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思念故人的诗句,清明思念故人的句子经典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是一个追思先人的传统节日,其民俗文化内涵丰富。历代诗人对清明也情有独钟,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佳作。1.扫墓缅怀“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是一个追思先人的传统节日,其民俗文化内涵丰富。历代诗人对清明也情有独钟,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佳作。

1.扫墓缅怀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离别处。”(唐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清明扫墓,祭祀缅怀先人的景象历历在目。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南宋高翥《清明》)

清明怀念故人的'诗句 篇1 1、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 杜牧《清明》2、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 韩翃《寒食 》3、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 晏殊《破阵子·春景》4、日暮汉。

郊野祭扫,悼念亡人的情形如在眼前。

2.踏青游春

“卫女红妆薄,王孙白马肥。相将踏青去,不解惜罗衣。”(唐李嘉祐《春日淇上作》)

诗人以欢快的笔调,描写了青年男女在花红柳绿、莺歌燕舞的清明时节相伴踏青的画面。

1、《清明悼亡诗》魏晋·潘岳 荏苒冬春谢,寒暑忽流易。之子归穷泉,重壤永幽隔。私怀谁克从,淹留亦何益。僶俛恭朝命,回心反初役。译文:春去冬来,寒来暑往,时光流逝,你离开我已整整一年,层层的土壤将我们永远。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南宋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

春光明媚,踏青游春的景象扑面而来。

3.郊游玩乐

“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唐王维《寒食城东即事》)

在美妙的春光里,人们或蹴鞠,或荡秋千,尽情欢愉。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清高鼎《村居》)

一群活泼的孩子在大好的春光里放风筝,为美好的春光平添了几分生机和乐趣。

4.遥祝亲人

“自叹清明在远方,桐花覆水葛溪长。家人定是持新火,点做孤灯照洞房。”(唐权德舆《清明弋阳》)

在清明节思念故人的诗句1 1、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 高启《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2、明朝寒食了,又是一年春。 —— 顾太清《临江仙清明前一日种海棠》3、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张。

哀婉的诗句,写出了游子清明盼归的心声,流露了几许淡淡的惆怅。

“白下有山皆绕郭,清明无客不思家。”(明高启《清明呈馆中诸公》)

“无客不思家”道出了万千游子清明思归的心绪。

5.关心疾苦

“耕夫召募逐楼船,春草青青万顷田。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唐张继《阊门即事》)

清明本是春耕生产的大忙时节,农夫却被“召募”去服劳役,倾诉了对统治者的强烈不满。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明高启《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战事不绝,祸乱四起,人烟萧疏,民不聊生,忧国忧民的情怀自不待言。

6.人生无常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北宋黄庭坚《清明》)

“汉寝唐陵无麦饭,山溪野泾有梨花。一樽竟藉青苔卧,莫管城头奏暮笳。”(南宋赵鼎《寒食书事》)

权贵生前虽然喧嚣一时,但死后若干年却落得坟前冷落,无人祭扫,反不如黎民百姓,生前平淡,但死后却祭拜不断,人情如旧。

7.悼亡愁绪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唐杜牧《清明》)

清明时节,细雨纷纷,行人吊念逝去的亲人,悲思愁绪,伤心欲绝。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北宋杨万里《寒食上冢》)

诗人行走在扫墓的路上,睹物伤怀,把千言万语归结为一个“愁”字,表现出一种莫名的哀伤心境。

8.韶华易逝

“向谁夸丽景,只是叹流年。不得高飞便,回头望纸鸢。”(唐罗隐《寒食日早出城东》)

在热闹的寒食节日场景里,诗人看到高飞的风筝,不禁生出韶华易逝功业无成的惆怅情绪。

“节序太无情,不肯留停,留春不住送春行。忘却罗衣都湿透,花下和笙。”(清郑燮《浪淘沙·暮春》)

9.思妇闺怨

“消息未归来,寒食梨花谢。无处说相思,背面秋千下。”(北宋晏几道《生查子》)

闺门女子天天盼,月月盼,寒食节过去了,梨花开了又谢了,一次次地等待,始终没有等到丈夫的音信,随之而来的,只是一次次失望!只能在秋千架下,默默地承受相思之苦,无处诉说,也不想诉说。

“行坐深闺里,懒更妆梳,自知新来憔悴。”(北宋杜安世《鹤冲天》)

她在深闺里行坐不安,形容憔悴,没有什么心思去梳妆打扮。一位因怀念远人而憔悴幽怨的闺中少妇的形象呼之欲出。

10.抒发悲情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北宋王禹偁《清明》)

清明思念故人的诗句

“故国江山徒梦寐,中华人物又销沉。龙蛇四海归无所,寒食年年怆客心。”(清屈大均《壬戌清明作》)

虽有亡国之恨却难有回天之力,这是特定时节和特定环境触发的情思,诗人将幽愤之情借助清明表达得深沉蕴藉。

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2、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晏殊《破阵子·春景》3、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陆游《临安春雨初霁》4、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

上一篇 2023年04月12 16:51
下一篇 2023年04月18 09:01

相关推荐

  •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下一句,情人说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是分手吗

    世上最真的情愫,是灵魂之间最深切的呼唤与默契。心灵的默契,是一份心悦,是一份甜蜜,一份温馨,是值得用一生的守望来固守的一个精神家园。它是心灵的一种境界、一种沟通、一种交流、一种感悟、一种意会、一种触摸

    2023年05月01 232
  • 送别祝福的诗句,离别祝愿美好前景的诗句

    送别诗是亲友离别时所写的诗作。清代著名诗人袁枚曾说:凡作诗,写景易,言情难。写景容易,将情景同感情结合起来就难了。但唐朝人的送别诗写得情景交融。感情真挚,动人心怀。今天,我们来欣赏十首唐代送别诗。感受

    2023年06月05 245
  • 元曲出版社哪个版本好,难经哪个出版社版本好

    ​急促的铃声摞高的课本做不完的试卷组成了我们的青春但是!!!有幸福的同学都不用背诵《陈情表》和《蜀道难》还有的同学却要学习多达38篇文言文有的同学在学莎士比亚、卡夫卡、欧亨利、巴尔扎克有的同学在看中国

    2023年04月12 271
  • 露的诗句,带露字的诗句赞扬女子

    1.月出皎兮,佼人僚兮。____佚名《诗经月出》2.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____王维《鸟鸣涧》3.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____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4.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____李

    2023年05月03 257
  • 山景的诗句,古诗描写山景的诗句

    山景(诗词六首)清平乐山雨词/达万明微风徐袅。云重空天罩。葱笼浅山淵林蓩。烟雨蒙蒙飘渺。远岭霁黛无尘。碧波翠荷幽滨。信步坡林安逸。47、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刘禹锡《秋词二首》48、只有天在

    2023年05月02 267
  • 采用多种方式选拔人才的诗句,说明要采用多种方式选拔人才的诗句

    不拘一格清朝龚自珍有句名诗:“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不拘一格,意思是指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方式,选拔使用人才。毛泽东十分喜爱这句诗,说明要采用多种方式选拔人才的诗句,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

    2023年04月24 279
  • 诗中带花的诗句,花的诗句飞花令

    文丨诗词君春天,百花齐放。古人咏花,或直白表达对花的喜爱,或以花的特殊气质寓意自己的人生态度。“飞花令”,原本是古人行酒令时的一个文字游戏,玩法很多,花的诗句飞花令,要求也比较严格。改良过的现代版“飞

    2023年05月04 214
  • 西塞山前白鹭飞的下一句,西塞门前白鹭飞后一句

    张志和,字子同,初名龟龄,号玄真子。安徽省祁门县人,祖籍浙江金华。张志和三岁就能读书,六岁做文章,十六岁就得到太子李亨器重,曾和舅舅李泌献计于唐肃宗,大败安禄山,官至左金吾卫大将军。但在父母和妻子相继

    2023年04月24 274
  • 小令二十首元曲,元曲的小令和散曲区别

    元曲是文学中的一朵艳丽的花。无数的曲作家们给大家留下了许多优秀的作品。今天,介绍十首优美的元曲。意境美,语言美,词句美。读了一遍就会爱上。这首诗被称为“秋思之祖”,千古流传。诗人列举九种景物,元曲的小

    2023年04月10 255
  • 有意栽花花不发下一句,有意栽花花不发后面几句

    昔时贤文,诲汝谆谆。集韵增广,多见多闻。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知己知彼,将心比心。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相逢好似初相识,到老终无怨恨心。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易涨易退山溪

    2023年05月01 287
  • 赞美肉肉植物的诗句,赞美肉肉花植物的美句

    欢迎来到“多肉教授”,我们会每天分享一点多肉养护小方法,小知识,喜欢多肉的朋友请点“关注”,让我们一起在养多肉的道路上成长…生活中喜欢养多肉的人越来越多,不少人家里养点多肉,来美化生活,增加趣味。多肉

    2023年05月01 207
  • 苏先生元曲三百首阅读,靳先生他最苏了免费全文阅读

    【说明】马致远在这套曲子里把当时富贵场中的争名夺利,比作蚂蚁排兵,苍蝇争血,咀咒他们的及早死亡;但另方面他又美化乡村的自然环境和诗人的隐居生活,流露了及时行乐、消极厌世的思想。马致远的散曲以风格豪放著

    2023年04月11 306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