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下一句,立德树人对仗词四字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德树人对仗词四字,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党对高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立德树人下一句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德树人对仗词四字,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立德树人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深刻把握二者内在统一关系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关键所在。新时代新征程,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要以“立德”为根本、以“树人”为目标,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确保高校始终成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的坚强阵地。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立德树人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深刻把握二者内在统一关系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关键所在。新时代新征程,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要以“立德”为根本、以“树人”为目标,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确保高校始终成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的坚强阵地。

把铸魂育人放在首位下一句是立德树人。根据查询相关信息显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把铸魂育人放在首位,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1、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教育是人通向自由全面发展的基本需求,促进和实现人的现代化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使命。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一切脱离人民的理论都是苍白无力的,一切不为人民造福的理论都是没有生命力的。”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满足人民对更好教育的期盼,是我们党发展教育事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人民至上,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是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全面领导面临的重大政治命题。

要实现树人目标、完成树人任务,首先必须“立德”,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立德树人的“德”,应该是“大德、公德、私德”之总称,与德智体美劳中“德”的含义相同,包括政治、道德、法律,即理想信念、道德品质、法治素养。

恪守品德是为人之本,崇德修身是成事之基。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强调:“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这是人才培养的辩证法。办学就要尊重这个规律,否则就办不好学。”从育人的规律看,德育是一辈子的事情,在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大学时期尤为重要。一个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才能达致美好崇高的精神境界,一个民族只有同心同德、积善成德才能凝聚起克服一切困难、夺取一切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高等教育事业是强基固本、造福人民的事业,始终心怀“国之大者”,遵循人才成长的基本逻辑,始终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放在突出位置。

立德树人,德法兼修,培养大批高素质法治人才。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中心,加强法学教育的思想引领,在加强专业教育的同时,着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品德教育,把法律职业伦理课等课程列入法学专业核心课程。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是中国共产党办教育的优良传统。毛泽东同志在陕北公学所做的纪念鲁迅逝世一周年演讲中,面对来自五湖四海、生活经历和思想观念各有差异的青年学员,号召他们学习鲁迅的政治远见、斗争精神和牺牲精神,要做“一株独立支持的大树,不是向两旁偏倒的小草”,要“一点不避锋芒地把钢刀一样的笔刺向他所憎恨的一切”。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要大力在青少年中提倡勤奋学习、遵守纪律、热爱劳动、助人为乐、艰苦奋斗、英勇对敌的革命风尚,把青少年培养成为忠于社会主义祖国、忠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忠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优秀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广大青年要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向英雄学习、向前辈学习、向榜样学习,争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洪流中踔厉奋发、勇毅前进。”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更加需要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历史主动精神,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立德树人下一句

2、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与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内在统一

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与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高度一致的,二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坚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教育事业的根本目的,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的本质体现。无论时代如何变化,对学生进行价值观培育从来都是具体的,都是和发展教育事业的目的相结合的。我们不能忽视立德作为育人的根本去空谈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也不能脱离党的领导开展大学生德育工作。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必须将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和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有机统一起来。

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保证。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坚持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中国共产党创办高等教育的历史充分证明,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在高校发挥得如何,直接决定了高等教育能否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而能否坚持教育的人民立场,关乎立德树人的成效。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局势中不确定、不安全、不稳定因素增多,从根本上保证我国高等教育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变质、不变色,必须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重要阵地。新形势下,高校必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旗帜鲜明抓党建,以政治建设为根本,思想建设为基础,以高质量党建工作引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进一步夯实高校党建工作基础,增强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打造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充分发挥师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实现党员教师的党性修养和师德素质的深层次融合。

立德树人下一句是为国育才。中国传统教育特别重视立德树人、为国育才这个观念。中国人有“人品如何?德行如何?”这些观念在西方教育理念中是没有的。这是中西文化不同的一个地方。德行好,人品好是我们社会评判一个人的基本。

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与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在目标上是高度一致的。人才培养是高校的首要任务,我国高等教育培养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将立德树人融入大学教育和管理的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是加强党对高校全面领导的重要举措,其成效也是检验高校党建工作质量的根本标准。高等教育必须承担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赋予的历史使命,确保党和人民的事业薪火相传、后继有人。高校党的建设要扎实服务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这一根本标准,推进立德树人落实机制、保障体制改革,全面构建“三全育人”工作体系,实现育人主体从单一走向全面、育人过程从片段走向整体、育人视野从扁平走向立体。

3、高质量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坚持立德与树人相统一

德因人而立,人因德而树。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源于教育的本质是铸魂育人、塑造生命。重视立德就是重视民族的根脉,重视民族的未来,重视民族的长远之计。中国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对党忠诚,对人民负责,始终坚持立德与树人相统一。

坚持立德与树人相统一,必须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思想政治工作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高校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全面领导的重要抓手。必须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服从服务于全党工作大局。高校应全面加强队伍自身建设,精心培养一支会做思想政治工作的队伍,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把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与满足学生成长成才需要结合起来,充分体现人文关怀,既教育学生、引导学生、鼓舞学生,又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

崇清尚廉的下一句是立德树人。崇清尚廉,立德树人是党风廉政教育主题党日活动的一个主题。

坚持立德与树人相统一,必须发挥高等教育在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在对人的本质科学认识基础之上,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面对当前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织、相互激荡之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缺失会使教育发展缺乏文化前行的定力、缺少从容应对风险挑战的底气,要么在多样性文化观念中无法自立,要么茫然四顾迷失自我。高校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应充分发挥教师党员在自觉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引领作用,立师德,严师风,努力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只有以自身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才能把真理的力量和人格的力量统一起来,使价值观教育更具说服力和感召力。

《光明日报》( 2023年05月22日 06版)

上一篇 2023年04月17 03:37
下一篇 2023年04月24 12:57

相关推荐

  • 花的诗句,赞美花的优美诗句

    春天是一个灿烂的季节,桃花、杏花、梨花争相开放,汇成一个花的世界。走出城市,走到郊外,走到大自然中,眼看着眼前红的、白的、紫的花,莫名心情就很好。也许,你还不能走到自然中,还好,我们有诗词。100句关

    2023年04月11 307
  • 毛笔楷书元曲,写楷书用什么毛笔好

    毛笔活书艺术不但传承了我们祖宗的毛笔艺术,也传承了传统的真树根拼字艺术。到了21世纪的今天,手机已经普及,手机里的相机功能成了人们生活的一个不可分开的部分,用相机拍下身边的大自然成了一种宣传自然美的一

    2023年04月19 306
  • 小雨的诗句,形容小雨的优美诗句

    雨水来了,滋润万物,大地复苏。诗人们喜爱春雨,他们赞颂春雨,给大地带来滋润。他们歌唱春雨,给人间带来希望。今天,诗词君推荐20句春雨诗句,不读它们,你都不知道春雨到底有多美。1.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

    2023年05月01 266
  • 描写乡村美景的元曲,描写乡村美景的诗句

    元曲是兴盛于元朝时期的一种文艺形式,其历史地位足以同唐诗、宋词并驾齐驱,三者都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最耀眼的明珠。元曲包括杂剧和散曲。散曲,又称为“乐府”或“今乐府”。由宋词俗化而来,是配合当时北方流行

    2023年04月21 241
  • 床前明月光全诗,床前明月光全诗解释

    小时候,我们读诗词,感觉朗朗上口。从“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到“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床前明月光”全诗内容是: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诗的前两句,是写诗人在作客他乡的特

    2023年06月06 288
  • 关汉卿元曲思维导图,关汉卿元曲代表作

    大家可以可以点点关注哦,我会定期分享思维导图哈,谢谢我们都知道…………诗圣——杜甫医圣——张仲景画圣——吴道子芭蕾舞的化身:乌兰诺娃.关汉卿被称为:“东方的莎士比亚”.六、一句话评书:①《三国演义》:

    2023年04月16 226
  • 温润如玉下一句,如玉的女人是什么样的

    在人们心中,“谦谦君子,温润如玉”,大抵是对一个男子的最高赞誉之一。在金庸先生的《书剑恩仇录》里,乾隆赠送给陈家洛一块当作与未来意中人定情信物的暖玉,玉上以金丝嵌着四行细篆铭文,正是:“情深不寿,强极

    2023年06月01 245
  • 才疏学浅下一句,才疏学浅下句怎么接

    龙腾南阳讯近年来,随着南阳一系列重大考古的新发现,一次次国家级学术讨论会的召开,一批批国际国内文化专家、考古学者踏足,南阳在中华文明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的神秘面纱,正在一层层被揭开。围绕王子朝奔楚事

    2023年05月01 238
  •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下一句,清明前后种瓜点豆全文

    清明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又名“三月节”或“踏青节”,清明前后种瓜点豆全文,也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清明前后,我国除东北与西北地区外,大部分地区的日平均气温已升到12℃以上,春光明媚,杨柳泛青,莺飞草长

    2023年05月25 292
  • 春风十里里面的诗句,含春风十里的诗词

    ①春水初生,春林初盛,春风十里,不如你。——《三十六大》《赠别二首·其一》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译文十三四岁的少女姿态袅娜,举止轻盈美好,就像二月里含苞待放,

    2023年05月01 235
  • 励志向上的诗句,奋发向上正能量的诗句

    1.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钱福《明日歌》2.学向勤中得,萤窗万卷书。——汪洙《勤学》3.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竹石》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2023年04月10 243
  • 不以规矩下一句是什么,不以规矩的后面一句是什么

    内容提要立规矩、讲规矩、守规矩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立身治国的重要理念,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特质,也是中国共产党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的重要法宝。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长治久安,从政治和全

    2023年05月14 231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