个闺女嫁给您。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典故:徐庶本为刘备身边的一位大将,为刘备效力,后来却投奔了曹操。他投奔曹操是不得已而为之,自古忠孝不能两全。汉献帝建安十三年,曹操率大军南征荆州,刘琮不战而降。在曹军追及到当阳长坂坡。

劝进表还有一大段描述古代禅让的细节。

徐庶进曹营的下一句歇后语:一言不发。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的原因:徐庶是诸葛亮的密友,曾更名单福,先于诸葛亮辅佐刘备。据悉,曹操简洁害死了徐庶的母亲,庶虽然被迫加入曹操阵营,但是他答应母亲要做正直的人,所以立下誓。

群臣认为,大汉已经被阉宦所侵蚀,最终导致天下大乱。在这危急时刻,曹操披坚执锐,为民请命,拨乱反正乃至天下太平。您若继位,可以让您的文德布于四海。发扬武功,体恤民情,百姓安然。远方之人会被您的德行感化,敌军会因为您的恩德投降。

群臣强调,我们回顾了前后所有奏章,因此请您接受天命。何况汉朝禅让之心如此真诚,还主动将此事告示天下,由此可见汉朝的真心实意。现如今百姓的心都归于大魏,这种情况已经三十多年了。这正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您应该立刻昭告天下接受禅让,不要再有所迟疑。如果违背天意,这实在是我们臣子的罪过。现在请求您营建受禅台,准备仪式,选择良辰吉日一句礼法受禅。还应召集群臣,商议年号正朔服色等事。

徐庶进曹营歇后语下一句

群臣在最后一一留下落款,并自称“诚惶诚惧,顿首顿首,死罪死罪。”

曹丕看到这封上表后下令:“你们举的例子符合我的志向,你们提到的典故符合天命。你们认为天命不可抗拒,民意不可违背,我也不敢再次辞让了。”

不久之后,汉朝天子下了第四道禅位书,群臣最后一次劝谏曹丕受禅,曹丕最终下令:“可”。结束了这严格意义上来说的“四推三让”。

上一篇 2023年04月25 22:02
下一篇 2023年04月09 20:40

相关推荐

  • 元曲可以细分哪些类别,工程细分有哪些类别

    一、简介工程细分有哪些类别,散曲,中国古代文学体裁之一,在元代兴盛,和唐诗宋词同为一代之文学。又称为“乐府”或“今乐府”。由宋词俗化而来,是配合当时北方流行的音乐曲调撰写的合乐歌词,是一种起源于民间新

    2023年04月19 257
  • 抒发赤子情怀的诗句,抒发爱国情怀的诗句

    爱国是炎黄子孙的不解情结,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读诗词时,抒发爱国情怀的诗句,陆游的“位卑未敢忘忧国”激励了多少仁人志士;王昌龄的《从军行》里由衷的表达希望结束战乱、迎接和平的强烈愿望;杜甫的身

    2023年05月25 245
  • 俗不可耐下一句是什么,俗不可耐,性不可待

    “俗语”,是中国汉语词汇里为群众所创造、并在群众中口耳流传,具有“口语性”和“通俗性”的语言单位,也是通俗并广泛流行的一种定型语句。“俗语”简练而形象,大多数都是劳动人民在生活实践中逐渐创造,并在一定

    2023年05月01 229
  • 豁达的诗句,心境淡然的古诗词

    《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堪笑

    2023年05月01 232
  • 七夕今宵看碧霄的下一句,七夕今宵看碧霄全诗意思

    作品全文《乞巧》唐•林杰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下一句是:牵牛织女渡河桥。出自唐代林杰《乞巧》: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2023年04月13 238
  • 古诗宋词元曲特点总结概括,除了唐诗宋词元曲还有什么

    窦娥冤(唱二黄散板)忽听得唤窦娥愁锁眉上,想起了老婆婆好不凄凉。只见她发了怒有话难讲,禁妈妈呼唤我所除了唐诗宋词元曲还有什么,窦娥冤为哪桩?……我哭哭一声禁妈妈,我叫叫一声禁大娘,想窦娥遭了这不白冤枉

    2023年04月14 244
  • 归开头的诗句,以归开头的诗

    01、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孟浩然《岁暮归南山》02、波上马嘶看棹去,柳边人歇待船归。——温庭筠《利州南渡》03、不信妾断肠,归来看取明镜前。——李白《长相思·其二》04、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2023年05月09 282
  • 暖风熏得游人醉全诗,暖风熏得游人醉全诗意思

    原题:暖风吹得何人醉?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题临安邸林升(宋朝)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州。当时,金人攻陷宋朝国都汴梁。宋高宗赵构逃到南方

    2023年05月20 223
  • 子规声里雨如烟上一句,子规声雨如烟的前一句是什么

    今天,我们迎来了节气立夏。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遵生八笺》有云:“孟夏之日,天地始交,万物并秀。”“孟夏”即为夏季的第一个月,这一时节气温攀升,子规声雨如烟的前一句是

    2023年04月17 264
  • 描写大雾的诗句,描写雾的古诗句

    1、腾蛇乘雾,终为土灰。《龟虽寿》汉·曹操2、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咏风》唐·王勃3、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阴雨》唐·白居易4、阵解星芒尽,营空海雾消。《塞下曲六首》唐·李白5、边声摇白草,海

    2023年05月28 280
  • 元曲三百首里关于读书的,元曲三百首常见的

    9.《双调·蟾宫曲·春情》元朝·徐再思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身似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空一缕余香在此,盼千金游子何之。证候来时,正是何时?灯半昏时,月半明时。10.《一枝花·不伏老》元

    2023年04月18 270
  • 带秋字的诗句,500首带秋字的飞花令

    若有诗词藏于心,岁月从不败美人后台回复“日历”可获取诗词日历和免费图书今日优课,点击收听→古诗里的二十四节气我所能想到的最美的秋天都在唐诗宋词里是“金风玉露一相逢”的喜悦是“晴空一鹤排云上”的疏旷是“

    2023年05月08 254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