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园不值这首诗的意思,《游园不值》意思翻译

你是否还记得小时候每个新学期拿到新课本时满怀期待地摩挲、翻阅?当我们重新翻阅青少年时期的语文课本,我们重温的不只是课本的内容,更多的是与那些语文名篇初次相遇时内心的触动和惊喜,还有它们对我们人生潜移默

你是否还记得小时候每个新学期拿到新课本时满怀期待地摩挲、翻阅?当我们重新翻阅青少年时期的语文课本,我们重温的不只是课本的内容,更多的是与那些语文名篇初次相遇时内心的触动和惊喜,还有它们对我们人生潜移默化、深入骨髓的影响。

今天我们选取了四首收入小学语文教材的古诗,大家对这些古诗一定耳熟能详,但是当我们拥有了更多的人生阅历,再重新细读文本,会有哪些新的体会呢?让我们一起重读古诗词里的四季,回望人生的春夏秋冬。

春:《游园不值》

《游园不值》

叶绍翁

游园不值古诗的意思是:应当爱惜青苔不让屐齿把它踩坏,我轻轻地敲着那扇柴门可是许久也不开。然而满园的春色柴门是关不住的,一枝粉红色的杏花已从墙头探伸出来。原文如下:南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游园不值这首诗的意思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全诗意思:园主人可能是怕木屐齿踩坏了苍苔,所以客人轻敲柴门才久久地不开。那满园的美丽春色怎能关得住,一枝红色杏花已经早早探出墙来。详细解析:《游园不值》是宋代诗人叶绍翁的名篇,这首小诗写诗人春日游园所见所感。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是南宋中期诗人,祖籍浦城(今属福建),后居龙泉(今属浙江)。他善于写七言绝句,其诗作后世多有流传,受到人们的称赞。

先说题目《游园不值》。宋代不少有钱人家是有私家园林的。一般来说,他们的园林也是开放的,允许人们游览。陆游与唐婉的故事其中提到的沈园(又名“沈氏园”),正是南宋时一位沈姓富商的私家花园。陆游与唐婉就是在游沈园时,不期而遇的。

这首诗说的“园”,也可能是一处较小的私家园林。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家园主人不知为何,却在春光明媚时节关了园门,拒绝游人进来。“不值”就是没碰上,即没有实现。诗人或许故意用“不值”这个词儿,为后面的意外惊喜作铺垫。

再说说这首诗的意境美。前两句“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从内容上看,应该倒过来:“小扣柴扉久不开,应怜屐齿印苍苔”。这样再读,诗人表示的意思就是,轻敲了园门很长时间门也不开,于是他猜测不开的原因,大概是园主人担心游人的木屐踩坏了他园中的青苔。但从表达方式上看,还是写成“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为妙。为什么呢?因为这样写更显情趣:也许诗人正是有意调侃园主人的小心眼儿,由于他担心“印苍苔”,所以,才会任你怎么敲打、任你敲打多长时间,他就是“不开”。小心眼儿在前,“不开”在后。这恐怕就是诗人的幽默吧!

不仅如此,“小扣柴扉久不开”放在“应怜屐齿印苍苔”之后,更是为了开启后两句,即为后两句埋下伏笔。诗的后两句,先写园门久敲不开,诗人应有“乘兴而来,败兴而归”之感。可是,结果不仅欣赏到了春色,而且欣赏到的是园主人关不住的“绝色”。诗人似在打趣:园主人哪,园主人!你真小家子气,关住园门不让人进来共赏春色;可你园中的春色可不像你,它们自己出来欢迎我了。

最后再来讲讲这首诗的写作艺术。一是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关不住”中的“关”与“出墙来”中的“出”,把“春色”与“红杏”比作有自由意志的人了。二是善于运用对比的手法。通过“小扣柴扉”与“久不开”,把渴望游园的心情与园门未开的情形作了比照,既有内容的揭示,又有效果的渲染。三是寓哲理于情景之中。这一哲理化的情景,即“出墙”的“一枝红杏”,虽然只有一枝,但也足以想见全貌,通过“春色”是“关不住”的,表达新生事物的勃勃生机。

夏:《江南》

《江南》

汉乐府

意思是:也许是园主担心我的木屐踩坏他那爱惜的青苔,轻轻地敲柴门,久久没有人来开。可是这满园的春色毕竟是关不住的,你看,那儿有一枝粉红色的杏花伸出墙头来。全文: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这是一首汉乐府民歌中的采莲歌,直观呈现了一幅游玩嬉戏的画面,有人认为,欣赏莲花、欣赏湖水、欣赏鱼儿戏水,描写的是男女爱情。江南,泛指长江以南的地区。可,这里是“值得”或“适宜”的意思,不应理解为“可以”或“应该”。何,副词,多么。田田,指莲叶茂盛又相连的样子。

这首诗有几个奥妙奇特之处,值得展开一论。

第一,全诗没有一个描写颜色与声音的词语,而声色都呈现出来了。莲,是什么颜色?莲叶,是什么颜色?在哪儿采莲?那地方,又是什么颜色?鱼,是什么颜色?它只有一种颜色吗?采莲有声音吗?采莲人说话吗?是一个人说话,还是多个人说话呢?

以景或物为对象的诗歌创作,为了突出色彩或声音,往往离不开红、黄、蓝、白等具象化的词语以及拟声词,而这首民歌却独辟蹊径,通过几个名词“莲”“莲叶”“鱼”等,以及“采”“戏”等动作,让我们如亲眼见到画面一般,如亲耳听到美妙声音一样。尽管没有使用任何渲染色彩或描述声音的词语,但声色皆出。岂不妙哉!

《游园不值》是宋代诗人叶绍翁的诗作。此诗写诗人春日游园的所见所感:先是诗人游园看花而进不了园门,感情上从有所期待到失望遗憾;后看到一枝红杏伸出墙外,进而领略到园中的盎然春意,感情又由失望到意外之惊喜。《游园。

第二,叙述没有围绕人的活动展开,却处处都是人的活动。你看,第一句的“江南可采莲”,分明是诗人在说话呀!至于他是不是采莲者,那就任你想象了。莲花并不鲜见,诗人却要突出“江南”二字,这是因为莲花以江南为盛;至于那神秘的采莲人,又会撩拨读者的另一种想象。还有诗中的“鱼”指谁?它究竟在干什么?这些都是奥妙奇特之处!

上述三方面内容,为读者展开想象提供了空间。大家知道,写什么、怎么写,这事作者可以做主,而作品一旦写出来,读者怎么理解、怎么评价,是褒是贬,作者就无权过问与干涉了。名言“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例如,小朋友读这首诗,他们可能会被水中的游鱼所吸引;女孩子读这首诗,她们也许会想象自己划着船,在清清的湖水中边采莲边唱歌;语文老师读这首诗,或者会联想到《木兰诗》“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意思是:园主担心我的木屐踩坏他那爱惜的青苔,轻轻地敲柴门,久久没有人来开。可是这满园的春色毕竟是关不住的,你看,那儿有一枝粉红色的杏花伸出墙头来。写诗人春日游园所见所感。此诗先写诗人游园看花而进不了园门,。

此外,从写作艺术上说,这首诗还有两个方面值得借鉴。一是构思巧妙,层次清晰。前三句是第一层,总写人在采莲、鱼在莲叶间嬉戏的情景;后四句是第二层,写鱼在水中,忽东,忽西,忽南,忽北地自由自在地遨游。二是兼用排比、反复与拟人的手法。这种手法主要表现在后四句上。排比,一看就知,但同时也是“隔行反复”的手法:你看,四句中,除了“东南西北”四个字外,其他完全相同;此外,一个“戏”字,一下子把鱼写成了人。这大概是这首诗的真谛所在。这在水中、在莲叶中玩疯了的,真是鱼吗?

秋:《枫桥夜泊》

《枫桥夜泊》

张继

游园不值这首诗的意思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诗题中的枫桥,在今苏州市阊(chāng)门外。有人说原名封桥,因张继写了《枫桥夜泊》而改叫枫桥;也有人说,原来把这座桥叫封桥,其实叫错了,是张继纠正过来,才叫枫桥的。姑苏就是苏州,因城西南有姑苏山而得名。寒山寺,始建于南朝梁代,相传唐代寒山与拾得两位高僧曾住在这个寺院。夜半钟声,现在的寺庙一般情况下,半夜是不敲钟的,但唐代有半夜敲钟的惯例。

下面从三个角度,赏析一下本诗。

第一,有声有色,声色互衬。先说有色。全诗写的是江南深秋独有的夜色:月亮之色、乌鸦之色、夜空之色,以及枫树与渔火之色。这几种颜色不是独立存在,而是互相映照的。它们共同铺陈出一幅秋季凄冷而寂静的景象来。再说有声。虽然只有一句“夜半钟声到客船”,但这突然而来的钟声却惊动了将睡未睡或惊醒了刚刚入睡的诗人。那么,此时此刻,这声音会起到怎样的作用呢?最后说声色互衬。如上所述,秋夜的颜色是凄冷而寂静的,而“夜半钟声”一下子不仅惊动了诗人,而且撕裂了凄冷而寂静的夜景。这钟声不仅没给秋夜带来些许生气,更没给诗人带来丝毫的慰藉;恰恰相反,它响过后,只能使秋夜更加凄冷与寂静,使诗人心生惆怅,彻夜难眠。这就是声中有色,色中有声。

第二,有动有静,动静结合。先说有动。“月落”是动,是说月影在移动;而“乌啼”与“夜半钟声”也是动,不过说的是声音的传播。再说有静。“江枫”与“渔火”是静,“寒山寺”与“客船”也是静;不过,前者是形容景致,而后者则是显示处所。最后说动静结合。这里必须强调一点,诗人不仅做到了动静结合,而且在有意无意中,表现出动动结合与静静结合的艺术。你看,“乌啼”停歇不久,诗人刚刚入眠,“夜半钟声”就“当当当”地响起来,声声入耳。这是一种怎样的氛围呀!再看,诗人在“客船”上睡眠,而“寒山寺”偏偏就在“客船”的附近,这又是一种怎样的情景呀!可这些有动有静的意象与声音又相互交错在一起,让我们的诗人如何熬过这个漫漫长夜呀?

第三,有景有情,情景交融。这首诗的主题就是一个字:“愁”!这是诗人集中抒发的情感。诗中除了明明白白写出的“愁”字之外,出现在读者眼前与耳边的,都是围绕这个“愁”字而来的形象和声音。也许有人问:“月落”与“乌啼”固然会使诗人落泪,难道美好的“江枫”与红色的“渔火”也会使诗人难过吗?是的,何止难过,它们更会勾起诗人对过去、对将来的联想,而这种联想带来的沉重感,恐怕连“客船”都难以载得动呀!还有,那“夜半钟声”传到诗人耳中产生的愁绪,这些也是一种反衬艺术。当一个人高兴时,看见什么都是美好的;当一个人难受时,听到什么都是伤心的。这就是情景交融。

冬:《江雪》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是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字子厚,河东(今山西省运城西南)人,唐宋八大家之一,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江雪》是他写的一首山水诗,描写了一幅动人的江天雪景图,历代诗人无不称赞。

全诗句句写景,无一直接抒情的句子。这首诗可以绘成这样一幅黑白水墨画卷:“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作为背景,而“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则是这幅画的中心。当然,你也可以另辟蹊径,把它绘作四幅连环画:第一幅是白雪覆盖着的连绵不断的群山;第二幅是与群山相连,恰似用千万条洁白厚实的绒毡铺成的道路;第三幅是戴着斗笠、披着蓑衣坐在孤舟上的一位老翁;第四幅是那船上的老翁伸着长长的鱼竿,静静地在大雪纷飞的江中垂钓。要知道,诗人的垂钓,可不是传达寄情于山水之间闲适生活的,他所要抒发的恰恰是不改初衷、不屈不挠的精神境界。

著名学者吴小如先生曾说:“诗人用‘千山’‘万径’这两个词,目的是为了给下面两句的‘孤舟’和‘独钓’的画面作陪衬。没有‘千’‘万’两字,下面的“孤”‘独’两字也就平淡无奇,没有什么感染力了。”

我想接着吴先生的观点继续谈一下。“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两句中的“鸟”“人”二字与“绝”“灭”二字,隐含着诗人不愿明说的信息。在大雪纷飞前,这里是热热闹闹、欣欣向荣的:在万里无云的碧空中,在起伏连绵的群山中,鸟儿们都在愉快地飞翔,在高兴地鸣叫;在一条条四通八达的道路上,南来北往的红男绿女络绎不绝。而现在,鸟的影子也看不到了,人的踪迹也没有了。诗人仿佛在告诉世人:倘若我们的革新能够进行到底,或许还可以扶大厦于将倾,挽狂澜于既倒。而如今是黄钟毁弃,瓦釜雷鸣!实在是漫天飞雪,凄凄惨惨,冷冷清清!呜呼!“鸟”,“绝”也!“人”,“灭”也!这样的炼字,充分显示出了诗人的艺术内涵!

有人问:评论这首诗的人都说诗中的人物即作者,根据什么如此断定呢?难道他不可以是一位在大雪中垂钓的渔翁吗?对于这个问题,我的回答如下:

一是在现实生活中,有谁见过在漫天大雪的寒冬一个渔翁独自在江中垂钓呢?二是即使是诗人柳宗元,恐怕也不会真的“独钓寒江雪”,诗中垂钓的“蓑笠翁”只是诗人为我们塑造的一个艺术形象罢了。

这个形象的特点非常鲜明:其一,他生活在凄清冷漠的环境中。你看,这里天寒地冻,大雪漫天,不要说行人,连人的脚印都看不到了;不要说飞鸟,连鸟的影子也找不着了。这岂不是在告诉我们,诗人柳宗元所生活的时代,就是这样一个迅速衰败的景象吗?其二,这个形象尽管孤身一人,但他不畏严寒,不畏冰雪。这岂不是告诉我们,诗人柳宗元是一个满身傲骨的形象吗?其三,这个形象是一个明知不可为也要努力有所作为的强者。人们看到“独钓寒江雪”这句诗,总是认为这仅仅是寄托诗人的一种幻想而已,因为人踪、鸟影都消失得不知去向的寒冷的雪天,你一个孤舟上的渔翁还会钓上鱼吗?不,他相信能够钓上来:虽然寒冬雪天不是钓鱼的好季节,但也不是完全不可以垂钓的,就看能否坚持下去;况且当下的雪再大,也有停的时候,只要耐心等待,大雪过后,一定会有所收获的。

结合上述思考,我认为,诗中所写的这位雪中独钓的“蓑笠翁”不是别人,正是诗人自己,正是柳宗元的真实写照;而《江雪》这首诗中的一字一句也无不寄托着柳宗元的人格魅力与坚贞不渝的斗争精神。

上一篇 2023年04月09 14:37
下一篇 2023年04月24 21:37

相关推荐

  • 描写梨花的诗句古诗句,关于写梨花的古诗句

    春天是一个灿烂的季节,桃花、杏花、梨花争相开放,汇成一个花的世界。走出城市,走到郊外,走到大自然中,眼看着眼前红的、白的、紫的花,莫名心情就很好。也许,你还不能走到自然中,还好,我们有诗词。100句关

    2023年05月01 255
  • 泪眼问花花不语全诗,泪眼问花花不语表达的情感

    龚自珍(1792—1841),号定庵,浙江杭州人,清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及改良主义先驱者。当世人还沉醉在天朝大国美梦中的时候,青年龚自珍就清醒地听到末世的挽歌正在悄悄奏响。他喊话天子,追求变法,渴求

    2023年05月02 308
  • 有关诚信的诗句,以诚信为题的惊艳题目

    诚信,是人最美丽的外套,是心灵最圣洁的鲜花。诚信不等于美丽的鲜花,不等于迷人的珍珠。7.有关诚信的诗句1.惟天下之至诚,为能化。《礼记·中庸》只有天下最真诚的心才能感化人。2.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

    2023年05月28 228
  • 元曲大吕是什么意思,元曲双调是什么意思

    第三讲“曲调、曲牌,以及《天净沙》的写作要点”上节课我们交流了元曲的体式特点了解了词与曲的区别。介绍了曲律及中原音韵。简单回答词曲内容上的特点及在形式上的同异?上周的作业,我们试写了《越调·天净沙》,

    2023年04月13 210
  • 回清倒影上一句,回清倒影下一句

    欢迎大家阅读“景德镇南河公安”头条号。如果您喜欢本头条号发布的文章,还可点击左上角关注我的头条号,回清倒影下一句,每天都有精彩文章推荐。,有人说,学生时代背文言文,想哭。长大后,再回忆学过的文言文,忽

    2023年05月09 305
  • 烟不离手烈酒烧喉下一句,烈酒烧喉下一句怎么说

    烈酒烧喉下一句怎么说,Therearesecretopportunitieshiddeninsideeveryfailure.在每一次失败里都藏着秘密机遇。​​​​他让我心酸的样子有很多沉默不语这种最

    2023年05月23 230
  • 描写海棠的诗句,描写海棠花的唯美诗句

    最美海棠花诗词23首,首首惊艳,无愧花中贵妃!1、《满江红·问海棠花》[宋]吴潜问海棠花,描写海棠花的唯美诗句,谁留恋、未教飘坠。真个好,一般标格,聘梅双李。怯冷拟将苏幕护,怕惊莫把金铃缀。望铜梁、玉

    2023年05月11 245
  • 赞美老师诗句和名言,赞美老师的名人名言或诗句

    中秋节是团圆节,不仅如此今年的教师节和中秋节一天,可谓是双喜临门,天文年历显示,赞美老师的名人名言或诗句,本世纪100年中,中秋节和教师节在同一天的年份仅有三次,分别是2022年、2041年和2079

    2023年05月10 263
  • 盛名之下下一句,盛名之下下一句是什么意思

    全文链接;mid=2653083284idx=1sn=49502de08c806381247e52c59b4ad770chksm=4eb3305279c4b9441f268837daae5aec98d

    2023年05月02 298
  • 元曲殿前欢是词还是诗,殿前欢元曲

    元·卢挚《双调·殿前欢·酒杯浓》酒杯浓,一葫芦春色醉山翁,一葫芦酒压花梢重。随我奚童,殿前欢元曲,葫芦干,兴不穷。谁人共?一带青山送。乘风列子,列子乘风。【注释】①双调:十二宫调之一,是元曲常用宫调。

    2023年04月13 229
  • 猪油蒙了心下一句歇后语,猪油蒙了心

    “在历史深处打捞那些即将消失的传说。”这是作家王双华时常对我说的一句话。这些年,他在地方文史资料中爬梳研读;在乡村间奔波寻访,采访了许多经历过抗战年代的老人,终于写成了这部长篇小说《硝烟飘过盐河》(江

    2023年04月17 334
  • 鲜花的诗句,鲜花与生活的浪漫诗句

    谷雨已过,立夏在来的路上。走过繁盛花开,迎来暮春落花时节。当枝头的花儿一点一点飘落下来,映在日光中,显得浪漫而唯美。谁说暮春没有好风光,花儿落,叶飘香,正是人间好风光。诗词君分享30首落花诗词,一起在

    2023年05月20 294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