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学生的诗句,鼓励学生奋进的古诗词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不是做梦,从欧阳修、范仲淹身上就能看到,寒门学子出将入相是妥妥的现实。小编今天整理15首劝学诗,家长们收藏起来,让孩子每天读一遍,孩子再也不厌学,没准成为妥妥的学霸。01.劝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不是做梦,从欧阳修、范仲淹身上就能看到,寒门学子出将入相是妥妥的现实。

小编今天整理15首劝学诗,家长们收藏起来,让孩子每天读一遍,孩子再也不厌学,没准成为妥妥的学霸。

01.劝学诗

宋代:赵恒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02.劝学诗 / 偶成

宋代:朱熹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03.观书有感

宋代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月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

关于鼓励学生进步的诗句 1.鼓励学习进步诗句 勉励学生的古诗句 1、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2、常将冷眼看螃蟹,看你横行到几时。 3、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4、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5、得道多助,失道。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鼓励学生的诗句

04.神童诗(节选)

宋代:汪洙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

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1.鼓励学生的诗句 1学海无涯勤是岸,云程有路志为梯 2黄金非宝书为宝,万事皆空善不空 3存鹰之心于高远,取鹰之志而凌云,习鹰之性以涉险,融鹰之神在山巅 4树雄心掌握一技之长,增自尊苦练创业本领. 5 少年不经勤学苦,老。

05.劝学

[宋] 张咏

大化不自言,委之在英才。

玄门非有闭,苦学当自开。

世上百代名,莫遣寒如灰。

晨鸡固自勉,男子胡为哉。

胸中一片地,无使容纤埃。

海鸥尚可狎,人世何嫌猜。

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3.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4.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杜甫)5.凡事豫(预)则立,不豫(预)则废。(《礼记》)6.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

勤慎君子职,颜闵如琼瑰。

克薄小人事,斯辈真可哀。

放荡功不遂,满盈身亦灾。

将心须内疚,祸福本无媒。

06.劝学(节选)

[宋] 陈普

诗书自古不误人,明经不但为干禄。

聪明才智万景春,家国子孙千百福。

07.劝学歌

[宋] 陈普

太极肇判两仪生,其中人为万物灵。

人亦天地一物耳,独以道义超众形。

立为三才中宇宙,发挥天地经人伦。

兹事初非外烁伐,毫发皆奋七尺身。

后生可畏如日出,千金之躯岂可轻。

寸阴可惜莫虚掷,百年安得长青春。

......

无尘胸次贮万卷,拔出笔力找千钧。

不用高枕卧丘壑,用之家齐国治天下平。

......

英雄气概为则是,一变至道非难能。

7.激励学生奋发向上的诗句 一、长歌行【作者】汉乐府 【朝代】汉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译文 园中的葵菜都郁郁葱葱,晶莹的朝。

君不见四十五十无闻不足观,总是惰而不学昏昏贸贸枉生天地间。

08.劝学示子元夫

[宋] 姚勉

事业功名在读书,圣贤妙处着工夫。

区区只为潭潭府,不敢如韩训阿符。

鼓励学生的诗句

09.古劝学行(节选)

[宋] 苏籀

孔明泽中梁甫吟,著表行师肯倩人。

吕蒙孜孜窥往事,知新益解图当今。

横槊胡为忘试艺,不文不武伊何遵。

鼓励学生努力上进的诗句有:1.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2.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3.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4.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5.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嗟予贫贱年将老,学古忧时满怀抱。

斯民陷溺岂无说,天下复平要有道。

子思立教自明诚,伯业华巅愈贪讨。

10.冬夜读书示子聿

1、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涨明《杂诗》2、尝闻读书者,所贵免征伐。--邵谒《下第有感》3、小来好文耻学武,世上功名不解取。--李颀《放歌行答从弟墨卿》4、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南代: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11.劝学

唐代:孟郊

击石乃有火,不击元无烟。

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

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贤。

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12.劝学

唐代: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13、《劝学诗》

唐代:韩愈

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

鼓励学生的诗句

患足己不学,既学患不行。

14.《长歌行》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5.书院

宋代:刘过

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

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

图片来自网络,如侵立删

感谢阅读,欢迎关注、收藏、转发、点赞。

教育优质内容每日更新。请多关注。

上一篇 2023年06月04 10:36
下一篇 2023年05月13 22:08

相关推荐

  • 含有舟的诗句,有舟的古诗100首

    01、君爱一叶舟,出没风波里。(范仲淹《江上渔者》)02、行客舟已远,居人酒初醒。(白居易《送客回晚兴》)03、莲折舟行远,萍多钓下迟。(温庭筠《京兆公池上作》)04、为多山水乐,频作泛舟行。(孟浩然

    2023年06月04 278
  • 子不语怪力乱神下一句,子不语怪力乱神后半句

    「述而篇第七」21【原文】子不语怪、力、乱、神。【译文】孔子不与人论说怪异、暴力、悖乱、鬼神之事。【注释】“语”,论也,与人论说。“子不语怪力乱神”一句。历来都断为“子不语怪、力、乱、神。”而译为“孔

    2023年06月04 298
  • 关于花的诗句,关于花的古诗词100首

    桃花桃花是中国古代文学中常见的意象和题材,在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桃花是春日之花,早春时节含苞待放,阳春三月,花叶同展,关于花的古诗词100首,姿色娇媚。在古诗词里,桃花作为春天最显著的物候,常代指春天

    2023年05月10 267
  • 夏至的诗句,最著名的夏至诗词

    无蝉鸣,不夏天蝉,夏天最热烈的歌者。伴随着炎热,它把盛夏颂唱得沸腾而欢乐。天气越热,蝉鸣越响。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南朝·梁】王籍《入若耶溪》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宋】苏轼《阮郎归

    2023年04月20 251
  • 元曲的基础理论,元曲的文学基础常识

    第二讲“元曲的体式特点及“曲律”“中原音韵”介绍复习一下上节课学习的内容,上节课我们介绍了什么是曲,及曲的产生。请朋友们回答几个小问题;1、什么是曲?元曲包括几类文体分别是什么?2、元曲中科白分别指什

    2023年04月19 217
  • 元曲是由什么合成的,元曲是什么

    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文化(一)宋元文化发展概况元曲的组成,包括两类文体(散曲和元杂剧):一是包括小令、带过曲和套数的散曲;二是由套数组成的曲文,间杂以宾白和科范,专为舞台上演出的杂剧。“散曲”

    2023年04月16 240
  • 美食的诗句,享受美食的诗句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在诗人的世界里。不论是怎样的美食。只要一入了诗词。又有诗意又好吃。夏日山居好,茅檐水饼香。——宋·舒岳祥《夏日山居好十首其一》赵州道个吃茶去,一滴何曾湿口唇。——宋·释云岫《与大知

    2023年04月18 227
  • 唐诗宋词元曲分类大全,唐诗宋词元曲鉴赏大全

    唐诗宋词元曲鉴赏大全,唐诗宋词元曲,一向并列于世。但我们对于元曲的了解,缺实在是远不如唐诗宋词。下面十首巅峰元曲,全都读过的恐怕不多。灯半昏时,月半明时《双调·蟾宫曲》春情·徐再思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

    2023年04月10 259
  • 心情的诗句,人生无奈心累的感慨诗句

    有读者留言说:他每次心情不好时,读到苏轼的“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时,心里就会好受许多。没有过不去的事情,只有过不去的心情。人们最难控制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累与不累总是相对的,要想不累,就要学会放

    2023年04月20 253
  • 关于小草生命力顽强的诗句,赞美小草生命力的句子

    五十题古诗选择题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_____”出自《汉乐府·长歌行》。A、悲伤B、伤悲C、忧伤2、晏殊的《浣溪沙》中的“无可奈何花落去”的下句是_____。A、似曾相识鸟归来B、似曾相识雁归来C

    2023年05月26 224
  • 爱过渣男信过狗下一句,抽过烟喝过酒爱过渣女信过狗

    1、从此野性十足,不再将就。2、若曾素心相赠,请勿反目成仇。3、不去讨好世界,也不去评论是非。做好自己就行,爱谁谁。4、喝过烈酒,抽过烟,爱过渣人,信过狗。可以接爱过渣男赛母猪,希望能帮到你,加油,祝

    2023年05月27 239
  • 关于小草的诗句,赞美小草顽强的诗句

    赞美小草顽强的诗句,春来无处不茸茸,春草是春天的使者,春风把春草吹得一地茵绿。春草虽然比较普通渺小,但在古人的眼中却有着别样的姿态和寓意。李世民用“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来描绘人的真正品质和节操,

    2023年06月05 294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