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墅重来嗟晚暮 桃花依旧笑春风
—隐括《题都城南庄》百又一十余阕
序诗:桃源行
姓桃名叫桃花妹,桃花林中藏佳人。
桃花妖娆桃妹俏,桃妹可人花芳菲。
崔郎千里迢迢至,但见桃花不见人。
桃妹桃妹在何方?莫我肯顾枉断肠。
风吹飞花三五瓣,情迷崔郎泪两行。
泪两行,两行泪 ,无限相思化成灰。
抚胸顿足自此去,相逢唯恐是梦魂。
崔郎今又至,伊人可曾来?
桃妹杳然逝,桃花依旧开。
桃花依旧笑春风上一句是人面不知何处去。此句出自唐代诗人崔护的《题都城南庄》,原文是:“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意思是去年春天,在这户人家里,我看见那美丽的脸庞和桃。
桃花风,桃花雨,人生百年多感遇;
桃花雨,桃花风,人生长恨水长东。
桃花林中桃花女,桃花容貌桃花姿。
桃花婀娜桃妹秀,桃花朵朵情依依。
又步桃花林,依旧桃花风。
桃妹可曾见?桃花满天红。
桃花林中忆桃妹,灼灼桃花红坠泪。
桃花桃妹相映辉,桃花妖娆人妩媚。
满地桃花泪,满天桃花红。
满目桃花妹,桃花印心中。
多情自古空遗恨,桃花依旧笑春风。
阮郎归
桃花依旧竞芳菲,凄凄念已灰。
今年不是昔年枝,多情伤别离。
人不再,意相随,断肠花不知。
梦中长忆倚柴扉,去年今日时。
眉妩
正花开时候,遍野菲芳,蝴蝶对双舞。
朵朵桃花泣,莹莹泪,伊人知在何处?
别情一缕,忆去年、今日相遇。
怎成想,此后尘缘隔,断肠向谁诉!
无奈心如飘絮。叹月荧千里,离合无数。
岁岁人殊异,花相似、纷纷零落如雨。
万分痛楚,念若灰、遗恨花坞。
怅天地苍茫,荣槁离散几许。
江城子
桃花依旧笑春风。梦成空,恨无穷。
望断香林,何处觅渠侬。
一片冰心浑欲碎,凝碧血,话离衷。
上一句是“人面不知何处去”。题都城南庄 【作者】崔护 【朝代】唐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译文 去年冬天,就在这扇门里,姑娘脸庞,相映鲜艳桃花。今日再来此地,姑娘不知。
去年今日此门中。忆欢悰,两情浓。
人面桃花,相映浅深红。
桃妹有心郎有意,曾许下,缔初终。
江城子
去年今日此门中,日融融,醉春风。
千树夭桃,万朵小桃红。
数点飞花随意舞,红作泪,目瞳瞳。
悠悠遗恨与谁同,水淙淙,泪蒙蒙。
依旧花开,桃妹了无踪。
望断芳邻人不见,痴心碎,梦成空。
忆秦娥
泪蒙蒙,春来依旧桃花红。
桃花红,林扉人去,一梦成空。
断肠啼血谁人同,回眸一瞥何匆匆。
何匆匆,魂牵梦绕,盼得重逢。
蓦山溪
春风依旧,风里相思瘦。
不见去年人,倚芳林、凝眸停逗。
梦牵魂绕,花落又花开,离别久。
难聚首,涕泪沾衣袖。
飞花点点,触目伤心透。
谁与诉衷肠,郁百结、如何消受?
旧欢难舍,花亦解离愁。
人去后,生杂莠。空把芳辰负。
一丛花
桃花依旧笑春风,无奈梦成空。
芳时邂逅芳情发,意缱绻、互诉幽衷。
对对蜂儿,双双蝴蝶,飞舞绕芳丛。
伊人一去杳无踪,愁见小桃红。
无端却被佳期误,痛惨惨、泪雨蒙蒙。
南北东西,天涯海角,何日再重逢!
江城梅花引
桃花坞里觅芳踪。念成空,梦成空。
灼灼桃花,依旧笑春风。
人面不知何处去。
肺肠裂,与谁人、誓素衷。
素衷,素衷,我情浓。
思不穷,忆不穷。
桃花依旧笑春风的前一句是:人面不知何处去。这是唐代诗人崔护的《题都城南庄》中的诗句,全诗如下: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恨别,恨别,恨悒悒,湮塞心胸。
蹀跇花间,涕泪洒芳丛。
一别经年人不再。
芳信杳,似浮云、隔九重。
渔家傲
依旧春风花自舞,桃花人面知何处?
难觅芳踪心惨苦。
从谁诉,回肠九转愁如雨。
望断芳林无旧侣,何当快惬追良晤。
一别相思经几度。
芳信误,此生难结同心缕。
大有
滞念萦怀,玉人何处。
梦难圆、惟有回忆。
望桃花、依稀往日颜色。
良辰美景成虚设。
芳信杳、芳踪难觅。
意绪错结如麻,怆然断肠时刻。
相思痛,空掩泣。
别后盼重逢,抱愁如织。
今日花间,不见旧时相识。
触目更增凄恻。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飞花坠、沙沙淅淅。
再回首、脉脉含情,迎风伫立。
相见欢
芳林难觅芳踪,念成空。
无奈别魂离梦水流东。
肠千缕,人何处,泪濛濛。
唯有桃花依旧笑春风。
清平乐
春风依旧,风里相思又。
人面桃花今在否?正是断肠时候。
伊人一去无踪,此生难再重逢。
多少前尘往事,俱随逝水流东。
江城子
伊人一去杳无踪。念成空,恨千重。
一缕悲肠,何处话离衷。
雅意幽怀终泡影,难再见,不相逢。
桃花不似去年红。泪填胸,怨春风。
无限凄凉,何忍步芳丛。
举目问花花不语,增怆怅,苦无悰。
朝中措
桃花坞里觅芳踪,凄戚念成空。
前事浑如一梦,悠悠逝水流东。
岂能忘记,去年今日,花下相逢。
人面如今何处,桃花依旧春风。
踏莎行
垂叶凝愁,飞花不语。
芳林望断人何处。
捶胸顿足久徘徊,两行酸泪纷如雨。
遗恨三生,断肠一缕。
芳心总被芳情误。
经年一别苦相思,春风依旧今谁侣。
孟岩,陕西华山人,现供职于华阴市文化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