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古八景诗
雁峰烟雨实堪夸,石鼓江山锦绣华;
花药春溪龙现爪,岳屏雪岭鸟喧哗;
喜看东洲桃浪暖,西湖夜放白莲花;
朱陵洞内诗千首,青草桥头酒百家。
古人游历衡阳后所题之诗
自江华之衡阳途中作
唐 吕温
孤掉迟迟怅有违。
沿湘数日逗晴晖。
人生随分为忧喜。
回雁峰南是北归。
冬末同友人泛潇湘
唐 杜苟鹤
残腊泛舟何处好,最多吟兴是潇湘。
就船买得鱼偏美,踏雪沽来酒倍香。
猿到夜深啼岳麓,雁知春近别衡阳。
与君剩采江山景,裁取新诗入帝乡。
送刘贵甫谪官衡阳
宋 王安石
刘郎刘郎莫先起,遇海当歌且欢喜。
船头朝转夕千里,眼中之人吾老矣。
九疑联绵皆相似,负雪崔嵬插花里。
万里衡阳雁, 寻常到此回。
行逢二三月, 好与雁同来。
雁来人不来, 如何不饮令心哀。
莫厌潇湘少人处,谪官樽佾定常开。
别友入衡
梁 范云
孤烟超新丰,候雁出云中。
草低金城雾,木下玉门风。
别君河初满,思君月屡空。
折桂衡山北,摘兰湘水东。
兰摘心焉寄,桂折意谁通。
1,《忆江南·江南忆》唐代:白居易 原文: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白话文释义:江南的回忆,最能唤起追思的是像天堂一样的杭州:游玩灵隐寺寻找皎洁月亮中的桂子,登上郡。
送道士薛季昌还山
唐 明皇
洞府修真客,衡阳念旧居。
将成金阙要,愿奉玉清书。
云路三天近,松溪万籁虚。
犹期传秘诀,来往候仙舆。
注:唐明皇(685-762)即唐玄宗李隆基
送曲山人之衡州
唐 司空曙
白石先生眉发光,已分绀雪饮琼浆。
衣巾半染烟霞气,语笑兼和药草香。
茅洞玉声流暗水,衡山碧色映朝阳。
千年城郭如相问,华表峨峨有夜霜。
注:司空曙,唐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
其他: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薰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仲夏夜之梦垂柳依依西湖暖风醉游人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水光潋艳晴偏好,山色空蒙雨。
寄赠衡州杨使君
唐 李益
湘竹斑斑湘水春。
衡阳太守虎符新。
朝来笑向归鸿道。
早晚南飞见主人。
得卢衡州书因以诗寄
唐 柳宗元
临蒸且莫叹炎方,为报秋来雁几行。
林邑东回山似戟,羊可南下水如汤。
兼葭浙沥含秋雾,桔柚玲珑透夕阳。
非是白频洲畔客,还将远意问潇湘。
赋秋鸿进刘衡州
宋 梅尧臣
秋鸿整羽翮,去就自因对。
往春南方来,遂止天泉池。
天泉水清此,鸳鸯日追随。
蒲藻岂不乐,江湖信所宜。
今朝风色便,暂向衡阳归。
洞庭蓬叶下,潇湘先客飞。
渚有兰杜美,心无稻粱畀。
罾缴勿尔念,鹰隼宁尔规。
烟波千万里,足以资盘嬉。
峰前想回日,青冥生路岐。
湘江颂诗
晚泊湘江
唐宋之问
五岭栖惶客,三湘憔悴颜。
况复秋雨霁,表里见衡山。
路逐鹏南转,心依雁北还。
唯余望乡泪,更染竹成斑。
湘江留别
宋 文天祥
潇湘一夜雨,江海十年云。
相见皆成老,重逢便作分。
啼鹃春浩荡,回雁晓殷勤。
江阔人方健,月明思对君。
送徐道晖游湘水
宋 赵师秀
春尽雨霏霏,春寒犹在衣。
人寻香草去,雁背运峰归。
潇水添湘阔,唐碑入宋稀。
应知名与姓,题写遍岩霁。
自湘水南行
唐 张九龄
落日催行舫,透迤洲渚问。
虽云有物役,乘此更休闲。
瞑色生前浦,清晖发近山。
中流澹容与,唯爱鸟飞还。
赞石鼓书院
石鼓书院
宋 范成大
古磴浮沧渚,新篁锁碧萝。
要津山独立,巨壑水同波。
俎豆弥天肃,衣冠盛事多。
地灵钟俊杰,宁但拾懦科。
石鼓动书院怀古
清 刘正心
郁葱青翠护层阴,仙洞危楼半出林。
万户晓烟明夹岸,两江流水抱孤岑。
夏王未剖金泥迹,蜀相坚依玉垒心。
千顷波澜谁作砥,苍茫入望古犹今。
舟夜过石鼓书院
清 李稳
石鼓空清似镜中,亭台涟漪画桥东。
一团山影江边绿,几处灯光树里红。
卖酒船逢前度雨,读书声送隔楼风。
孤篷日夕天涯内,高咏帆樯起夜龙。
石鼓山
清 旷大中
揽胜到衡州,应输石鼓幽。
鼍梁悬七隧,虎踞瞰双流。
北望长安远,南来吾道悠。
会偕仙洞侣,联步入瀛洲。
游石鼓书院谒七贤祠
清 岳宏誉
山形如鼓峙江边,旧有朱陵洞口仙。
胜地蒸湘山水合,真儒唐宋七贤传。
云中雁寺国青嶂,村里虹桥隐画船。
千载渊源勤仰止,登楼一望意悠然。
石鼓书院
清 陶易
旷代儒风喜未颓,一时讲院尽英才。
双流环绕宫墙肃,乔木阴森士气培。
祀典已崇新俎豆,诗篇长焕旧亭台。
自今游屐休嫌扰,绿竹西溪一径开。
赞 回 雁 峰
回雁峰
明 朱维京
振衣高眺大江喷,萃律孤峰迥不群。
洞野秋云迷莽沆,关们紫气散氤氲。
蒸湘水合双龙转,楚粤天从一雁分。
策杖会须凌上界,焚香先礼祝融君。
回雁峰
元 陈孚
回雁峰前一掉孤。
平波如镜浸菰蒲。
楚天日落碧云合。
山北山南闻鹧鸪。
1、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升《题临安邸》2、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白居易《春题湖上》3、大江之南风景殊,杭州西湖天下无。——刘基《玉涧和尚西湖图歌》4、江南忆,最忆是杭州。何。
回雁峰
元 傅若金
江上青峰宿雨开。
牧头归使日南来。
1、唐·张祜《题杭州孤山寺》原文:楼台耸碧岑,一径入湖心。不雨山长润,无云水自阴。断桥荒藓涩,空院落花深。犹忆西窗月,钟声在北林。译文:楼台高耸在陡峭的小山上,一条小径通到湖心中央.不下雨山色也经常湿润。
登高欲访平安字。
二月衡阳雁已回。
雁峰晚眺
清 廖联冀
危峰湿翠控城边,俯眺峥嵘第一巅。
湘水近流蒸驿月,衡山遥划楚中天。
帆浮影去随孤岸,鹭振霜飞破瞑烟。
清馨一声诸界寂,隔江星火动渔船。
游回雁峰
清 袁枚
衡郡小丹邱, 鸣琴主客游。
万家烟火上, 一曲楚江秋。
远水淡将夕, 颓云凝不流。
自怜人似雁, 到此亦回头。
回雁峰
清 毛会建
山到衡阳尽。
峰回雁影稀。
更怜归路远。
不忍更南飞。
春日雁峰远眺和韵
清 罗沛
春光无价不须赊,缓步闲吟过水涯。
插汉遥峰都积翠,烘云落日半成霞。
烟笼古寺藏深树,潮退群鸥宿浅沙。
指点山前还自笑,一瓢陋巷是吾家。
雁峰寺
清 吉士
峰势南来晚欲飞, 峰头古寺带斜晖。
将同城郭千年在, 不共烟岚一瞬非。
山色葱菁春可住, 波声潇洒暑无威。
忽闻清馨催黄叶, 又见秋风旅雁归。
回雁峰靠近湘江之滨,在衡阳湘江上的公路、铁路两用桥附近。立在回雁峰,不仅可俯瞰大桥,春色西湖诗,还可纵观衡阳城全貌。,
归”。
这个凄婉的故事为回雁峰更增添了几分伤感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