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君不见下渝州的上一句,以君不见开头的诗句

撰文|三书01一只冰凉作响的橘子味月亮《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1、思君不见下渝州上一句:夜发清溪向三峡。2、出自唐代李白的《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

撰文 | 三书

01 一只冰凉作响的橘子味月亮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1、思君不见下渝州上一句:夜发清溪向三峡。2、出自唐代李白的《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3、译文 半轮明月高高悬挂在峨眉山前,青衣江澄澈的水面倒映着月影。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思君不见下渝州的上一句

在正统的诗歌分类学之外,还可把诗歌分成这样两类:一是在书页上如此短小简单,却在心里引发轰鸣并持久回响的诗;一是看上去富丽喧赫,却在心里波澜不兴并很快随时间枯萎的诗。

《静夜思》显然是第一类,且堪称此类诗中的典范。千余年来既被推为经典,于是轻易没人敢问“这首诗有什么好”。对于经典,人们总是一片赞美,尽管大多时候并不知道在赞美什么。这又是一个“皇帝的新衣”问题。即使是天才诗人,即使是一首经典好诗,作为诗的读者,我们仍要敢于质疑,要有天真的勇气去做那个诚实的孩子。质疑不是我傲慢,以君不见开头的诗句,而是为了更好地激活自身的感触,否则,阅读就成了自欺欺人,也就失去了意义。

应当铭记,最简单的往往就是最深刻的。比如月亮,比如一只橘子,熟悉得并不复杂,貌似再简单不过,但谁能说出月亮是什么,橘子又是怎么回事呢。一首好诗也是如此,读诗就像看月亮吃橘子,不是答出它们是什么意思,而是要心里有感觉,嘴里有滋味。

《静夜思》就像一只冰凉作响的橘子味月亮。我们且来慢慢品尝。

读出“静夜思”三个字,就会听见夜的寂静,思本无声,但因为夜静,无声之思也如乐曲轻轻奏响。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句子有先后,感觉上几乎同时。看见明月光,以为是地上霜。也有可能倒果为因,先看到“地上霜”,接着明白原来是明月光。颠之倒之,其中就有滋味。明月光也好,地上霜也罢,都不外乎人的心境。在颠倒的刹那,时间的秩序,宇宙的风景,在转瞬即逝中剧烈地一颤。

想必天已经凉了,夜里有些冷了,已经入深秋,要不月光再白,也不会被当成地上霜。霜的错觉,除了视觉上的白,一定也来自触觉。但并没有到霜降的时候,所以只是“疑”。错把月光当成霜,顿时惊觉年光流逝而岁之将暮。

我们不妨再把灵魂的冒险推进一步。从这一瞬的惊觉,诗人还瞥见了死亡,或者被死亡瞥见。即使诗人自己当时未必意识到这一点,但诗已经看见并替他说了出来。

两句简单的诗中颇有玄妙的滋味,其中的生命体验本身足够原始,是普遍的日常中很独特而生动的一种体验。因其普遍存在,故无需多言即能将读者的心灵击中。回想类似的瞬间,当我们把张三当成李四,或者把杯弓看成蛇影,在错觉而觉错的转瞬之间,在痴喃喃自失恍惚惊诧之际,内心那种如幻而震撼的真实感觉。我们甚至可以走得更远一点,逼问此一瞬间,张三是否等同李四,杯弓可否就是蛇影?

这两句诗还存在一个悬案,即“床”的问题。今天的读者会想,床能有什么问题,床难道不是床?脑补这首诗的画面大致如此:李白在床上,或坐或倚,看到床前明月光。很多书上也是这样配图的。乍看合情合理,细思很有问题。一是室内的地上不会结霜,即使李白可以天马行空地说“白发三千丈”,但不能说室内结霜。愁可以感觉有三千丈,室内如果很冷,即使只是心理上觉得冷,也可以说结霜,但此处说的是身体的感觉。李白这里将白月光当成霜,是事实上他看到的。

问题二来自三四句,即“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如果在室内的床上,那么如何举头望明月?在就寝的床上,一个人思故乡时应该不是低头而是仰头吧?有人说李白靠着窗,即使靠窗,举头也很牵强,也未必能看到月亮。也有人猜床指的是胡床,说李白当时坐在门口或廊下。这倒有点接近,但胡床就是今天的躺椅,有休闲消遣的意味,与诗中情绪不合。

要侦破此案,还需参照李白其他诗中的“床”。比如《长干行》中的“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两个小孩子白天玩耍,如果床在室内,想必小男孩是没法骑竹马绕的,更没法一边弄着青梅。若是胡床,若摆在院子里倒可以绕,但小女孩坐在躺椅上岂不古怪?

实际上,“床”在唐代有一个常见义项,就是井栏。而井是一个很亲切的生活的地方,大人们白天在井边绞水洗菜洗衣,孩子们就在一旁玩耍,井边总有梅子或别的什么树。这般情景才天然有趣。

在《静夜思》中,夜深人静,诗人独自坐在井栏上。想象这个画面,是不是感觉更贴合诗中的心情?在古代,井就像家,所以说背井离乡。那么坐在井栏上,夜又凉,再把地上的月光错当成霜,能不思故乡吗?

思君不见下渝州上一句:夜发清溪向三峡 原文:峨眉山月歌 唐代: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译文:高峻的峨眉山前,悬挂着半轮秋月。流动的平羌江上,倒映着月影。夜。

戴进《月下泊舟图》

02 峨眉山上的月亮就是故乡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此诗题为“峨眉山月歌”,唱给峨眉山月,也是峨眉山月所唱,更是诗人借峨眉山月而唱给故乡的情歌。

那一年,开元十二年?十三年?总之是在秋天,青年李白第一次告别故乡,出蜀远游。梦想的流浪伊始了,兴奋归兴奋,伤心真伤心。人,到了要走的那天,总会忽然地对一切满怀依恋。

他走的是水路。水路好啊,故乡水一直流,就是在万里送行舟。月亮更像故乡的化身,从启程的渡头,一路相送。峨眉山上半轮月亮,脉脉清辉在向他低语。若是一轮满月,音色音高就会不同。半轮秋,正好契合他离开时喜忧参半的心情。

平羌是峨眉山东北的一条江,今称青衣江。于此出发,月亮不仅在天上,还影入江中,随水流而行。李白的旅行,不仅在文字中,在我们的想象中,即使在他当时的感觉中,皆如梦幻般空灵。

写此诗时,他已至清溪驿。月亮送他到了这里。溪声月色,多么乱人心意。人与月都不言而喻,停了停步,万里相送,终有一别,是说再见的时候了。进入三峡,峨眉山的月亮就看不见了。

“思君不见下渝州”,有人说此“君”指的是当时在送李白的一个朋友。或许是吧,但想象力坚持把这位朋友看成月亮。既然从平羌相送,既然是唱给月亮的歌,难道月亮之外会横生第三者吗?不愿相信。

进了三峡,思君不见,故乡就真的远了。下得渝州,已忽在天一方。他将再次看到月亮,而那月亮与他已隔了一段时光。

尤爱诗中的地名:峨眉山、平羌、清溪、三峡、渝州,四句诗五个地名。它们邀约了无数大山两条小河一条大江,以及一个叫渝州的地方。多年以后,当旅行变得如同从未到过任何地方,唯有这些地名,唯有这些词才能带领你返乡。

至白帝城遇赦放还,他旋即顺流东下,到了江夏(今天的武昌)黄鹤楼,遇见来自蜀地的僧人晏。李白遂忆起峨眉山,忆起当年出蜀时峨眉山月的一路相随,前世今生百感交集,于是作了一首《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诗中说:“我在巴东三峡时,西看明月忆峨眉。月出峨眉照沧海,与人万里长相随。黄鹤楼前月华白,此中忽见峨眉客。峨眉山月还送君,风吹西到长安陌。”见到蜀中故人,峨眉山的月亮再次回来,在诗行间萦绕不去。

月亮既是一个,也是无穷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月亮,每个月亮都是一位故人。

朱耷《瓜与月》

03 月亮在寻找需要照耀的人

“思君不见下渝州”的上一句是“夜发清溪向三峡”。“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峨眉山月歌》,这句话的意思是:夜间乘船出发,离开清溪直奔三峡;想你却难相见,恋恋不舍去向扬州。《峨眉山。

《关山月》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关山月”是汉乐府古题,属横吹曲辞,系马上所奏的军乐,伤离别也。关山,边塞也;月,相思也。戍客,明月,思妇;思妇,明月,戍客。月亮总是在中间,深情而辽阔,浇灌着失眠之夜的干涸。

太白此诗气盖一世,乃至后来的世世。在文学记忆中,总能被看见的都是一些尖顶。古往今来同题乐府诗很多,太白这首是一个尖顶。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雄浑,高旷,祁连山如在目前。匈奴称“天”为“祁连”,太白用天山,更觉高远。苍茫云海间,更如梦幻。“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逸致,闲雅,恍若仙人御风而行。

此夜,明月是远方的信使,是深渊递出的白银,浸透了离人的哀愁与渴望。此时,每个望月的人,都将不可避免地看到死亡。

或许因为回不去,才反证了故乡的真实不虚。因为回不去,故乡才有了诗意,才令游子一生相思。李白不是没有可能,但他到老至死也没有回去。匡山读书处,头白亦不归。他在酒中月中诗中思念的故乡,正是那个回不去的地方。而诗中的故乡,从来都不是一个地方,它如同月亮,只存在于时间的黑色地图上。

撰文 | 三书

思君不见下渝州的上一句

校对 | 李世辉

上一篇 2023年04月22 00:59
下一篇 2023年04月20 10:18

相关推荐

  • 描写清明的诗句古诗,清明节最佳10首古诗

    “网络中国节·清明”诗词鉴赏专题推荐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清明节最佳10首古诗,既是自然节

    2023年04月30 273
  • 不闹大海龙难擒下一句,不哭不闹不炫耀下一句

    中国八年抗战,哪个省的战士表现最为出色,是湖南战士,是湘军1、缅甸战役:孙立人新编38师(湖南士兵占到70%以上)在缅甸击毙日军第33师团,第18师团,第2师团,第53师团,第56师团官兵2.5万人,

    2023年04月25 298
  • 写牡丹花的诗句,牡丹诗句最有名一句

    清明前后,牡丹花竞相开放。牡丹花在春风吹拂下,风姿绰约,牡丹诗句最有名一句,香气四溢,尽显雍容华贵之态。牡丹,花色艳丽,雍容华贵,被称为“花之富贵者也”。牡丹花开富贵,十二首牡丹的诗词,赏诗词中的国色

    2023年04月25 226
  • 诗句愿得一人心

    ​[如梦令(后唐昭宗)谱]词/冷眼看人生楼外花飞叶散,日薄荷枯南雁。触景念佳人,敲遍阑干不见。莫劝。莫劝。反正魂销肠断。〔如梦令〕词/凤凰涅槃烦闷心情难散,有信怜无征雁。梦里问游人,醒后残痕可见。痴恋

    2023年04月10 279
  • 关于善良的诗句,以善良为话题的作文800字

    ​人活一世,人品越好,修养越高。人贵九品,你有几品?快来看看吧。第一品:干净一善良可进,吾思法春秋。6.有关善良的古诗词美是善良和诚挚之母。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善良的心是最好的法律。善良名言英国历

    2023年05月21 218
  • 描写三峡的诗句,描写三峡景色的诗句

    《江上阻风》【清】宋琬睡起无聊倚舵楼,瞿塘西望路悠悠。长江巨浪征人泪,一夜西风共白头。江上阻风音频:00:0006:46描写长江三峡的古诗名句如下: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杨慎《临江仙·滚滚

    2023年05月26 243
  • 带动物的诗句,带动物的飞花令1000句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杜甫《绝句二首》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

    2023年05月17 297
  • 形容竹的诗句,体现竹子风骨的诗句

    1、竹石(清)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押韵译文:咬住了青山就绝不肯放松。根须已经深扎在岩石之中。历经千万次磨炼更加坚韧。任凭你东西南北来的狂风。关于描写竹子

    2023年05月26 223
  • 烟笼寒水月笼沙下一句,古诗烟笼寒水月笼沙的下半句

    ▲关注,让诗歌点亮生活译典2021.4.5第389期泊秦淮【唐】杜牧1、出自《泊秦淮》,后一句是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2、原文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

    2023年04月22 236
  • 关于海的诗句现代,赞美大海的诗词

    大海带着那缕浅浅的乡愁。拥入大海的胸膛。描写海的现代诗词一:《致大海》大海的日出引起多少英雄由衷的赞叹大海的夕阳招惹多少诗人温柔的怀想多少支在峭壁上唱出的歌曲还由海风日夜日夜地呢喃多少行在沙滩上留下的

    2023年04月25 221
  • 些小吾曹州县吏的下一句,些小吾曹州县吏是什么

    2014年5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兰考县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曾引用清代郑板桥的一首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意在说明为官一任,无论官职大小,都

    2023年04月21 282
  • 流水诗句,关于流水的唯美诗句

    在浩瀚的诗词海洋里,总会有一句经典的诗词,写尽悲欢离合,说尽细腻心事,道尽生活之美;也总会有一句经典诗词,藏着你想要的生活,触及到你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1、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

    2023年05月24 296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