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洪武年间,江西吉水出了一个名叫解缙的神童。天性颖悟,过目不忘。年方五岁便能将四书五经背得滚瓜烂熟。皇帝闻知后,命人将其送进京城当面校验;结果欢喜不已,元曲四大悲剧速记口诀,遂许其回乡与众秀才一起进县学念书。县学教谕存心要见识这位神童的神奇,正巧当年县城东郊出现嘉禾吉兆,便命学生每人画一幅吉瑞图。
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人生四喜”这四句诗,其实并不是解缙的原作。早在解缙之前,这四句诗便广为传开。此诗的原创究竟是谁?历来有多种说法。一说出自南宋洪迈所著《容斋随笔》卷八《得意失意诗》中;一说出自唐代诗圣杜甫所写的《四喜诗》。
人生四大悲事:寡妇携子悲、将军被敌擒、失宠宫女泪、落第举子心 1、四喜出自南宋·洪迈《容斋随笔·四笔·卷八·得意失意诗》:“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2、四悲出自宋·洪迈《容斋四。
较为可靠的说法,是北宋末期瑾县人汪洙所作。汪洙九岁能诗,幼年也被称为神童。曾有三十多首五言绝句诗被人编辑成集,题目为《汪神童诗》,通俗易懂,劝学励志,与《三字经》等同为儿童启蒙教材,并称“古今奇书”。
“人生四喜”这四句诗出现以后,在社会上得到了广泛的传播。明代小说家冯梦龙在《醒世恒言》卷二中,根据故事情节的需要,在每一句的前面加了两个字,改成了一首七言绝句:
分明久旱逢甘雨,赛过他乡遇故知;
莫问洞房花烛夜,且看金榜题名时。
如此一改,将原来分别孤立的四件事联在了一起,倒也别具新意。据明代朱国祯所撰的《涌幢小品》记载,成化年戊辰年间,有个叫王树南的文人,将此诗每句前面各添的两个字修改成为:
十年久旱逢甘雨,万里他乡遇故知。
和尚洞房花烛夜,教官金榜题名时。
再后来,有一个没有具名的读书人参加乡试不幸落榜,回家途中天又下起了小雨。傍晚他住进一家旅店,店旁传来阵阵唢呐声和鞭炮声,原来是邻院有人娶亲。到了晚上,他孤枕难眠,心中想起了《四喜》诗。再联想到自己目前的处境,悲愤交集。便按照自己的意思对《四喜诗》作了修改,每一句的后面加了两个字,使原诗变成了下面的模样:
人生四大喜指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人生四大悲指少年丧父母,中年丧配偶,老年丧独子,少子无良师。四悲四喜指的是人生四大喜和人生四大悲,出自《神童诗·四喜》。《神童诗》一卷,旧传宋代。
久旱逢甘雨——几滴;他乡遇故知——仇敌;
洞房花烛夜——隔壁;金榜题名时——梦里。
如此一改,诗意全变。原来所说的人生四喜变成了人生四悲,人生所有的凄凉和悲愁尽在其中。
人生四大喜如下: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提名时。人生四大悲如下:少年丧父母,中年丧配偶,老年丧独子,少子无良师。关于四悲四喜的出处各有说法。一说是出自北宋汪洙的《神童诗·四喜》。另一种说法,。
再后来,有人针对《四喜诗》的意境,干脆反其道而行之,创作了一首《四悲诗》:
四喜: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提名时.四悲:少年丧父母 中年丧配偶 老年丧独子 少无良师
寡妇携儿长街行;将军战场被敌擒;
失恩宫女泣满面;贫寒落第举人心。
明清以来的数百年间,不断地有人对《四喜诗》进行修改。如:
千年久旱逢甘雨,国外他乡遇故知。
三世洞房花烛夜。八岁金榜挂名时。
但这些诗大都沿袭旧体,全无新意,只能算随心游戏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