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歌曲,不知道大家会不会有这样一个疑问:在读古诗词时总能发现有一位叫“佚名”的作者,偏偏他的作品有很多,风格也不尽相同,后来才明白原来“佚名”是指作者不详的意思。
今天就来看看有哪些古诗词没有作者,也能流传千古!
望江南·天上月
采莲曲 作词:李白 作曲:李国强 演唱:童丽 若耶溪傍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日照新妆水底明,飞飘香袂空中举,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紫马嘶入落花去,见此蜘蹰空断肠。若耶溪傍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
五代:佚名
天上月,遥望似一团银。
夜久更阑风渐紧。
接下来写采莲女,但不正面写人,而是未见其人,先闻其歌,“一曲莲歌碧云暮”。这位采莲女唱一曲采莲歌,直上青云,会使阳光也黯然失色。采莲女下了楼,唱着歌,乘船去采莲。这样一位采莲女,却陷入了离别相思的痛苦。
与奴吹散月边云。
照见负心人。
江南
两汉:佚名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这是一首汉代乐府民歌中的采莲歌,全诗没有一字一句直接描写采莲人采莲时的愉快心情,而是通过对莲叶和鱼儿的描绘,将它们的欢乐之情充分透露了出来。
歌词:若耶溪傍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日照新妆水底明,飞飘香袂空中举,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紫马嘶入落花去,见此蜘蹰空断肠。若耶溪傍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日照新妆水底明,飞飘香袂空中举,岸。
菩萨蛮·枕前发尽千般愿
五代:佚名
歌词是: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中有双鲤鱼,相戏碧波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南。莲叶深处谁家女,隔水笑抛一枝莲。
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
水面上秤锤浮,直待黄河彻底枯。
白日参辰现,北斗回南面。
休即未能休,且待三更见日头。
从写法上的铺排、衬字的运用、表意的泼辣直露看,似元曲。但又无元曲的圆熟流丽、挥洒曲折。然而它却激动人心,千古不衰。
越人歌
先秦:佚名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
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
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歌中唱出越人对子皙的那种深沉真挚的爱恋之情,歌词声义双关,委婉动听。
月儿弯弯照九州
宋代:佚名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
几家夫妇同罗帐,几个飘零在外头?
送别诗
隋代:佚名
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折柳,本意在赠别;今柳条折尽,则意味着离别已久,睹旧物而怀远人。飞花,本意指春暮;今杨花飞尽,则意味着春归已久,觉行人反不如春之知情。
生年不满百
两汉:佚名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
愚者爱惜费,但为後世嗤。
仙人王子乔,难可与等期。
这样一首以放浪之语抒写“及时行乐”的奇思奇情之作,似乎确可将许多人们的人生迷梦“唤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