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已过,秋意渐浓!秋天丰富的文化历史底蕴,使秋天充满灵秀之气。如果说唐诗宋词里的秋天,能把我们带到秋天那优雅静美的境地的话,那么,元曲中的秋天美景更是令人向往,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元曲的秋意浓浓的诗意吧!
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首小令很短,一共只有五句二十八个字,全曲无一秋字,但却描绘出一幅凄凉动人的秋郊夕照图,最有名的元曲有哪些,并且准确地传达出旅人凄苦的心境,被赞为秋思之祖。
天净沙-秋
元-白朴
元曲关汉卿一枝花·不伏老,欢迎阅读。 攀出墙朵朵花,折临路枝枝柳;花攀红蕊嫩,柳折翠条柔。浪子风流。凭着我折柳攀花手,直煞得花残柳败休[二]。半生来折柳攀花, 一世里眠花卧柳。 [梁州]我是个普天下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
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这首小令,只五句二十八个字,篇幅虽短,却以神来之笔捅绘出了一幅绝妙的秋景图。
清江引-秋怀
元-张可久
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
雁啼红叶天。
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
雁啼红叶、黄花渲染出一幅色彩浓丽的秋景图,衬自己浓浓的乡思情。
水仙子-咏江南
元-张养浩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
芰荷丛一段秋光淡。
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
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
爱杀江南!
寥寥几笔,勾勒出一幅江南秋色图
惜芳春-秋望
元-乔吉
千山落叶岩岩瘦,百尺危阑寸寸愁。
有人独倚晚妆楼。
楼外柳,眉暗不禁秋。
这首小令用肃杀、凄凉的秋景,衬托出了思妇心中的悲楚、哀怨之情。
西湖杂咏-秋
元-薛昂夫
疏林红叶,芙蓉将谢,天然妆点秋屏列。
断霞遮,夕阳斜,山腰闪出闲亭榭。
分付画船且慢者。
歌,休唱彻;诗,乘兴写。
这首写西湖秋景的小令,自然界的景象机趣盎然,活灵活现,令人感到仪态万方,千姿百态。
塞鸿秋-浔阳即景
元-周德清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
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
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
塞鸿一字来如线。
平湖乐
元-王恽
采菱人语隔秋烟,波静如横练。
入手风光莫流转,共留连。
画船一笑春风面。
江山信美,终非吾土,问何日是归年?
这首小令借江南水乡的美景抒客居异乡的乡愁。曲作的前半部分极尽写江南之美,江南好,能挽人衣袖,能让人滞留,能让人神往。
【篇一】经典元曲必背名篇赏析 《天净沙·秋思》 元代: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赏析 这首曲子的题目叫《秋思》,是一篇悲秋的作品。秋士易感,是中国文坛古老的传统。自屈原的《离。
最后,诗人转折道:此处虽美,终究不是我的故乡。他乡再好,也终不及故乡。越是烘托渲染他乡的美,越是衬托乡愁的悲。因为,只有家乡才是让人心灵安顿的地方。
天净沙-秋
元-朱庭玉
庭前落尽梧桐,水边开彻芙蓉。
解与诗人意同。
辞柯霜叶,飞来就我题红。
庭院前落尽了梧桐的叶子,水中的荷花也早失去当日的风姿,仿佛是通晓诗人我的心思,一片经霜的红叶离开树枝,飞近身来让我题诗。
清江引-秋居
元-吴西逸
白雁乱飞秋似雪,清露生凉夜。
扫却石边云,醉踏松根月。
星斗满天人睡也。
全曲文字简洁,意境潇洒,色彩淡雅,格调清新,自雁、雪、云、月、星斗,组成一幅静谧清凉的 秋夜画面,素雅之色衬淡泊之情,深刻地表达了作者远离污浊的尘世,回到大自然的怀抱的追求,保持高雅的情操的向往。
秋天年复一年来到人间,面目都是一样的,而到了诗人笔下,它却千变万化。吴西逸这首《清江引·秋居》清淡雅洁、宁静淡泊,像没有人间烟火味的仙界,这是一位隐君子的精神追求。
沉醉东风-秋景
元-卢挚
挂绝壁松枯倒倚,落残霞孤鹜齐飞。
四围不尽山,一望无穷水。
散西风满天秋意,夜静云帆月影低。
宋张炎《壶中天·扬舲万里》词中也有“老柳官河,斜阳古道,风定波犹直”。 董解元《西厢记》中有一曲【仙吕·赏花时】:“落日平林噪晚鸦,风袖翩翩吹瘦马,一经入天涯,荒凉古岸,衰草带霜滑。瞥见个孤林端入画,蓠落萧疏带浅沙。一。
载我在潇湘画里。
弯曲的枯松倒挂在悬崖绝壁上,残留的片片晚霞和孤零的野鸭在天上一齐飘飞。四周围是数不尽的青山,一无 际的碧水,西风箫箫,天地间一派浓浓的秋意。静静的夜里 皎洁的月影映照着高挂云帆的船儿,载着我行舟在湘江上,恍如置身在画图之中。
正宫-小梁州
元-贯云石
芙蓉映水菊花黄,满目秋光。
《马丹阳三度任风子》、《西华山陈抟高卧》、《江洲司马青衫泪》、《吕洞宾三卧岳阳楼》、《半夜雷轰荐福碑》、以及与李时中、花李郎、红字李二等合作的《开坛阐教黄粱梦》等七种。
枯荷叶底鹭鸶藏。
金风荡,飘动桂枝香。
雷峰塔畔登高望,见钱塘一派长江。
湖水清,江潮漾。
天边斜月,新雁两三行。
此曲为贯云石晚年隐居杭州时所作。他对风光秀丽的杭州怀有深厚感情。该曲极尽西湖秋色之美。其所描绘的乃是一个略显善意的清爽、沉静的境界。其深层则是其淡泊名利、飘然出世的思想。
仙吕-后庭花
元-赵孟頫
清溪一叶舟,芙蓉两岸秋。
采菱谁家女,歌声起暮鸥。
乱云愁,满头风雨,戴荷叶归去休。
一群美丽纯洁的农家少女荡舟在清清的河水中,唱着渔家歌谣,歌声飞入荷花丛中,惊起了一群栖息的水鸟,画面变得明快活泼起来。但“乱云愁”却作了个陡转。风雨欲来,而采莲少女却处乱不惊,从容不迫地采下一茎绿荷叶戴在头上作雨具,返舟归家。全曲也许寄托着处于政治风云变幻中的赵孟頫的归隐之心。
中吕-普天乐江头秋行
元-赵善庆
稻粱肥,蒹葭秀。黄添篱落,绿淡汀州。
木叶空,山容瘦。
沙鸟翻风知潮候,望烟江万顷沉秋。
半竿落日,一声过雁,几处危楼。
中吕-普天乐(平沙落雁)
元-鲜于必仁
稻粱收,菰蒲秀。山光凝暮,江影涵秋。
潮水远水宽,天阔孤帆瘦。
雁阵惊寒埋云岫,下长空飞满沧州。
西风渡头,斜阳岸口,不尽诗愁。
越调-小桃红
元-倪瓒
一江秋水澹寒烟,水影明如练。
眼底离愁数行雁。
雪晴天,绿蘋红蓼参差见。
吴歌荡桨,一声哀怨,惊起白鸥眠。
此曲第一句写深秋季节,江面上飘浮着淡淡的烟霭,江水更加澄彻,好像白练。几行征雁,带着离愁,正飞向南方。下面一句写雪霁初晴,更显生机。最后一句写驾舟人一边荡浆,一边唱着带有幽怨情调的民歌,惊起了正在憩息的白鸥。假如说前面的画面多少显得凄冷寂寥和过于恬静,那么后面由于有了人的活动、歌声及鸥鸟,就使得整个画幅充满了动感和生机。
鸦鬓春云亸,象梳秋月攲,弯镜晓妆迟。香渍青螺黛,盒开红水犀,钗点紫玻璃:只等待风流画眉。【注解】思南浦:化用江淹《别赋》:“送君南浦,伤如之何”诗意。行云梦楚阳:化用宋玉《高唐赋序》:“旦为朝云,暮为。
中吕-红绣鞋(秋日湖上)
元-王举之
红叶荒林酒兴,黄花老圃诗情。
柳塘新雁两三声。
湖光扶不定,山色难画成。
六桥风露冷。
此曲描写湖上秋景,绘影绘形,绘声绘色,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给人以清丽自然如在画中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