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晚晴》,晚唐诗歌在前辈的光芒照耀下,有着大不如前的趋势,是李商隐,将唐诗推向了又一个高峰!他与杜牧齐名,两人并称“小李杜”;他又与李贺、李白合称“三李”。
初爱之情深
《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李商隐在十五六岁时,被家人送往玉阳山学道。其间与玉阳山灵都观女氏宋华阳相识相恋。
但两人感情却不能为外人明知,李商隐只得以诗记情,并隐其题,诗句朦胧婉曲,却见深情无限。
全诗如下: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译文如下:一个人深居简出过着清幽的日子,俯瞰夹城,春天已去,夏季清朗。小草饱受雨水的浸淹,终于。
怀才之不遇
《贾生》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李商隐生活在唐王朝日趋衰败的晚唐时期,他对皇帝昏庸、宦官当权与藩镇跋扈深为不满。
自己又深陷“牛李党争”的政治漩涡中,便吊贾谊来抒发自己的感慨,讽刺晚唐帝王。
官场之失意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出自李商隐《晚晴》,这两句诗写久雨后傍晚转晴的景象与感受。幽草因天气转晴而恢复了生机,所以说是“天意”在怜惜它。转晴时已在傍晚,时光是短暂的,但诗人仍以它十分珍视,因为它毕竟是经过。
《登乐游原》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的余晖低透小窗,闪现一线光明。南方鸟儿的窝巢已被晒干,傍晚归巢时飞翔的体态格外轻盈。2、原文: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新婚之欢乐
《赠荷花》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
遥寄之情思
《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在巴蜀期间任职时,与妻久别,便写信给妻子诉巴山之状况,并热烈期盼着早日归去,与妻共话。
永别之仓促
出自《晚晴》。原文: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译文:一个人深居简出过着清幽的日子,俯瞰夹城,春天已去,夏季清朗。小草饱受雨水的浸淹。
《房中曲》
蔷薇泣幽素,翠带花钱小。
娇郎痴若云,抱日西帘晓。
枕是龙宫石,割得秋波色。
玉簟失柔肤,但见蒙罗碧。
忆得前年春,未语含悲辛。
归来已不见,锦瑟长于人。
今日涧底松,明日山头檗。
愁到天池翻,相看不相识。
这是李商隐写给妻子王氏的第一首悼亡诗。
思念之情深
《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此诗为李商隐最难索解的作品之一,不过普遍认为这是写给他妻子的,他与妻子伉俪情深,然妻子过世后,他愈加的追忆过往的美好年华。
逃离之洒脱
《晚晴》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晚晴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这首诗写于李商隐在桂林当幕僚的时期,李商隐一生最大的痛苦,就是深陷牛李党争,一直受到忌恨与排挤。写这。
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
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