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全诗,江南可采莲中莲指什么

编者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重要讲话和文章中,江南可采莲中莲指什么,大量引用中国古代经典名句。无论是谈论治国理政的重大问题,还是在国际场合阐述中国主张,总书记都善于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

编者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重要讲话和文章中,江南可采莲中莲指什么,大量引用中国古代经典名句。无论是谈论治国理政的重大问题,还是在国际场合阐述中国主张,总书记都善于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诸子百家和历代文人、政治家的经典名句中旁征博引,恰到好处地表达中国共产党人、中国的立场观点和文化自信,带给人们深刻的思想启迪、精神涵养与文化熏陶。

用典妙来无过熟。习近平总书记以其深厚的传统文化功底、丰富的阅历和敏锐的思考,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典故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央视网《天天学习》栏目特别策划“习典明理”系列,与您一起学习。

【释义】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全诗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共两首,是南宋诗人杨万里(号诚斋)的七言绝句,为典型的“诚斋体”。诗人驻足六月的杭州西湖送别友人林子方,通过对西湖美景的赞美,含蓄地表达了对友人的眷恋之情。这是广为传诵的第二首。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赏析:西湖美景历来是文人墨客描绘的对象,杨万里的这首以其独特的手法流传千古,值得细细品味。诗人驻足六月的西湖送别友人林子方,全诗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极度赞美,曲折地表达对友人深情的眷恋。

杭州西湖历来是文人墨客钟爱的描写对象,杨万里的诗以其独特的手法为后人所称道。“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虽然读者尚未从诗中领略到西湖美景,但已从诗人赞叹的语气中真切感受到了。“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人用一“碧”一“红”色彩鲜明对比的字眼,突出了莲叶、荷花给人的视觉冲击力:翠绿的莲叶,涌到天边,使人感到置身于无穷的碧海中;而粉红的荷花在阳光的映照下,显得分外艳丽夺目。全诗先写感受,再叙实景,意境新颖,语言新鲜活泼,确实能让人感受到六月西湖“不与四时同”的美丽风光。

1、全诗: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2、出自宋代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3、译文:到底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风光与其它季节确实不同。荷叶接天望不尽一片碧绿,阳光下荷花。

这里需要解释一下“风光不与四时同”。何谓“四时”?是春、夏、秋、冬吗?那么,诗人为何要说西湖六月风光与四季不同呢?其实,在中国古代文化中,一年共有“五时”,即:春、夏、季夏、秋、冬。六月属于季夏,又称长夏。“季夏”这一概念是战国阴阳家邹衍提出的,他以五行相生相克理论为基础,于一年四时之中增加季夏而成“五时”,即春属木,夏属火,季夏属土,秋属金,冬属水。所以,“风光不与四时同”应解释为:六月季夏的西湖风光,不同于春、夏、秋、冬这四个季节。这样就写出了六月西湖的独特魅力。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是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的诗句。这两句诗的意思是:那密密层层的荷叶铺展开去,与蓝天相连接,一片无边无际的青翠碧绿;那亭亭玉立的荷花绽蕾盛开,在阳光辉映下。

【赏析】

1999年12月20日,饱经沧桑的澳门回到祖国怀抱,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宣告成立,开启了澳门历史新纪元。当天上午,在澳门综艺馆南侧莲花公园中央,金光闪闪的《盛世莲花》大型雕塑矗立在宛似莲叶的三层红色花岗岩基座上,举国为之欢腾,世界为之瞩目。这正是:濠江激荡,盛世莲开。映日红艳,紫气东来!

作者是杨万里。原文: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 。南宋文学家、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

2014年12月20日,在庆祝澳门回归祖国15周年大会暨澳门特别行政区第四届政府就职典礼上,习近平主席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颂扬澳门这朵祖国的美丽莲花,并祝愿她绽放出更加绚丽、更加迷人的色彩!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人用一“碧”一“红”突出了莲叶和荷花给人的视觉带来的强烈的冲击力,莲叶无边无际仿佛与天宇相接,气象宏大,既写出莲叶之无际,又渲染了天地之壮阔,具有极其丰富的空间造型感。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情系濠江,坚定不移贯彻执行“一国两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始终支持特别行政区政府和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依法施政、积极作为,全力支持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澳门保持繁荣稳定指明了清晰方向、提供了不竭动力。

“映日荷花别样红”全诗: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出自南宋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是一首描写西湖六月美丽景色的诗,这首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典范作品。译文。

正如习主席祝愿的那样,回归祖国23年来,在中央政府和祖国内地大力支持下,在特别行政区政府和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带领下,澳门社会各界人士齐心协力、团结奋斗,开创了澳门历史上最好的发展局面,谱写了具有澳门特色的“一国两制”成功实践的华彩篇章。这23年,是澳门历史上经济发展最快、民生改善最大的时期,也是澳门同胞共享伟大祖国尊严和荣耀感最强的时期。

上一篇 2023年05月20 12:08
下一篇 2023年05月23 03:38

相关推荐

  • 李花怒放一树白全首诗,李花的最著名十首诗

    “春国送暖百花开,李花怒放一树白”。阳春三月,雪白李花竞相绽放,漫山遍野银装素裹,李花的最著名十首诗,一片清新怡人景象。,​过萧尚书故居见李花,感而成咏他走到正在盛开的李树花前,稍稍想了一下说:“李花

    2023年04月30 274
  • 形容江南烟雨的诗句,江南细雨绵绵的诗句

    插画师|踏月锦01.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02.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萧萧。——皇甫松《梦江南·兰烬落》03.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04.江

    2023年05月29 291
  • 月有阴晴圆缺上一句,月有阴晴圆缺的全诗

    一轮直径8米的月亮在舞台上360度旋转出阴晴圆缺、黑夜白昼,主人公嫦娥与后羿用肢体语言讲述天上人间、悲欢离合。上周末,原创舞剧《嫦娥之月亮传说》在上汽·上海文化广场首演。一个古老传说借助高科技舞台创新

    2023年05月03 230
  • 写雾的诗句,描写雾的古诗句

    杏花十雨水节气的第二花信风,描写雾的古诗句,在中国传统中,杏花是十二花神之二月花。春日春情,杏花满头,灿烂的杏花,或粉或红或白,如烟似霞像雾。“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是王安石中诗中的杏花,“

    2023年05月24 277
  • 枪打出头鸟下一句,棒打出头鸟下一句怎么接

    枪打出头鸟,刀砍地头蛇。——《增广贤文》俗语说猎人的枪会打露出头的那只鸟。比喻凡事好出风头的人会被打压打击。与“树大招风”、“锋芒毕露”意思相近。是枪打出头鸟,刀砍地头蛇。原文出自:《增广贤文》。又名

    2023年05月28 292
  • 描写腊梅的元曲,描写冬天的元曲

    《落梅风·人初静》【元】马致远人初静,月正明。纱窗外玉梅斜映。梅花笑人偏弄影,月沉时一般孤零。落梅风·人初静音频:00:0004:27▲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主播杏儿朗读诗词译文4)鱼沉雁沓:比喻断绝了书

    2023年04月12 302
  • 天涯共此时的上一句是什么,我与清风共明月,皆是人间一过客

    【同心曲】仲春时节,国际儒学联合会应台湾民间机构约请,向其新落成的图书馆赠送《文澜阁四库全书》(影印本)。位于北京文津街的国家图书馆古籍馆,民国年间曾庋藏承德避暑山庄《文津阁四库全书》,国际儒学联合会

    2023年05月11 304
  • 含有比喻的诗句,含有比喻的诗句100个

    &34;,含有比喻的诗句100个,古诗词中有很多常见的意象,这些意象极美,表达着灵动的中国式美学,承载着中国人雅致的情感审美,是一种独特而高雅的中国符号。尤其是下面10个,意象本身,就已经如诗如画。1

    2023年05月01 308
  • 王维诗句,王维所有的古诗

    一声梧叶一声秋,孟秋时节,我们谈谈唐代的大诗人王维,那个二十初头中状元,中年时候却痴迷道教,后由于政治打击彻底禅化选择半官半隐的诗佛。他不仅诗、书、画、音乐四绝,情商也很高。《待储光羲不至》王维重门朝

    2023年05月18 254
  • 杜甫经典诗句,杜甫最巅峰的一首诗

    在中国文学史上,诗的高峰在唐代,千百年来,从未被超越。唐代诞生了一大批杰出的诗人,他们犹如天上的星星,照耀了诗的天空,而李白与杜甫无疑是最大最亮的那两颗星星。李白与杜甫的诗风有着很大的差异,一个浪漫飘

    2023年05月01 266
  • 何似在人间上一句,水调歌头何似在人间上一句

    抬头望霄汉,何似在人间中国雅茶文化公益平台讯:朦朦细雨天,顾影郁郁怜,倚门望秋意,相思衣渐宽,胸怀心腹事,何处语红颜,忽闻锦书至,字字珠玑言,万般愁消尽,妖娆待千年,抬头望霄汉,何似在人间,茶友说凡事

    2023年04月25 274
  • 报之以琼瑶的上一句,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解析

    “投之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出自《诗经·卫风·木瓜》,讲的是有一对情侣,互相喜欢,他送她木桃以示情意,而她则拿出最珍贵的琼瑶(指佩玉)送给男子,并说“非报也,永以为好也”。此诗句表面意思是女子对男子的盛

    2023年04月14 287
关注微信