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下一句,立德树人对仗词四字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德树人对仗词四字,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党对高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立德树人下一句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德树人对仗词四字,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立德树人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深刻把握二者内在统一关系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关键所在。新时代新征程,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要以“立德”为根本、以“树人”为目标,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确保高校始终成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的坚强阵地。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立德树人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深刻把握二者内在统一关系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关键所在。新时代新征程,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要以“立德”为根本、以“树人”为目标,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确保高校始终成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的坚强阵地。

把铸魂育人放在首位下一句是立德树人。根据查询相关信息显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把铸魂育人放在首位,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1、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教育是人通向自由全面发展的基本需求,促进和实现人的现代化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使命。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一切脱离人民的理论都是苍白无力的,一切不为人民造福的理论都是没有生命力的。”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满足人民对更好教育的期盼,是我们党发展教育事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人民至上,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是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全面领导面临的重大政治命题。

要实现树人目标、完成树人任务,首先必须“立德”,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立德树人的“德”,应该是“大德、公德、私德”之总称,与德智体美劳中“德”的含义相同,包括政治、道德、法律,即理想信念、道德品质、法治素养。

恪守品德是为人之本,崇德修身是成事之基。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强调:“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这是人才培养的辩证法。办学就要尊重这个规律,否则就办不好学。”从育人的规律看,德育是一辈子的事情,在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大学时期尤为重要。一个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才能达致美好崇高的精神境界,一个民族只有同心同德、积善成德才能凝聚起克服一切困难、夺取一切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高等教育事业是强基固本、造福人民的事业,始终心怀“国之大者”,遵循人才成长的基本逻辑,始终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放在突出位置。

立德树人,德法兼修,培养大批高素质法治人才。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中心,加强法学教育的思想引领,在加强专业教育的同时,着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品德教育,把法律职业伦理课等课程列入法学专业核心课程。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是中国共产党办教育的优良传统。毛泽东同志在陕北公学所做的纪念鲁迅逝世一周年演讲中,面对来自五湖四海、生活经历和思想观念各有差异的青年学员,号召他们学习鲁迅的政治远见、斗争精神和牺牲精神,要做“一株独立支持的大树,不是向两旁偏倒的小草”,要“一点不避锋芒地把钢刀一样的笔刺向他所憎恨的一切”。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要大力在青少年中提倡勤奋学习、遵守纪律、热爱劳动、助人为乐、艰苦奋斗、英勇对敌的革命风尚,把青少年培养成为忠于社会主义祖国、忠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忠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优秀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广大青年要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向英雄学习、向前辈学习、向榜样学习,争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洪流中踔厉奋发、勇毅前进。”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更加需要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历史主动精神,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立德树人下一句

2、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与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内在统一

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与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高度一致的,二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坚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教育事业的根本目的,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的本质体现。无论时代如何变化,对学生进行价值观培育从来都是具体的,都是和发展教育事业的目的相结合的。我们不能忽视立德作为育人的根本去空谈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也不能脱离党的领导开展大学生德育工作。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必须将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和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有机统一起来。

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保证。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坚持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中国共产党创办高等教育的历史充分证明,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在高校发挥得如何,直接决定了高等教育能否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而能否坚持教育的人民立场,关乎立德树人的成效。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局势中不确定、不安全、不稳定因素增多,从根本上保证我国高等教育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变质、不变色,必须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重要阵地。新形势下,高校必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旗帜鲜明抓党建,以政治建设为根本,思想建设为基础,以高质量党建工作引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进一步夯实高校党建工作基础,增强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打造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充分发挥师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实现党员教师的党性修养和师德素质的深层次融合。

立德树人下一句是为国育才。中国传统教育特别重视立德树人、为国育才这个观念。中国人有“人品如何?德行如何?”这些观念在西方教育理念中是没有的。这是中西文化不同的一个地方。德行好,人品好是我们社会评判一个人的基本。

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与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在目标上是高度一致的。人才培养是高校的首要任务,我国高等教育培养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将立德树人融入大学教育和管理的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是加强党对高校全面领导的重要举措,其成效也是检验高校党建工作质量的根本标准。高等教育必须承担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赋予的历史使命,确保党和人民的事业薪火相传、后继有人。高校党的建设要扎实服务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这一根本标准,推进立德树人落实机制、保障体制改革,全面构建“三全育人”工作体系,实现育人主体从单一走向全面、育人过程从片段走向整体、育人视野从扁平走向立体。

3、高质量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坚持立德与树人相统一

德因人而立,人因德而树。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源于教育的本质是铸魂育人、塑造生命。重视立德就是重视民族的根脉,重视民族的未来,重视民族的长远之计。中国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对党忠诚,对人民负责,始终坚持立德与树人相统一。

坚持立德与树人相统一,必须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思想政治工作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高校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全面领导的重要抓手。必须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服从服务于全党工作大局。高校应全面加强队伍自身建设,精心培养一支会做思想政治工作的队伍,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把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与满足学生成长成才需要结合起来,充分体现人文关怀,既教育学生、引导学生、鼓舞学生,又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

崇清尚廉的下一句是立德树人。崇清尚廉,立德树人是党风廉政教育主题党日活动的一个主题。

坚持立德与树人相统一,必须发挥高等教育在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在对人的本质科学认识基础之上,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面对当前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织、相互激荡之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缺失会使教育发展缺乏文化前行的定力、缺少从容应对风险挑战的底气,要么在多样性文化观念中无法自立,要么茫然四顾迷失自我。高校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应充分发挥教师党员在自觉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引领作用,立师德,严师风,努力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只有以自身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才能把真理的力量和人格的力量统一起来,使价值观教育更具说服力和感召力。

《光明日报》( 2023年05月22日 06版)

上一篇 2023年05月13 23:16
下一篇 2023年05月19 13:28

相关推荐

  • 形容手指漂亮的诗句,古人对手指的赞美

    微信公众号“诗会”(shihui-01),请打开微信搜索“诗会”,与董卿做朋友。纤纤玉手在古诗词的阵地上,始终焕发着迷人的光彩。古代女子的素手藏于深深水袖中,一刹那的一抖水袖,便抖出了一对暖玉般的妙手

    2023年05月02 322
  • 人闲桂花落下一句是什么,人闲桂花落为什么是春天

    诗词大会: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民族精神血脉相传。中华千年诗句,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今人读来依然血脉偾张,这就是中国古诗词的魅力,民族文化的智慧结晶!人闲桂花落为什么是

    2023年05月15 250
  • 描写男人薄情的诗句,古人形容渣男的古诗

    古人笔下情有四种:“薄情”“无情”“多情”“深情”所谓“薄情”:古人笔下呈现多少词句,展现几多相思苦,古人形容渣男的古诗,想当初“惊鸿去后,轻抛素袜,杳无音信。”可如今“只恨薄情郎已去,杳无音信待何时

    2023年05月26 300
  • 路人借问遥招手的下一句,路八借问遥招手下一句

    请输入描述垂纶:钓鱼。“路人借问遥招手”的下一句是“怕得鱼惊不应人”,这句诗出自胡令能的《小儿垂钓》。此诗通过描写小孩子钓鱼时的情景,极其传神地再现了儿童那种认真、天真的童心和童趣。《小儿垂钓》唐·胡

    2023年04月12 255
  • 仙鹤的诗句,关于仙鹤的美好诗词

    白鹤的诗句(共44句)1.神仙只在蓬莱。不知白鹤飞来。——张炎《清平乐·过金桂轩坟园》2.借问迎来双白鹤。已曾衡岳送苏耽。——王维《送方尊师归嵩山》3.阳湖春动蕊珠宫。我梦黄山白鹤峰。——郑善夫《梦黄

    2023年04月26 230
  • 好听的诗句唯美,美到心碎的七言绝句

    沅芷屈原的《九歌・湘夫人》中有这样一句诗:“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沅芷是一个优雅的名字,它来源于屈原的这句诗,沅芷的意思就是沅水有芷草,澧水有兰花,思念公子但又未敢言。澹雅好听唯美有意境的

    2023年05月25 239
  • 元曲寄生草白朴,寄生草白朴

    元曲是汉民族文化宝库中一朵灿烂的花,和唐诗宋词明清小说一起,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一座重要的里程碑。元曲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都有它独有的特色。几句杜陵诗,一幅王维画《庆东原江头即事》曹明善低茅舍,卖酒家,

    2023年04月17 221
  • 随风潜入夜的下一句是什么,往事随风潜入夜下一句

    腹有诗书气自华,唯有书香润心田。每天读一首唐诗宋词,遇见春天里最美的自己。今天,我们一起欣赏杜甫的《春夜喜雨》,感受润物细无声的境界吧。春夜喜雨“随风潜入夜”的下一句是“润物细无声”,这两句意思是伴随

    2023年04月24 246
  • 元曲四大家是哪家,杂剧四大家和元曲四大家

    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有时专指杂剧。元代是元曲的鼎盛时期,杂剧四大家和元曲四大家,先后涌现出了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四位杰出的杂剧作家,被后人称为“元曲四大家”,其中

    2023年04月19 229
  • 写元曲的歌视频,马致远写的元曲

    元·姚燧《醉高歌·感怀》十年燕月歌声,几点吴霜鬓影。西风吹起鲈鱼兴,已在桑榆晚景。一般来说,元杂剧和散曲合称为元曲,杂剧是戏曲,散曲是诗歌,属于不同的文学体裁。但也有相同之处。两者都采用北曲为演唱形式

    2023年04月19 274
  • 机不可失下一句,机不可失张九龄的下一句

    在我们短暂的一生中,机遇总是存在的,只要我们有一双明亮的眼睛,一颗敏锐的心,以及勤奋和敢于探索的品质。在一个画室里,一个学生贴在一排雕塑像前,指着一尊雕像,好奇地问:“老师,这个雕塑的名字叫什么?雕像

    2023年05月26 307
  • 关于小河的诗句,小河风景优美诗句

    七律故乡的小河文/梁文君(山东莱阳)一带淙淙绕岭丘,欢吟漫看碧清悠。浮烟宛转三坡稳,沁绿殷勤几道稠。蝶戏蛙鸣低浦溆,莺啼燕啭小汀洲。诗情梦底迎风草,向晚斜阳映锦流。四大名著之《红楼梦》文/大漠情怀(昌

    2023年05月26 254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